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李渊四面出击。凯歌连奏之时,一个让他无比恐慌的消息传来,杨元庆亲率重兵东征,出现在马邑郡。
武德殿内,李渊坐在地图前已经快有两个时辰,尽管他此时势力强大,但他骨子里却害怕杨元庆,他一直把杨元庆视为他的大敌。如今杨元庆率军东征,他立刻想到自己的老巢太原,杨元庆东征,攻打太原将不可避免。
该怎么应对杨元庆的强势东征,怎么样才能保住太原,此时,李渊终于相信了次子世民提醒他的话,杨元庆入关中的意图是拖住他的军队,杨元庆的真正目的是东进。
不过就算相信也无可奈何,他现在根本就无力顾及河东和太原。他四面出击,能够调集的富余军队只有五万人,而且这五万人还要拱卫长安,除非是把南下巴蜀的李孝恭军队调回来。可这也不现实,如果他放弃巴蜀,就会被萧铣西梁军抢先占领,而汉中巴蜀各郡都表示愿意效忠他,这又是他承受不起的代价。传更新
李渊心中忧虑之急,这时。一直在旁边陪同他的长子李建成小声道:“父亲,孩儿认为形势还没有那样严重,也不用太过于cāo心。”
李渊看了儿子一眼,“说说你的理由。”
李建成因为次判断杨元庆入关中的原因失误,他心中着实有些不安,他一直不敢多言,只因为父亲的焦虑让他心有不忍。才终于出言相劝。
“父亲,孩儿认为杨元庆刚刚和突厥大战,损失严重,他要防御丰州和灵武郡,他不可能派太多的兵力出征,现在得到的消息是他只带了三万人,这就证实了孩儿的判断,就算他剿灭刘武周,获得不少兵力,但刘武周军队的战斗力要弱得多,实际,我们在兵力并不比他弱,又有太原坚城之利,孩儿认为,关键是要选好将帅,父亲应该着重考虑这一点。”
李渊点点头,长子说得有道理,他又问:“你认为谁为主将比较稳妥?”
“孩儿建议屈突通为主将,他防守能力较强,而且杨元庆也对他颇为忌惮。”
李建成提到屈突通,李渊的眉头微微一皱,便问建成:“何以见得杨元庆对他有忌惮?”
“父亲忘了吗?屈突通在大业九年被任命为关内诸郡总管,率五万军进驻延安郡,整整两年时间,杨元庆不敢动他,直到去年雁门之围,屈突通才撤去,这不符合杨元庆的强势作风,只能有一个解释,杨元庆对他颇为忌惮。”
李建成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李渊心中却不是太相信屈突通,他想起屈突通在河东郡忠于隋朝,最后被逼无奈才投降自己,还不到两个月时间,他怎么能任命屈突通为主将,只是这个真正的原因他不想说出来。
“可是我担心屈突通可能和元吉合不来,他们甚至还没有见过面。”
“父亲,元吉守太原城,屈突通为外援,两人其实并没有什么联系,应该无妨。”
“让我再考虑一下!你先退下。”
“是,孩儿告退。”
李建成知道父亲是不太愿意派屈突通为主将,心中有些遗憾,但他却没有办法,只得施一礼,退了下去。
李渊又沉思片刻,这时,侍卫在门口禀报,“禀报大丞相,裴长史求见。”
李渊对裴寂一向信任有加,他连忙道:“速请他进来!”
片刻,裴寂匆匆走进房间,向李渊一躬到地,“微臣裴寂,参见唐王殿下!”
李渊不准别人称他为他为唐王,不准称臣,惟独裴寂坚持称李渊为唐王,自称微臣,为此李渊当众斥责他几次,他就是不改,李渊拿他也没有办法。
此时他对裴寂的称呼也已经不放在心了,李渊叹了口气道:“长史可是为杨元庆之事来见我?”
“正是!”
“先坐下再说!”
李渊请裴寂坐下,又命人了茶,裴寂这才建议道:“微臣劝殿下不用多派大军,派两万人足够,关键是要选对主将?”
李渊点点头,“建成也是这样劝我,我也接受了,关键是这个主将我拿不定主意。”
裴寂好奇地问:“不知世子推荐何人为主将?”
“建成推荐屈突通为主将。”
“不妥!”
裴寂立刻摇头。“世子的推荐。微臣绝不赞成。”
“为什么?”
“殿下,屈突通投降尚不到两月,家眷还在洛阳,一旦越王赦他之罪,召他去拱卫洛阳,殿下说他是去还是不去?”
裴寂的话说中了李渊的心思,他本来还有点犹豫,现在他下定了决心。决不能派屈突通为主将,副将也不行。
裴寂又道:“微臣今天来是想提醒殿下,河东钱粮富庶,人口众多,正是起兵自立的宝地,且不可用外人为主将,微臣推荐李叔良为主将,刘弘基为副将。”
“可是杨玄感兵败教训尚在,尽用李氏为将,恐怕会重蹈玄感覆辙。”
“不然!”
裴寂笑道:“杨玄感用家族的策略本身没有错。只是他的族人大多是庸碌之辈,才坏了大事,而殿下族人英才济济,当以大用。再说武重族人,文重良才,这才是固守江山的良策,殿下不必多疑。”
李渊被说动了,其实最合适是次子世民,但薛举直接威胁关中。非世民不能抵御,李孝恭又南下巴蜀,李叔良略逊一筹,不过他为人稳重,兵马娴熟,不过和杨元庆相比,李叔良还是差了一点。还需要一个谋略之士辅佐,这样就圆满了。
李渊便笑道:“李叔良、刘弘基虽有带兵之才,但文略欠佳,我想请长史一并同行,北救河东,不知裴公是否愿意?”
裴寂躬身道:“殿下有令,裴寂安敢不从!”
李渊当即下令,封李叔良为河东道行军元帅、右骁卫大将军,河东各郡军马皆受其调遣,又命刘弘基为副将,裴寂为行军司马,率两万关中jīng兵前去支援河东。
也就在这时,杨元庆在马邑郡大破刘武周的消息传来,局势危急,李渊催促李叔良立刻北支援。
........
刘文静匆匆来到了武德殿前,他向侍卫道:“请转告相国,刘文静有急事求见!”
刘文静是两天前才从丰州回来,李渊亲自置酒替他压惊,坦言是自己的失误,才使刘文静蒙受被掳的耻辱,并下令嘉奖刘文静宁饿死而不屈的风骨,赏他白银千两,让他在家静养,等身体恢复后再官复原职,这一切都让刘文静感动不已。
这几天他在家中静养,没有参与军务,忽然听到李渊派李叔良为主帅前去河东救援,令他大吃一惊,急忙赶来阻止。
片刻,侍卫出来道:“丞相有请先生,请随我来!”
刘文静跟着侍卫,快步向内府走去,走进官房,刘文静前向李渊深施一礼,“卑职参见相国。”
“刘公身体可好一点?”李渊异常关心地问道。
“多谢相国关心,卑职的身体已经好了,随时愿为相国效力。”
“不急!不急!”
李渊呵呵笑了起来,“你是本相第一大才,有你施展才华的机会,我要求你把身体彻底养好,需要什么物品,尽管开口。”
“相国的美意卑职心领了,但卑职今天来,是想劝相国不要用叔良为主将,他虽有才,但他不是杨元庆的对手,如果他再失败,恐怕太原危急,河东危急,卑职建议调回世民去河东,可命窦抗扼守大震关,先采取守势,薛举必然会北进攻李轨,且让他们两家内斗,我们可坐收渔人之利,等太原局势稳住,拿下巴蜀,再回头对付薛举不迟。”
李渊微微笑道:“世民虽然能干,但我也不止他一个大将,叔良是我从弟,我对他很了解,他从小弓马娴熟,好学兵法,可谓文武双全,就算他差一点,还有裴寂和刘弘基辅佐,取长补短,足以对付杨元庆,再说临阵换将是兵之大忌,我既已用他为将,又何悔之,刘公不用再说了,这件事我已决定,不想再更改。”
刘文静心急,还想再劝,李渊却对旁边侍卫笑道:“把我那支千年人参拿来,我要送给刘公滋养身体。”
李渊亲自把刘文静送走了,他又回到房中,站在窗前沉思了片刻,转身慢慢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信,这是刘文静在丰州写给家人的平安信,李渊听说刘文静有消息,便以思念为由,把这封信要了过来。
李渊面无表情地又看了一遍这封信,他的目光落在最后一行,‘丰州富饶,人民安定,吏治清廉,令天下士人向往之,乃乱世中一块净土也!’
李渊的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
.......未完待续。。
。。。
第二十二章 娶得佳妻()
丰州军营一座大帐内欢声笑语,三百对新婚夫妻共坐一堂,共饮新婚庆酒。&&
数天前,杨元庆告示三军诸将,凡旅帅以未娶妻者,皆可报名迎娶宫女,那rì刘武周送来三百名宫女,个个仪态婀娜,姿容佳,身家清白,而且都是完璧之女,使隋军将官们个个怦然心动,因此未娶妻者踊跃报名,皆想娶宫女为妻,一时间报名之将有二百余人,杨元庆又将部分未娶亲的亲兵凑,凑成三百人。
将他们的名籍做成纸条,用红绳拴,送去给三百名宫女随意抽选,配成了三百对佳偶,夫妻对拜成婚,圆房三rì后,杨元庆大摆筵席,宴请三百对新婚夫妇。
大帐是缴获的突厥可汗王帐,可容纳千人共餐,正面摆下三百张桌子,一对夫妇共坐一张,其余将领则分坐两边,一盘盘烤好的美味佳肴送了来,一壶壶美酒摆在桌,肉山酒海,笑语喧天。
杨元庆举起酒杯对众人笑道:“按理,各位成婚应该明媒正娶,有亲迎等步骤,但现在是战时,一切只能从简,不过明媒正娶是有的,我就是大家的媒人,你们可以回去告诉父母,丰州总管杨元庆是你们的明媒,你们也是在丰州军营内正娶成婚,这是军营第一次开放禁令,这里,我祝大家夫妻恩爱,白头偕老,请大家饮了这杯酒。”
在一片笑声中,大家饮了第一杯酒,杨元庆又举起第二杯酒笑道:“这一杯酒应该是我妻子敬各位新妇,但她不在军营,只能由我来代劳,我要告诉各位夫人,你们身边的丈夫是丰州军的梁柱,将来都是国之重臣,都会封官封爵。嫁给他们为妻,是你们的福气,你们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这一杯酒我敬你们。你们就是我杨元庆之妹,假如你们被丈夫所欺,可尽管找我妻子告状,但我也希望你们能敬爱丈夫,早生贵子,这杯酒敬各位夫人。”
杨元庆将第二杯酒一饮而尽,众新妇也都端起酒杯浅浅喝了。杨元庆又一挥手,“拿来!”
只见三百名士兵依次走来,每人手都端一只盘子,盘子放一只绿布包裹,士兵们将包裹放在每个人桌。
杨元庆笑道:“这就算是我作为兄长给各位新妇的嫁妆,大家可以看一看。”
众人心中好奇之极,都忍不住打开了包裹,顿时一片惊呼。每只包裹里是一锭五十两的黄金,五颗明珠,两件首饰。一面铜镜,每个人都一样。
大帐内窃窃议论之声顿时响成一片,女人们互相交头接耳,谈论着各自的首饰。
杨元庆也坐了下来,李靖给他斟了一杯酒,微微笑道:“当年你祖父在破陈后,也替手下亲兵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