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用,比如他在糖坊制定了严格的技术保密制度,并打算去内江兴建大型制糖厂,从而完全占领四川糖业的高端市场,金莲的这些打算,丰富了刘芳的经济思想和他应对的内容,他是在资州自家住房的望楼上与芙蓉和金莲的研讨中完成自己的奏折的。
这时世敦的准备已就遂,于是刘芳决定也去大连看看,然后才转向京师,他招来只中型客船,带着要运往大连的酿酒设备,及三个川菜制作班子,一个制酒班子,加上他们俩的侍卫,拖着他们俩的坐船,热热闹闹的向长江下游开去,刘芳在船上就他的奏折征求了世敦的意见,世敦提了几点,既丰富了内容,又纠正了失误。
经过二十来天的江上、海上的航行,管世敦、刘芳的船抵达大连湾,在湾口值守的水兵见二老的坐船立即通知正兴,正兴率队赶到湾口迎接父母。稍事休息,正兴便带这只船先上大连的峨眉酒家,酒店已完全建好,分在这座酒店的十几名厨工,在管事的带领下,支领了五千两启动费,上街买了全套炊具,餐饮原材料,及从重庆带来的制作川菜的佐料。同样,又送第二支餐厨队伍到了金州,管事也支领了五千两的启动资金,进行开业的准备。第三支餐厨队伍也到达旅顺港,进入建好的旅顺峨眉酒家做准备,最后船到旅顺港不太远的铁山,将全套制缙云春酒的设备搬进已建好的厂房。大家又上铁山上的三清观拜了道教神尊太上老君,管世敦拿出五千两作布施,感谢道长的指引。铁山就在距离旅顺港不远的一个伸入海中的半岛形尖端上,一峰独秀,时常烟雾缭绕,附近一带的人称为海上蓬莱,故香火很盛,属全真教龙门派,系丘处机道长的传人所据。刘芳告诫正兴:“兴儿,要经常来仙山参拜三清,关心三清观。”一切都准备就绪,管世敦以重庆商会会长的名义遍请大连县政界商界人物,宣布大连峨眉家川菜餐馆开业。大家喝着酒坊新烤的铁山大曲酒,吃着清鲜为主、麻辣见长、百菜百味的川式宴席,飘飘然快活得似神仙,从此生意兴隆。接着,金州峨眉酒家开业,这是州府所在地,来客更多。同样是酒店兼旅店,大家参观了整个酒店,皆对这种回字形结构大加赞赏,席间更是对川味菜肴赞不绝口。对新制的铁山大曲,称赞有加。正兴专门在店门口增设一个柜台。出售铁山大曲,其他二个酒店也接着效仿。接着是旅顺港的峨眉酒家开业。这里商人不少,皆在被请之内,在商会会长的带领下,各帮帮主率领自己帮内同仁,很快将席桌坐满,管世敦介绍自己的儿子北海舰队司令官管正兴将军,介绍了酒店经营者儿媳曾海棠,由于浓醇的美酒铁山大曲和味道绝佳的川味菜肴,使在坐者无不拍手叫绝。
三大酒店一炮打响。迅速走红,铁山大曲销售日增,海棠立即增加了员工的工资,又仿制了一套烤酒设备,并培训学徒。
管正兴提出经营旅顺到烟台,旅顺到塘沽的旅顺到丹东的直航班船以及开辟环渤海航线。管世敦认为这是极好的建议,答应拨交十五艘大趸船和二十艘大中客轮,成立大连海运公司,名义上仍由曾海棠负责。管正兴将自己亲兵中和水师中年龄偏大的退伍兵,从事海运公司的航运业务,他又招了批新兵入伍。刘芳认为这对解决复原老兵的安置,稳定军心非常有意义。管世敦立即决定迅速调船来开业。
这些问题解决了,管世敦准备去北边看岳雷和正瑾,他问正兴:“正兴你知道你岳雷哥驻军在什么地方吗?”
正兴:“爹。前不久他还给我来过封信,说大清与俄国关系缓和了。皇上叫他撤回哈尔滨。我想他应该在哈尔滨。”
管世敦:“行,我乃沿上次去黑龙江的老路去哈尔滨。”
第二天。刘芳与管世敦换了船,让管世敦坐自己的小炮舰去黑龙江,他则去京师见皇上。
管世敦经过十五天水上奔波。终于到达哈尔滨,在黑龙江将军衙门见着了岳雷与女儿正瑾,正瑾见爹不远万里从四川到哈尔滨看他们,激动得掉下了眼泪,连忙叫两个儿子出来见爷爷,正瑾告诉爹,岳雷决定长子跟他姓岳,叫岳豫州,表明岳家祖籍乃豫州汤阴府,次子姓管,表明他岳雷也是管家后人,叫川仲。
管世敦:“我近几年来皇命在身,开发四川,恢复四川原来天府之国的地位,现已大功告成,皇上已召你妈进京述职去了,你们知道,几位兄长皆已有自己经营的产业,唯满州大地上的你们还没有,我已叫兴儿移师大连湾,为他建了三座酒店——峨眉酒家川味餐馆,并建了一座酒厂,从缙云山调来的人,生产铁山大曲,全部开张,生意极好。正兴还建议成立大连海连公司,开通大连到塘沽、烟台、丹东的航线及环渤海航线,皆以曾海棠——正兴媳妇的名义经营,他将让一批年纪大的老兵复原,充实到这些产业中。”
岳雷:“这样太好了,我们也有个老兵复原问题。”
管世敦:“爹此次就是专门为给你们建立产业而来,我沿途看了一下,这么大一个城市,这么繁华的街面,建三四个经营川味的峨眉酒家肯定有生意,同时满洲人爱喝烈酒,在这里建个大型缙云春酒厂,可更名松花江大曲,你和正兴的酒厂一南一北,就可独霸全满洲的曲酒市场。”
正瑾:“满洲人爱喝的就是烈酒。建酒厂是个好办法。”
管世敦:“还有,我沿途看见大片大片的黑土地荒着,岳雷你可以屯垦戍边的名义,名正言顺的进行垦植,你现在手头有多少人?”
岳雷:“爹,只有三万人。”
管世敦:“岳雷,你跟你妈说为屯垦戍边开垦广袤无垠的土地,三万人开垦一百万亩没有问题,你每年除去开销,可净赚几十万两是没有问题的。加上酒店,酒厂,每年百万两进项有什么不好?”
岳雷:“爹,这些事我从来未想过。你讲了我顿开茅塞。”
管世敦:“皇上三令五申,下令各省督抚努力创建太平盛世局面,你以正瑾的名义,发展农、工、商业,正符合皇上的旨意。你们黑龙江总督是谁?”
岳雷:“是才调来的,原来浙江巡抚,姓廖。”
管世敦:“是不是廖万春?”
岳雷:“是叫廖万春,爹,你认识?”
管世敦:“很熟。他的地。我找他,我用我的名义买下来。你用屯垦戍边的名义耕种,士兵皆得工资。大家高兴,什么问题都没有,有人问起来,我是得皇上允许的。”
岳雷:“爹说的很是。”
管世敦:“最难办的是寻找适合酿酒的泉水,真有点可遇而不可求。”
正瑾:“爹,那天我去街上扯布,门口有个女要饭的,我给她几个钱,问她是从哪里来的。她说是东边几十里外的冷泉村来的,家中失火,什么都烧光了。爹,她既是冷泉村来的,必有冷泉,我问卖布的老板,知不知道冷泉村?他说,我只知道东边有个冷泉山,可能就在那里。你一问冷泉山就知道了。”
管世敦:“瑾儿,应该是这个道理。明天我们骑马去看一下。”
第二天,正瑾让保姆带着两个儿子,也与岳雷一道。陪父亲去冷泉山,刚出城不远就见东边耸立一片山地,中间的主峰略高。一问行人,果然是冷泉山。二十里地一盏茶的功夫便到了。四野无人,好不容易碰见一位路人。打听冷泉在什么地方?那人道:“在山的南边一个山塆里。”又往南绕山走了几里,果是一个方圆几百亩的山塆,泉声清晰可闻,一条瀑布从天而降,经三级落到一个深潭里,这时一个人手里提佛寺的香袋下山来了,一打听,这里是冷泉塆,山上有一佛寺——冷泉寺。
大家看过冷泉塆,地势非常好,阳光充足,又吹不到寒冷的北风,泉水量大,至少可建九组锅灶,当即拿出酒厂设计图对照,缙云山也是五组锅灶,完全可仿建。大家走向西边山嘴上一看,除进城方向有点村落外,茫茫原野实无一人,黑色的土地上朵草丛生。
岳雷:“爹,你看这片土地如何?”
管世敦:“很好,真是一片宝地。我们继续东行,看这种山塆有几个?”
走了不到十里,就有四五个。其中有一个有两三里深的槽谷,明显比外面暖和,管世敦说:“这里就是士兵的驻地,冬暖夏凉,瑾儿你们可在此建一个院子。”
岳雷:“爹说的是。”
正瑾:“爹,那边有个山洞。”
大家拨开挡在洞前的树枝,一个巨大的山洞出现在眼前,借着洞外的光亮,岳雷叫侍卫用松树做了个火把,大家进内看了一下,洞并不太深,但很宽大。
岳雷:“爹,我在洞外建将军府,四层楼,底楼住侍卫,二楼做大堂,三楼是厨房、库房及勤杂人员住房,四楼为我和正瑾,和几仆妇的住房。洞内建为仓库。”
管世敦:“这样安排不错,在临近酒坊的那个山塆可建一个养猪场,利用酒槽喂猪,用猪粪肥田,田上种高粱或小麦。高粱用来烤酒。”
岳雷:“爹,这儿天冷得早,只能四月种,八月收,一季,因一年中多数时间无事干,这个问题你有办法没有?”
管世敦:“你们这儿种麻不?”
岳雷:“有,少得很。”
管世敦:“那我们种麻,学织布,各人把烧坑起,在营房里织,既打发了时间,又有产出有什么不好,你二公家的世衡大爸,就是干这行的。派人去学就是,简单得很。”
正瑾:“我何必去种什么庄稼,干脆复原一万老兵变成我们的长工,把养猪,种高粱,种麻,织麻布全包起来,包括酒厂的杂活,这样二十万亩就足够了,加上城里的几座酒楼,还有松花江,嫩江的航运,就足够我们忙的脚板都跄翻起来。”
管世敦:“你的想法呢?”
岳雷:“正瑾想法现实一些,可行一些。”
管世敦:“这样见效快一些,也行,我回去会见廖大人,把地租下来,包括冷泉山的部分南坡。”
三人策马回去,吃了中饭,来到总督衙门,管世敦递上投刺,廖万春一见老朋友驾到,连忙出来迎接。
廖万春:“今天什么风把管大人吹到东北边陲来了?”
管世敦:“我儿子女儿在你身边,我是来看他们的,岳雷是我义子兼女婿,这是我女儿管正瑾。”
岳雷:“廖大人好!”
正瑾:“廖伯伯好!”
廖万春:“原来岳大人是你义子和女婿,管大人是个大忙人,皇命重重。可能还有什么事,请讲勿妨。”
管世敦:“皇上雄才大略。欲创建太平盛世,我这几年一直在乡梓四川开发。不知贵省做得怎么样了?”
廖万春:“就是因为前任动作不力,鄙省进展不大,故皇上让我来接任,我才到任两个月,还没什么打算,对此地尚在了解之中。管大人,你在四川搞了几年,成绩辉煌,塘扳时有所闻。能否给我指导一二。”
管世敦:“廖大人,实不相瞒,黑龙江省的气候实在不敢恭维,半年忙半年闲,如能闲时有事可做就好办。”
廖万春:“难就难在这里,我原在浙江任上时,也认识一些老板,他们也是这么说,让我养半年闲人。我输不起。”
管世敦:“是这个道理。”
廖万春:“我特别留意过,桑麻之事只宜南方,倒是可种一季棉花,夏秋种棉。收棉,冬天纺纱织布,这倒是个办法。管大人可否在此一试。”
管世敦:“你这里又不比四川。可占地,地贵了我买不起。”
廖万春:“管大人帮我搞开发。我求之不得,欢迎之至。我虽不敢效仿四川,但我象征性收点以掩人耳目,你也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