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跟大家开了几句玩笑,其实就是想换个话题,再说另一档子的事。从哪儿说起呢?记得咱刚才提到了秦桧,那么这段故事就从他身上说起。
话说秦桧夫妇自打从客栈逃出来之后,这两夫妻一路上提心吊胆也是受了不少苦。这一日他们终于进了南京城,秦桧登殿见了高宗皇上跪地就哭。高宗皇帝本来对秦桧并不陌生,他知道秦桧不仅文采出众而且是个书法圣手。其实这个高宗皇帝也是个手笔不错的人,尤其是喜欢绘画,关于他的字画后世也多有流传,至今亦被藏家视为珍宝。所以我老瞎子常说,看一个人不能一刀切,对于功罪应当分开来看,对于高宗的书画,我老瞎子敢说成是上品,就是不怕待会散场之后有人找我打架。打什么架?有理讲理,没理谁讲理呀!
闲言少叙。话说秦桧当时是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说出了真实的经过,他是在被金主完颜晟派往汴梁去当宰相的半路上逃到这边来的,一路上甚至都要了大饭,真是可怜至极!
秦桧这一哭一诉弄得高宗皇帝鼻子酸酸的,同时他也被秦桧对自己的忠诚所感动。本来嘛!人家放着做宰相的机会而不务,拼着命投到这边来大小总得给个官做。高宗当时一拍脑门,就给封了个礼部尚书之位,这也当说是人家秦桧运气好,因为当时高宗皇帝登基匆忙,朝中许多官职还没来得及封选,就这样好些个官职一直都空着。再一说就是这个高宗皇帝确实对秦桧的才华非常的赏识,他认为给秦桧尚书郎这个官职是名望所归。
话说秦桧入京之后,高宗皇帝有意无意总是借与秦桧切磋书法之由召秦桧私谈,当然话题时常都会问及徽、钦二帝在牢狱的情况。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高宗与徽钦二帝毕竟是宗亲,时隔这么久会有些想念这也是人之常情,而秦桧也是个聪明人,他更知道此刻的高宗心里想的是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所以他添油加醋地就给高宗编故事,弄得高宗皇帝是亦优亦喜,好不入神,秦桧也不失时机地明夹暗藏话里话外的劝高宗罢战议和。高宗皇帝本来就不想打仗,他认为自己霸在南疆立国南宋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可是迫于压力,他也不得不时常在朝堂之上喊一喊强国壮兵,光复大宋这样的口号。可是渐渐地,他对秦桧的安国之辞越听越顺耳,甚至还真的打算派个使者去跟金主完颜晟议和。
这故事说到这,大家也不难猜测出高宗皇上为什么一怒之下竟要立斩岳飞的原因了。宋高宗此时已被秦桧灌输得满脑子都是议和,虽然他当时还不敢说是重文轻武,但起码他对抗旨一说是万万不能容忍的,因为他需要的是一个“顺”字,所以他对岳飞开刀是杀一儆百也好,敲山震虎也罢,反正就是盼着有一天他当朝说出要与金国议和,满朝的文武都能够顺其圣意,甚至谁也不敢站出来反对。
话又说回来,当时高宗皇帝欲斩岳飞只是小试牛刀,当他看见宰相李刚和几位重臣都站出来求情,宋高宗就知道,现在来谈与金国议和还不是时候。
无独有偶。正当高宗皇帝一筹莫展之际,他突然得到宫内太监的密报,说金国派使臣前来议和。
这个使臣的到来不禁令高宗皇上大喜过望,他马上在后宫召见了这位金国的来使。
各位:咱捅破这层窗户纸说亮话,这个使臣不是别人,正是被岳飞打得大败的金兀术手下的军师哈迷蚩。
有人说了:怎么这么巧,高宗皇帝正为议和的事急的没招,就突然掉下来信使哈迷蚩这么个粘豆包?
其实这话要解释起来也并不麻烦,咱就借此机会给大家简单地说上两句。
话说金兀术被岳飞火劫了大营之后,自己的三十万大军教火烧得燋头烂额,好容易才脱得了性命,等过了济水河天一亮再清点人马,三十万大军损失了十好几万。这个金兀术不禁心疼得顿足捶胸,本来自己已经困住了二十万宋军,眼看到了第五天他估计山上的宋兵因为没有水喝已经是无力反抗,正打算天亮之后就进山围剿,没想到夜梦之时火起,这一场火不仅把自己辛辛苦苦煮熟的鸭子给弄飞了,而且还把自己给烧得灰头土脸,丧家犬一般一路上靠打家劫舍维持着才勉强熬到了东京汴梁城,金兀术在汴梁补充了粮草等物资,这才又重新整编好兵马,回奔金都。
(字数超限,下章接续。)
看书辋小说首发本书
第二百七十章 毁前约金帝操戈()
第二百七十章毁前约金帝操戈
金主完颜晟见金兀术兵败而归,立刻怒斥道:“汝持重兵不能得南宋之寸土,反遭宋军后袭,分明是用兵失策乃有勇无谋之莽夫之举也。今伐人之师反被伐,正是中了宋人的诱敌之策,故属将之无能也。”
金兀术听了赶紧争辩道:“此次兵征并非臣用兵不利,而是遭到了岳家军的偷袭所致。这帮岳家军不仅兵马强悍,且不循章法,乃魔鬼之师也。”
各位:说到这咱再给大家插上几句。其实当时金兀术被岳飞放的一把火给烧蒙了,以为是神兵天降,等他过了济水河,在往汴梁的路上遇见了几个耶律阿杜部下的残兵。他仔细一问才知道,阿杜全军覆没就是败在了岳家军的旗下。他根据路程时间和这支军队作战的凶猛风格来判断,这支夜火烧营的大军就是那支曾经在汴梁城外马踏联营的岳家军。金兀术这次虽然兵败,但他心里并不服气,他认为岳家军只是战法奇特,经常攻人不备,如果有一天我与他拉开架势,兵对兵将对将决战一场,说不定鹿死谁手。
好了!现在咱们再接着说正题。
话说完颜晟怒斥了金兀术一顿之后,同时他对兵剿南京的事彻底失去了信心。这样,议和的念头渐渐又在他的脑海中清晰和坚定起来,为了试探宋高宗的斗志,他这才要派人给高宗皇帝传书,至于为何选中了哈迷蚩,当然他对哈迷蚩的口才和睿智还是蛮有信心的。关于传书的内容咱暂且不提,单说完颜晟这一封书信,竟引来了一段“金銮殿李刚罢相,满江红英雄泣血”的故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二百七十回
毁前约金帝操戈战豫州曹元中计
各位:上一回咱说到了金主完颜晟给宋高宗传书,书中所及当然是商量议和之事,虽然没谈什么具体条件,可由于正中了高宗皇帝的下怀,于是乎他就与秦桧密商议和之事。
这一日,高宗皇帝觉得时机成熟,他在早朝上就提出了与金国议和的想法。谁知道高宗皇帝这话刚一出口,就见李刚走到殿中央奏道:“微臣以为,现在我大宋正处在一国两治之际,金扶刘豫枉权在北,使宋宗蒙辱。皇上理当以匡扶宋之宗业为务,驱金辽之军于国境,一统天下。”
高宗皇帝听了李刚这话,他皱着眉头说道:“李爱卿言之复国乃国力所不及,暂且休提,退一旁去吧!”
谁料李刚闻言不仅脚下生根般一动不动,反而是摘下了头上的乌纱,托在胸前。
高宗皇上见李刚如此举动,他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说道:“朕与金议和心意已决。若欲复国则必须先富国,国富则民安,民安则兵壮……”
高宗皇帝说起他的复国之道倒是慢条斯理,句句确凿,可此时的李刚却已经气得两手发抖,他一声没吭,扔下手中的乌纱帽,转身望殿外就走。
各位:虽然在这段故事中李刚的言语不多,可“李刚罢相”在这段故事里却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所以在这里不得不提醒大家一句。
话说高宗皇帝见李刚撇下乌纱拂袖而去,在满朝文武皆瞠目结舌的状况下他却视而不见,继续接着说道:“朕议和乃是以治国为本,是安国以瞻远,励志而藏精,望众卿勿要阻拦。”
皇上此言一出,谁还敢站出来说话?这时候有一个人暗暗窃喜,谁呀?这人正是秦桧。秦桧笑得不无道理,果然没过多久,高宗皇帝就封秦桧为宰相,开始了他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罪恶历史。
其实秦桧对于宰相这个位置早就虎视眈眈,甚至是做足了功课,他采用多种手段拉拢贿赂身边的大臣,张所就是其中一例。
在秦桧的秘密妥协和唆使之下,宋高宗与金主完颜晟开始频繁的书信往来,当然,其中谈的都是议和条件。宋高宗主张维持现状,那金主完颜晟自然是欣然同意,因为他不仅保住了自己锅里的,而且还把别人碗里的肥肉也捞到了手,宋高宗这场议和简直就等同于卖国。
秦桧身为宰相,他当然知道高宗皇帝这么个协约法必然会遭到群臣的反对,所以他一再嘱咐高宗,关于协约的内容不要让大臣们知道,因此上宋高宗对于议和他只报喜不报忧。
恰巧这一年,高宗皇帝迁都杭州,为了消除臣僚们的抵触情绪,他借机大肆封赏,给外官加官晋爵,这其中就包括岳飞。
大家知道,岳飞是个个性执着,脾气又比较倔强的人,宋高宗三次封他为枢密副使,岳飞都拒而不受,到最后在张所的劝说下,他这才受少保一职,只在名义上接任枢密副使。
宋绍兴十年,金太宗完颜晟病逝,世子完颜亶继位,号熙宗。这个熙宗登基之后,他并不满足于在金国做皇上,他想到汴梁去称帝。可是要想做跨金、辽、宋三域的国君,南宋仍然是他的心腹大患,他拿着一幅新绘制的地图,怎么瞧着南宋这块地域怎么刺眼,要拔掉这颗眼中钉的唯一办法只有一战,这次熙宗下定决心要出兵灭宋。
新帝完颜亶的这一想法虽然有不少的大臣反对,可那些主战的将领却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头一个就数金兀术,因为金兀术自打上次兵败逃回来,遭到了旧主完颜晟的一顿训斥,他损失了二十几万军队输得太惨,纵然心里不服,也是有口难辩,眼看着太宗皇帝与南宋议和,这英雄没了用武之地,自然就憋得难受,整日无所事事,靠歌酒美姬消愁。这一回新帝完颜亶登基,这位新帝的野心自然就和金兀术的复仇之念一拍即合,所以金兀术他主动请缨,率兵出征。
这话,如果要是完颜晟在位,金兀术也绝不敢如此地张扬,他在完颜晟面前自觉脸都没处搁,哪还好意思出头露面?
再说新帝完颜亶。他见梁王完颜兀术主动请战,便出旨派金兀术为三军主帅,领兵六十万前去攻打南宋。
不过,这次新帝完颜亶仍怕不保险,在金兀术大军出征之后,他又传了道旨意,令伪宋皇帝刘豫出兵二十万,取道汜水,从左翼策应金兀术大军南下。
再说南宋皇帝赵构。这次金国撕毁协议派大军轰轰烈烈挥师南侵,高宗闻讯立刻征兵选将以御金敌,可令他头疼的是,这些年来高宗皇帝重文轻武,因此上对武官封赏得比较少。眼看战报一封又一封,一座座城池相继沦陷,高宗皇帝急了,他在朝廷高声道:“今敌两路犯我南宋,战事紧急,朝中武官若无人请缨,朕可就要派将了。”
各位:自古一提起昏君,都是说他良莠不分,是非不明,但也不能说昏君就不聪明,其实高宗皇帝非常的聪明,只是看问题的角度跟常人不同而已。此刻高宗这一句话出来,其实他是在敲山震虎,那意思是说:你们这些吃我俸禄的武官们,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