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9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余慈稍有坏心……

    此时此刻,谁都要有几分犹豫,可武元辰毕竟是大劫法宗师的级数,又是豪雄之性情,嘿然发笑,一步跨出,便往那边去。

    数百丈距离一蹴而就,眼看与余慈近在咫尺,他停也不停,神意波荡,接过虚空中那一颗肉眼难见的五色灵丹,身形再度加速,和余慈擦身而过,顷刻间不见了踪影。

    在恢复完整状态之前,武元辰再不愿和这等危险人物多待哪怕一息时光。

    余慈目注武元辰远遁,也是嘿然一笑,高空罡风吹来,竟让他的身体晃了一晃。

    以真人修为,支撑真实之域的输出,和罗刹鬼王交战,就算对法则运用出神入化,又有蕊珠宫、昊典的支技,还是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消耗范围。此时此刻,他体内贼去楼空,比之当日施展“万古云霄”之后,还要亏空数分。

    武元辰的忌惮,可有些多余。

    然而,若是真有哪个不开眼的,想收取渔人之利,他也不介意给出一份深刻的教训。

    斜倚栏杆,余慈视线环绕虚空,自每一位留在现场的长生中人脸上划过。

    视线所过之处,包括张天吉这等劫法宗师,也垂下眼帘,微微颔首,表示和平之意。

    “那么……就都醒来吧!”

    在神魂和情绪层面,余慈发出震荡,给了船上诸多修士一个刺激,不过数息时间,一众人等纷纷醒转。这些家伙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昏迷,避让过了刚才足以让他们魂飞魄散、粉身碎骨的恐怖风暴。

    可自然而然的,他们对自己骤然失去意识的危险状态,表现出了惊惧和愤怒。

    尤其是上层甲板,参加竞卖会的修士有一半都嚷嚷起来,嘈杂得很。

    但很显然,这是搞不清形势的蠢货。

    余慈还没有表示出明确的态度,那些在船外从头看到尾的长生中人,尤其是随船的长生护卫,已经是眼角抽搐,再不敢耽搁下去,纷纷回船,一人去和沈婉交流,另一人干脆就当空怒喝一声:

    “统统肃静!”

    此人是拥有一些烟霞岚光障的权限的,长生真意的怒意裹胁着元气,如大锤船轰击那些步虚修士的耳膜。

    余慈饶有兴味地看他,却让此人汗毛倒竖,压力骤增,以至于一句话脱口而出:“余真人面前,喧哗叫嚷,成何体统!”

    上层甲板一干人等都是愕然,投过来的眼神莫名惊诧。

    这位……你的立场在哪里?

    余慈懒得再看这场滑稽剧,如今他必须早早闭关休养,故而直接对那边高台上的沈婉勾勾手指。

    沈婉刚听了长生护卫几句描述,还没有弄个清楚,可这种关键时刻的反应,她可半点儿不会含糊,当下也不管其他,飞身上前,恭恭敬敬行礼听宣:

    “余真人有何吩咐?”

    “你们是往东去,直达洗玉湖?”

    “……是。”

    “那我就搭个顺风船吧,给我安排一间静室,不要有人打扰。”

    “请余真人放心,鄙阁定然安排妥当。”

    不等沈婉应声,后面生怕她回答出错的长生护卫已经赶来,抢先答应,同时猛打眼色,其实就是他什么都不提,沈婉也不会拒绝。此时仅是抿唇微笑,再施一礼:

    “如此,沈婉遵命。”

    随心阁的效率一向了得,不过十余息时间,余慈就步入船上最高等级的静室,将外界的喧器尽都隔绝。

    刚刚盘膝坐定,潮水般涌来的倦意和虚弱感,几乎就要将他淹没。

    这无关乎意志的强弱,而是人身极限的反应。

    余慈当然想闭眼好好睡一觉,可这觉睡过去,日后他伤势恢复的时间,起码要增加十倍。

    故而,他只是挺直腰脊,稍稍定神,待这一波虚弱感过去,便运使神意,摄起那一丸五色丹药,将其缓缓压入顶门。

    这是他服下的第二颗七情魔丹。

    之前,他以一众离船修士的情绪为原料,以丘佩为鼎炉,炼出了“一炉”七情魔丹,共计三颗。

    第一颗,是他在大战之初,为了镇压伤势服下,那一颗,毫无疑问是真正有着疗伤治愈之能。

    第二颗,则是刚刚武元辰携走。

    眼下就是第三颗。

    他这样大咧咧服用,并不是说给武元辰的那颗是毒药。

    恰恰相反,给武元辰的那颗,正是践约之物,实实在在的治疗神魂之上品,而眼下他服用的这颗,却是可瞬杀长生中人的剧毒。

    丹药打入顶门,不待药力化开,便给心内虚空摄走,一连穿越多层,直接压落到万魔池中。

    便在此时,七情魔丹“蓬”声爆燃,化为一团几如实质的烈火,瞬间扩张,覆盖了血海上空,再射落万千火雨。

    刹那间,因为太渊惊魂炮连续七击,以至无数魔头灭杀,结构混乱不堪的茫茫血海,便如烈火烹油,焰光冲霄,与天上火雨交相辉映,几乎要让整个万魔池都燃烧起来。

    无数邪魔妖物,在火海中惨嘶着化为灰烬;

    可同样有无数的魔头,浴火重生,在冲霄的焰光里狂舞叫嚣,纵声大笑。

第三十四章 白虎辇车 碧霄玉册(上)() 
余慈心若金石,不为所动。

    太渊惊魂炮连续七击,每一击都消耗了巨量的魔头负面之力,此时的万魔池,是自整合元始魔主巨量信息,化为无边血海之后,最为动荡之际,也是最为虚弱之时。

    可不管它再怎么动荡和虚弱,属于那位终极存在的结构骨架始终没有改变,倒是越发地清晰起来。就像是一个几乎要脱形的瘦子,其筋骨脉络,自然会看得特别清楚。

    血海中的亿万魔头而言,xing质各不相同,余慈服下的剧毒七情魔丹,专灭神魂,变异情绪,其毁灭xing的毒素,对一部分魔头固然是致命的,对另一部分魔头,却是大补之物。

    如此生生灭灭,都在万魔池的“结构骨架”之中,其过程演变,对余慈而言,既可以借机深入把握其中脉络;也能进一步渗透自家根本法则,强化对这一方天地的控制力。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与元始魔主的抗衡。

    自从万魔池形成以后,余慈一直在等待着类似的机会,为此也做了相当周密的推演,好不容易碰到,他又怎能放过?

    如此做法,危险自然也是有的。

    余慈确实是利用心内虚空的独特xing,把七情魔丹的毒xing,完全压在了万魔池中,将其对神魂的伤害降到了最低。

    可“燃烧”中的万魔池,破坏力绝不容小觑,尤其是那些受了七情魔丹的“滋补”,连续突破极限的血海魔头,要扯着余慈一块儿入魔的“宏誓大愿”,可一点儿都没有消减。

    丹毒洒落后的十息时间内,至少就有上千魔头,冲开了血海的控制,扑击而上,要冲破阻碍,杀入更上层的虚空。

    如果让它们得逞,渗透进人间界、星辰天,甚至是核心的承启天,余慈必将被魔意染化,成为彻底受戾气凶意cao控的天魔傀儡,元始魔主最忠诚的爪牙。

    还好,余慈拿来镇压万魔池的不是他物,正是对魔头yin物有着本能克制之力的照神铜鉴。

    经历过这么些事件冲突,余慈对魔门内部,包括元始魔主、无量虚空神主,还有各大魔门分支的复杂关系,也有了一定的概念。

    细节不好猜测,可他能够肯定,作为元始魔主在真界的“分身”,其实也就是“神使”一流的存在,无量虚空神主绝不是理想中的忠诚听话。

    作为其标志xing祭器的照神铜鉴,其对天魔一脉的压制程度,甚至超出了玄门、佛门的大部分降魔手段。

    此时,照神铜鉴化为一轮明月,镇压无边血海,但凡是有魔头冲上来,便是一道清光落下,任魔头如何凶焰滔天,都在顷刻间收摄一空,随即被宝镜内部愈发强大的漩涡撕碎吞噬。

    余慈也能感觉到,每吞噬掉一个魔头,照神铜鉴本身气息就壮大一分,并本能地发掘出一些相对规整的运转秩序,似乎是想恢复到全盛时期的完整和玄妙。

    只是,宝镜后半部分在东华虚空时,已经湮灭在无限塌缩的虚空深处,结构上的缺陷,单凭气息的增长,无论如何都无法弥补。

    一时半会儿的,余慈也没有任何弥补的想法。

    七情魔丹的毒xing没那么容易挥发干净,万魔池的动荡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结束,花费的时间比养伤更长许多。

    若再算上为了提升控制力,进一步勘验、调整的消耗,算下来十年、八年都不算长。

    余慈不会将jing力都耗费在这里,对他而言,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要抓住真实之域“种子”栽下的良机,不断探究其中奥妙。

    那毕竟是“真实之域”的境界水准,是地仙、神主级别的心得体会,说是“高屋建瓴”绝不为过,如果能有更好的进益,对万魔池的研究,也会水涨船高。

    余慈将大部分心神抽离,沉潜下去。

    从与罗刹鬼王交战之初,到聚合动静、生死法则,借用诛神刺剑意,搭建起“紫微帝御”的“高台”,余慈一直都有收获,却因为战斗的影响,零零碎碎,不成系统。

    等他真正定下心,进入“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的妙境,灵明自生,思路渐明,清浊动静,自分上下层次,便有脉络牵系,由外而内,将那玄妙在心头逐一显化出来。

    冥冥之中,余慈可感:天地趋我而来,离我而去,趋我非我,离我是我。

    当天地法则处于常态,聚合分化,依天地法则意志而动,自然流转,不因余慈的存在而有特殊“照顾”时,可谓“非我”。

    天地法则因为余慈的原因扭曲、甚至于“塌陷”时,天地大网趋我而来,可谓“从我”,而这仍不是“我”。

    而当天地法则在余慈领域之中排列运化,继而“通过”他的转换,重现于宇宙自然之中,也就将自然而然地烙上专属于他的“印记”,方可谓“我”。

    趋为“曲”,为形之变、量之变;离为“化”,为神之变、质之变。

    当余慈搭建起“高台”,形成那颗栽植于真实之域的“种子”,也就自然而然地在天地虚空中凝结了一处核心节点。

    天地法则从“节点”中穿过,再辐she开来。

    细究机理,绕不过去的就是紫微帝御的“高台”,那是生死法则、动静法则,还有昊典的纯化剑意共同搭建成的。

    动静之间有“度”,合“度”则为生,逾“度”则为死。

    生死之间,还有更jing微的运化,尤其是涉及神魂的部分,已超出动静法则的局限。

    二者相加,实是奇妙而又切实的结合。

    相比之下,剑意不羁,无视一切法则,恰是与严密周整的法则体系相对。

    有法和无法,规矩和混乱,相映相见。

    既看到了光,也看到了影;既感应到了“可感之物”,也认知到了反面的“虚无之理”,形成了一个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也无法用层次来限定的奇妙平衡。

    似存若逝,似有如无,变动不居,穷极万境,虽是一瞬,即成永恒。

    这就是“种子”的实质,在真实之域烙下,同样埋入心底。吞吐天地法则,不断烙下“我”的印记。

    相比之下,紫微帝御只是一种外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