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在猫眼的启示下,发明了一种“人造猫眼”——夜视仪。夜间,可见光虽然很微弱,但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却很丰富。科学家发明的红外线夜视仪可以帮助人们在夜间进行观察、搜索、瞄准和驾驶车辆。这种夜视仪在军事上已被广泛应用,士兵在夜间活动带上它,就像白天一样,能看到2000米远的物体,在许多战斗中屡建奇功。
【小档案】
尽管人们很早就发现了红外线,但受到红外元器件的限制,红外遥感技术发展很缓慢。直到1940年德国研制出硫化铅和几种红外透『射』材料后,才使红外遥感仪器的诞生成为可能。此后德国首先研制出主动式红外夜视仪等几种红外探测仪器,但是没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际使用。几乎同时,美国也在研制红外夜视仪,虽然试验成功的时间比德国晚,但却抢先将其投入实战应用。1945年夏,美军登陆进攻冲绳岛,隐藏在岩洞坑道里的日军利用复杂的地形,夜晚出来偷袭美军。于是,美军将一批刚刚制造出来的红外夜视仪紧急运往冲绳,把安有红外夜视仪的枪炮架在岩洞附近,当日军趁黑夜刚爬出洞口,立即被一阵准确的枪炮击倒。红外夜视仪的使用,为肃清冲绳岛上顽抗的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1991年海湾战争中,由于美军装备了先进的红外夜视器材,能够先于伊拉克军的坦克而发现对方,并开炮『射』击,而伊军只从美军坦克开炮时的炮口火光上才得知大敌在前,导致伊军处处被动挨打、损失惨重。
第一百一十六章 运动平衡的专家——猫与猫式转体()
小问号
许多人都知道,家猫是遍布于欧洲、非洲和南亚的小型野猫的后裔,人类驯养猫的历史要比狗晚得多,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可是它作为『性』情温顺、聪明活泼的动物,从一开始就与人类之间建立起互利关系:猫捕捉家鼠,获得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也为人类免除了讨厌的啮齿动物的困扰。可是,一般人很少知道跳水运动专家竟然能够从猫的运动中得到启发,创造了一种美妙的“猫式转体”运动。那么,这种转体运动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学习的?
猫是大家最熟悉的动物,它能从几米高的树上,或建筑物上轻盈地跳下来,却安然无恙,被学者称为“运动平衡的专家”。那么,它为什么能够从高空落下而保持平衡,不会摔伤或跌倒呢?
生物学家为了破解猫不怕摔、不怕跌、善于保持身体平衡的奥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发现这与猫体内的各种平衡器官有关。原来,猫的平衡器官比其他的动物要完善得多:当它从高处落下,身体失去平衡时,猫眼和内耳的平衡器官很快就会察觉到,神经组织立即反应给大脑,然后传到四肢骨胳肌,接着快速引起肌肉的运动,将身体恢复到正常的位置,最后四肢着地,所以它不会摔坏。
也就是说,猫在空中极善于调整身体的姿态,几秒钟内就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得到平衡,特别是那条长尾巴,对它的身体着地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有猫脚底上厚厚的垫子,在快要着地的时候,它的爪垫会变得很宽,将惯『性』冲力传到地面,能减缓它着地的冲力,减少震动,所以它从高处摔下来从不会摔伤,更不会摔倒。
在跳水运动中,“猫式转体”就是从猫高空落地的姿势中得到启发而创立起来的。这是一套优美的高空跳水动作,跳水运动员要在空中做出各种复杂的空翻、转体动作,最后要保持同一规格的入水姿态,空中运动要平衡、落水要利落平稳,不能跌倒,也不能溅起太多、太大的水花。这是“猫式转体”在人类跳水运动中的典型运用,但是它比猫高空落地的姿势更加干净、轻盈、从容和优美。
此外,生物学家发现猫在跑动时,身体会变得窄小,而在跳跃时四肢的指垫会舒展开以使自己安全着地。德国的轮胎设计专家受此启发,根据猫的前爪垫的功能,正在研究设计一种amc垫型轮胎。这种轮胎的好处是,当驾驶员刹车的时候,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加大,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刹车的距离,从而使车辆行驶起来更安全。
猫,人类的宠物,教会人类在跳水运动中使用“猫式转体”,在汽车制造上设计安全的垫型轮胎……为我们带来了安全和健美!
【小档案】
经过数千代的繁殖,家养的猫在生理上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包括形体变小、爪子缩短,大脑和颅腔容积缩小,伸展双耳和尾巴的姿态以及皮『毛』的颜『色』和质地也起了变化。但是,家猫与其祖先野猫相比,在外貌上变化不大,在早期的考古发现中很难加以区分。在不同的史前人类遗址附近都曾发现过猫的残骸,包括约9000年前的以『色』列新石器时代遗址,4000年前的巴基斯坦印度河谷遗址。有趣的是,在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岛上还同时发现了8000年前的猫和老鼠的残骸。可见,这些猫是有意被带到岛上来对付鼠害的。猫喜爱吃老鼠和鱼,是因为它是夜行动物,为了在夜间能看清事物,需要大量的牛黄酸,而老鼠和鱼的体内就含有丰富的牛黄酸,所以不是鱼和老鼠的味道美猫才爱吃,完全是一种身体本能的需要。
第一百一十七章 神奇的七十二变——羊与克隆技术()
小问号
1996年7月,在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市郊外的一个羊圈里,一头“咩咩”呼叫的小绵羊诞生了,主人给它命名为“多利”。经过7个月的沉默,直到1997年2月23日,这头小绵羊的主人才对外宣布它那奇特非凡的身世:它是一头世界上首次采用一头6岁成年母绵羊已经完全分化成熟的『乳』腺细胞无『性』繁殖成功的小绵羊。它的主人是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以伊恩·维尔穆特和基思·坎贝尔为首的研究小组。这一消息经各种媒体随即传播世界,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物理学家约瑟夫·罗特布拉特对此评价说,这项技术的突破可以与制造出*相提并论。那么,羊与克隆技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对人类生活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巨大影响?
人类的克隆美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早在1938年,汉斯·施佩曼提出了“奇异的实验”——克隆动物,经过60多年的努力,人类才成功地克隆出一只绵羊。这也许就是羊的幸运吧,自从多利诞生后,羊这种动物也立即成了明星,变得家喻户晓。
“克隆”,广义上是表示无『性』繁殖。对此,英国科学家伊恩·维尔穆特等学者一直想对动物“克隆”,希望动物能够像葡萄、草莓和仙人掌那样,会“七十二变”:一变十,十变百……于是,他们从苏格兰黑面羊体内,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了细胞核,又从“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然后,通过人工的方法让这两种细胞核相互协调,把这个细胞“组装”成新的细胞,让它分裂、发育成胚胎,最后将这个胚胎巧妙的放到了另一只母羊的*里。经过特殊的护理,1996年7月,这只母羊终于顺利产下了小绵羊“多利”。小绵羊“多利”没有爸爸,只有妈妈,而且是三个妈妈。其中,前两位妈妈给了它决定遗传基因的细胞核,最后一位妈妈给了自己长大的“温床”和必需的营养。
羊的“克隆”,是人类在生物学上的一个极大创举,在全球立即掀起了一股“克隆热”。中国、美国、韩国、意大利等一些国家的科学家,不仅能运用克隆技术复制出新的个体,还在小动物的身上克隆出人体的器官,比如,在小老鼠的身上竟然克隆出了人的耳朵。
那么,羊与克隆技术究竟对人类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巨大影响?到目前为止,至少说明,一是人类有望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成形前冰冻起来,或许某个器官有了『毛』病,就能从胚胎中取出一个器官进行培养,让它替换病变的器官——每人都能用“克隆”法为自己准备“配件”,或者说为患者提供所需要的相同功能的器官;二是为人类培育转基因技术开辟了新领域。通过克隆技术,从动物身上提取某种特殊『药』品,为医治某些疑难病症造福人类。
【小档案】
克隆技术诞生后,世界对此反应褒贬不一。欧洲许多报刊呼吁各国『政府』和议会立即着手立法,以禁止无『性』繁殖技术被应用于人类。其实,克隆技术并不是可以那么简单地应用到“复制”人体上来的,它受到技术、经费、环境、道德等约束。就是克隆多利,罗斯林研究所也经历了300多次失败,在277个卵细胞中才成功地育成一个,而且即使可以复制出100%基因相同的人体,也只能复制这个人的躯体,而不能复制出这个人的思维、情感、『性』格和行为,因为这一系列要素是后天形成的。然而,人类基于道德原因,还是反对把这一技术应用到人体克隆上来。到目前为止,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埃及等国『政府』和欧盟都已明确表示,坚决禁止人体克隆试验。1997年6月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向国会建议,通过立法手段严格禁止把克隆技术用于人类,但是应该允许和鼓励克隆技术的研究。这样,为克隆胚胎、克隆器官等科学研究又开了绿灯,让我们看到了克隆技术在医学和农业方面的广阔诱人的应用前景。
第一百一十八章 展开国家和民族飞翔的翅膀——鸟与国鸟()
小问号
人类对鸟是有感情的,把它视为朋友,让它入画入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漫长的中外文学史上,歌咏鸟儿的诗句不计其数,时间也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可是,让鸟儿寄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展开国家和民族飞翔的翅膀,成为万众心仪的国鸟,还是近200年的事儿。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确定了国鸟,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评选国鸟的国家。那些被选定为国鸟的,一定是为这个国家人民所特别喜爱、珍贵稀有的特产鸟类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鸟儿。1960年,第12届国际鸟类保护会议的与会代表,建议世界各国都选出本国的国鸟,这不仅是要让各国人民确立国家和民族精神,更重要的是希望世界各国人民在环境日益受污染的大背景下,能够珍爱和保护鸟类。那么,评选国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什么样的鸟儿能够成为国鸟?
在鸟的世界,虽然漫长的进化中已有120~130种鸟儿绝种,但它仍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鸟类一共有9000多种,我们中国有记录的是1300多种,有的是我国特有的鸟种。从冰天雪地的两极到人迹罕至的世界屋脊,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到茂密无边的丛林,从寸草不生的沙漠到人烟稠密的城市,几乎都有鸟的踪迹。在所有的脊椎动物中,不论是它们的羽『毛』『色』彩,还是歌唱的声音,或者说延续生命的能力,都让人类爱慕不已。于是,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鸟类的保护之意,1782年,美国人首先把濒临灭绝的白头海雕定为国鸟。
白头海雕这种鸟仅分布在北美沿海,是北美洲的特产,所以又叫美洲雕。18世纪美国发表《独立宣言》6年后,美国国会便选中白头海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