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方稻田春季蔬菜栽培技术-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上年秋季瓜类蔬菜连作。黄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在抽蔓前少,抽蔓至结果初期吸收量逐步增加,结果中后期则大幅度增加,因此追肥应考虑先少后多,逐步增加的原则。黄瓜对氮、钾、钙的需求量较大,但往往种植者对补充钾和钙不够重视,这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skbshge

(二)稻田春黄瓜的适宜品种() 
稻田春黄瓜要求在一季中稻栽插之前收获完毕,因此应选择耐寒、早熟的黄瓜品种。同时由于稻田春黄瓜不搭架,是伏地栽培,如果选择果实为长条形品种,则瓜条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影响商品外观。因此,一般应选择果实粗短的华南型品种。

    1。 春园4号

    湖南*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弱,节间长,叶片较小,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在3~5节,雌花节率50%~60%。嫩瓜长棒形,长约33厘米,横径约4厘米,单瓜重280~320克。嫩瓜深绿色,黑刺,瘤稀,瓜把短,果肉厚,商品性好。耐寒,早熟,前期产量高。

    2。 沪58号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第一雌花着生在2~3节,以后几乎节节有雌花,瓜码密,坐瓜率高。瓜条短棒形,单瓜重约200克。瓜皮青绿色,表面光滑,无棱,瘤小、刺小、稀疏,肉质脆,味甜,品质佳。耐寒,早熟,抗枯萎病及霜霉病。

    3。 宁丰2号

    江苏省南京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在3~4节,以后雌花间隔平均1。5节,瓜码密,瓜条长棒形,瓜长35~39厘米,横径4~4。5厘米,单瓜重约335克。瓜皮深绿色,刺瘤密多,白刺,有棱,果肉绿白色,中早熟,从播种至始收嫩瓜65天左右。

    4。 宁丰3号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主蔓长2米左右,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蔓3~4节。单株结瓜6~8个。瓜条长棒形,长约39厘米,瓜把长约5。5厘米,瓜皮绿色,瓜身刺瘤稀疏,多白刺,单瓜重200~250克。播种至始收65天左右。较耐低温,适应短日照。

    5。 常杂1号

    江苏省常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分枝少,主蔓第一雌花着生于2~3节。瓜条呈长筒形,长34厘米左右,瓜横径约3。5厘米,皮黄绿色,棱不明显,刺黑色,单瓜重300克左右。

    6。 早抗黄瓜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在1~2节,以后每节均有雌花出现。瓜条长棒形,长35~40厘米,横径4厘米左右。瓜皮深绿色,色泽均匀,无黄色条纹,白刺中等密度,瓜柄短。微甜,商品性好,品质佳。早熟性好,耐低温、弱光。

    7。 燕白黄瓜

    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一代杂交种。极早熟、丰产、抗病,耐寒、耐热性强。第一雌花节位2~3节,以后每节着生雌花。瓜绿白色,圆筒形,长约20厘米,无瓜把,瓜条顺直,单瓜重约300克,品质佳,口感好。

    8。 二早子黄瓜

    四川省地方品种。极早熟。主蔓3~4节着瓜,瓜长25~30厘米,肉厚,横径约5厘米,单瓜重300~400克。刺瘤少,质细味浓。

    9。 白丝条黄瓜

    四川省地方品种。早熟,生长势强,分枝较弱。瓜长圆筒形,长20~25厘米,嫩绿白色,瘤刺稀疏,刺毛浅白色。单瓜重约400克,嫩脆,品质佳,适应性广。每667米2

    产量为4000~4500千克。

    skbshge

(三)稻田春黄瓜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播种

    稻田春黄瓜的播种时间受到两方面制约。前期受到低温的制约,不能播得太早;后期受到水稻栽插时间的制约,必须在5月上旬之前结束栽培,以便适时灌水栽秧。因此,稻田春黄瓜必须采用小拱棚或大棚的保温育苗措施,使棚内温度稳定在20℃左右,保证幼苗能够正常生长。一般稻田春黄瓜的播种时间安排在1月下旬,育苗期30天左右。

    2。 种子处理

    种子消毒是防止种传病害最为有效的方法。凡是未进行包衣处理的黄瓜种子均应进行温汤浸种或药剂处理,以杀灭和减少种传病害。温汤(55℃)浸种应达到10分钟以上。药剂浸种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20分钟防治黄瓜疫病,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20分钟防治炭疽病、茎枯病。药剂浸种后,要用清水冲洗,以免附着在种子上的药液影响发芽。温汤浸种或药剂浸种之后再用清水浸泡5~10小时,让其充分吸水。浸泡后将种子捞出,用湿布覆盖,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待种芽70%以上露白后即可播种。

    3。 整地施肥

    稻田栽培容易积水,为防止湿害应采用深沟高畦(南方也叫厢)的栽培方式,畦宽1。8~2米(连沟),沟深30厘米。将畦面翻挖整平后覆盖地膜,等待移栽。稻田春黄瓜的种植时间较短,因此要施足基肥,以满足黄瓜对养分持续不断的需求。要求每667米2

    施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以上、复合肥40千克作基肥。施肥的方法有穴施和全层施肥2种形式。施肥量较少的情况下一般采用穴施,即在整地后开穴施肥;如果肥料较充分,特别是农家肥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在土地耕整之前全层施肥,然后再进行翻挖耕整。全层施肥看起来消耗的肥料较多,但对稻田黄瓜养分的持续供给是非常有利的;同时,田间积累的养分可供后期水稻栽培利用。

    4。 保温育苗

    黄瓜幼苗期适宜温度为20℃~25℃,春黄瓜播种期间的气温较低,因此必须进行保温育苗。稻田春黄瓜的育苗方式有温床育苗和冷床育苗。温床育苗可采用电热温床育苗和火温床育苗;冷床育苗主要包括小拱棚育苗和大棚育苗以及大棚套小棚育苗。不论哪种育苗方式,都应尽可能采用容器育苗。在苗床上直接撒播尽管方法简单,但起苗时不能带土移栽,定植后不易成活,为实现带土移栽,应用容器育苗。有些地方习惯采用方格育苗,但方格育苗费工费时,而且不适宜人工增温,因此笔者建议稻田春黄瓜采用塑料穴盘育苗,每667米2

    大田需50孔塑料穴盘60余张、黄瓜种子80克。在穴盘孔穴内填入营养土后,每穴播1粒种子,播后浇水并及时覆盖一层过筛的细土。播种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

    5。 适时定植

    2月下旬至3月初黄瓜幼苗2~3片真叶时定植。应注意带土移栽,以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期。每畦栽2行,行距60~70厘米、株距27~30厘米,每667米2

    约栽2500株。定植后应实行双膜保温栽培,即在地面覆盖一层地膜,同时搭建小拱棚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黄瓜是喜温作物,幼苗期适宜温度为20℃~25℃,而此时南方多数地区气温均未达到要求,因此必须实行双膜栽培。在此期间,短期内气温可能会超过25℃,但很不稳定,不能据此就不覆盖薄膜。否则,就可能遭遇冷害,造成大面积的死苗。

    6。 栽培方式

    稻田春黄瓜的栽培时间比较短,搭架栽培费工费时,增加成本,因此一般实行伏地栽培。定植后前期采用小拱棚保温栽培,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伏地栽培由于定植时在地面覆盖了地膜,因此不会造成泥土对黄瓜产品的污染,黄瓜表面非常干净。有些农户认为伏地栽培的产量可能比搭架栽培低,其实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伏地栽培同样可以获得很高的产量。同时,由于采取保温育苗措施,实行了早播早栽,其上市时间早,价格高,因此伏地栽培的稻田春黄瓜其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7。 肥水管理

    稻田春黄瓜生长发育迅速,在追肥时要注意勤施薄施,以免植株徒长和早衰。要求每隔6~8天追肥1次,每667米2

    淋清粪水1000千克,另加复合肥5~6千克,在开始采收第一批瓜之后,要逐步增加追肥施用量,要求每667米2

    淋清粪水1000千克,另加复合肥20~30千克,以满足黄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需要。黄瓜喜肥喜湿,如果遭遇干旱天气,要增加肥水管理的次数,以满足对肥水的需求。

    8。 温度管理

    黄瓜幼苗期适宜温度为20℃~25℃,由于定植时实行了地膜覆盖,其温度基本上可以满足要求。温度管理上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保温。在定植后要经常查看薄膜覆盖情况,如发现因风雨或牲畜破坏等原因而漏风的,要及时补救,盖严盖实,确保幼苗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生长。二是降温。3月下旬后,气温回升较快,有时小拱棚内的温度会升至30℃以上,如果不采取措施降温,就容易造成高温烧苗,影响其正常生长,甚至造成大面积死苗。种植者要注意观察气温回升情况,发现气温明显增高,要及时揭开小拱棚,透气降温;但在下午4时,温度逐步下降时应恢复小拱棚薄膜覆盖,保温过夜,防止夜间低温危害。同时,在阴天和雨天不要揭膜,以保持棚内温度。三是拆棚。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长江流域多为4月中旬,此时温度回升到了黄瓜适宜生长温度,同时田间杂草增多,肥水管理次数增多,小拱棚在田间也妨碍管理,需要拆除。在全面拆除小拱棚之前,可先揭开小拱棚的底边,通风透气4~6天,让黄瓜植株有一段逐步适应外界气温环境的过程,然后再全部拆除小拱棚。

    9。 适时采收

    稻田春黄瓜从定植至采收初期约40天。开花10天左右,瓜皮色泽光亮,达到品种商品性状即可采收。

    skbshge

(四)稻田春黄瓜病虫害防治() 
1。 霜霉病

    (1)危害特点 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子叶被害初呈褪绿色黄斑,扩大后变黄褪色。真叶染病,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浅绿色或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田块一片枯黄。

    (2)防治方法 在发病初期选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乳油1500倍液,或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0~8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750倍液喷雾防治。

    2。 疫霉根腐病

    (1)危害特点 真菌性病害。幼苗发病多于嫩尖,初呈暗绿色水浸状萎蔫。成株期发病主要在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出现暗绿色水浸状斑,后变软,明显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枯死。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选用7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75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灌根防治。

    3。 角 斑 病

    (1)危害特点 细菌性病害。子叶发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带黄褐色;真叶发病,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浅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并变为灰褐色或黄色,湿度大时叶背面溢出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呈白痕,病部脆易穿孔,有别于霜霉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