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害部门,他们的影响力就会迅速减弱,他们根本没法再对江夏官员的任用产生影响。
现在唯一好一点的是,郭东阳现在仍然占据着省委组织部长的位子,但是由于省委组织部长并不是人事任命的最后决定之人,而且现在夏伟仪又多了一个帮手叶平宇,相信叶平宇会起到一个制衡郭东阳的作用。
冯深原来担任省委副书记的时候,权力比较虚,主要是因为夏伟仪很少用到他,省委副书记的专职职责就是协助省委书记办理一些事务,而省委书记主抓党务,以及一些重大决策,省委书记的权力是非常全面的,因此只要省委书记愿意将一些权力转交给省委副书记,那么省委副书记的权力就是很大,但是当他不愿意把这些权力转交给省委副书记的时候,那么省委副书记的权力就是很虚。
冯深自然是不受到夏伟仪的器重,因此导致冯深有些心灰意冷,想着离开安西省,同时也不敢担当抗起江夏官员大旗的重任。
但是现在叶平宇不同了,夏伟仪对他极其信任,只要夏伟仪将权力让=给叶平宇分享一部分,叶平宇的实权就是很大,郭东阳这个省委组织部长以后恐怕都是要听他的。
一想到这个局面,杨国昌的心里就开始琢磨起来,如何摆脱身上的江夏官员的标签,不再去趟江夏官员这趟浑水。
杨国昌渐渐打定了这个主意,不再与孙明郭东阳他们搞在一起了,而对于季远大,他决定与他也是划清界限,坚决不再容忍季远大的越权行为!
正当杨国昌在作这样考虑的时候,江夏市又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情,央道的焦点访谈突然将矛头指向了江夏市。
江夏市的钢厂众多,尤其是永利公司名下就是有着好多家钢厂,同时江夏市还有着其他各种性的企业,导致整个江夏市污染非常重。央视媒体通过明查暗访,调查了江夏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钢厂排放量超标,一些企业违法排放污染物,造成土地和大气污染,将这些情况在央视媒体进行了曝光。
这一曝光的情况一经在焦点访谈上播放,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响。杨国昌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事情,立刻紧张的要命,马上与省里进行联系,把这个情况向省委汇报。
省委宣传部长胡东风此时当然也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实际上这个事情他们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而且汇报给了夏伟仪。夏伟仪没有说什么,而且央视这样做,他们即使想摆平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之前有一定的消息渠道,可以知道将会曝光的事情,只是他们没有去摆平这件事而已。
现在央视终于曝光了出来,夏伟仪接到胡东风的报告之后,立刻批示,要求江夏市委马上研究出解决的方案,务必要抓好环境治理的工作。
最快更新无错访问请访问:【!,。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气数已尽()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气数已尽
杨国昌接到夏伟仪的批示,连忙召集市委常委过来召开常委会,研究这个事情。季远大是姗姗来迟,杨国昌看到后是第一次向他发火:“远大同志,市委办通知你几点过来开会的,你看现在几点了?”
杨国昌此话一出腆着表情的季远大顿时怔住,但是当他看到杨国昌脸上那种愠怒的表情,他想了想没有说话,走到了自己的座位前。
一连串的事情已经让季远大失去了往日的斗志和风范,没有了往日的雷厉风行,而杨国昌此时毫不考虑他作为市长的面子,直接批评他也是少见他顿时意识到处境两个字,难道杨国昌对他也要落井下石?
“央视对我们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曝光,情况很严重,省委夏书记作了批示,必须要立刻进行整改,近年来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即使我们拥有万贯家财也没有用,在环境污染面前不分穷人和富人,都要遭受环境的灾难,有人赚钱而破坏环境,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我们今后要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性,务必动手把环境污染的问题给治理好,远大同志,你是市长,你来讲一讲吧!”
杨国昌态度严肃地讲了一下这个问题,并痛斥破坏环境的事情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而这种愚蠢的行为之前在江夏却是十分盛行的,经济发展,GDP,就顾不得环境污染的事情了。
杨国昌一说完,便看向季远大。季远大坐在那里,像一座小山,面无表情了,他很想发火,发泄一下内心的郁闷,但是又不知从何发起,最近有人老是针对江夏市,自从省里更换了领导层,江夏的事情就是麻烦不断,明显是故意针对江夏市的。
现在杨国昌要让他讲话,他呼了一口气,眼睛扫了一圈会场,压制一下自己的内心,突然沉声说道:“这是有人在故意搞我们,想搞垮我们江夏市,目的是针对李主任,针对我们在座的诸位!我们江夏市发展的很好,但是有人看不顺眼,总想针对我们,查我们这个,查我们那个,媒体也是不断骚扰,这不是就事论事,目的是整人!江夏市的确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这不是我们的独特现象,而是在好多地方都存在这种情况,只是程度不同罢了,现在只针对我们江夏市是什么意思?现在要让我讲,我不怕,我们江夏没有错,不必要进行什么整改,我就是这个态度,今天这个会我不开了,要让谁负责谁负责去,反正我是不负责的!”
季远大越说越激动,说到最后,便是站了起来,一离身,走了出去,留下一大堆张目结舌的眼睛和嘴巴。
“我去看看季市长。”看到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常务副市长王端启连忙站起来说道,要出去找一下季远大。
杨国昌此时才反应过来说道:“不用找了,他走了,你还在,现在我们研究这个问题。”
杨国昌一时有些蒙,没想到季远大会讲出这番话,明显是出格了,但是他此时如果反应过于慌乱,那就显得他没有定力,他必须要主持好这一次的常委会,把事情研究好定下来,至于季远大的事情,等事后再说。
王端启一看,只好又坐了下来,杨国昌见季远大已走,他就直接针对这个事情做了安排,要求市政府务必要贯彻落实好夏伟仪的批示各个污染的企业一律关停,搞好环境治理,必须等到环评达标时才能再开工生产!
王端启代表市政府作了表态,他表完态之后,杨国昌立刻宣布散会。散完会之后,杨国昌略想了一下,觉得自己必须亲自去省城一趟,把季远大这个事情给说个明白,不然,事后如果省委知道了,必然会造成一定的麻烦,他现在绝对不能再给季远大背书了。
想到这里,杨国昌立刻前往省城,到了省城之后,去联系夏伟仪,而一联系,却是知道夏伟仪去京城了,省城,大概也是因为环境污染的事,去京城向国务院汇报了。
一看到夏伟仪,杨国昌想了一想该怎么办呢,是不是要就此回去不汇报了?要不向省长汇报?但是一想向省长汇报似乎不大合适,而且高家采也有可能与夏伟仪一起去了,环境治理是政府的责任啊!
仔细盘算半天,他突然想到了叶平宇,叶平宇现在是省委副书记,协助夏伟仪工作的,要不向他汇报一下?这个事情必须要早汇报,如果汇报完了,那便是政治态度问题,季远大的牢骚很是严重,已经超出了牢骚的范畴,已经是一种政治攻击了,如果他不及时汇报,难免会让夏伟仪觉得他包庇,在这个时候,他必须要与季远大划清界限了。
杨国昌心中一定,便是去找叶平宇。叶平宇现在的办公室搬到了原来冯深所在的房间,纪委书记的办公室那边他也有时过去,但是相对来说比较少了,因为他现在是省委副书记了。
而他这个省委副书记看来很受夏伟仪的器重,一有什么事便是找他去办,弄得他现在比原来忙多了。本来现在实行的是常委负责制,也就是说各个常委各负责一部分工作,然后直接对常委会负责,不像原来那样,还需要副书记进行分管,现在是专职副书记,只是协助省委书记抓好党务工作,手中不再负责具体的工作了。
但是再常委负责制,也离不开书记的领导,事情上常委会之前,必须要向书记汇报,书记同意了才能上常委会,因此在上常委会之前,要有一个必经的程序,那就是要向书记汇报情况,征得书记的同意。
书记虽然不能直接决定某些事情,但是上不上常委会他说了算,这是书记强势的地方。而现在如果有常委来向他汇报问题,夏伟仪总是告诉他们先向叶平宇汇报一下再说平宇同志把一把关。
夏伟仪一下子把叶平宇推向了前台,增加了叶平宇手中的权重他这个省委副书记不是有名无实了,各个常委,除省长之外,必须要先向他汇报工作情况,然后才有可能上常委会。
这也是杨国昌会想到向他汇报工作的原因之一,现在在大家看来向叶平宇汇报工作和向夏伟仪汇报工作是一样的,叶平宇手中的权力顿时膨胀了起来。
杨国昌来到叶平宇的办公室,称呼了一声叶书记,当然此时这个叶书记与原来那个叶书记含义不一样了。叶平宇抬头一看见他,便连忙起身迎接笑道:“杨书记啊,快进来坐,快进来坐。”
事先早已经过了通报,但是叶平宇见到杨国昌仍然显得十分的客气,夏伟仪越把这种权力交给他,他越是要谦虚一些,不然会招人人嫉恨的。
韦高博进来给杨国昌倒了一杯水,然后便带上门走了出去,叶平宇与杨国昌坐到了一起。叶平宇不知道他来找自己什么事,但是他知道江夏受到央视曝光的事情。
“杨书记,你是稀客,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找我?”叶平宇笑了一下说道。
听到稀客两个字,杨国昌突然感到一阵惭愧,之前与叶平宇的交往不多啊,而以后看来要多交往了。
“叶书记,我过来向你汇报一个事,事情很紧急,也没有提前联系,就直接过来找你了。”杨国昌沉了一口气向叶平宇说道。
叶平宇一听,笑着说道:“说什么汇报,杨书记你有什么话就讲吧!”
杨国昌这才向叶平宇汇报起季远大在市委常委会上的表现来,表示觉得这个事情很严重,必须要向省委作出汇报。
“叶书记,季远大政治素养不高,讲出了这样的话,我作为市委书记深感惭愧啊,平时没能带好班子和队伍,导致个别领导干部作风不谨,讲话随便,直至出现了这种事情,我感到很内疚,等夏书记回来了,我还要向他作出检讨!”杨国昌在讲完之后表态道。
叶平宇坐在那里默默地听着,当他知道季远大居然在常委会上公然讲出这番话以后,心里面也是感到震惊,心想这个季远大失去心智了,如果没有失去心智了,那就是胆大妄,什么针对李步刚,针对江夏市,这不是意气用事吗?在政治上最忌讳的事就是意气用事,谁意气用事就说明谁的政治寿命要终结了,用一句迷信的话来说那就是气数已尽了,如果没到这种地步,一般不会讲出这种蠢话的,现在季远大绝对是在犯糊涂了,气数要尽了,别人就是想保也是保不住的。
而杨国昌此时专门过来向省委汇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