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青大将军立即得到报告,在两国联军的夹击下,万青留在后面的四支军团顿时陷入了危机。两国的军队加起来有近二十万,从两面将万青四万部队彻底包围。而万青部队也没想到两**队会突然攻击他们,顿时被冲的四分五裂,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前方的万青大将军立即命令精锐部队杀回去解救被困的万青部队,结果,却又和东盛国的部队发生了冲突,心急如焚的万青大将军并未来得及分辨到底都有谁参与了围攻,结果,东盛**队也投入了针对万青国的战斗,最终竟演变成三国联军联手对付万青国。
敌军的大乱让大秦部队也无所适从,徐三才听到报告立即乘坐烈风雕到空中观察,很快确定联军在内讧,当即命令城中部队暂停攻击,让敌军自相残杀。大战一直延续到了天明,万青国部队的战斗力虽然尚在其余三国之上,但人数却只有三国联军的一半。
关键是万青国的四支精锐部队被大秦国以计策全歼,万青国的力量自然是要弱于三国联军,最终竟被三国合力围歼。然而,出了口气的三国,部队损失也十分严重,而最关键的是三国主将此时也意识到自己对此事无法交代。
徐三才自然能猜到敌军如今的状况,当即派出使者招降三国部队。大秦对降军的优待众所周知,很多降将如今都成为大秦的将军,三国主将犹豫商量了一番,最终决定投降。三国虽然还剩下近三十万军队,但其中大部分受伤,如今的战斗力甚至不如十万精锐部队。
徐三才经此意外之喜,立即让部队收编和救治三国的降军,他率二十万精锐虽然击溃了十万东线联军,部队伤亡却也极大,加上城内部队的伤亡,以及打扫战场,收编降军,部队忙碌了一天才大体就绪,只是伤兵数量太大,对大秦的后勤保障都是严重考验。
徐三才让部队整编后就地休整,却让三国联军的主将派人到东兴都城招降三国部队,并率领了十万精锐前往接应。
东兴都城中还有三十多万联军,其中万青部队只有不足八万,在三国部队和大秦精锐的围攻中,自然难逃全军覆没的下场。接下来当然还是整编部队和救治伤兵,徐三才让部队暂时原地休整,而他则返回带领那些假强盗继续不断袭击四国的郡城。
四国没想到联军竟落了这么个下场,四国如今连自保的能力也没有,更谈不上再次派出联军。而且,三国此时和万青关系已经十分紧张,甚至可能联手对付万青。万青只得再次向东方家族求援,并紧急征召更多的部队,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竟已经沦落到自身安全不保。
东方家族也知道了联军内讧的情况,除了咒骂万青无能外,却也不能眼看着万青国和三大国落入大秦手中,当即授意大楚和大晋两个超级大国出兵吞并万青和其余三大国。只不过两大国距离万青都有数万里,间隔着二十多个国家,出兵借道而行倒也十分麻烦。
两大超级大国虽然距离万青国路途遥远,但有了扩大疆土的时机,两大国怎么会错过,立即行动迅速的调动了百万大军远征。徐三才很快得知两国的军事行动,随即猜出了东方家族的目的,当即也不再休整,率领所有部队迅速向西展开征讨。
东方家族已经暗中向万青国等四国施压,让他们将国家献给两大国,而四名国王的家族将得到足够的财产到东方家族的主城居住,也就接受东方家族的保护。四国国王看到这结果虽然万般不愿,却不敢、如今也没有实力和东方家族正面抗争。
第四五七章 疯狂扩张()
但三大国的国王如今已经对东方家族的所作所为彻底失望,表面上虽不敢反对东方家族使者的安排,暗中却派出使者联系徐三才。【26nbsp;】若是必须放弃国家投降,三国国王还是觉得投降大秦对自身最有保障,终究,以前有着很多榜样,而东方家族对没用的人则从来是放弃。
徐三才此时正率领着大秦军队迅速向西前进,一路上接连经过五个中型国家,但看到大秦的大军,尤其是强大的万青联军都被大秦击败,五个国家明智的选择了投降。他让少部分正规军留下负责接收郡城、整编部队,大军却继续向西急行军。
大秦部队一路急行军,一路兵不血刃,不到十天就来到了东起国的边境。东起国王当即命令投降,徐三才依旧只是留下少量部队收编,倒是见了东起王一面,到底是大国,他还是亲自出面安抚,让东起王安心。
随后,徐三才又率部队一路向西急行军,东兴王派出了国内的大将军同行,一路上原本附属于东起国的数个中型国家直接由那东起国大将军招降。而出了东兴王势力范围后,就进入了东望国的势力范围。
东望王也已经暗中和徐三才联络,并派出使者前往附属的中型国家,结果那些国家都是直接投降,不但未非一兵一卒,也没有浪费丝毫的时间。大秦部队数日后就赶到了东望国,顺利接掌了东望国。
然而,另一个联军大国东盛国却隔着万青国,万青王虽然对东方家族的安排不满,却依旧是决定投靠强大的东方家族。在万青王的眼中,大秦国这次之所以能战胜万青联军完全是一系列偶然的叠加,例如八大神殿的干涉,又例如联军最后的内讧。
万青国在四个超级大国中是最弱的,东方家族这次调动了两个超级大国,大秦国就绝对无法抗衡,更何况还有强大的东方家族,实在万不得已,东方家族还可能与八大神殿合作,大秦国最终还是难逃灭亡,万青王自然不会去投降一个即将被铲除的国家。
不过,万青国现在国内兵力空虚,虽然紧急征兵,但国内**不断,民心不稳,让征兵工作进展迟缓,最终也不过组织起四十多万新军,再加上原本剩余的不足二十万部队,一共也不过六十万军队,而且大部分还是缺乏训练的新兵。
万青国却有数十座郡城,每座郡城平均下来不过万余人,根本不足以和大秦部队抗衡。为了等待大楚国和大晋国的接受,万青王只能命令全国郡城封闭,坚持等待两大国的军队到来,否则,当两**队到来,郡城都已经失守,万青王的价值也就所剩无几。
徐三才并未和那些郡城纠缠,反正这些郡城没有多少人马,绝不敢出城袭击大秦部队,他让一部分部队继续迅速西进,前去收编东盛国极其属国;让后续部队将收编重整的部队迅速带来;他则亲自率领三十万精锐部队直扑万青国都。
徐三才早就派遣那些假强盗提前潜入了万青国都,在和三国国王联络上后,他自然也就不会再袭击三国,当即就命令假强盗前往万青国都准备。万青国都保留了十万部队,其中两支精锐,另外八支军团也都是正规军,有这些力量万青王才稍微安心。
在都城的两支精锐部队原本就是禁卫军,如今万青王最担心的是刺客的刺杀,徐三才已经先后刺杀过多名国王和数十位将军,万青王虽然也是战宗,却依旧担心被刺杀,两支精锐军团的一个留在了内城的王宫负责卫戍,另一支精锐军团则作为总预备队负责外城防御。
徐三才已经从通讯设备知道了城内的兵力分布,他确实曾打算入城直接刺杀万青王,但如今一万精锐把守王宫,还有两位战王和一名宫廷法宗,刺杀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干脆就改为直接攻城。
徐三才依旧是潜入了城中,他从城墙爬上去易如反掌,虽然城墙上有士兵守卫,但又如何能看破他的隐藏术。他进入城内立即会合了那一千假强盗,当夜就展开了攻击,将一座城门拿下,引三十万精锐部队入城。
徐三才如此着急一则是为了出乎万青军队的预料之外,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再则也是为了抓紧时间,必须抢在两大国的部队到来前彻底解决万青国。同时面对两个超级大国,大秦必须动用全部力量,不能让领地内有任何不安定因素存在。
万青都城夜间都保留了五千部队把守城门,但徐三才一上来就将负责把守城门的万青将军斩杀,并且身先士卒的冲在最前方。而他的假强盗队伍虽然只有一千人,但修为最低的也是大战师,还有数名盗贼战宗,战斗力远非那些万青士兵可以抵御。
部队进城后,那支万青精锐军团也得到了消息,但得知大秦的大部队已经入城,那支精锐军团竟没有前来救援城门,而是带着另外六支正规军团退守内城,外城很快被大秦部队占领。不过,内城的城墙高筑,倒是难以攻破。
徐三才却也并未让部队强攻,而是让部队就不断以弓箭、包括火箭向内城攻击,消耗敌人的士兵。万青都城的城墙防御工事中当然也包括投石车,他让手下将城墙上的投石车全部拆下,运至内城西门外重新搭建,不断以巨石攻击城门和城墙上的守军。
万青国的富有当然远超普通大国,在军营仓库中也有数十架投石车,还有数百弩车,大秦军队就在城外不断远距离攻击,部队的损失自然降到了最低。而数十架投石车、数百具弩车同时强攻一面城墙,还有数万弓箭手,敌军的损伤自然可想而知。
收编国家的部队经过整编后也迅速被调往西线,而最大的难题却依旧是落在了王有才父亲的肩头,不说收编郡城的政务,他还需要调动大量车辆向这些郡城运输粮食等生活用品,物价的下降才能彻底稳定民心。
第四五八章 万青陷落()
王有才的父亲虽然已经有所准备,但却也料不到徐三才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兼并了如此多的郡城,而且这些郡城,尤其是当初联军四国的郡城,都处于粮食匮乏状态,需要大量的粮食,或者说是天量的粮食。【】
大秦这两年控制粮食出口,倒是拥有足够的储备粮,但军方的庞大运输队都跟着大军远征,虽然农垦军团和政府官卖机构也有不少的马车,数量此时却显得有些不足。而且,徐三才的部队西扩是骑兵疾行,运输队的速度就显得有些太慢。
而且,这些郡城还有大量的政务需要派人处理,郡城政务和国库的交接,安民政策和农垦制度的推行,等等事务都需要王父安排,他如今已经忙得焦头烂额,甚至在心中都希望大秦扩张的速度慢一些。
然而,大秦西扩的速度非但没有减缓,还在不断提高,徐三才派出西扩的部队在十天内将东盛国接收,同时接收的还有九个中型国家,包括原本依附于万青国的中型国家,看到大秦国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都在第一时间选择了归顺。
徐三才在在万青都城指挥部队持续发动远攻,这让万青守军无比被动。内城也有十几架投石车,但储存的石块却十分有限。当万青王终于下决心拆王宫宫殿时,内城西门上的四架投石车已经被砸坏。
徐三才并未让部队四面同时攻击,而是将这些大型器械全部集中在了内城西门外,数十架投石车当然有着绝对的压制性优势,头几轮的攻击就针对城头的投石车,结果将四架投石车全部摧毁,而城下的大秦也付出了7架投石车的代价。
万青内城守军损失严重,却又不能放弃城头的防御,万青王也顾不了那么多,当即命令周边郡城的部队前来都城援救。然而,那些郡城只有一万多部队,还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