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第7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伟鸿未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说起来是不够资格分配两室一厅小套间的。之所以如此安排,完全在于他的职务——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县委办原先一共有一正三副四位副主任,其中一位副主任是正科级。加上刘伟鸿,就变四位副主任了。其他三位副主任,都是住这样的套间,王化也不能单单让刘伟鸿去住单身宿舍。

    你在这样的事情上头和小刘主任讲原则,关键时刻,小刘主任也会在朱书记面前跟你讲原则。

    安排好住宿之后,王化又亲自领着刘伟鸿去了秘书组。这个秘书组的办公室,就在朱建国办公室隔壁不远,很大的一间房子,里面摆了十来张办公桌。

    原本四楼全都是工作人员办公的所在,县委书记和副书记们,集中在三楼办公。如今朱建国一到四楼办公,整个四楼的气氛都变得紧张起来。

    刘伟鸿的办公桌,安排在最里面,占的地儿也别一般的秘书人员要大,办公桌椅都是购置的。这两天,王化都呆在浩阳,必定是电话通知这边给安排好了。为刘伟鸿一个下级都考虑得这般周全,果然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不怪他以前能获得康书记的信任。

    当下,王化召集办公室所有组的负责人开了个见面会,将刘伟鸿介绍给大家认识,宣布了县委对刘伟鸿的任命。

    县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之中,有许多“老”人,多数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四十几岁甚至五十几岁的也有不少。当大家听说坐在主席台上的这位年轻人,竟然是来的办公室副主任时,都是吃惊非小。

    这是怎么弄的?

    看来是朱书记的什么亲戚了,不然,能升这么快?

    刘伟鸿倒是很低调谦虚,王化请他讲话的时候,客客气气的说了几句套话,请大家对他多批评多帮助。论到在基层机关的工作经验,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比他丰富。

    要想做好朱建国的秘书,可不是仅仅帮着他出谋划策那么简单。还得有充足的“消息来源”。刘伟鸿刚到林庆,两眼一抹黑,消息从何而来?自然只能指望秘书组和政工组的这些直接下属了。和他们搞好关系,很有必要。

    有了顺畅的消息渠道,才能好的给朱建国做好参谋。

    开完见面会,刘伟鸿便召集秘书组和政工组的同志,在秘书组办公室开了个小会。秘书组七八个人,政工组三四个人,加上他刘副主任,他的“嫡系部队”就是这十来位老中青相结合的办公人员了。

    整个办公室开见面会的时候,刘伟鸿很低调谦虚,直接面对自己的下属,就不能那么随意了。刘伟鸿正襟危坐,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却也透出淡淡的威严。

    很多人都以为,要想迅速和部属们搞好关系,就是要和他们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其实这种想法不是那么正确。在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上级就要有上级的样子。所谓打成一片,那是在下班时间。如果上班时间也是嘻嘻哈哈,没有一个正形,到时候,下属们和你亲热倒是亲热了,那威望却也不用想啦。

    刘伟鸿牢牢把握着会议的进程,一一听取秘书组和政工组的成员的汇报。刘伟鸿需要知道,每个人的工作职责是什么,手头正有些什么工作在忙。原也知道,机关工作无非就是弄弄件,写写发言稿,开开党小组会,过一下组织生活。但刘伟鸿还是不能走过场。在汇报与听取之间,不知不觉的,距离一点点产生,威望也就一点点建立起来了。

    而且,尽管只是例行的汇报,刘伟鸿也希望能从每个人的发言当中,大致地了解一下这些人的性格和行事作风。不过这个难度不小。都是在机关厮混的人,谁没有几分城府,等闲又怎么会将自己的心思表露出来?

    这个会开的时间比较长,下面的人已经开始东张西望。但刘伟鸿始终正襟危坐,听得十分认真,还不时点点头,表示对汇报内容的肯定,没有露出丝毫不耐烦的神色。每当有人不安于座的时候,刘伟鸿的目光便会有意无意的扫过去。那人便讪讪地一笑,情不自禁地端正了坐姿。差不多开了两个小时的会议,会场秩序竟然一直比较良好,没有人中间退席,也很少有人交头接耳。

    一些人便暗暗警惕起来:这个年轻上司,不简单!

    当然,刘伟鸿也知道,仅仅凭一次会议,就想真的树立威信,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这些老官油子,心里头的主意可是拿得定定的,没有点真家伙,才不会当真对你佩服。

    此事不能急,只能徐徐图之。

    会议结束,堪堪就到了饭口,秘书组长便笑着提议,大家为了欢迎刘主任莅任,在林庆宾馆略备薄酒,为刘主任接风。

    这样的宴请,自然是不能推脱的,刘伟鸿本就有意要请大家一起吃个饭。

    饭桌上的气氛不错,大家轮流端着杯子给刘伟鸿敬酒,场面比较热烈。不过吃完饭,刘伟鸿坚持要自己付账。秘书组长便脸带微笑,转弯抹角地提醒刘主任,这个费用是可以报销的。办公室有招待费这项支出,为了给任副主任接风洗尘,吃个两三百块钱,怎么也不算过分,王主任一定会批的。

    “公是公私是私!”

    刘伟鸿淡然说道,脸上笑容不减,语气却是不容置疑,随即掏出钱包,拿出三张百元大钞,把账付了。

    秘书组长微微一愣,也就不敢多言。看来刘主任虽然年轻,行事却是十分谨慎,轻易不肯授人以柄。至于刘伟鸿所言的“公私分明”,秘书组长当然是不相信的。这不过是刚来罢了,等熟悉了情况,站稳了脚跟,小刘主任还能这样立场坚定?

    别看你是副主任,职务不低,但你参加工作才多久,能有多少积蓄?你那荷包能扛得住一波又一波的饭局?

    第二天,刘伟鸿就正式上班了,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朱建国的办公室。

    照例,作为朱建国事实上的秘书,刘伟鸿应该一早去朱建国的住处候着,接朱书记一起上班。但刘伟鸿没有这么干,先到了秘书组办公室,然后才去的朱建国那里。

    他这个秘书,和一般的秘书是有所区别的。严格来说,他应该是朱建国的军师。外人也绝对想象不到,他和朱建国是如何相处的。

    刘伟鸿很麻利地给朱建国泡了一杯茶水,摆放在朱建国面前,随口问道:“书记,昨天跟邓县长沟通的情况怎么样?”

    这就压根不是秘书该问的,也不是秘书该有的语气。

    朱建国却觉得十分正常,在农业局,他早就习惯这样和刘伟鸿说话了。

    有什么事,商量着办。

    “嗯,还算不错吧。小邓这个人,对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

    朱建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也是很随意地答道,开口就叫人家县长“小邓”。要说朱建国今年五十岁,身份证年龄是四十八岁,邓仲和三十八岁,整整比朱建国小了十岁,这声“小邓”倒也叫得,只是邓仲和如果听到,却不知该有多郁闷了。

    一句“小邓”,就将一二把手的距离拉开了不小。

    刘伟鸿淡然一笑,说道:“他做两年的县长,也不知道对情况是真熟悉还是假熟悉。”

    朱建国就笑,伸手指了指他,说道:“你这个同志,这个态度可不好啊。邓仲和可是老林庆,在林庆工作了十来年,副县长、县长都干过,你还怀疑人家不熟悉情况啊?”

    刘伟鸿笑笑,不吭声。

    他可是听说过,邓仲和走的是上层路线。三十八岁,县长就做了两年。除非邓仲和有很了得的后台,不然,单纯凭政绩,在现下的大环境中,想要升迁如此之快,几乎是不可能的。眼下浩阳地区一市四县,党政一把手四十岁以下的,就这么一位。朱建国这个年龄,都算是年富力强的。五十几岁将近六十岁的县委书记县长并不是个别现象。

    邓仲和不走上层路线,压根就到不了这个位置。

    朱建国笑了一下,随即正色说道:“邓县长昨天过来,主要和我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全县经济今后三年的总体发展规划。第二个,就是林庆的宗族势力。第三个,则是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的社会治安问题。呶,这是县政府做出来的总体发展规划草案,你看一下吧。”

    朱建国说着,将一摞厚厚的件递到了刘伟鸿面前。

 第152章 问题严重

    一看标题,是林庆县政龘府关于今后三年全县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手机阅读本章节请登陆)

    打印件!

    怕不有十几页。

    朱建国将发展规划递给刘伟鸿,便即坐在皮转椅内,拿起一张报纸,就着多气腾腾的香茶,看了起来。刘伟鸿要看完那个规划书,也得有点时间,朱建国不愿意催他。

    以他的眼光来看,邓仲和这个总体规划,还是像模像样的,提出来的方案,似乎也比较切实可行,不仅仅是官样文章。

    不过朱建国也知道自己的弱项在什么地方。如果说管人,他还是有经验的,以前在部队,后来转业到地方,都是做领导,管人算是得心应手。但具体到地方的经济建设,朱建国就比较外行了。从前基本上没怎么接触过。所以他昨天也没怎么发表意见,只是倾听。

    邓仲和似乎也明白这一点,昨天和朱建国沟通,主要就是谈经济发展这个方面的话题,鲜少涉及到其他方面,尤其是人事问题,更是闭。不谈。这个才是他的长项,也是他该管的。

    朱建国原本也不打算马上就干涉经济建设方面的工作。既然不擅长,不如藏拙。先看一阵,等熟悉一点了,再发表自己的意见,省得被人家讥讽为“外行领导内行”,给自己的威信造成损害。

    但朱建国也意识到,邓仲和是故意为之,以经济建设为谈话主题,谈话的主动权就在不知不觉间移到了邓仲和手中,朱建国反倒沦为一个听众。与县长的第一次沟通,就演变成这样的结果,朱建国心里也有些不爽。只是邓仲和干得漂亮,谨守规矩,嘴里总是将朱书记摆在前面,绝不借越,朱建国纵然不悦,也不好表露出来。

    朱建国倒是寄希望刘伟鸿能够从这个发展规划中看出点门道来,挑出一个“切入点”,让他这位县委书记,也能在经济建设问题上发表些“真知灼见”,不能让人小觑了。

    当然,朱建国也知道有难度。

    刘伟鸿毕竟太年轻了,工作经验很缺乏,平日里琢磨些人事方面的事情,还说得过去。只要脑袋瓜子灵活,转得快,能举一反三,就能领悟到不少东西。这个经济建设,却是实打实的。刘伟鸿恐怕也是看天书一般。

    这么想着,朱建国就不是瞥刘伟鸿一眼。却只见刘伟鸿看得十分仔细,一页一页慢慢地翻看,甚至有时候看到后面了,还要再将前面的内容翻过来瞧瞧,似乎是要做个前后印证。

    朱建国暗暗点头。

    这个山小,干正经事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很像模像样。

    渐渐的,刘伟鸿的眉头皱了起来,偶尔还轻轻摇摇头。朱建国这就来兴趣了。怎么,还真看出来点门道?这个倒是意想不到。

    不过朱建国还是忍住了,没有发问。

    等刘伟鸿全部看完,理顺一下思路,再问比较妥当。

    大约花了半个小时,刘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