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8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次一等,天垣本命金符中,诸条符法脉络,以三至四符,形成一门全新的神通,也很了不起。

    可那种境界,还很遥远。

    解析出“符图”的主干,余慈的思路就彻底明晰了。

    一方面,他能够让组成“符图”的符箓,也就是他生造的“符字”更简练;另一方面,也能彻底从原本的“基本结构”中跳出来,尝试更合理的选择。

    他手心中燃起了心炼法火,将从铁八卦改过来的“符图”,再次改了个面目全非。

    这次,符图的基本结构只有三个,与三个主干功能一一对应,因为要按照符纹分形的分布打制,故而形状各异,并不规则,但三片基本结构拼合在一起时,却是拼合完整,不留丝毫空隙,成了一个拳头大小,腹心中空的圆球。

    无庸讳言,这是余慈参考天垣本命金符的结构,模仿金丹之形,所做的尝试。

    他松开手,圆球也自发地浮在半空中。

    和另一边已经铺开的九真仙宫模具相比,这玩意儿黑沉沉的,实是不上档次。

    但将神识覆于其上、透入其中,余慈却是有种“完美无瑕”的满足感。

    三种符箓,几十个分形,上千符纹,在圆球表面和内部,首尾相接,环环相扣,没有一个错点,没有一条乱线。当先天罡煞注入,循着符箓窍眼,吞吐流转,又与外界元气交互往来。整个圆球,就像是活了过来,好似母体孕胎,感觉极是玄妙。

    余慈对这一件练手之作,十分满意,他左瞧瞧,右看看,怎么都看不够。

    看得久了,他倒是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毕竟是辅助之用,没有“四极天星神禁”的加持,其基础结构再好看,都不能称之为“尽善尽美”。

    他当下就隔空联系小五,要她往这边注入神禁之力。

    很快,全新的“符图”就亮了起来。

    严丝合缝的圆球,没有任何透光的缝隙,之所以如此,是符纹分形吸收了神禁的力量,又通过窍眼,流转运化之故。正是由于这种效果,本是乌沉金属的质地,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半透明一般。

    这下真的完美了。

    余慈眯起眼睛,他看“符图”,就像看一篇文章,虽然只有几个短句,可立意明确,文采亦佳,给人的感觉至少是“赏心悦目”。

    如此,在“构演玉章”上,他已经可算是入了门。

    泥丸宫中,《洞元玉章三气妙化符经》更是霞光层染,那显化神异的短句,正将其中真意层层化开,由天垣本命金符一照,就是渗入了余慈神魂之中,短短四字,却能解读出大量信息,密密排布。

    至此,余慈才算真正得到了《洞元玉章三气妙化符经》的传承,当然,这也只是开了个头,想完全解析,还不知道需要多久。

    这种传承方式,与《碧落通幽十二重天》非常相近,余慈既然经历过,也就不以为怪。

    此时,“构演玉章”中解析出来的jing妙法门,已经占据了他的绝大部分心神,虽然还是没有特别具体的修炼之法,但明白了其中道理,再反观“符图”结构,又是另一种感觉。

    他由此知道,虽然之前所做的一切,已经接近完美,但还有一个关键步骤,没能实现。

    “构演玉章”的本质,正是“无有生有、旧体新成”。

    这个“有”和“成”,可不只是排列整齐,具备美感就好了,这样的结构,就像是那些空有华美文辞,而内容空洞的篇章,算不得上乘。

    其最关键之处,还在“生、新”二字。

    可否在旧符所无之法中,化生出全新之意?正如母体孕胎,成就一个前所未有之生灵?

    在“构演玉章”之时,最上乘jing妙之境界,当然是“法度成而新意就”,在“玉章书就”之时,便自具妙诣,发乎天然。

    但没有成功的话,也不用着急,此中还有“点化”之术。

    虽是后天之法,却也能从“文”中见“质”,从“形”里见“真”。

    当下,余慈再不迟疑,秘诀在心头一绕,他就结了个印诀,轻喝声响处,已将那点化之力,打入符图圆球之中。

    **********

    安全大检查开始,从今天起,很可能每天只有一更了,但还会尽一切可能争取双更,感谢恍然一梦一峰大盟的再次大额捧场,感谢sixfive1978大盟、陌灬哓嗄、宏德、太乙奇门遁等书友的捧场,感谢大伙儿的支持,减肥拜谢。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阙魔影 掌中神明(九)() 
印诀打入,余慈与符图双方气机就彻底交融在一处,奇妙的感觉泛起来,出乎意料地熟悉,下一刻,符图之上,光芒转剧,不再是符纹之光,而从内部透了出来。

    相应的,符图圆球之上,一道道缝隙沿着符纹开裂,没有承接符纹的无用之载体,逐一崩成碎屑,只留下纯粹的符纹结构,如同jing致的镂空摆件,就像是天垣本命金符所呈现的形状一般,只是要简单许多。

    可是,余慈所指的“熟悉感觉”,并非如此。

    未等完全理清楚,小五那边传来惊讶的情绪:“师兄,你那边在抽我的力气呀……耶,断了!”

    说话间,小五止不住好奇,神意探视过来,绕着符图乱转。

    余慈却没有时间理会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镂空的符图zhongyāng,其中的光芒明炽如焚,但也渐渐分了层次,使得光焰之中,一个从未想过的轮廓逐步呈现出来。

    那是一具如妙手雕凿的人形,居于镂空圆球正中,在光焰中悬浮,盘膝而坐,随着光芒层次愈发分明,其发肤肌体,均可见出,又有冠、袍、履等物,一应俱全,虽说极小,却也极是jing细,便如常人按比例缩小一般。

    余慈深深吸了口气,也终于想明白,那“熟悉感觉”究竟为何物。

    那分明来自于包括无生劫星宿破魂神光、赤天降魔金光符、玉京三光破元消魔符三种符箓的“天人降世”符法神通。

    在某个微妙节点上,二者当真非常相似,大约就是同类法门的源流吧。

    符球中的光焰由亮转暗,其中的人形却是愈发地实在。

    余慈见状,心念同动,那人形便化光而出,落在他掌心之中,虚托起来,极是奇妙。

    人形还可以变化姿势,此时就从坐势变成了立姿,其上袍袂都随动作起伏,略微飘拂,十分逼真……它已经能算是真的了。

    余慈已伸手在袍袂上捏了捏,虽说没有丝绸布料之类的触感,但也不是虚无的光影幻术。外袍其实是玄门形制,上有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之星图,其位置细节上,正是四极天星神禁的显化,也说明了它的根脚。

    至于说余慈为什么单对外袍感兴趣,是因为人形本身,虽是肢体俱全,冠袍齐备,偏偏就是“浑敦无面目”,脸面的位置,模模糊糊,看不清样貌,不见五官七窍。

    有人体而未有人面,有人形而未有人味儿,整体感觉,和当年余慈第一次使出天人降世神通时候比较相像,至于ri前冲击丹霄峰时所召来之“天人”,若不细看,除了体型比较巨大外,面目神情都是栩栩如生,层次自是远胜。

    这也是余慈自创的“符图”,和上清宗千锤百炼的符法神通存在的差距。

    而且,这里面还要注意一点,他创出的符图,其实并非是根本所在,只看人形身上所披的外袍,还有小五描述的变化,就可知道,其关键还在于四极天星神禁。没有那神禁加持,凭那试手xing质的粗浅符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形成这等玄妙存在。

    但不论怎么说,符图所生,与“天人降世”符法神通所成就的,应该是同一类没错。

    无中生有,要生什么?

    大概,这就是答案了。

    余慈盯着掌心中的人形,一时浮想联翩。当初他刚听闻上清宗时,就听人介绍,当年全盛时期的上清宗,其山门有三百六十层周天星斗大阵,驻有三十六天神明分身,是洗玉盟的魁首,北地玄门大派,实力仅在几大门阀之下。

    但他一直很奇怪,所谓神明、神明分身,究竟是什么样的。

    就算他一直在玄门中厮混,平ri也拜道尊,但修行这么些年,见多识广算不上,但高层次的强者见得多了,该层面的冲突也见得多了,修为见识越是增长,疑惑越是深重。

    就不说道尊老人家吧,各类玄门典籍上,所说的四御大帝、天师、星君等,是否真的存在?又是以什么方式存在?存在于何处?

    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过解答,他也从没有见过真正的“神明”,只能从自己的、别人的符法中,见过像降世天人,地祇法相之类,实在分辨不清,是天然之神圣存在,只是由符法召请;还是纯由人造,由符法自化的奇妙之物。

    如今看来,这个疑问可以休矣。

    诸天神明?

    上清宗这部《洞元玉章三气妙化符经》,至少是“构演玉章”一部,分明就是创出所谓“诸天神明”的手段!

    取出此尊“神明”后,符图上的异象自然终结,变成了一个寻常的镂空金属圆球,

    不过能感应到,符图之上,还是有符法的力量在,其与这尊“神明”发生着气机联系,不断“渴求”其回归,形成了一道相当清晰的引力,如果余慈不是暗是以掌力束缚,二者应该会自动重归一处。

    余慈也发现,掌心中的“神明”,毕竟是特殊环境下创出来的,失去了承载环境,所蕴的力量,有缓慢流失的迹象。

    毕竟是亲手所制,余慈也不希望这奇妙的“神明”有什么伤损,正要放回,眼前忽地云气扑面,让他一愣。

    转眼去看,见到的正是那九真仙宫……的模具。

    余慈刚刚放出模具之后,一直没有收回,任其悬浮空中,本来也没什么异样。但这时候,一直死气沉沉的模具,却是一直往他身上凑,仿佛他身上产生了什么吸力……唔?

    他心头突地一跳,伸手抓着符图,暂时按下其引力,紧接就晃动另一只手,将掌心上虚托的“神明”松开,任它ziyou悬浮在虚空中。

    然后,“神明”和“模具”就那么会合了。

    细密流动的气机,就像是群蜂过境,嗡嗡作响,在其作用下,“神明”身子一侧,向着铺展开的宫殿模具中直投下去,随着距离接近,其形体也越来越小,本就是婴儿拳头大小,很快更是缩得如米粒一般。

    最初余慈还以为是“模具”在抽吸其中的元气,但随后就发现,“神明”是自动在变化,变得与模具的比例趋同。

    他眼看着“神明”投入到模具宫殿群中,偏向左外侧的位置,然后,那里有一片区域亮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阙魔影 掌中神明(十)() 
余慈眯起眼睛细看。他对九真仙宫的具体布局还是不太清楚,但这个位置,一看就不是什么重要所在。

    为什么会到这里来?

    他心里奇怪,凝神细观,但见那尊“神明”,径直到了那边一例侧厢屋舍之中,竟是闭上眼睛,在那里盘膝打坐,

    这……

    余慈在模具所示的宫殿建筑群落中,来来回回看了半晌,终于明白过来。

    九真仙宫模具虽小,殿堂楼阁却是一应俱全。除了那宫室、大殿等主体建筑以外,还有各处廊桥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