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1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边,天劫雷光已是强弩之末,金刚魔俑将偌大雷池、雷海砸得起落跌宕,时刻都有崩解之厄。

    而此刻,由于虚空结构的变异,本来藏匿在劫云深处的“某人”,躲避不及,当下露了形迹,也立时遭到金刚魔俑凶横的魔意锁定。

    那人红衣赤足,肌肤胜雪,竟是一位极标致的美人儿,她站在雷池之上,纤足踏波,电浆真如池水,微微波荡。

    金刚魔俑正找不到出气桶呢,当下怒吼如雷,硬生生崩开了周身动荡的电浆,劈手挥去,毁灭性力量轰至,电浆浪潮倒卷,扑面打来。

    红衣美人儿并不惊慌,甚至也不闪避,巨浪拍过,她顺势后移,无论电浆雷霆如何冲击,却连她的衣角都没办法碰到。

    金刚魔俑暴怒如狂,丈二巨躯强行分开电浆巨浪,合身冲击。

    也在这时,刚被6沉拳意远远弹开的余慈,将心念传至:

    宝蕴!

    红衣美人儿,也就是宝蕴嘻嘻一笑,身形化烟,与激荡的劫云浑融,转眼不见踪迹,这位与天地法则意志有着微妙关系的独特生灵,在天劫之下,如鱼得水。

    而她消失之前,则顺手将一枚早已准备好的符箓,扔到了波澜起伏的雷池里去。

    当其时也,正是“苦轮无际无常法”与6沉拳意碰撞的刹那。

    天幕垂落分际,化为十个大小世界,轮转无常,生就无穷尽、无终始的似要将拳意吸纳其中,却难以迅建功,

    余慈分身急退,没有再与黄泉夫人“汇合”的意思,而是向着宝蕴方向而去。

    本在辇车上辛苦支应的玄黄,也得了命令,望空一纵,化为剑光,倏然不见。

    一时间,虚空空白处,只余下虎辇玉舆隐轮之车,还有车上已经昏迷的黄泉夫人。

    没了玄黄的抵御,坚城之下的魔潮倒是比魔门修士的神意攻伐更早一步冲至辇车之前。可是6沉拳意在没有消褪之前,依然拥有横扫一切的恢宏力量,刹那间,百里魔潮便给倒逼回去,不知几千几万头天魔,就此震毙,便是隐藏在其中的两头天外劫魔,都未能幸免。

    这下子,兵灾魔王终于是分辨出“真意”的成色,一时间傻在当场:

    “东华真君?”

    城头上,魔门修士耳中听闻此言,捏着印诀的双手都抖颤一下,但他终有还有点儿“初生牛犊”置疑一切的锐气,抽空回了一句:

    “6沉早死透了!”

    但不管怎样,本来严密周整的“苦轮无际无常法”,还是出现了微小的滞涩之处。

    已经穷极了威能变化的6沉拳意,没有抓住这个破绽。

    可在百里开外,虚空深处、雷池中央,“通”地一震,仿佛是有人擂响了巨鼓,鼓点正正打在这魔门修士最难受的地方。

    一鼓既,鼓点连绵,仿佛无穷尽的雷音径直与其浑化。

    从鼓声响起的第一时间,雷池中的金刚魔俑便给定在当场。

    雷音中至大至刚之力,由鼓声运化,刹那间精妙深透了几十上百倍,便是不坏金身都有些抵挡不住,被雷音直攻内核,一时间全身麻痹,动弹不得。

    宝蕴捂着耳朵,在数十里外劫云中现身,啧啧赞叹:

    这就是‘行天灵鼓上真符’?挺有意思的样子……

第一百零四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瓮(上)() 
“行天灵鼓上真符”确实很有意思。

    天垣本命金符十三符法脉络,唯有“行天灵鼓上真符”独门独户,只此一家,独占一脉。

    但此符又不只是一个“有意思”就能形容得尽的。

    其位列诛邪一系,前接五方星陨杀印、九元五帝内摄雷印;后连九五叱雷法、上洞真霄辰光感应神雷,贯通两脉,化育神通。

    所成者,雷君是也。

    五器四神中的“四神”,亦即四种神通法相,包括神将、灵官、雷君和天师。

    这个顺序,无关威能高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不过,常规来讲,后两者,亦即雷君和天师,要比灵官、神将的评价更高一筹。

    天师之妙,在于“中枢”,一旦“五器四神”结成法阵,天师居于中央,统筹调度,是灵性所钟。便是神将执法剑,灵官执帝钟,神通化合,也远远不及。

    雷君之高,则在于纯粹的威能。

    行天灵鼓敲响,上合星枢,震动五方,掌控雷印,代执天刑,若能应机而,顺承天心,自有天地法则意志倾注,真能够机缘巧合,甚至可能从本属于小神通的层次,一路提升到无上神通!

    便如此刻。

    随天鼓擂响,翻卷的劫云阴霾,无尽的雷鸣电闪,都归入一定法度掌控之内。

    在其核心,也就是雷池之中,亦就在金刚魔俑身后,电浆拔起,形若水银,聚拢塑形,依稀见得身形面目,又随灵光流转变化,涂就颜色,成就一具法相。

    其头面威猛,双眸似开似闭,顶戴高冠,身披大红之袍,上织紫青之纹,又有雷图云篆,身下乘墨麒麟,脑后圆光如轮,其中有三座灯盏,燃烧的不是火光,而是雷霆光焰。

    随着雷君法相现身,掌控法度更是严整,已经濒临崩溃的雷池,霎时间波平如镜,亿万雷火,便在“水面”之下,游走如灵鱼,积蕴着更恐怖的张力。

    法相一现,自成界域。

    这本不是“雷君”天生便有的,但在此情境之下,威能便有不同。其实也就是转移天刑权柄,理论上,劫云周覆之地,便是界域所及。

    里面当然要有一个过程,具体是要看用符之人的修行境界,还有把握枢机的能耐。

    强者则,范围则广;

    弱者则慢,范围则狭。

    掌控“天刑权柄”不容易,就算是朱太乙复生,要使“雷君法相”控制千里以上、万里以下的劫云范围,也要花上小半刻钟好好梳理。

    但余慈又有不同。

    因为这一刻,他那具分身已经电射而回,带着他的核心念头,直接撞入雷君法相之中。

    这是以分神之法合以符法灵机,任何一个符修恐怕也不会做出这种舍本逐末的事来,但如今余慈只一具分身在,并无本体牵累,倒是最恰切不过。

    他的修为境界不说,认知层次已经踏上了真实之域,对天人九法有了一定的把握,更别提还要宝蕴在旁,与天地法则意志“暗通消息”——多管齐下,权柄移交之,远常理。

    也就是一个呼吸的时间……

    前方金刚魔俑从暴怒如狂的情绪中醒觉,猛然转身,力便扑。

    不能说它反应不及时,然而此时它面对的,已经不是寻常的法相、寻常的神通!

    雷君法相稳居于黑麒麟背上,脑后圆光轮转,三盏雷焰灯变化位置,灯火摇曳,异相便生。

    雷池之上,电光之间,细密波纹暗生,层叠如鳞甲,随即延伸变化,摆荡如活物,转瞬之间,竟是有天龙之形化现,张口作啸,雷音轰鸣。

    万千天雷,飞落如雨,转眼将金刚魔俑淹没。

    雷霆本身的杀伤倒在其次,刚刚天劫最狂暴时的雷霆海洋,不也没把金刚魔俑怎么样吗?

    可此时迸的雷霆,已不再是自然雷火,而是运转灵机,主天刑杀伐之力,再以九五叱雷法的法门,将其运化出来。

    九五叱雷法、九元五帝内摄雷印、上洞真霄辰光感应神雷,为诸天飞星、天垣本命金符中的三大雷法,便应在雷君法相脑后这三盏雷灯之上。

    九五叱雷法所雷霆,为阳刚之极,震动万物,专破道基根本。

    金刚魔俑身属异类外道,没有道基可言,但其体内还藏着一头天外劫魔。

    这倒霉催的,先后在玄黄刺杀以及随后的雷霆海洋中遭受重创,只能缩在魔俑中枢之地苟延残喘,可该来的劫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九五叱雷法的穿透力,焉是自然雷火可比?

    一轮轰击之上,这头天外劫魔便给催化成烟,一举灭杀。

    金刚魔俑虽然不用天魔控制,也是当之无愧的强者,但机变总有不足,天外劫魔为其灵智所系,一旦灭去,不可避免就是一滞。

    此时,这个丈二魔物已经硬顶着万千雷火,冲到了距离雷君法相只有七八步远的位置,以其长臂而言,可说是触手可及。

    然而就是这要命的一滞,雷君法相脑后圆光中,又一盏灯祭起。

    雷霆再生,然而灼灼雷光不是外烁,而是内收,聚而有核,形若法印,当头便落,端端正正印在金刚魔俑顶门。

    其印径不过四五分,相对金刚魔俑,小巧得很,然而印在顶门,便有可怖的灵压集束雷火,直透进去,便如同生着铁勾倒刺的锁链,勾心拿肺;又仿佛是划界的高墙,将原本浑然一体的气机分割包围,难越雷池一步!

    九元五帝内摄雷印,人常以“气象万千”形容,便是说它在雷法运用上灵动自如,又极具威仪气魄,最适合因势利导,镇压控制。

    此一雷法,对用符者的要求也是最高。其威能之大小,全在用符者的雷法造诣上。当年余慈通神境界时,就能运使上洞真霄辰光感应神雷,但无论如何也别想动这道灵符的主意,否则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当然,现在情况自是不同。

    纯论力量,就算雷君法相显化,比之金刚魔俑,也是远远不如;而到了这个境界,金刚魔俑也可说是真正的不坏不死不灭之身,想要短时间内将其斩杀,难度太高。

    可这不代表余慈没有办法。

    连续两路雷法轰下,先断其灵智,又封其根基,金刚魔俑便似给锁了关节,一时挣扎难起。

    而随着雷印砸落,已扩张到数百里方圆的雷池,层层回收。每压回一层,金刚魔俑所承受的压力苦楚便增加一层,身外盔甲已经不可能再周全,被雷霆磨消甚多,一时间失了遮掩,魔气滔天,更引天地震怒,陷入了最致命的恶性循环之中。

    一时间,金刚魔俑只能是暴怒吼啸,身子却无论如何都再难动弹半点儿。

    雷君法相似开似闭的双眸,此时才完全睁开,其中跳跃的,亦是雷霆闪光。

    他驱动墨麒麟向前,却不是针对金刚魔俑,而是直接从它身边过去,再不回头。

    金刚魔俑的吼声也开始变得沉闷,力气还有,却是给“压”进了电浆雷池深处,牢牢镇压。

    除非雷君法相消散,又或是天地大劫至此而终,否则,是不用想着出来了。

    雷君顷刻间已到了雷池边缘,已经与云间雷音浑融一体的行天灵鼓,忽又拔起,重敲一轮。

    震天鼓声掀劫波涛,急收缩回压的雷池之中,忽有道道人影化现,尚没有完全成形,便都飞纵入云,化合于雷霆电火之中,不知何往。

    所谓雷声普化,阴阳摩挲,灵机化就。

    九天雷音本就是孕育生机灵明的一条途径,而雷君代执天刑,与天地法则意志沟通往来,辅以特殊法门,自然可以生成“雷部神明”,作为不断扩张的界域枢纽,上下往来,更易控制。

    这时候,一直在背后使劲儿的宝蕴倒是闲了下来,笑眯眯现身,也不管什么雷君威仪,扯住了由电浆凝聚成形的大袖,摆弄两下,啧啧有声:

    “这符好!回头教教我啊!”

    “没问题。”

    雷君开口,仿佛郁郁雷音。

    与之同时,本来的威猛面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