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刘二人有此举措,看来杨锐此前的防范也不算无的放矢了,跟踪袁绍大半日下来杨锐大概摸清了袁绍、刘岱二人的企图,然而时间上也只来得及知会乔瑁一下,接下来如何应对就是个问题了。
目前杨锐手中的几名得力大将都还在河南尹、大山城境内,虽然青州境内也有着为数不少的兵力,但是想要调集过来已是来不及了,即使大山城至濮阳的距离也要比酸枣多出了两三倍来,根本无法应对袁绍、刘岱二人。
既然袁绍一路急行赶来与刘岱汇合,很大程度上便是要尽快下手取东郡,以使其他各路诸侯都来不及插手此事的,所以根本没有时间给杨锐用来调集兵力。
不管如何都得让乔瑁及时知道此事,于是杨锐一边思考应对之策,同时也驾驭着道风飞毯向濮阳县城方向疾飞而去。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之下,河阴县迁徙npc民众的事情也只能暂时耽误上几日了。
此时道风飞毯的作用也就体现了出来,本来一两日的路程在杨锐急赶之下还未用三个时辰就赶到了!
“烈阳州牧如此急急而来可有何事?”
“元伟兄且听吾细细道来。。。 。。。”
杨锐在濮阳城太守府内找到乔瑁之后,便将刘岱与袁绍二人的动向详细地告知了乔瑁,并将自己兵力无法及时援助的实情也一并说了出来。
“这便如何是好?!这便如何是好啊。。。 。。。”
乔瑁太守听到杨锐探知的情况在之后,便有些手忙脚乱起来。
“元伟兄也无需过于着急,吾此来的路途之上也仔细考虑过此事,目前想来倒也并非没有任何应对之策的!”杨锐见乔瑁失了分寸,稍稍皱眉之后出言道。
“烈阳州牧有何良策?!快快道来。。。 。。。”乔瑁听得杨锐之言,顿时眼前一亮催促道。
“东郡治所濮阳县城也是一座大城,袁绍与刘岱二人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凭借濮阳城的防御暂时防御几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此时袁绍的两元大将——颜良、文丑此时都未在军中,其所带又只有10000名骑兵,并不利于攻城战;而刘岱此人手中兵力虽然健全,但是也并未听说其有何出名的大将,因而元伟兄固守濮阳城池几日也并非不可。
若是濮阳由元伟兄守住几日,吾趁此时间自去青州调兵便是,等吾援军到来,濮阳之围也就容易解了。。。 。。。”
虽然早就想到袁绍、刘岱二人会对乔瑁动手,但是此前杨锐内心还是抱着一些侥幸的,他故意与乔瑁走得十分亲近便是为了预防袁刘二人动手的,并且杨锐决定回防青州一带也有力保乔瑁的意图,却没想到这二人竟然选择如此一个时机下手,的确让杨锐有些措手不及。
在向濮阳赶来的路上,杨锐一直都在思考着此事的对策,最终也只是想到了两条暂时的应对之策而已。
“这。。。 。。。”听杨锐讲完第一条建议之后,乔瑁不禁又犹豫起来。
若是能够像杨锐所说的,乔瑁能够守住濮阳县城五六日时间,杨锐前往青州调兵倒是也有可能。然而看乔瑁的态度,对于守城好像也并没有多少把握的样子。
“元伟兄若是觉得此条建议不甚可取,烈阳倒是还想到了一条应对之策。袁绍与刘岱所图乃是元伟兄之东郡地界,既然对方前来攻取濮阳县城,元伟兄不如这般应对。。。 。。。”
第一条所提的坚守待援之计连杨锐自己都没有多少把握,于是杨锐便即又为乔瑁提出了一条建议来。与听到杨锐第一条建议时反应有所不同,这一次乔瑁听完杨锐的支招之后整个人都怔住了,可见其对杨锐所言的意外程度!
“哎!就依烈阳州牧所言,袁刘二人如此逼迫,吾也只能与之以命相搏了!”乔瑁虽然惊异,但是经过一阵思虑之后竟是应下了杨锐的第二条建议来!
于是接下来杨锐便与乔瑁开始着手应对袁绍、刘岱的事宜。而袁绍、刘岱来得也是足够快,几乎是在第二日午时过后便逼近了濮阳城下!
“本初兄、公山兄,二位不是各回辖地去了么?为何不请自来到了濮阳城呢?元伟兄有事不在城内,嘱托吾替其守城一二日,此时吾亦是客人,倒不宜招待二位了。。。 。。。”
袁绍与刘岱突至濮阳南城下,本想打乔瑁一个措手不及,却发现各个城门早已经关闭了,而且青州州牧烈阳也意外地出现在了濮阳城墙之上!(未完待续。。)
。。。
第四百零九章 阵营转变()
显然杨锐在濮阳城墙上出现大大出乎了袁绍、刘岱二人的预料,尤其是刘岱于两三日之前甚至还在巩县与杨锐相聚过,并确定杨锐此后便自回了河阴县城无疑的!
“怎么会如此?”
刘岱小声嘟囔了一句,转而看向袁绍,而袁绍也是同样十分疑惑地看向刘岱,两人心中都是大为不解,弄了个面面相觑。
“本初兄、公山兄,烈阳暂时是无法招待二位了,不如二位帅兵暂且退去,改日再与烈阳同来元伟兄之濮阳城造访,共叙旧情便是!今日二位带如许兵力前来,烈阳不明来意而又惶恐得很,便替元伟兄谢客了。”
情势发展到现在,袁绍与刘岱二人已经带兵打到乔瑁家门口了,杨锐对待他们的态度自然是毫不客气。虽然杨锐话语之中有意表达了一些畏惧的意思,但是只要看杨锐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清楚,那纯粹是讽刺袁绍二人的。
以袁刘二人的智力,如何能够听不出杨锐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二人本身就对杨锐的实力心存顾忌,而且看濮阳城墙上突然冒出许多远程弓箭手士卒来,袁刘二人顿时犹豫了。
袁绍谋划冀州可以说已经很长时间,作为争取刘岱这一诸侯势力的条件,袁绍答应帮其先取濮阳,并消灭掉兖州境内的乔瑁作为交换条件,没想到如今兵临城下、箭在弦上之际,却被杨锐站出来横插了一杠子!
杨锐的实力在袁绍、刘岱眼中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是反董联盟当中的第一军力!而且杨锐在诸侯面前行事一向表现得又比较强硬。因此如今杨锐往濮阳城墙上一站。袁绍、刘岱二人首先就有些发怵。
首先濮阳城中杨锐的兵力数量就难以确定。看其身边出现的大批远程弓箭手士卒,由不得袁绍、刘岱二人心中不会产生顾虑,若是杨锐提前在濮阳城中布置了大量的军力,贸然攻击濮阳城池无疑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再者,就算是能够顺利拿下濮阳城池,也必然会导致袁绍、刘岱二人与杨锐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由目前的友军状态变成直接的敌人!袁绍虽然所图甚远,但是目前就得罪于杨锐也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饭还得一口一口地吃不是?
有此两点顾虑,袁绍、刘岱才一时有些手足无措,对于是否强攻濮阳县城犹豫不决起来,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应答杨锐之言了。
“烈阳将军说得哪里话?吾等亦是前来拜会元伟兄的,不想烈阳将军竟然也在此处,真是幸会啊幸会!”
刘岱见到情势有点儿僵持不下,勉强挤出一丝无比难看的笑意出声调和道。
袁绍则一直皱着眉头没有吭声,他虽然在杨锐面前吃过几次瘪,但还是一直比较有优越感的,就算是对杨锐的实力有所顾虑。也没有太过在意杨锐,在他看来杨锐只不过是一名异人而已。犹如无根浮萍一般,因而从骨子里还是有些轻视杨锐。
饶是如此,袁绍也没有轻举妄动,在与刘岱小声商量一阵之后,还是暂时将兵马撤离了濮阳城下,退却了大约20余里路才暂时停了下来。对于袁刘二人的兵马调动,杨锐在濮阳城池之上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
濮阳城池目前的态势正是当时乔瑁听取了杨锐的第二条意见而伪装出来的,实际上濮阳城内兵力则几乎没有多少,杨锐当然未来得及去调集援兵,而乔瑁的兵马也只有城墙上出现的那部分远程弓箭手,以及寥寥无几的步卒而已!
杨锐给乔瑁所提的建议是一条金蝉脱壳之计,乔瑁采纳之后已经将其手下大部分的兵力都从濮阳城中抽调走了,而且于日前就已经从濮阳北侧渡过了黄河,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此时应该已经接近了其目的地——兖州治所昌邑!
的确是昌邑!自从确定袁绍、刘岱二人前来攻取濮阳城之后,乔瑁终于下定决心听取了杨锐的意见,决定以其人之道还至于其人之身,带兵前去攻打刘岱的老窝——昌邑城池去了!
这也是当时杨锐能够想到有限的两条计策之一,一方面乔瑁带兵离开了濮阳城,暂时避免了城池陷落后性命不保的危局;同时在其全力一搏之下也有几率拿下兖州治所昌邑县城,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情。若是能够保住昌邑城池的情况下,乔瑁在地理位置上也将比此前在濮阳时要有利得多。
对于玩家来讲,杨锐能够想起这条计策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而让乔瑁将这条计策接受下来,则还要归功于杨锐在【秦始皇兵马俑】副本当中得到的两套书籍——孙子兵法(十三篇)和太公六韬(六卷)。
杨锐最终得到这两套书籍的时候,只知道其与太平要术一样,是暗含着一些十分有用东西在其中的,却是不清楚该如何去学习、掌握,后来得到张宁的一些提示,杨锐才逐渐开始研读这两套书籍。
张宁是可以从太平要术当中掌握一些技能出来的,比如说旭阳丹的丹方就在太平要术当中,张宁正是通过对太平要术的研读掌握了旭阳丹相关炼制方法的。
不过要掌握这一类书籍当中的技能或者其他有用的东西,显然也是有着很多限制条件的,张宁能够掌握太平要术当中的技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修习的道术是与太平要术一脉相承,而且张宁本身又达到了相当的道术炼药水平所致。
而杨锐所谓的研读则要粗浅了许多,他并没有修习过任何有关兵法的技能,智力点数加的也不是太高,因此无论是孙子兵法(十三篇)或者太公六韬(六卷)当中的内容杨锐所能够识别出来的并不太多,大多数时候是凭借着后天对于这两套书籍的了解而猜测的。
因为在翻阅的过程当中杨锐才发现,这两套书籍竟然是用小篆字体书写而成,杨锐能够真正认识的确实并没有几个字!甚至有几次杨锐都是通过现实的资料与书籍当中进行印证才算了解了一些皮毛。
然而十分不幸的是,孙子兵法(十三篇)或者太公六韬(六卷)两套书籍显然与现实版本有着太多的差异,内容上面要超出现实社会当中所存的两部书籍甚多,因此杨锐通过现实资料印证所获也是十分有限的。
不过也许正是凭借杨锐做过这些事情,而且所提的建议又与孙子兵法(十三篇)当中某个计策暗合,所以在杨锐建议乔瑁的时候,竟然传来了一条系统信息,提示杨锐了解了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相关信息,达到了“知其皮毛”这一档次!
仅仅达到“知其皮毛”档次,杨锐在欣喜的同时自然也是有些受挫,不过这也已经足够了,在接收到系统提示的同时,一圈黄光也笼罩了杨锐的身形,其人物信息当中便多出来了一条“(兵法技能)孙子兵法(十三篇):【知其皮毛】档次”来。
也许正是由于黄光起到了作用,“黄光加身”之后杨锐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