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世敦则留下十一大酒楼继续营业,弘仁堂照常营业,为保障酒楼供应,猪、牛、羊、鱼皆留人继续饲养,军马则全部进入华蓥山天池,盐工、船工也进入弥陀山,全部长工带着大部分粮食进入天梭槽,管家一家由世选带领撤往纱帽山,与商界巨子的眷属一道,这些事全由刘芳负责。
刘芳连夜赶回,布置撤退和留守,连夜收拾,只带走衣物和贵重物资,很快收拾好,七辆大车载着物资与十来个妇人小孩挤坐车上向北碚急驰,连夜登船,接着部分长工家属小孩开始北行。七辆马车再次返回载物、载人,男人则骑马护送,物资和妇幼登船后,天明即开船北行。
由于官马场连夜接到通知,除留下八十匹驮马和二十个人外,全部向天池转移了,八十匹驮马等在江边,中午首批二十艘船到了,迅速下人下货,再返回北碚,运物资,这时骑马的长工也到了,带着人和运来的物资向天梭槽进发,在天黑时尚未到天梭槽,世选带着长工打着火把将大院的人和物资送上纱帽山。由于事先作了准备,山上山下都很快进入正常的生活状态。负责运送物资的则连夜赶回官马场,吃饭休息,准备第二天抢运粮食和酒厂的储备高粱和匠人、眷属。第二天上午运输队,分作两队,将酒厂的匠人、眷属送到弥陀山。下午首批城里面工商界巨子的船到了,驮马队全部将他们送上纱帽山由管世选安排,管家的船则将合州的库存饲料粮全部运往官马场集中,再转送纱帽山。当晚第二批工商业巨子的船到了,被暂时安在官马场休息,盐场的匠人家属则带着自己的财物也撤往附近官马场,翌日早上驮马运输队带着工商界巨子的大箱小箱的财物和眷属去天梭槽,盐场的眷属则另有人带往弥陀山。运输队返回后又运一趟粮食物资去纱帽山。当晚又有十几家商家眷属带着钱财来了。第二天二十匹驮马驮他们的东西,其他六十匹都是驮粮食。下午又转了一批粮食,原库房的粮食,全运完了,剩下的是官马场的牲口粮,马群去天池时已驼走大部分,长工们收拾以后也随马队进入天梭槽,从事新的开垦,他们带走的是驮在耕牛身上的农具及自己日常生活用具。
早已得到消息一直在观望的合州知州龙沛潇直到谭宏大兵到来前才决定撤往华蓥山,当他带着一家人和拿着行李的佣人赶到官马场时,已人去场空。在彷徨无计时。被留守的人发现,急忙把他们隐藏在里面宝马场。第二天一早专人专马把他们送到纱帽山。
刘芳命人迅速消灭了进山痕迹,接着细作报告:谭宏的叛军船队路过合川。向重庆开去了,接着刘芳得到报告,重庆商界,在朝天门酒楼设宴招待谭宏及主要将领,拿出十万两银票做军资,谭宏也遵守承若,除了在佛图关住了一千人之外,便率队向下川东开去,重庆城保住了。大家松了一口气。
又过了几天,仍无什么动静,刘芳让合川的长工们首先返回准备秋收,收晚稻,刘芳准备冒险进城,以估计形势。她带着几个健壮的长工骑马回到青木关,一切如常,于是他下令酒坊和井盐坊的人全部回到青木关与合州复工,合州的长工眷属也可返回。
第二天她带着几个年轻长工坐船返回朝天门。一看重庆仍像以前一样,到了弘仁堂,爹爹照样行医,她的突然出现反倒使管上学吃了一惊。一会。管世敦得报也从南纪门酒楼赶回来了。大家边吃饭边分析。
管上学:“谭宏从保宁南下,去川东,并没有像王屏藩、董清芳那样一路烧杀抢掠。反而秋毫无犯的路过重庆,路过涪陵。占领夔州,最后驻军云阳。川东重庆得以完好的保存下来。真谢天谢地。
管世敦:“谭宏这人,我们是好几年的朋友了,他归顺后虽驻保宁,但他一直视他长期盘踞的川东一带为自己的地盘,而不是保宁。加上他们谭家是下川东的大姓,是当地的望族,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嘛,何必把事情做绝,让乡亲记恨,让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来呢?”
张春红:“他谭宏拥兵数万,军资粮饷哪的来?他保留重庆和川东各县,就像保留了一座钱庄,需要时,有地方征收,多好,把这一带整烂了,他收什么?“管世敦;“谭宏这人,在江湖上还满讲信义,从不乱来,更没有听说过他的兵在那的烧杀抢掠过,也是比较注意军纪的。”
刘芳:“谭宏在与大清的关系上判降无常,表明他对大清政府对国家的控制能力还做不出明确的判断,故首鼠两端。同样,对吴三桂的实力也把握不准,还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做的毫无回旋余地。因此,他只是按兵不动,他还在看,在等。”
管上学:”刘芳,你展望一下未来,我们怎么?“刘芳:“从目前情况看,谭宏控制川东,使吴三桂不好派兵前来,而清军目前暂处守势,尚不具备反击的条件。吴三桂想北出四川,东出湖广,逐鹿中原也没有这个实力,因此,这种对峙还还有较长的时间,我们只要维持好与谭宏的良好关系,反而有几年安定的日子过。”
谭宏任命了一个严姓的重庆知府,带着一小班人马驻进了重庆府衙。严知府,忠州人,自称是三国名将严颜之后,重庆城内实际上是以龙沛潇为首的商会控制着经济交流,严知府也无什么事情可做。老板们轮流在酒楼请他们吃饭,图个大家相安无事。”
管世敦长子正权十七岁已成婚,奉命带着几个家人和塾师仍留在纱帽山看守家财,和照看几个在塾课读的弟妹,其他人皆返回重庆和合川了。不久,正权夫妇,塾师夫妇及弟妹们也全部的返回了。
重庆定期为谭宏提供着军饷,谭宏也始终遵守着自己的若言,重庆仍以自己的繁荣和生气勃勃存在着,正由于这种相安无事的局面,反而出现了相对宁静的几年时间,管家也只保留目前的规模运行着,只是管世敦与刘芳时刻睁着警惕的眼睛。在这宁静的生活,第二年九月,刘芳生下了与管世敦的第一个儿子,爷爷取名正仕。第三年十月,刘芳又生下第二个儿子,爷爷取名正宦,按大排行正仕为老五,正官为老六,现在他两口名下已有六个儿子,老大正权,老二正玺,老三正瑜,老四正龙,以及两个女儿正瑾和正凤,虽然正龙正凤已过继给二哥,但在他们心中,从来都视为自己的儿女,同样的眷顾。
第四十三章 发兵川东
在平静中过了几年,集聚了力量,清军转入攻势,耿尚二藩节节败退,即将灭亡。
几年后,一天晚上,有人敲开了弘仁堂的门,罗有耕开门问道:‘请问你找谁,有什么事?”
来人:“我找管郎中,我们是多年的故交。”
罗有耕:“请等等,我去请管郎中来。”
一会管上学出来,一看是李贵、刘汉章大人的亲兵头目,很为吃惊,连忙拉他进屋,看了看门外,并不见其它人,遂把门关上,进到内院,堂屋中看茶,问道:“是你一个人来的吗?刘大人呢?”
李贵;”是我一个人来的,但是奉刘大人之命来的。刘大人现仍在甘肃。”
管上学:“看来你是有什么紧要事情,可惜世敦与刘芳都不在弘仁堂,能否给我说说呢?
李贵;“能。”
说着从怀中掏出封信递给管上学,说道:“全写在上面了。”
管上学仔细看完信,说道:“我们就盼着这一天啦!李贵,你谈谈你们的情形吧。”
李贵;“好的!刘大人虽在甘肃提督任上,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你们一家人的安危,都挂念着川东的情况。刘大人说‘在保卫川东上他没有尽到力,在收复川东上一定要为父老乡亲做点事。”
管上学:“真难为刘大人了,目前还相对平安,谭宏是川东人,他过去和现在都经常来重庆,他遵守自己的诺言。没有派一兵一卒来重庆城,所以重庆一切皆得保存。乡下的农作,渔业、水果等皆未受到破坏。但这毕竟是在吴氏政权下讨生活。所以,盼望皇上的大军早日收复川东,让大家过上太平日子,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李贵:“大叔,我什么时候能见着世敦老板和管夫人?”
管上学:“我明早叫个伙计去青木关叫他们来,这要下午了,你就住在我的客房里,明天不要出去,下午他们就来了。”
李贵:“好”
果然第二天下午管世敦、刘芳准时来到弘仁堂。在内院正厅管世敦夫妇看到了刘大人的来信,问李贵道:“刘大人一向可好?”
李贵;“好,还是那么壮实。”
管世敦:“多亏刘大人还时时挂念着我们,我们也挂念着他呀,诸事顺利吗?
李贵:“这个,看怎么说,论说川陕甘总督是他的老上司,对他还是很好的。但甘肃那个地方,几年无战事。日子平淡得出奇,久而久之就生厌烦了,他作为驰骋疆场的战将,成天对着漫漫黄沙。听着哀怨的羌笛,他心情好得起来吗?他十分怀念在重庆的日子,大家一道过年。一道逛军马场,谈养马经。因此,他才要想杀回来。消灭谭宏,重新回到重庆镇总兵的位置上,大家一道过快活的日子。大人一再叫我告诉管夫人,请管夫人帮他想个好法子。让他回重庆来,既消灭谭宏,又回任重庆。”
刘芳;“这不难,只要是他不计较官位高低就好办。李贵,现在大人手中有多少兵将?”
李贵:“这跟四川一样,提督能调兵,用兵,但不拥兵。”
刘芳:“你们知不知道,原来重庆镇的二万人马现在归谁了?好像他们并未降吴,当时在镇总兵降吴时,一个副将悄悄串通其它将佐,将军带队离重庆了的。只要这支军队还在,总会找到下落的。”
李贵;“夫人,他是甘肃提督,就是找到他也管不了啊!”
刘芳;“李贵,你的脑筋怎么没开窍呀!他向他的老上司提出,利用他长期在重庆任职的关系,要求领兵评定谭宏,收复重庆和川东,希望再次担任重庆镇总兵,并率领原来曾率领的人马,这么个小小的降职要求老上司会不同意吗?更何况目的是平定吴三桂的一支叛军,收复失地这光明正大的事。”
李贵:“我十分赞成管夫人说的,只要过得愉快,降一级又何妨呢?只要能实现收复川东这件大事,降一级也是值得的。”
刘芳:“原来你开窍也很快嘛,是不是这个道理?”
李贵:“是这个道理。管夫人,你们知道谭宏的情况吗?尤其是最近的情况。”
刘芳:“世敦,你去把朱天灿请来,让他谈谈吧!他们一直盯着谭宏的。”
管世敦出去一阵就把朱天灿带来了,朱天灿一见李贵便拱手即道:“李兄驾到,欢迎欢迎1”
李贵:“朱兄,别来无恙乎?”
刘芳:“原来你们是认识的。”
李贵:“朱兄原来也是刘大人的亲兵,是一个锅里拿锅铲的过命兄弟。”
刘芳:“天灿,你谈谈最近谭宏的情况吧。”
朱天灿:“是,夫人,谭宏原本在保宁驻扎,他知道他的根本不在川北,而是在川东,因此他的军队在川东仍留有一部分,约两万人。他在去保宁前常驻万县城边上的天生城,现在他的部队就分布在万县到云阳一带。”
刘芳:“天生城是不是宋末下川东与白帝城盘石城同样驰名的天生城,那可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朱天灿:“是的,元朝初年平毁抗蒙山城时,只粗略的平了一下,谭宏占据以后,又派人加以修复,虽东西两面各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直通山顶,但坡非常陡,只能弓着背往上爬吧,无遮无拦,城上强弓硬弩早就把你瞄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