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喳。奴才这就去。东亭保护好皇上”。张天随即接过旨意带了2个侍卫就走。
“天宝兄弟快去快回,注意安全”。魏东亭关心的道。
那热河八旗精兵在三位统领的带领下,会同杰书等王爷带的包衣奴才,还有各部大臣的家丁奴仆,早把鳌拜府及同党府中的一干大小拿下,接着留下人看守,就带着浩浩荡荡的几万人在南宫门口叫门,南宫门口的将佐是鳌拜的人,哪里敢开门,于是宫门下众人大怒,纷纷喝骂,准备攻城救驾。
就在攻城之际,宫墙上传来喊杀声,随即便见那将佐的人头被扔了下来,墙上探出一个小孩的头来,此人正是张天宝。
原来张天宝从康熙那出来后,也是径直朝南门来,没想听见众人喧哗喝骂之声,随即与那2侍卫赶快宣读旨意,大部侍卫皆识得张天宝是皇上身边红人,纷纷愿意尊守旨意,只有那将佐及一部分心腹侍卫不愿,欲杀张天宝,张天宝也不忧郁,拿起刀大呼“勤王在即,诸位更待何时”。说完,挥刀杀向那将佐,那将佐看一小太监冲他杀来,心道只要杀的此人就不怕其他人就范。还在想中,那张天宝就已挥刀斩向自己的头颈,那将佐之一愣,随即感觉自己的头能望的好远。
张天宝一刀斩杀将佐,跟随他的众侍卫精神大振,呼喝的冲上来斩杀将佐心腹侍卫。
张天宝探出头来,运内力大喝道“鳌拜已被皇上擒拿,三位将军及王爷,大臣们快去护驾,以防宫中鳌拜余党作乱。此门将佐已被我一刀斩杀,马上打开城门”。
门下众人听的张天宝此话,齐声叫道“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宫门开,张天宝把旨意拿给热河八旗三位将军,那三位将军不敢停留,留下一部兵守宫门外,其余众人一部随张天宝杀向乾清宫乱党,一部由王爷杰书带领直奔硫庆宫护驾。
再说那班布尔善,鳌拜走后他大咧咧地坐在御榻上,笑对济世道:“这一场龙虎斗,要说大约也差不多了。我们开始吧,哈哈”。
济世此时拔剑在手,大声喝道:“有人乱宫,我们前去救驾!”
“救驾?”忽听远处有人哈哈大笑,“你们只怕是去害驾的罢?”
二人大吃一惊,回头一看,从保和殿后面的台阶上,一前一后走出两个人来,前面的,青巾布袍,手执长剑,威风凛凛,手拿折扇,文质彬彬,不用说,他就是吴六一帐下幕僚何志铭。紧跟其后的却是“铁丐”吴六一。
班布尔善和济世这一惊非同小可,还是班布尔善有能耐,随即大喝一声“随我杀上去者,官升三级,赏银万两”。说完,挥剑杀了上去,那齐集在乾清宫外的侍卫,大大小小也有几百名。听的班布尔善此言,个个目露凶光,跟随他挥刀杀将上去。
吴六一冷哼一声,挥臂厉声喝道:“与我拿下。”
“喳”,呼应声震天动地,响在皇宫的上空。从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中拥出了一支刀出鞘,弓上弦,枪刺闪光,旗甲鲜明的队伍,这支队伍足有五百多人。
吴六一也从亲随手中拿过一把大刀杀将上去。
双方顿时激烈的杀在一起。
此时张天宝提着刀带着热河八旗一部赶到,见此内力高呼“擒杀叛乱侍卫者,皇上必有重赏,众将士随我向前杀敌,杀”。喊完提刀就向前杀去。
“杀”,八旗精兵齐齐大喝一声,杀向叛乱的侍卫。
张天宝此时五虎断门刀法越用越精妙,刀刀见血,杀的兴起,把太监服饰一脱,光着膀子大呼“乱臣贼子,还不俯首,更待何时”。
那些叛乱侍卫自从张天宝带人加入后就没了斗志,听的此话,有的弃刀而逃,有的跪下投降。
班布尔善面色惨白,拔剑在手,向自己的脖子抹去。突然,一支雕翎箭“吱”地一声飞了过来,正中他的手腕,手中宝剑嗤地一声掉在地上。班布尔善好梦没做成,想自杀也没有成功,只好和济世一起成了铁丐吴六一的俘虏,接着又在乾清宫外抓住了正要逃窜的穆里玛。
众将士正自高兴之时,忽听的一声“皇上驾到”。
只见康熙乘着一顶明黄软乘舆被杰书等人簇拥着过来,众将士地动山摇地齐声高呼:“皇上,万岁!万万岁!”
康熙走下来扫了大家一眼,脸激动得通红。
高声喝道“众将士免礼”。
随即亲手搀起跪在前边的吴六一,张天宝,热河八旗统领等人,笑道:“难为你们了!众卿甲胄在身,都平身罢!”
“皇上万岁,皇上万岁,大清万岁!”众将士又齐声高呼。
'(第十二章 没官职的第一红人)'
众人大呼皇上万岁之时,张天宝从兴奋之中恢复过来,此时他却是瞧见地上全是鲜血,断肢,死尸,君臣们都是站在这上面,越看张天宝越是觉的心烦,越是恶心,胃里一阵不舒服,“哇”的一声,张天宝吐了。。。。。。
在如此气氛下,张天宝这厮竟然当着数百大臣,几万将士面吐了出来,康熙及众人都是一愣,随即康熙哈哈大笑起来,吴六奇,杰书,索额图,魏东亭以及站在张天宝周围的人也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吴六奇走到张天宝身边;伸手边拍其后背边笑道“刚看小兄弟你杀叛贼时,着实勇猛,没想到是第一次杀人,还是个雏,哈哈哈哈”。其余众人也都哈哈大笑。
康熙笑道“来人,到御医处开点安定心神的药物来,要不天宝这几天可是睡不好觉”。
众人见康熙如此看重张天宝,都对张天宝高看一眼,心思灵敏的人已经打定主意此事过后要好好巴结张天宝。
“好了,乾清宫议事,着人打扫此地”。康熙道。
身边太监随即高声“皇上起驾,乾清宫议事”。
那些早上不知道皇上计划赶来上朝的人都被吴六奇的兵丁请到宫内一处偏殿中休息,严禁外出,此时大局一定,那些被请到一边休息的人方知道皇上已经把鳌拜及其同党皆拿住,纷纷赶来上朝,这些人都知道,朝廷要大换血了,晚一步便可能被初掌大权的皇上认为不忠,都是一路小跑赶来乾清宫。
待康熙坐到乾清宫大殿之上的龙椅上,众王爷,大臣,将军们齐齐参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微笑道“众爱卿平身”。
众臣站定后,康熙开口道“吴六一。”
“臣在”。吴六一忙走出跪倒。
“尔带兵镇守三殿,擒拿鳌拜余党班布尔善等,有大功,现且赏你兵部尚书衔统摄部事,尔之部下有功之人上报吏部请功。明天去刑部监审鳌拜”。
“臣遵旨,谢恩”。吴六奇心里大喜。
“热河三位统领(龙套人物省略名字),尔等有勤王,擒杀鳌拜叛乱余党之功,特封尔等三人为一等毅勇伯爵,奋勇伯爵,英勇伯爵,赐黄马褂”。
三人大喜,忙叩头谢恩。
“康亲王杰书,尔明知鳌拜奸佞,为何缄默不语,鳌贼圈地换田屡犯禁令,你为何一言不发?念你勤王有功,又是皇室宗亲此次便功过相抵,着你明日与吴六一刑部监审鳌拜”。
康亲王开始吓的面如土色,后来听的康熙处罚如此之轻,不由激动的道“谢皇上不杀之恩,臣以后尽心为皇上办事”。
‘索额图,熊赐履,尔二人赐黄马褂,加封太子太保,(康熙现在还没大婚,这个官职只是先封着)鳌拜圈地之事由你二人负责。”
“微臣领命,谢恩”。皇上这是赏了个肥缺给他们两个,土地还不是他们说多少就是多少。二人也是大喜。
“魏东亭,尔有护驾擒拿鳌拜之大功,加封为三等北安伯,御前带刀行走,赏穿黄马褂。”
魏东亭忙领旨谢恩。
余下勤王之人皆有封赏不提。
其中一人引起张天宝的特别关注,那就是乌雅&;#8226;威武,官居正三品护军参领。
封赏完毕,那吴六一,索额图,魏东亭,康亲王及一些勤王大臣都不禁疑惑,好像功劳最大的一个人还没封吧。哪人出的除鳌拜计策,又亲自刺伤擒拿鳌拜,杀将夺宫门,带领热河八旗精兵血战乾清宫,为什么皇上没封。
魏东亭忍耐不住。出班道“皇上,还有一人未封,此若无此人,鳌拜不可能如此轻松拿下”。
吴六一也出班道“臣也赞同,若无此人,乾清宫之战胜负未知”。
索额图也出班道“皇上,若无此人之计策,如何能轻松拿下鳌拜及余党”。
那热河三位统领及康亲王等王爷也出班道“正是,若无此人斩杀守门将佐,我等如何能快速进宫护驾”。
康熙见这么多人出班提到一个人,哪里还不明白是谁。在那康熙心中,张天宝就是自己的亲兄弟般,张天宝的话基本就是他要说的话,封不封官无所谓,在说在康熙心里有个难题还没解决,那就是张天宝是个太监,有职司的太监最高四品,最低八品,普通太监则无品级,宫中总管太监共十四人,副总管八人,如果封太大的官,张天宝就不能跟在自己身边了。还有就是张天宝早就告诉自己,如果平定鳌拜了,千万别封他,他就愿意跟在康熙身边做个小太监,混吃混喝。
听的众人出班推崇张天宝,康熙只得苦笑开口道“众卿所奏,朕早已知道,乌雅天宝上前听封”。
张天宝本来晕晕忽忽,还没从杀人的状态中恢复过来,听得众人为他求官,心里大惊:你们这不是害我么,我本来想把这次功劳积攒起来,等时候公开自己不是太监时换自己的小命用的,现在封了,到时候万一康熙发怒,我拿什么换我小命,靠,靠。
此时听的康熙唤自己,忙出来跪倒就道“皇上万万不可封赏奴才官职,那是有违祖训,我一个小太监要那官职作甚,擒拿鳌拜都是众位大臣出力,我做的那点是奴才本来该做的,出大力的还是在殿的诸位王爷,大臣,将军们啊,皇上要封也是封他们啊。”
张天宝这番话让在殿的众人无不刮目想看,此等的高风亮节,不据奇功,忠心不二竟然在一个小太监身上体现出来,让他们感到羞愧不已。本来还有几个礼部老大臣想跳出来劝皇上不可封太监官职,听的张天宝如此一说,顿时心里对张天宝如此知礼感到满意,大感有此人在皇上身边真是大清之幸。
看到众人默默不语,各自在那沉思,康熙心中感慨万千“还是天宝知我心意,不想让我为难,到底是哥们啊”。
“众卿认为如何封法”。康熙随口把难题推给众大臣们,意思是问题是你们提的,你们来考虑,随即趁人不注意时悄悄的朝跪在地上的张天宝眨眨眼竖起大拇指。
张天宝其实也在偷偷瞄康熙,看见康熙小动作,顿时一笑也跪在那悄悄的竖起大拇指,康熙看见顿时眉开眼笑。这个手势是夸赞对方聪明牛x的意思,还是张天宝教给康熙的。
这个动作却落在有心人的眼中,那就是乌雅威武,他听的康熙唤张天宝为乌雅天宝时就开始注意张天宝了,在看到张天宝悄悄做小动作时,一溜眼看见皇上也在做同样的动作,顿时心里震惊非常,这个叫乌雅天宝的小太监是那一支的族人,竟然和皇上好到如此地步。嗯,抽个时间得请这位去府上叙叙,现在的乌雅家族比不上太祖在位的时候了,虽是满清八大宗族,但是现在官位最大的就是他这个正三品了,得找个强力的族人帮衬着才是。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