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的铲子,但是时间有些久了,留下来的痕迹不是很清楚,看不出太多东西。”
“像不像是工兵铲?”白晃瞪大眼睛,如果真是工兵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方的身份。
“不太像,不管是什么国家的工兵铲,土层在竖直面上总会有点弧线,这个直来直去,没有那种味道。”
不是工兵铲?
德鲁伊一下就陷入到了狐疑当中,难道是这老头儿在美国的同行不成?
可老美这边,几乎没有盗墓贼这一说,因为这个国家历史太短,没有之前的墓葬可盗。就算有那么一些奇葩,也都是打着“考古探险”的旗号,来挖私人墓葬的可能性不大。
但按照李老头的说法,对方使用的工具并不像工兵铲,这就和考古队的猜测印证不上。
绞尽脑汁的想了又想,白晃只好再度让李老头尽量多发挥一些作用:“那李大爷你看,现在是不是能够确定,挖掘的面积只有这么大,而且是一直挖到墓葬里面?”
“差不多。”
李老头点点头,烟瘾上来刚从兜里掏出包烟,就被白晃制止住:“等一下再抽。”
闲极无聊,又被瘾头给折磨着,老头儿只好四下里走动起来,免得没事儿做就想着抽烟。可在走了没几步以后,发现这么做效果不大,就干脆拿起自己的工具再度检查起来。
还真让他检查出了一些成果。
除了维娜的墓穴之外,旁边连个靠的最近的墓葬,也有被人挖掘过的痕迹。
“这么多?”
德鲁伊看着处于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墓葬,顿时头大无比。
另外两个墓葬里面,没有自然之力的波动传出来,刚刚他已经检测过,但这种情况代表了什么含义,他一时半会儿也不能确定。总之一句话,事情越来越扑朔迷离,白晃觉得自己的智商有些捉鸡,要是有地方能充个值就好了。
想的有些抓狂,而恰好这时通往小镇方向有了点动静,不过白晃下意识感应过去以后,就立马放下心来。
一只半夜闲逛的汪星人而已,不是什么更夫、深夜狂魔之类。
但为了不引发意外,他还是用野性沟通控制住了那个汪星人,免得这货万一脑子抽风,忽然嚷嚷一嗓子,就不太好玩了。
而在搞定了汪星人后,他下意识就用了个能力反馈,三个墓葬上尤其是维娜这儿使劲嗅了嗅。虽然李老头已经说了,上一次挖掘离差不多都过去了小半年,按照这个时间计算,有啥特殊气味儿都要消散掉,但本着不放过任何一点可能的思路,他还是检查了一番。
结果很让人意外,也很让人惊喜。
因为在最右边的那个墓穴里面,随着李老头的挖掘,白晃闻到了一抹相当特殊的味道。虽然奇怪,但是并不难闻,在用自然之力检验了一下后,德鲁伊得出结论,应该是某种植物分泌物的味道。
随即又是两铲子刨下去,在一块巴掌大的土块中,白晃发现了那抹气味的源头。
借着暗淡的月光,初略一看时,白晃一颗心“嗖”还沉了半截,以为是什么植物的残枝碎叶被雨水或者大风带到了土壤里面。
可当他手指接触到了那片“叶子”后,却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植物组织。而是另外一种,绝对不会出现在植物身上的硫角蛋白,以及其他一些成分复杂的微量元素。
通俗点说,这个夹在土块里面的东西,叫做羽毛。
当然,如果只是某种鸟类的羽毛,那也没啥好稀罕的。
在丛林里蹭到了树脂或者是树汁,因而带上植物气味的鸟类,掉了根飞羽在这里,是非常普通的现象。
但白晃在看清楚了羽毛的样子后,却心头猛然一跳,兴奋的无以复加因为这根羽毛并不是自然色,而是被涂上了靛蓝和殷红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工染料。
如果他连这点儿区别都分不出来,也不用干德鲁伊了。
至于手上的这根羽毛,明显不是老美白皮的玩意儿。
会带着这种东西的只有一种存在。
美洲大陆的土著,现在几乎从主流社会消失掉的印第安人。未完待续……
449.宁采晃()
“如果单单从颜色上来看;很多人会误以为是苏族人的常用佩饰。”
“请看这里;年轻的异国先生——鸟羽是我们美国常见的栗翅灿?从新墨西哥一直到落基山脉;整个西部都有这种鸟类的分布;所以不能从地理位置上判断这根羽毛佩饰的来历;但是上面的油彩是可以的;苏族人和夏延人;都有用艳红色涂抹头冠羽毛的习俗……”
在白晃面前侃侃而谈的;是波特兰大学;美洲本土物种研究所主任;原地人研究科的卡莫耶教授。
因为他的研究方向;是北美大陆上的所有印第安族群;所以针对其族群起源和来历;自然也是他的研究科目之一。
而关于印第安人的起源;有一种说法;就是在冰河时代;这些人的祖先通过冰封的白令海峡;从东亚远东大陆来到了北美的阿拉斯加。因为需要顺藤摸瓜;所以这位教授在中国古人类学研究所;也待过两三年时间;做过学术交流;因此中文对话完全不是问题。
当然;不说在寻找这个印第安专家的过程中;经历了多少曲折;光是聘请人半天的费用;就达到了夸张的15000美元。
在鉴定羽毛来历的过程中;仪器使用费还得另算。
可在听了这位教授细致入微的讲解后;白晃就只有一个感觉;物超所值。
如果波特兰大学;也有淘宝的评分系统。德鲁伊一定会给这位教授五星好评;表示下次有机会还会光顾。
“然而我们只需要仔细分辨。就能从油彩的细微色泽上;看出这并不是完全的草原印第安部落习俗。苏族人和夏延人的头冠羽毛;因为受到大草原阳光暴晒的关系;所以羽毛的羽小枝在显微镜下会显出一种黄色;而这支羽毛却并不是这样。看看它的羽小枝;你发现了什么?”精神奕奕的老教授;兴致勃勃地把白晃拉倒显微镜下面;按着他的脑袋朗声指点。很是循循善诱。
没办法;谁让这位教授所研究的;是一种即便在美国;也属于绝对冷门的人文社会学科呢?
虽然他是领域内的大拿;不折不扣的大拿;但除了学校规定的选修课程外;就没有学生主动选报他的课。这对于满腹才华无处表现的老教授来说;简直就是人生寂寞如雪。不说那些教导医学、心理学等等日理万基的同行;就算是传统化学;经典物理这一类已经日趋式微的学科;他都比不上。
好不容易有人上门请教;而且还是一个异国的年轻人。这怎么能不让老教授欣喜若狂;怎么能让他不好好满足一下自己为人师表的**?
被人拖到显微镜下面;对着目镜看了又看;白晃将信将疑地不确定道:“发现……羽小枝是暗红色的?”
“宾果!”
老教授对于白晃的观察能力非常满意;很是期盼地看向对方:“年轻的酗。我认为你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博闻强记的头脑。而且又对这一门科学如此感兴趣。嗯;有没有考虑一下;报考我的研究生?放心;语言不是问题;反正我懂中文;而且我能向你保证;只要你报考;就一定能考得上。”
这都那儿跟那儿啊。
白晃心里一阵恶寒;老家伙估计是寂寞太久了;语言种族什么的完全不是问题;逮着个人就不放了。
“卡莫耶教授;那羽小枝上是暗红而不是橙黄;这又代表了什么呢?”白晃不动声色地把话题引回来。
对于白晃的不配合;老教授很是失望;看着德鲁伊的惋惜表情;就像是西门庆看到了嫁给武大郎的莲莲。
但出于职业素养;当然更重要还是那15000元美金;完全比得上他半年研究经费的报酬上;老教授也只能回到正题:“这说明这根羽毛佩饰的主人;常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
“丛林印第安人?”白晃举一反三。
但他这一次的回答;却没能得到卡莫耶教授的认可;老头高深莫测地笑了笑之后;才把羽毛切片移动了一下位置:“一般人都会这么想;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丛林印第安人的彩羽头冠;从来都只是节日或者一些重大集会和活动上的装饰品;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是用不会带着这种羽毛的。想想看;眼看着一头驯鹿就要进入你的射程里面;却因为发现了色彩艳丽的头冠而惊慌失措的跑掉……”
白晃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丛林印第安人靠着采集浆果和打猎为生——当然;不是说被白人赶到保留区的那些;而是坚持自己传统;拒绝现代化社会化的原始族群——这些人在丛林里面活动的时候;带着色彩艳丽的头冠;那就是白痴。
不过既然是印第安人偷走了德鲁伊种子;那么说不定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蓉“圣物”的行动;所以带上彩羽慎重其事;也很有可能。
在找到卡莫耶教授请教之前;他就查阅到了一些相关资料。
印第安人相信“万物有灵论”;而且非常崇敬自然;对于自己生活环境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报以敬畏的态度。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他们看成是美洲大陆上的德鲁伊;只不过没有完整确切的德鲁伊教义罢了。
可老教授马上就给出了更加有力的证据:“而且除了红色部分羽小枝的暗红色外;另外一部分;几乎是和红色一样面积的靛蓝;同样说明了这根羽毛不会来自丛林印第安部落。因为那些部落在使用冷色调油彩时;更加偏好靛青一些;这可比分辨羽小枝的细微差距要好辨认的多。”
白晃没话说了;谁让人家是专家呢。
“那这根羽毛……”
虽然说。听这些个肚子里有货的学者;讲解一些以前没听过的趣闻和知识。也比较有趣;但对于一个德鲁伊来说;还是收集种子更为重要。
所以他这会儿已经顾不上风度;眼巴巴看着卡莫耶;恨不得直接用思维窥测仪;把对方肚子里的东西一股脑给掏出来。
“哈哈;不要这么急躁;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如此富有趣味。为什么总想直接看到结果呢?”老头儿很是开怀地笑着。
不过当他忽然发现;白晃的眼神;已经有从食草动物转向食肉动物的趋势后;就很是遗憾地摊摊手:“好吧好吧;或许你是急着赶过去;和你的印第安女友约会;所以才这么着急对不对?那么请听好。这根羽毛;应该是高原文化区印第安部落的产物;而且从羽小枝的染色情况来看;属于高原文化区中的渔猎区域;也就是说这根羽毛的主人;生活在大河流经的山地高原上面。”
对于美国地理。白晃还在第一次过来这边时;就已经调查过。
再结合之前对于印第安人情况的了解;他的脸色立马狐疑起来:“不会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州那边的墨西哥高原吧?阿帕奇人就生活在哪里……”
靠;啥部落的印第安人不好;偏偏是以凶猛好战著称的阿帕奇人……
老美的武装攻击直升机就是用这些土著生番的名字命名。能是什么纯良无害的货色么?
“漏;漏漏!年轻的朋友。你好像又弄错了什么。”卡莫耶教授的考据癖和指点**又发作了;竖起拇指在白晃眼前摇来摇去:“那叫阿帕奇族;而不是阿帕奇人;凡是使用阿帕奇语系的印第安族群;广义上都叫做阿帕奇族。但这些族群里面的不少部落;比如利潘族和梅斯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