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盟凰氖恰:芏喽魍耆撬谖狈瘛
很快会议就谈到了不仅仅关乎塞北的内容了,英美两国再次要求中国尽快发动对日军的反攻,他们强烈抗议中国的消极抗战是对世界的不负责任。尼玛,中国不抵抗是对国际不负责。那么当年日本打中国的时候,谁对中国负责了。英国人一面关闭了中国的对外通道滇缅公路,一面却大量的卖给日本石油钢铁资源。美国人虽然好点,但是除了钢铁石油外,其他物资仍然大量的向日本出口。而且那时候两国也没有把日本定义为侵略者,那时候怎么不对国际负责呢。
对于这个反攻要求,蒋价石是打心眼里不喜欢的,他还想着让英美去打赢日本呢。他只要坐收渔利就好了。他的兵力还要留着应付战后的中国局势呢,强大的塞北对他的压力山大不说,李宗仁这些人他也不放心呢。
于是在会上,中国代表跟英美代表反复扯皮。
当然会下的交涉沟通。相互妥协,暗箱操作同时在进行着。
英美诱惑塞北只要他们担负起打败日本的责任,那么两国将承认他们在北方的领土变动。塞北方接受英美的说法,表示他们是坚决抗日的,答应帮忙游说蒋价石。在这种情况下。赵礼再次飞往重庆,亲自面见蒋价石。
“委座,我第五集团军已经做好了反攻日军的准备,只是如果要在全国范围内打败日军。光靠第五集团军的力量显然还不够,希望委座以民族大业计。命令其他部队全面的向日军展开进攻。”第五集团军正是塞北军的正式番号,不过一个集团军拥有近千万的兵力。这在世界军事史上大概也是个怪胎了。
“这个问题我会考虑的,第五集团军也是中国中央领导下的军队吗,也是在中央的命令下采取攻击的吗,至于其他军队,中央有统一的统筹。”
蒋价石只是强调塞北军仍然是中**队的一部分,塞北军的战斗,就代表了中**队的战斗,同时也是中央的领导。对其他军队,其实也就是中央军的军事行动,丝毫不做承诺。
赵礼显然不想跟他扯皮,叹道:“委座,伱我推心置腹不用兜弯子了,说句肺腑之言,我们都是愿意看到中国崛起的,可是如果不担负起责任,战后何谈取得权利呢。一战中,美国出力不多,尽管战后他们的国力最强大,可还不是被英法排挤出了国际强权之列吗。国际事务,仅仅靠投机是不行的。”
蒋价石冷哼道:“如果能打,难道我不想打,现在国民疲敝,能维持眼前都已经很难了。除非有更多的援助,中央军实在是没能力继续战斗的。”
赵礼道:“援助的问题,我想不是个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我想只要中国表态拿出明确的反击时间,英美是不会吝啬援助的,在生死问题上,美国佬愿意掏腰包。英美的援助,全部可以交给中央军,另外塞北也将继续援助中央军三十个整编师的武器装备。”
蒋价石沉吟道:“如此的话,倒也不是没有一战的可能。”
赵礼笑道:“如此说来,委座是同意反攻了。”
蒋价石摇摇头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不过我可以承诺,在明年春季塞北军发动反攻之时,隶属于中央的军队也将同时对日军发动反攻,不过至于地点则由中央视情况自行决定。”
赵礼长了一个心眼,蒋价石虽然说要发动攻击,可是如果之时象征性的那有什么意义,派几个团打一下没一点意义。
于是问道:“敢问委座,中央军发动行动的规模是怎样的?”
蒋价石道:“将动用至少一百万的兵力。”
赵礼满意了。
赵蒋两人达成的默契,很快中国代表在会上做成了严正承诺。接着要求英美援助,两国表示同意,反复磋商两国答应,在中**队反攻期间,将提供五十亿美元的军火援助。他们也答应了对苏联人的援助,可是要求是,苏联人能暂时的放弃内战,把主要精力用到对付德军,而跟恩琴整府则进行和平的对话来解决。显然苏联人不会同意这样的要求,他们的军事行动在继续。可是并不是那么顺利的。塞北军虽然没有进一步参与到他们的内战。可是在塞北军暂时占领的几个城市中,恩琴却活动出了很大的成果。
不得不说经过这么多年的蛰伏后,恩琴的能力是有很大的提高的,而他手下也聚拢了一大批有能力的人才。其中有白俄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干部,也有被苏联迫害的一些强人,他们有的是在中国,还有一些则是在其他国家,恩琴复辟后,他们通过各个渠道聚集在恩琴麾下,各施本领倒是一时做的风生水起。
恩琴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不得不说他对苏联的了解恐怕是任何势力都比不了的。他准确的抓住了苏联的一些弱点。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他大肆笼络民众,在农村开展了分土地的行动,把那些国营农场按照人数通通分配给了农民。此举自然赢得了农民的支持。毕竟经过工业化,苏联的农民数量是大大降低的,于是农田就显得多了,农民的人均耕种土地量是很可观的,可是由于体制问题。他们的产出却要上缴,而工业品的价格却很高,于是农民中普遍有不满情绪。现在没人都分配到了足够的土地,现在他们要给自己耕种了。而且恩琴承诺减免他们的税收。在城市里,恩琴承诺提高工资。并且不再限制居民购买消费品。给与公民自由迁居、集会、言论等自由,不仅得到了城市居民的一些好感。更是博得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尤其是成分不好的那批人的强烈拥护。
有了这些支持,恩琴整府在乌拉尔以东,叶尼塞河以西,这个苏联建设的比较有规模的地区建立了完善的整府,大量的过去被迫害的人群再次掌权,为新整府服务。恩琴手里的智力资源更加庞大,在这些人的努力下,这些地区的生产很快恢复,社会平稳下来。
同时恩琴秘密获得了大量的塞北军提供的武器装备,他开始建立新的军队,效忠于沙皇的军队。但是这却不怎么顺利,因为整个西伯利亚总攻才不到两千万人口,而且经过苏联的几次动员,其中可用兵员几近枯竭,而且恩琴也没有那么大号召力,让所有男丁都踊跃支持,不要命的跟他混。
于是短期内恩琴只组建了不到十万的新部队,而这些部队还没什么战斗力,士兵年纪不是太大就是太小,让人看了都头疼。但是恩琴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没组建到足够的俄罗斯军队,但是他找到了几十万其他民族军队,德意志军队。
苏联跟德军战斗了两年多,被德军俘虏了七百多万人,但是要因为这样就以为苏联人喜欢投降是孬种可就错了,相反他们十分勇敢,俄罗斯这个民族是个天生的战斗民族,德军跟他们的战争中也损失了数百万人,其中做了俘虏的就不下百万,而这上百万的俘虏大多数都被苏联人送到了西伯利亚,活下来的也有几十万之多。恩琴找到了这些人,带领自己的军队解放了这些人,让这些人加入了自己的部队。
为数五十万的德军俘虏,饿的面黄肌瘦,被折麽的不成人形,但是改不了他们军人的本质,他们穿上军装,拿起武器,吃饱了饭,经过短暂的恢复,立马就成了一只雄狮。更重要的是这只雄狮心中,充满了对苏联的仇恨,在体会了西伯利亚的严寒,看到一个个同胞饿毙在身边后,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苏联是一个邪恶的政权。
这五十万幸存下来的德军俘虏中不乏有能力的军官,也不缺技术熟练的技术兵种,在军官的带领组织下,他们健全了建制,组成了四个集团军,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炮兵部队,只是由于缺少装备,没能组成坦克部队和空军部队。
有了这只强大的部队,恩琴控制了乌拉尔以东的十几个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地区,积极的修筑防御攻势,应付苏联人的攻击。而对于被苏军围困的叶堡,他干脆就放弃了,在他看来,叶堡只是他复辟俄罗斯帝国的一个垫脚石而已,之所以选择哪里,不过是因为当时哪里有一只被他收买了的军队而已。现在他不需要那些军队了,所以就毫不可惜的放弃了那里的。
稳定下来后,恩琴还算有良知,派飞机从叶堡救出了一些高级军官,一些效忠他的整府官员,落魄贵族等到了鄂木斯克,宣布鄂木斯克为俄罗斯帝国临时首都,开始了新的统治。
在恩琴为了稳定自己统治努力,英美中法等国在重庆开会期间,德意日三国并没有消停。尽管苏联的冬天不适合展开攻击,德国没有在冬季发动对苏联的进攻,日本也没有能力此时在西伯利亚行动,但是其他方面却不受影响。德意两军开始在非洲重新发动攻势,这是希特勒在墨索里尼的几度要求下做出的决定,当然也是因为希特勒觉得,占领非洲才能阻止英美两国对欧洲大陆的攻击。而日本,则开始了向印度的攻击,目标是占领印度,跟德意军队会师在中东,把三国势力连成一片。
四百零八节 反攻开始…
苏军攻占了叶卡捷琳堡后,停止了继续的军事行动,第一因为他们不但面临着英美两国的压力,还有塞北军的压力;第二他们在攻击叶堡时就遭受了顽强的抵抗,叶堡的那些反叛军队知道自己被俘的结果绝对是死,因此抵抗非常顽强,让苏联军队遭受了三倍的伤亡,并且弹尽援绝后才被攻陷城市。接着苏军继续进攻恩琴控制下的中心鄂木斯克,尽管塞北军没有参与进来,可是几十万德军俘虏却打退了五六十万的苏军攻击,而苏军也没有能力在冬季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了,一来畏于严寒,二来现在他们掌握的资源承载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有英美中三方答应对他们进行不计代价的援助的情况下,苏军承诺暂时放弃发动内战,把全部力量用于对抗德军。但同时,苏联官方坚定的宣称,他们绝对不会和反叛者妥协的。
日军攻势猛烈,印度英军抵挡不住,不停的后撤,此时的情况就像当初在缅甸作战一样,不一样的是,那时候还能靠中国远征军,闲得无聊还能给这些中国人下下黑手。可是现在是印度,是他们大英帝国的明珠,丢失不得。
尽管丢失不得,可是英**队就是顶不住,他们在印度的军队数量也不是很多,人数还不到五十万,而且多为印度籍士兵,这些士兵有的甚至是心向宣布解放印度的日本的,而日军却调集了六十万军队。这样的实力对比下,英国人不打败仗才见了鬼。一退再退,整个孟加拉被日军攻占,继续推进到印度核心地带。
这样的情况直到1944年的春季。中**队发动反攻才结束。
在美国不计代价的援助下,塞北军得到了大量飞机和药品,经过军方的严密论证,塞北军调整了作战计划,将西风烈和逐鹿中原两个作战计划同时展开,同时在东北和河南方向,发动对日寇的反攻。
三月的东北仍然是春寒料峭,但是阻挡不了一队队中**队开进这里的决心。反而是在大军行过,春日的阳光没能化开的积雪,全都融化了。融化的积雪,让到路非常泥泞。反倒不是什么好事。一辆辆卡车深陷泥泞之中,人吼马嘶不得不用上了这原始的畜力来把开车给拉出来。军官们吆喝着,有的鼓励,有的甚至直接谩骂,催促着自己的士兵快一点。在快一点。整个军事行动普遍都延迟了,真是选了个坏日子。士兵们一边抱怨军官,一边怨恨日本人,日本人破坏了太多的公路铁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