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七年-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勇振冷哼一声,便要上前去,董策摆摆手制止了他,他脸上的不满散去,走上前笑道:“这是怎么了?根本官说说吧!”

    那柜台后头的伙计看见董策心里又是害怕又是兴奋几乎都要说不出话来了,叫了一声大人,便要跪下。董策摆摆手:“不用下跪,说话就是。”

    他扫了一眼方才叫骂的那大汉,见他满脸横‘肉’,一脸的凶悍,便是有些不喜,不过这情绪并未表‘露’出来。蒋老三赶紧哈了哈腰,陪着笑道:“大人。”

    “不光是凶横,还有些油滑。”董策又给他下了一个定义。

    他淡淡的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冲着那伙计道:“你说。是,大人。”那伙计满脸委屈道:“大人,按照规矩,来吃饭的,馒头管饱随便吃,但是菜只能吃一碗。之前这厮已经要了一碗了,结果方才又来要一碗,小的不给,他便闹腾。”ps:管馒头叫炊饼,那是在元末之前的事儿了。北宋的时候,圆形的馒头称为炊饼,就是武大郎卖的那种。锅里煮的面条称为汤饼或煮饼。那时,馒头是带馅的,也就是现在的包子。水浒传里头母大虫孙二娘说过,馒头是做点心的,不是主食。

    《靖康缃素杂记》中说:“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

    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到了后世,烧饼也还叫烧饼,也叫大饼。原来馒头叫做蒸饼,后来宋仁宗做了皇帝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这种叫法很快在市井中被叫响了。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

    炊饼的叫法一直延续到元朝末期,《明史》中言道,朱元璋当初在郭子仪麾下,给抓起来的时候,他的妻子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就偷偷送炊饼给朱元璋吃,刚蒸好的炊饼把她‘胸’口的皮‘肉’都烫伤了。到了明朝及以后,炊饼的叫法才逐渐消失,人们直接称呼实心的炊饼为“馒头”。

    “哦?”董策听他说完,又看向了蒋老三,淡淡道:“你怎么说?”

    蒋老三一看他神‘色’,心里立刻咯噔了一下:“娘的,这次要倒霉,看来大人是不喜欢这道道,娘诶,失策了……”

    他脸上‘露’出憨厚的笑,苦巴巴的看着董策:“大人,是俺的错处,但是俺这,着实是吃不饱啊!”

    “你叫什么名字?”董策问道。

    “回大人的话!”蒋老三‘挺’直了腰板儿,把‘胸’膛‘挺’起来,高声道:“俺叫蒋老三,是第一杀手队的镗钯手!”

    他其实颇有些小心思,知道这些上官都喜欢这个。

    他在董策面前倒也并不慌张,而这个表现,也让董策对他高看了一眼:“这厮,倒还有几分胆气,不过忒也‘奸’猾,小聪明不少!”

    不过这高看,并没有让董策对他的印象有多少改观,反而是更失了不少分数。

    董策基本上已经猜出来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这事儿蒋老三是不占理儿的,若是放在平时,估计他也不会闹。但是这一次,怕是蒋老三早就看到了自己进来,因此趁机耍赖撒泼,那伙计生怕出事,未必敢跟他一般计较,说不得便会再给他盛一份儿。

    “好,蒋老三是吧?”董策笑着在他的‘胸’口捶了一拳:“好个雄壮汉子,这‘精’气神儿不错!”

    蒋老三又是大声道:“谢大人夸奖。”

    虽然面子上依旧是笑‘吟’‘吟’的,但是董策心下对蒋

    老三已经是有了一些不耐和厌烦。毕竟蒋老三的表现已经充分说明了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刺头儿,而通常来说,刺头儿都是不招人喜欢的。尤其是像董策这种上位者,要的是稳定和众人顺贴的服从,就尤其厌烦刺头儿这种不安稳因素和搅局者。

    不过董策这一次来,是为了贴近底层,拉拢人心的,因此可是不适合发火儿,只不过蒋老三已经是给他留下了一个很差的印象。

    董策冲着那伙计道:“再给他盛一碗!”

    一边蒋老三赶紧接着道:“俺要红烧‘肉’!”

    “好,就给他盛一碗红烧‘肉’。”董策哈哈一笑,却是忽然脸上笑意一收,看着蒋老三道:“这一碗,就当是本官赏你的。不过规矩不可废,下不为例!以后若是还敢这么闹,本官可就要行军法了!”

    蒋老三看着他的眼神,心里一寒,赶紧道:“是,属下明白!”

    董策这般做,即给了蒋老三好处,让人感觉他对手下的士兵是真好,又是维护了规矩的权威,警告了蒋老三,让众人明白,规矩不可废。

    这等手段,他现下玩儿起来可是驾轻就熟。

    蒋老三端着一碗红烧‘肉’拿了几个馒头自下去吃了,董策看着那伙计背后的大盆笑道:“今儿个有什么饭菜?”

    那伙计恭恭敬敬道:“回大人的话,一个红烧‘肉’,一个汆丸子,一个炖猪头‘肉’。”

    他是颇有眼力见儿的,又道:“大人,您坐下就好,俺待会儿都给您乘上端过去。”

    “不用,不用!”董策看了他一眼,道:“今日本官与民同乐,一般兵士如何,本官便是如何。”他指了指那红烧‘肉’:“这个闻着‘挺’香,就来这个吧!是。”那伙计应了一声,盛了满满的挂尖儿一大碗,道:“大人您坐哪儿?俺给您端过去吧,这晚上有油,别污了您的手。”

第453章 四五二 受宠若惊() 
“无妨。”董策从他手里把碗筷接过来,一伸手从旁边的簸箩里抓了俩大馒头,眼睛扫了扫,便是朝着一处走去。家丁们赶紧跟上,董策道:“你们也各自吃饭吧,劳累一天,可都饿了。”

    这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陆生娃从后厨快步走出来,见了董策便是跪地道:“小的见过大人。”

    董策笑‘吟’‘吟’道:“起来,起来。”

    陆生娃起身,小心翼翼的跟在他后头,董策笑道:“你这食堂‘弄’得不错,每日的饭菜都‘挺’好,本官该替这许多士卒谢谢你才是!”

    得了董策夸奖,老陆颇有些受宠若惊,福灵心至,赶紧道:“小人做的,都是该当份内。这一切都是大人您的恩德,若不是大人拨下那许多银子,哪里能吃的这么好?要我说,得咱们谢谢大人您才是。”

    说着便是冲着众人扬声道:“大伙儿说是不是?咱们是不是得好生感谢董大人?”

    “是!”众人齐刷刷道。

    他倒是会说话也会做人,董策冲他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钱一川正在低头吃饭,忽然发现周围人的目光都向自己这边看来,不由得有些诧异,他回身一看,却是见董策端着一碗红烧‘肉’,手里捏着俩馒头向着自己这边走来。

    他心里顿时便是一哆嗦,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冒出来:“大人,大人不会是要坐在我这儿吧?”

    这个想法很快变成了现实,董策已经站在了他的面前,钱一川赶紧起身就要行礼,董策已经道:“别起来,别起来,坐着就是。”

    他说话态度很温和,钱一川赶紧应了声是,老老实实的坐下,然后董策已经绕过去,坐在了他的对面。钱一川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董策一眼,然后又是赶紧低下头去。

    董策笑道:“怎么,这么怕本官?”

    “不是,不是,大人,俺……”钱一川赶紧辩解,只是又不知道说什么,囔囔的说了两声儿,声音渐渐低下去,最后便没了。

    他此时心脏一阵阵的狂跳,血液加速,脸‘色’涨的通红,他感觉自己满脸滚烫,脑袋‘迷’‘迷’瞪瞪,沉沉的几乎要晕过去了。脑海中只有一个声音在

    回‘荡’:“俺和董大人一个桌子吃饭了,俺和董大人一个桌子吃饭了……”

    他感觉到,这可能是自己以后可以讲给自己儿孙的最大谈资。

    董策夹了一块儿五‘花’‘肉’放在馒头上,而后一大口咬下去,只觉得一阵香甜绵软在口腔中绽开,满口都是油腻腻的香味儿,配合上刚出锅没多久的馒头,真真是让人胃口大开。董策嚼了几口咽下去,夸赞道:“这红烧‘肉’烧得不错,有几分功力啊!”

    一边老陆陪笑道:“大人爱吃就好。”

    董策见坐在自己对面的这个士卒吃的是汆丸子,便加了两块儿‘肉’放在他碗里,笑道:“来,尝尝!这味儿可不赖!”

    “啊?”钱一川看着碗里的红烧‘肉’,完全傻了。他忽然鼻头一酸,强忍住才让自己没哭出来。他看着董策,重重点头道:“谢大人!”

    伸出筷子想要去夹那块‘肉’,但是手却是止不住的颤抖,两根筷子互相磕碰着,怎么着都夹不起来。他连着吸了几口大气,平复了一下心中情绪,方才夹起来放在口中仔细的嚼着,嚼了好久,似乎一直在回味着。

    董策吃了几口,向着周围招招手:“来,都过来,跟本官坐一块儿,咱们吃吃饭,说说话!”

    “是!”

    周围的士卒们早就是羡慕死了钱一川,这会儿闻言,赶紧都凑过来跟董策坐在一起。

    董策也不摆架子,只是笑呵呵的跟大伙儿一边吃饭,一边说话聊天儿。

    问问睡得如何,‘操’练的辛苦不辛苦,吃饭怎么样,胖了还是瘦了……

    都是些家长里短的闲话,但是惟其如此,才是更能让这些士卒们感受到董策的平易近人。

    和手下的人打成一片,亲近底层,这一招,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是屡试不爽。

    而董策也是更加清楚,往往是在这些细节上做的好了,才能真正的拉拢人心,让人为之卖命。

    董策素来是对这个很有心得。不过他也并未完全作伪,至少比起其它绝大部分根本不屑于和这些士卒搅在一起的将官文臣想比,他要好的太多太多了。

    他没有看不起这些厮杀汗,他给他们吃,给他们穿,给他们住,给他们活下去的希

    望和新的人生道路。虽然他也要求严格,训练残酷,但是在这些士卒的心目中,他便是最好的上官。

    ‘门’外寒风呼啸,气死风灯已经逐一点亮,灯光昏沉,食堂却是时不时的传来一阵笑声。

    昏沉的灯光,饭菜的香气,众人的欢声笑语,在这寒冷的夜里,显得格外的温馨。

    …………

    第二日一大早,董策便是带着家丁去了镇河堡。

    这一次没带什么别的,只是他怀里揣着的,是厚厚的一摞卷宗审讯的卷宗。这些卷宗,实际上都是昨日前日他和白忠旗两人炮制出来的,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确定并无疏漏之后,这才是准备拿出来‘交’给刘若宰。

    和董策一起出发的,还有足足二十个家丁。

    他们即将前往的是以磐石堡为中心,以一百里为半径范围内划定出来的所有稍大一些的堡寨城镇,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带了至少五份告示,用以张贴在各处的紧要路口,显眼的位置上。而所有的告示都是一样的,上面的内容只有一条,便是招募流民。

    上面盖了董策的大印,有这么一个印在,这丝毫不用担心会被人给撕扯下来。

    随着‘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