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第1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书记如此重视饲料厂的技术工作,也就在情理之中。

    视察完工业园区,就到了中午时分。吃过中饭,略事休息。下午,曹振起亲自主持了座谈会,邀请邓仲和李学智刘伟鸿熊光荣和夹山区的主要领导干部,进行座谈,一起探讨夹山区未来的展之道。

    座谈会在小会议室内进行。曹振起再一次肯定了夹山区的展模式。

    在这个座谈会上,刘伟鸿谨守规矩,没有喧宾夺主,去抢邓仲和李学智马吉昌等人的风头,基本上充当“陪客”,聆听他们的言。

    不过,随着座谈会的深入,马吉昌察觉到刘伟鸿的双眉微微蹙了起来,似乎不是很满意。马吉昌心里就“咯噔”一下,变得有点不踏实了。

    和刘伟鸿共事一年多,马吉昌很了解刘伟鸿的xìng格。

    眼下在会上是不好多问的。好在马吉昌接到地委办的通知,知道曹书记要在夹山住一夜,刘伟鸿肯定要作陪的,那么晚上再去刘伟鸿那里请示好了。

    座谈会自然也开得很成,曹书记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总结xìng言。

    晚餐之后,曹振起笑着对邓仲和与李学智等人说道:“仲和同志,学智同志,你们几位就没有必要在这里陪着我了,回县里去吧。不要因为我耽搁了县里的正常工作。我明天也会回地区去,你们就不用再过来了,一切都要以工作为重。”

    照理,曹振起是不会说这种话的。夹山区离城关镇只有四十来公里路程,路况良好,现在通讯也比较方便,陪同地委书记视察两天,耽误不了县里的正常工作。再说了,陪领导视察地方,本来就是县里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不过曹振起来夹山视察的内情比较特殊,邓仲和心知肚明。正式的视察,至此已经结束了,明天将是曹书记的“自由活动时间”。邓仲和又岂会在这里惹人厌?当下客气了几句,便即接受了曹书记的指示,与李学智熊光荣上车离开了夹山区。

    马吉昌将曹振起,刘伟鸿和地区随行的其他干部,安排在“夹山酒店”安歇。

    夹山酒店也早已不是当初在区供销社旧房子里搞起来的那个破落户样子,建成了一栋五层的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客房内的装修相当高档,较之林庆宾馆也毫不逊sè,甚至犹有过之。曹振起和刘伟鸿倒是没什么,地区的随行干部,却是比较惊喜。料不到在这偏远山区,还有这样上档次的酒店。

    刘伟鸿在房间里看完《新闻联播》不久,大约八点钟左右,就响起了敲mén声。

    刘伟鸿微微一笑,起身去开了mén。

    果不其然,mén外站着的,正是马吉昌,还有区委副书记张贤福和工业区管委会主任柳齐。都要算是刘伟鸿的嫡系旧部了。

    “书记!”

    马吉昌紧紧握住刘伟鸿的手,依旧有些按捺不住心中的jī动。

    “呵呵,吉昌,贤福,柳齐,进来坐吧!”

    刘伟鸿握着马吉昌的手,一迭声地招呼道。

    ps:第四更,凌晨有更。

 第618章 夹山的后劲

    虽然夹山酒店的装修堪比林庆宾馆,但也没有豪华套间,都是单间。/  刘伟鸿这个房间里,只有两张椅子,大伙随便坐在chuáng上。

    以前刘伟鸿主政夹山时,威望极高,却很少在同志们面前摆什么架子,大伙跟他随便惯了的。

    刘伟鸿笑呵呵地,亲自动手为马吉昌他们泡茶水,柳齐便抢过刘伟鸿手里的开水壶。哪能让刘书记给他们泡茶呢?太折寿了!

    刘伟鸿哈哈一笑,也由得他去。

    “书记,你这多久才回来一趟,大伙可想你了!”

    马吉昌坐在椅子上,感叹地说道。

    刘伟鸿调任浩阳市长之后,马吉昌去地区办事,一般都会前去拜访老领导,但那不算。在浩阳市见刘伟鸿和刘伟鸿回夹山来,意义完全不同。

    刘伟鸿掏出烟来,递给大家,笑着说道:“我也想回来看看,就是一直都没有时间。”

    “是啊是啊,书记如今在浩阳那么大手笔,几个大项目一口气全搞上来,那是真忙,我们只要想想都怕,除了书记,别人只怕谁也没这个本事了……”

    马吉昌连声说道。

    这话固然有奉承之意,却也有几分事实。九十年代初期,一个内地偏僻地区的县级市,同时启动两个预算上亿的大项目,可能全国都是独一份。确实也只有刘伟鸿有这个本事搞得起来。

    刘伟鸿摆了摆手,说道:“吉昌,不说这个话了。我今天回来,见到咱们夹山展得这么好,心里很欣慰。吉昌,大伙都辛苦了,了不起!”

    说着,刘伟鸿脸上也lù出了感慨的神情。

    马吉昌他们是真的不错,尽管这个底子是他刘伟鸿打下来的,五年展规划也早就给他们做好了,但若是没有马吉昌等人一丝不苟地认真工作,底子再厚,规划再好,也是白搭。刘伟鸿当初在夹山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心血没有白费,算是抓到点子上了,马吉昌张贤福等人,果然是好干部。

    马吉昌便jī动地说道:“书记,谢谢!”

    似乎刘伟鸿一句表扬,胜过了任何奖励,马吉昌心满意足。

    接下来,刘伟鸿便开始详细询问夹山区各项工作的展情况。下午的座谈会,有曹振起在,很是中规中矩,马吉昌等人的汇报,自然也是经过jīng心准备的,一些细节xìng的问题,不曾提及。估计曹振起此番视察夹山区,起码要上《浩阳日报》。那些东西该当汇报,那些东西该当略过不提,大家心里有数。但面对着刘伟鸿,当然就不能再这样子汇报了,马吉昌等人没有丝毫隐瞒,详详细细向刘伟鸿jiāo了底。

    刘伟鸿点着头,沉yín说道:“吉昌,整体来说,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到位,今后的展,也有自己的思路,这个很不错……”

    马吉昌连忙说道:“请书记指点!我们今晚过来,就是向书记请教的,很多方面,我们眼界不够,看不到那么深远,还是要书记多多指点才行。”

    这话,完全自马吉昌的内心,没有丝毫谦逊做作之意。基本上,他们现在也是完全按照刘伟鸿当初为夹山区制定的五年展规划来开展各项工作的。

    刘伟鸿倒也没有再谦虚,双眉微微一蹙,说道:“吉昌,当初我们制定的那个五年展规划,现在看来,还有些方面没有考虑进去。”

    马吉昌等人闻言,情不自禁地tǐng直了身子,很专注地望着刘伟鸿。就好像回到了过去,刘伟鸿担任夹山区书记之时。每当这种时候,夹山区的干部们均是全神贯注的聆听刘书记的指示,不敢分神。

    “第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个后劲问题。目前饲料厂、机械厂、nǎi制品厂这几个工厂,效益非常好,估计今后两三年内,效益还会越来越好。村民的养殖业,在今后几年之内,也不会有大问题。不过,再过几年,是不是还能有这么好的效益,现在看来,不容乐观。”

    刘伟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缓缓说道。

    马吉昌等人就跟着点头,不过这只是一个习惯xìng动作,刘书记说的话,总是没错的。但到底如何的不容乐观,再过几年又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问题,老实说,他们还真看不到那么远。

    “吉昌,贤福,柳齐,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为什么饲料厂机械厂的效益会这么好?不是我们这几个工厂,有多大的技术优势,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我们抢了先机。两年前,全国各地都很少这样的工厂,至少在我们周边几个地区十几个县市,还没有见到。这就是个独行生意,没有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实行了垄断经营。但这个东西,是不大可能长时间垄断下去的,效益好,赚钱,很快就会有其他地方的工厂冒出来,和我们竞争。我们没有技术优势,没有资金优势,没有地利优势,也没有经营优势,又怎么可能长时间地保证效益良好呢?你们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刘伟鸿依旧带着开导的语气,对几名手下淳淳善yòu。

    夹山区的财政收入,两年时间由两万多元jī增到一百六十多万,除了群众大力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最主要的来源,就是饲料厂和机械厂的大量盈利。这两个工厂,是夹山区拥有百分之百股权的企业,所产生的盈利除了企业自留一部分展生产,另外一部分就要上解给区公所。

    马吉昌他们眼见生意红火,工厂三班倒两班倒都忙不过来,钞票流水般涌来,心里光顾着高兴了,哪里会去想那么长远的事情?更加谈不上有什么危机感了。现在听刘伟鸿一说,还真是那么回事,不由就有点着急起来,连忙问道:“书记,那怎么办?”

    这两个工厂的效益要是不行了,夹山区的财政收入便要锐减,不说“一夜回到解放前”,起码不会有现在这么风光了,只怕“明星”区镇的帽子,也戴不下去。马吉昌本质上还是属于那种老派干部,对于荣誉看得极重。

    刘伟鸿没有急着回答,转头望向柳齐,问道:“柳齐,你说说看,应该怎么应对这种可能出现的局面?”

    马吉昌和张贤福的年纪都比较大,四十几岁,文化程度也不是很高,在接受外界信息和学习新生事物这个方面的能力,自然不能和柳齐相提并论。柳齐年轻,正经的大专生,这两年又一直搞企业,接触外界的时间比较多,眼界方面,应该有所不同,刘伟鸿对他寄予厚望。

    柳齐没想到刘伟鸿会忽然问他,一时之间有点无措,笑着说道:“刘书记,这个,还是请马书记和张书记指示吧……”

    这个要算是谨守官场规则,有顶头上司在,可不好胡luàn抢风头。

    马吉昌笑道:“你这个小柳,刘书记让你说,你就说嘛。你可是个人才,区里都知道的。”

    柳齐便有些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头,说道:“马书记,瞧您说的,我是什么人才啊……”

    刘伟鸿说道:“说说吧,说错了没关系。”

    张贤福也笑着说道:“是啊,柳齐,在这里,大家都是刘书记的兵。让你说你就说吧,别谦虚了。”

    “那,我随便谈谈吧,有失误的地方,请各位领导多批评……刘书记,我个人认为,夹山的工厂,要想保持现在的优势,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着手。第一个,就是技术创新。这一点,饲料厂做得比较好。苏沐很喜欢钻研,饲料厂技术科在他的带领之下,研了好几个新的配方,从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是比较好的,生猪ròu牛长膘快,出栏时间比以前要提前了十来天,比较受养殖户的欢迎。苏沐还比较重视市场的反馈,经常深入农村去了解实际的情况。去年年底他还向我提出,要多选派几个年轻人去深造。饲料厂技术科的人员,普遍都是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没有。苏沐觉得长此以往,技术研究的后劲不够……”

    刘伟鸿缓缓点头:“嗯,苏沐这个思路是对的。要大力支持。”

    没想到苏沐平日里文文静静的,在工作上有这样前的眼光,看来主要是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务的能力强。

    “是的,刘书记,我已经同意他的建议,今年下半年,就送三名年轻技术骨干出去学习,然后慢慢的把所有的年轻技术骨干都培训一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