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7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动提供李光弼和郭子仪粮草,让他们壮大起来。”王源笑道。

    “是啊,大帅怎么想的,我们都觉得很是诧异。刚才下朝之后,我和赵青谭平两位兄弟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李宓道。

    王源道:“你们难道真的以为我这次反对便能有效么?在粮草物资如此紧缺的情形下不宜增兵,这件事我都跟陛下说了很多遍了。可是陛下听了么?足见陛下是铁了心要这么干了,所以反对是毫无意义的,反倒会召来不利的舆论。”

    “但大帅也不能主动给他们粮草啊,这岂非是助他们一臂之力?那只兵马若是招募起来,对我神策军,对大帅有何好处?”李宓道。

    王源笑道:“既然不能阻止,何妨成人之美。况且你以为他们当真没有粮草么?现在我神策军所食军粮都是我囤聚的粮草,南方州府运送来的粮草你以为全部供应了朝廷和百姓们么?韦见素是个滑头,陛下若要他拨付一部分粮草给李光弼和郭子仪,你们猜他敢不敢不同意?”

    “大帅是说,陛下故意弄得什么募捐财物买粮供应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举动只是做戏?”李宓沉声道。

第八九二章 雄心() 


    王源道:“当然是做戏,只是做给我看的,教我没有理由去在粮草之事上做文章。暗地里,韦见素一定会拨粮草给李光弼和郭子仪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既然如此,我何不顺水推舟,主动承担其全部粮草的供应,顺手从韦见素手中将南方州府运抵的粮草尽数接管。这样所有的粮草进来都必须经过我手,便于我控制所有的粮草进出,这不是件好事么?”

    李宓抚须皱眉道:“好事是好事,可是这样一来,李光弼和郭子仪岂非要大肆募兵了,反正你承诺粮草全部供应。在此之前他们或许因为粮草数量不足而只能进行小规模的募兵。现在事情公开了,他们岂非肆无忌惮了?那样一来,南方州府运抵的粮草可不够花销,怕是还要动用大帅储存的私粮了。等于大帅用自己储存的私粮供应给李光弼和郭子仪扩大兵马。与其如此,还不如我神策军扩军呢,干什么好了他们?两个败军之将,跑来成都说了大帅一大堆的不是,大帅却要帮他们么?”

    王源呵呵笑道:“你老将军不用愤愤不平,事情换个角度来看,你便不会如此不开心了。我巴不得他们扩大招募兵马呢,因为明年春天反攻平叛需要大批的兵力。他二人若是能招募大量兵马,倒也省的我去烦心。我不妨告诉你们,李光弼和郭子仪招募的兵马便是明年春天进攻长安的先锋军。我希望他招募个十万八万的,这样我神策军便可不用遭受攻城的损失了。”

    “可是……那二人怎会同意作为先锋军攻长安?他们并不归于大帅管辖呢。”赵青问出了李宓谭平都想问的话。

    王源呵呵笑道:“他们不同意也得同意,因为他们靠谁吃饭?他们的粮草归谁供应?你们以为我只是花钱养他们当个冤大头么?他们若不听我调度,我便断他们的粮,不给他们饭吃。恶狗不听话便不给骨头,饿的他半死,瞧他还饿不饿?”

    此言一出,李宓谭平赵青三人尽皆愕然,直到此时,他们才明白了王源为何会愿意出粮食供应李光弼和郭子仪。原来王源正是要借由此举控制住郭李大军的粮草供应,将朝廷所有的粮食进出都控制在自己手里。郭子仪和李光弼如果知道王源承诺将供应足量的粮草的话,他们定然大肆的招募兵马。但庞大的军队却最终不得不受制于王源之手。如果他们不听调度,王源便给他们断粮,那他们招募再多的兵马也会在断粮之后灰飞烟灭。所以他们只有一条路,便是听候王源调度。

    而且王源已经说了,要他们攻打长安时作为打头阵的前锋军。也就是说,他们招募的兵马在长安一战之后必将损失惨重,而神策军却可能毫发不伤。王源是假借叛军之手削弱他们的兵力,从而达到牢牢把握主动权的作用。

    几人想明白了这一点,看向王源的眼神简直只能用恐惧来形容了。大帅这一手是真的毒辣,毒辣到令人发指。很难想象,那被人取笑的举动之后居然隐藏着这么大的阴谋,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王源看着三人投向自己的奇异目光笑道:“怎么?为何这般看着我?难道你们希望我神策军去攻长安,死伤殆尽么?有人希望我神策军死绝了,好让他们掌控大局。让我们在他们鼻息之下捡饭吃,你们愿意么?我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再说了,有些人恩将仇报,背后捣鬼,我岂能不给他们教训。否则天下人都以为我王源是任人欺凌之人了。”

    ……

    成都城西北角,这里是一处禁地。数年以前,王源便在此处征地造宅,建起了一圈大大围墙。从那时起,这围墙之内便高炉林立,烟尘缭绕。让周边百姓侧目的是,几乎每天都有百十辆满载货物的大车进进出出,往这个围墙院落中运进运出各种不知名的货物。

    围墙内也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各种爆炸之声,有时候这爆炸声惊天动地的响亮,震得地面都颤抖不已。老成都的居民还记得,数年前的一个夜晚,城西北发生了一次剧烈的爆炸。那天夜里爆炸的红光闪耀天边,让全城百姓都为之震动。事后,据说那次爆炸死了不少的人,连时任剑南节度使的王源都亲自前往查看。在那之后,剑南军不久便有了他们的招牌利器霹雳弹。

    近几年时间里,围墙周围的民宅被迁移了大半,围墙也扩充了几匝,加高到了几丈高。围墙内外的防卫也更加的严密,守卫的兵马从百余名增加了五六百,周围箭塔林立。围墙数百步之内的范围成了所有人禁足的禁区。每日里只看到无数的车马进出,只看到围墙内越发浓烈的烟尘以及越来越密集的爆炸声,却没人知道这里到底是怎样一处所在。

    在成都的百姓们看来,城西北角的这一处所在成为了成都城中最为神秘、守卫的最为严密的一处地方。越是神秘之处便越是引人好奇,近两年有不少人总是想探探究竟,也由此产生了不少命案。两年间因为有意或者无意闯入禁区的人被射杀了数十人,引发了不小的纷争。

    王源一行于午前时分抵达了成都西北角的兵工厂。兵工厂是成都城中王源最为重视的一处所在,为了这座兵工厂,王源已经不知道投入了多少的钱物和人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当然是值得的,霹雳弹的研发问世让王源在数次重大战役之中无往不利,这是划时代的武器,为此付出代价是绝对值得的。但随着近两年的战事发展,霹雳弹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

    爆炸的威力虽然强大,但没有强到无坚不摧的地步。况且没有冶炼技术的支撑,王源无法制造出像样的发射装置,不得不依旧依靠投射方式发射炮弹,实在是有些宝马拉破车的感觉。即使绞尽脑汁的经过改良,神威炮投射的射程以及远近的调节都是硬伤,无法根据战场形势灵活应对,这让王源很是不快。

    譬如目前面临的攻长安之战,面对长安城经过全面加强的城防,霹雳弹便不足以摧毁城防,为攻城战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若是弹药的威力足够强,便可轰塌城防打开缺口,让攻城战变得轻松起来。而且,最高射程只能达到一千余步的神威炮也无法对长安城这样方圆十余里的大城池进行城内摧毁轰炸。当年在面对羊且咩城的狭长地形时,神威炮全城无差别轰炸的威势历历在目,但面对长安城这样的大城池,神威炮却根本毫无办法。最远射程的神威炮在安全距离内发射,也只能覆盖城墙内六七百步的街区,对于长安城这样的大城池无异于是挠痒痒。

    而且,因为制造工艺等等的原因,霹雳弹的造价实在太高,每一发霹雳弹投射出去都是数十贯钱的抛洒。面对长安城这样的大城,砸个几千枚炮弹也是杯水车薪,但这种消耗对王源而言却有些承受不住。

    鉴于以上的种种原因,王源下定决心要进行更大的火器的改良。没理由手握伏火方这种逆天的东西,却只能让它发挥如此小的效用,这是王源不能忍受的。

    这两年,王源大规模的扩大了兵工长的规模,将其占地面积扩大了五倍有余。原先靠近城墙一角的伏火方炼制以及霹雳弹的制作工坊,其实已经只占据了兵工厂的一个角落而已。其他地方也建立起了形形色色的工坊,以优厚待遇广罗天下能工巧匠来此,研制一些王源提出的一些设想。

    所以,严格来说,这座兵工厂其实已经不能算是纯粹的兵工厂,而是一种集研制实验制造为一体的大型的综合火器研制机构。规模着实不小。

    对于火器的改良,王源大致有两个方向的考虑。其一便是大型火器的研制,如何让霹雳弹射程更远,移动的更灵活,战时的作战也更灵活,这是大型火器的研制的重点。王源知道,若想解决所有的问题,从根本上上便要改变霹雳弹的投射方式。以神威炮抛射的方式发射炮弹,便是制约着火器发挥效用的最大的短板。现有的神威炮无论从结构还是强度上的改良已经到了极限,就像一个人的负重到了极限,压上一根稻草都可能会让他倒下,所以挖掘射程强度和灵活度已经没有了空间。所以,王源觉得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摒弃神威炮抛射炮弹的方式,转而研发真正的大炮。

    当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这年头的冶炼技术并没有达到可以铸造能经受住火药爆炸的巨大压力而不会毁损的高强度钢铁。后世王源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并不够,不过王源明白,铸造炮筒用的金属既要有很好的延展性,又要有一定的强度。在这各时代,要做到这一点是颇不容易的。大唐也有冶铁炉的工艺,钢铁的冶炼技术却还在初级阶段。冶炼炉并不能达到一定的高温,所以生铁之中的残留物颇多,铸造出来的铁器要么太脆,要么太软,总之并不能用来铸造可以用来铸造炮管的高强度金属。

    倒是有一种材料可以满足铸炮的要求,那便是青铜。然而以青铜铸炮的代价王源根本承受不起。这可是铜本位的时代啊,铜就是钱,一门炮起码需要数百乃至上千斤的铜来铸造。以开元通宝的形制,一千枚铜钱官方规定的重量为六斤四两。一门炮光是炮管的铸造便需要价值五六百贯的青铜,这显然是巨大的负担。

    以王源的财力,若是以青铜铸炮是不可取的,在财力拮据的情况下,无法达到批量成型的效果。而且这些铜炮也有使用寿命,无法保证一劳永逸,不断的在铸炮材料上投入巨额资金,王源也根本没有这个财力。

    不过,王源还是咬着牙花了代价铸造了十门铜炮。这倒不是为了打仗,而是让那些对金属大炮一无所知的工匠们作为实验用品,用来摸索大炮的制作方法。

    炮管能造出来是一回事,能否发射却是另外一回事。王源只知道一些简单的原理,对具体的细节记忆模糊,所以交代给那些钻研的工匠的话也是语焉不详模棱两可,他们便只能在王源描述不全的言语中,对照实物钻研探索,希望能找到王大帅所要求的能够将炮弹从这个铜炮管中打出去的办法。

    这个过程之缓慢可想而知。王源实际上提供的帮助并不大,他只能含糊的告诉那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