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紫星没想到子洪求见是为了认错,也不知他真意如何,当着四人之面,随口勉励了几句。

    子洪起身后,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会痛改前非,不负父亲的谅解和期望,并有意张紫星展示自己在“异人”处所学的法术。张紫星一眼就看出子洪已至真仙下阶巅峰的境界,故意露出好奇之色,与四大臣一道,跟着他走到殿外的空地上。

    子洪拿出一把短匕,迎风一摇,便化作长剑,长剑上隐隐现出红白之光。子洪整个人渐渐升起,悬浮在空中,将长剑脱手而去。那长剑如同受到无形的手臂操纵一般,化作红白相间之光,在空中飞行转折,最后冲向远处的一尊石兽雕像,顿时将那巨大的石雕击得粉碎,比干等人看得大声喝彩。

    子洪将长剑召回,还原成短匕,躬身向张紫星行礼。张紫星露出大喜之色:“皇儿学得如此道术,何愁西周叛逆不灭?日后讨伐西周,必可大放异彩!”

    比干四人也纷纷赞叹,子洪得此赞誉,面上却不动声色,表示一定会为国出力,解父皇之忧。张紫星大肆称赞了一番,最后命他回府好生休息。

    事实上,子洪哪里知道,他所施展的仙剑对这位“父皇”来说,再熟悉不过。这件法宝,当年在南海时,还差点要了张紫星的命,正是赤精子的有名仙兵水火神锋!也不知赤精子是否将阴阳镜与紫绶仙衣也给了他,从子洪今日如此做作来看,此番来朝歌必有所图。

    子洪暗暗欢喜,告退而去,出宫时,意外碰上了子郊。子郊见到子洪,似乎吃了一惊。子洪只道子郊与他也是一般想法,前来向父皇表现,暗道自己这次倒抢了个先,当下朝兄长得意地笑了一笑,转身而去。

    子郊待子洪完全消失在视线中后,方才入宫求见。张紫星听闻子郊求见,暗暗盘算,称与四臣相商要事,命子郊在龙德殿暂候。比干四人也以为子郊与子洪一样有意表现一番,不由相视而笑。

    张紫星与四臣商议结束后,来到龙德殿。

    子郊见到张紫星,行礼道:“孩儿待罪归来,不敢忘父皇当年教诲,此番尚有下情禀告。”

    张紫星打量了子郊一阵,问道:“蓝玉与孙萸可还好?”

    子郊答道:“父皇曾说过,患难见真情。蓝玉虽素有妒念,对儿臣却是情深意重,即便是在最危难之时,也不曾离弃。孙萸性情温柔,对儿臣照料无微不至。如今二女已经成患难之交,相处融洽,孩儿也算是得享齐人之福。此生定当好生相待,决不负二女深情。”

    张紫星似乎不紧不慢,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子郊似是急于说出内情,显得十分心急。张紫星看在眼里,暗暗点头。子郊插不上话,情急之下,“扑通”跪倒在地,说道:“父皇,此番大商已到危急之时,儿臣此番前来朝歌,实是负有秘命在身,欲对大商不利,请父皇听儿臣一言!”

    “你且起来说话。”

    但子郊却是不肯起来,执意要说出隐秘。

    张紫星看着一脸焦急的子郊,淡淡地问了一句:“这些年,你在九仙山桃源洞过可得还好?”

    子郊一震,才知道这位父皇对一些事情早就了然于胸,当即面露惊喜地站了起来,答道:“儿臣平时日夜修炼,蓝玉与孙萸则在九仙山下结庐而居,近月方才团聚一次。”

    张紫星点了点头:“广成子乃阐教第一击金钟仙,不知传了你什么道术法宝?”

    “师尊对儿臣甚好,不仅将平生所学倾囊传授,还将一洞法宝尽数付与儿臣。”提到广成子,子郊面上不由露出敬意,将广成子所送的法宝全拿了出来,殿中一时宝光缭绕。张紫星仔细看去,只见番天印、扫霞仙衣、雌雄剑、落魂钟与玄兵令一样不缺。

    张紫星点头道:“广成子连玄兵令都给了你,想必是倾囊相予。不知你与子洪此次来朝歌,有何真意?”

    子郊自是不知这位父皇当年曾与广成子交手,还生擒过他那位师尊,见张紫星居然认得玄兵令,暗暗惊诧,答道:“儿臣奉师尊之名,来朝歌主要为促成一事,此事于我大商十分重要,若是成功,大商当有大祸。子洪拜在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师叔门下,此番前来,想必也与此事有关,只是不知是否另有使命。子洪自幼聪明过人,却欠沉稳,此番若是被其师所惑,有所差池,还请父皇看在故去的母后份上,给他一个自新的机会。”

    “子洪之事,我自有分数,你无须多言。”张紫星心中狐疑,又问道:“广成子让你‘促成一事’?究竟是何事?”

    子郊说出那件事来,张紫星一怔,随即大笑起来,听得子郊如坠云雾,不明就里。

    张紫星笑完,对子郊说道:“此事易耳!你自可遵其吩咐行事。”

    子郊忙道:“父皇切不可小觑,既定此策,想必那西周……”

    张紫星没等他说完,打断道:“此事暂可不提,我且问你,广成子待你有授艺之恩,若是他让你与我大商为敌,你待如何?”

    子郊说道:“当年母后之事,虽是那妖女之故,但从当日情形来看,阐教极有可能与那妖女勾结而为,随后收下我二人为徒也是另有图谋。师尊待我虽是恩重如山,但我亦心中有数。若为公,我乃大商皇子,宗室正裔,自以国家为重;若为私,师恩虽重,师门却另有私心,怎抵得上父母之恩?此番前来,定竭尽全力,保父皇江山。”

    张紫星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广成子将法宝尽数予你,可让你立下誓言?”

    子郊不以为意地说道:“为取信师尊,儿臣曾立下灰飞烟灭之誓。届时横竖不过一死,以谢师恩而已。”

    “你有蓝玉与孙萸二人,如何能轻言生死?”张紫星欣慰地拍了拍子郊的肩膀,“誓言之事休要太过介怀,有父皇在,当力保你无恙。你且回府,平日里深入简出,切记不可对任何人透露今日所谈之事。”

    子郊见父亲似是智珠在握,放下心来,领命而退。

    接下来的日子里,子郊果然那深入简出,平日就在王府中修炼,偶尔带着崇蓝玉、孙萸二人出游。相比之下,子洪则显得活跃得多,这位二皇子生性机敏,最善于抓紧时机表现自己,时而与洪锦、姜文焕论武学兵;时而往太师商容、王叔比干处求教国策,有时还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无论是对待贵胄或是低等官员,子洪都能一视同仁,以诚待之。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得到了众臣的一致好评,张紫星也公开夸赞子洪果然那今非昔比,大有进取之心。

    以费仲、尤浑为首的一干大臣,察言观色,看准子洪似是前途无量,故而暗中多有示好。在东郊一次会猎中,子洪箭无虚发,连中目标,表示愿意以此神箭为大商伐周开道,并说出“不破西岐终不还”的豪言,天子龙颜大悦,特封子洪“平西王”之号,终于那位低调的大皇子子郊虽然也得了个“忠勇王”的衔头,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平西王子洪才是真正受到天子器重的皇子。果然,不久后,天子便下诏,特命平西王每日与群臣一同上朝,共议国事。

    子洪春风得意,对子郊的低调也有所怀疑,多次前去忠勇王府探询。他见到长兄要么闭门修持,要么左拥右抱,与崇蓝玉、孙萸恩爱缠绵,似是毫无进取之意。

    子洪来得忠勇王府几次,见次次如此,心中疑念渐消,不由暗笑子郊在九仙山修炼得糊涂了,看来完成师伯广成子的使命后,就会回阐教而去。不过这样也好,免得到时对自己构成威胁。

    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西周的战书终于送到了张紫星的面前。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skbshge

第382章 人界之战,但由人为() 
战书是姬发亲自所写,正如张紫星意料中的那样,战术中以当年朝歌上下遭越王座下术士瘟毒之害的旧事为论据,又指出近日高友乾道术在西岐使用毒术祸害一城军民之事,提出了“人界之战,但由人为”的观点,要求禁止道术或仙人参杂与战争之中,以祸害无辜百姓。

    若是大商有胆量接受西周这一挑战,不靠仙人,不靠旁门左道之术,堂堂正正地依靠人力作战,西周当罄尽全力一战。若是失败,姬发本人愿自投于大商天牢认罪,而西周当向大商彻底俯首称臣,永世不再作乱。

    这道战书在朝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商容、比干、梅伯、姜文焕等人认为:以大商目前的国力与军事力量,就算不靠仙人、道术这等玄之又玄的东西,也能战胜西周。天子登基以来,所进行常规作战中,对东齐、对犬戎、对西周的战绩就是最好的证明。西周联合南北二地,与大商成对峙之局,一时难以取下,如此旷日持久,战乱频生,当使生灵涂炭。如今既然西周主动提出以常规作战的办法解决,正好可以趁势结束这场战乱,平定天下,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但反对一方的呼声也不小,其代表人物闻仲还特地乘墨麒麟从汜水关赶了回来,力谏天子不可中计,而洪锦、魔家四将等人则态度坚决地站在了闻仲一方——奇能异士与道术是大商的巨大优势,决不可忽略。许多大商的名将都是身怀道术异宝,战斗力极强,这也是西周远不如大商的一点。若是主动放弃这个优势,等于用自己不是最强的一面去与敌人最强的一面作战,自是胜算大减。

    平日闻仲与比干、商容等人军政相辅,十分相得,但如此遇到这关键问题时,俱是拉下脸来,争执不下。双方说得都有道理,因此,天子也无法决断。

    此时,多时不见音讯的国师逍遥子出现,力挺闻仲一方。逍遥子对于当前的形势分析得十分透彻,三大仙人教派中,阐教与西方教支持西周;而截教则站在大商的一方。可以同意西周的要求,双方请这些教派的仙人乃至圣人都不参与和干预战争,但两军原本就有的奇能异士却不可放弃道术的优势。若非如此,岂不是要让大商那些身怀异术的将领们舍弃自己的长处,用短处去与敌人搏命?逍遥子似乎还向天子暗示了一点,若能让西周同意这一条(双方脱离仙人圣人),他有九成九的把握击败西周和天下诸侯。

    若真是如此,就算孔宣或刑天任意一人出动,都能轻松解决战斗了。

    西周一方自是不会同意,那位送战书来的使者风蠊明确表示,如果是不放弃道术,终是与西周不殃及无辜、公平对决初衷相悖,若是如此,西周将在仙人的帮助下率天下诸侯与大商抗争到底,哪怕战争拖上几十年,几百年。

    风蠊又公开宣称,大商天子纣智勇双全,立三书,造奇物,七日之祈解天下旱厄……四海皆服。如今武王为免天下万民受累年战祸之苦,愿堂堂正正一战,负则甘心领罪,俯首称臣,为何天子不敢应战?莫非是忘了往年的为民之心?

    这风蠊的言辞好生厉害,一语就切中了天子的要害,使得天子又开始犹豫起来。

    就在天子犹豫之时,两位皇子,子郊与子洪连夜入宫,长谈了一夜,其中二皇子平西王子洪引经据典,旁引博证,说得头头是道,连天子都不由赞叹不已。

    这一宿长谈,被认为是真正左右天子决定的关键所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