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爷太妖孽:本妃要跳槽-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宫傲雪也不惊恐,静如钟的坐着,她倒是想知道接下来这吴生还会说出什么惊天大秘密。

  “你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清楚了。”皇后严厉的看着吴生,这种事情开不得半点玩笑,也出不得半点差错。若是今天不让吴生把话说清楚,只怕今后难堵众人的幽幽之口。

  “是,这件事得从一年半前说起。”那吴生在地上叩了几个头后开始说起了整件事情的始末。

  “草民有个好友,叫王子服,白县罗店人。他父亲很早就死去,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母亲也就是草民的姑姑。

  子服虽命苦但生性聪慧,也勤奋好学,十四岁考取秀才,入泮宫读书。他的母亲也很疼爱他,平常不让他到郊野游玩。从小就聘定萧氏为妻,可不巧,这萧氏还没嫁过来就死去,所以王子服求偶未成。

  恰逢正月十五上元节,我见他精神不好便邀他同去游玩。刚刚到村外,草民家中就有仆人来,说家中有要是,让我回家,御史小生便先回去了叫。子服原本牙咬和我一起回家,可见村外游女众多,便乘着兴致一个人到处游玩。我也就回家了。

  子服在游玩的时候,看见一女子容貌绝美,笑容可掬,手拿一枝梅花。好友被那女子吸引,目不转睛地看着女子,竟然忘记了顾忌。那女子走了去几步,把花丢在地上,说说笑笑带着婢女离开了。

  王生拾起那花,对花爱不释手,可从此神情惆怅,像是神魂都丢掉了,于是怏怏地回家。到了家里,把拾来的花藏到枕头底下,倒头就睡,不说话也不吃东西。姑姑为此非常担心,请和尚道士施法以消灾祛邪,病情反而加剧。身体很快消瘦下去。

  医师来诊视,让他吃药发散体内的邪火,王生更恍恍忽忽,像是被什么逮住了。姑姑细细地问王生得病的来由,他默默地不作回答。恰好我闻讯赶去,姑姑嘱咐我一定要细细盘问王生。

  我到王生榻前,王生见到我就流下泪来。

  我当时还很好奇,这好端端的人怎么就病了。御史靠近床榻劝解安慰他,渐渐开始细问。王生把实情全说出来,而且求我代为谋划。

  我当时见他精神萎顿,还以为他说的是胡话,于是笑着宽慰他,说他的心意也太痴了,这个愿望有什么难以实现?我将代他访求那名女子。我还告诉他在郊野徒步行走一定不是显贵家族。假如她尚未许配人家,我就一定能把事情办成;若是已经许配了人家,那完美拼着拿出众多的财物,估计那女子也一定会答应。只要他病愈,成事包在我身上。

  王生听了我的话,不觉开颜而笑。我就出去告诉姑姑,寻找那女子居住的地方,但探访穷尽,一点踪迹也没有。

  姑姑十分忧虑,拿不出什么主意。

  我家中又有事,于是回家了。

  我走后王生的愁容顿开,吃饭也略有长进。几天以后我去姑姑家,本以为子服已经忘了那件事谁曾想他问我谋划得怎么样了。

  我不忍心告诉他实情,于是就欺骗他说:‘已经找到了。我以为是什么人,原来是我姑姑的女儿,就是你的姨表妹,现在还在等人聘定。虽然是家中亲戚婚姻有些隔碍,但以实情告诉他们,一定会成功。’为此他还高兴得眉开眼笑,还问我说表妹家住在什么地方。我就骗他说哄住在西南山中,距他们家大约三十余里。子服又再三再四嘱托我,为了他的病能痊愈,我便自告奋勇地承担了下来。

  从此以后他饮食渐渐增加,身体一天一天地恢复。看看枕头底下,花虽然干枯了,还没有凋落,细细地拿在手上赏玩,如同见到了那个人。

  他身体渐渐恢复,我也怕事情瞒不下去,就不敢再去他们家。

  子服多次写信叫我去他们家,我都支吾推托不肯赴召。

  他因我不去而生气,心情悒郁,很不高兴。姑姑担心他又生病,急着为他选择女子作妻,稍微和他一商量,他总是摇头不答应。只是每天盼着我去。我久久不去,王生也就更加怨恨我。后来他赌气把梅花放在袖中自己去西南山中寻找,姑姑当时也不知道,他就孤零零地一个人走,没有人可以问路,只是朝着南山走去。

  大约走了三十余里,群山重叠聚集,满山绿树,空气新鲜,感觉特别清爽,四周安静,一个行人也没有,只有险峻狭窄的山路。远远望见谷底,在丛花群树中,隐隐约约有小的村落。走下山进入树林,见到房屋不多,都是茅屋,而环境十分幽雅。向北的一家,门前都种着柳树,院墙内桃花杏花还开得很繁茂,夹杂着几株美竹,野鸟在其中鸣叫。猜想是人家园房,不敢贸然进去。回头看着,对着门有块石头平滑而光洁,就坐在石头稍事休息。

  不久听见墙内有女予高声叫‘小荣’,声音娇细。正在静心听的时候,有一女子由东向西,手执一朵杏花,低着头自己想把花簪在头上;抬头看见王生,于是就不再簪花,含笑拿着花走进门去。王生仔细一看,这女子就是上元节时在途中遇见的。心中非常高兴,但是想到找不到关系门路进去;想喊姨,只是从来没有来往,害怕有讹误。门内又无人可问,坐立不安,来回徘徊,从早晨直到太阳偏西,眼光顾盼,几乎要望穿,连饥渴都忘了。时时望见女子露出半个面孔来窥看他,似乎是惊讶他久不离去。

  后来有一位老妇扶着拐杖出来,问:‘你是哪里的年青人,听说你从早上辰时就来了,直到现在,你想要干什么?不会肚子饿吗?’王生赶忙起来行揖礼,回答说:‘将在这儿等亲戚。’老妇人耳聋没听见。王生又大声说了一遍。老妇人于是问:‘你的亲戚姓什么?’王生回答不出来。老妇人笑着说:‘奇怪啊!姓名尚且不知道,怎么能探亲?我看你这年青人,只不过是书痴罢了。不如跟我来,吃点粗米饭,家里有短榻可以睡,到明天早上回去,问清楚姓名,再来探访,也不晚。’王生正肚子饿,想吃饭,又因为从这以后渐渐接近那美丽女子,非常高兴。

  跟从老妇人进去,见到门内白石铺成的路,路两边树上开着红花,一片一片坠落台阶上。顺着路曲折转朝西边,又打开一扇门,豆棚花架布满庭中。老妇人恭敬地请客人进入房舍,四壁泛白,光亮如镜;窗外海棠树,枝条带花伸入屋子里;垫褥坐席,茶几坐榻,样样都非常洁净光亮。刚刚坐下,就有人从窗外隐约窥看。老妇人叫道:‘小荣,赶快吃饭。’外面有婢女高声答应。对坐的时候,详细介绍家族门第。老妇人说:‘你的外祖父,是不是姓吴?’王生说:‘是的。’老妇人吃惊地说:‘你是我的外甥!你母亲,是我妹妹。近年来因为家境贫寒,又没男孩子,于是致使相互之间消息阻隔。外甥长成这么大,还不认识。’王生说:‘我这次来就是为了找姨,匆忙当中忘了姓名。’老妇人告诉他‘我姓秦,没有生育,只有一个小女儿,也是妾生的。她的母亲改嫁了,留下来给我抚养,人也不算愚钝;只是教育太少,喜嬉闹,不知道忧愁。过一会儿,叫她来拜见你认识你。’没有多久,婢女准备好了饭。老妇人不断地劝王生多吃,吃完饭后,婢女来收拾餐具。老妇人说:‘叫宁姑来。’婢女答应着离开。过了不久,听到门外隐隐约约有笑声。

  老女人又唤道:‘婴宁!你的姨表兄在这里。’门外嗤嗤的笑声不止。

  婢女推着婴宁进门,婴宁还掩住自己的口,笑声不能遏止。老妇人瞪着眼睛说:‘有客人在,嘻嘻哈哈,成什么样子!’婴宁忍住笑站着,王生向婴宁行揖礼。老妇人说:‘这是王生,是你姨的儿子。一家人尚且互不相识,真是让人好笑。’

  第77章阴谋2

  王生对那女子心生爱慕便问了她的年龄。

  这婴宁又笑起来,笑得俯下身子,头都没法抬起来。老妇人对王生说:‘我说教育太少,由此可见了。年纪已经十六岁,呆呆傻傻像个婴儿。’

  那老妇人得知王生还未娶妻就替婴宁说媒,对他说:‘像外甥这样的才貌,怎么十七岁还没有聘定妻室呢?婴宁也还没有婆家,你两人非常相匹配,可惜因为是内亲有隔碍。’

  王生没作声,眼睛注视着婴宁,一动也不动,根本无暇看别的地方。

  第二天,王生到房子后面,有半亩大的园,细草如毡铺在地上,杨花朵朵散落在小径上。有草房三间,花树四面环绕着草舍。王生穿过花丛,慢步行走,突然听到树上有沙沙的声音,仰头看,原来是婴宁在树上。看见王生来,狂笑起来,几乎要从树上掉下来。王生心疼的说:‘不要这样!要掉下来了。’婴宁一边从树上下来一边笑,笑不能止,将要到地上的时候,一失手,掉下来了,笑声才止住。王生扶着婴宁,暗中捏她的手腕,婴宁的笑声又起,靠着树不能止,很久才停下来。王生等她笑声停下来,才拿出袖中藏的梅花给她看。婴宁接过花来说:‘花枯了,为什么留着它?’王生说:‘这是上元节时妹子留下来的,所以留着它。’婴宁什么也不懂,于是继续问:‘留它有什么用意?’王生对婴宁本就爱慕,也没什么好忌讳,便说出心中实话,告诉她:‘用以表示爱你不忘你。从上元节和你相遇,天天思念以致生病,自以为要死了,没想到能再见到你的面容,希望你怜悯我这一片痴情。’婴宁根本就不懂得男女之爱,也不懂得接受王生的爱,便说:‘这是很小的事情,既是亲戚还有什么吝啬,等兄长走的时候,将唤老奴来,在园中折一大捆花背着送你。’王生对此还哭笑不得,不过看着婴宁纯洁无暇倒也不在说什么。

  王生走了两天没回来,姑姑很担心他的安全于是到村中寻找,竟然没有一定踪迹,就来询问我。我记起以前说的假话,就让姑姑到西南山中去寻找。

  王生想起自己已经出门两天,害怕母亲担忧,就告诉那老妇自己要回家,并且请让婴宁和自已一同回去。老妇人当时很高兴,说:‘我有这个愿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是我老弱的身躯不能去远处,外甥能带妹子去,认识阿姨,非常好。’就呼叫婴宁,交代了一些事情后让婴宁跟着王生一起回家了。

  回到家中,姑姑看见婴宁非常漂亮,惊奇地问是什么人。

  王生回答是姨表妹。王母心中一念,觉得不对,便告诉王生说:‘以前吴生和你说的,是哄骗你。我没有妹妹,从哪里得到外甥女?’于是问婴宁,婴宁告诉王母,她不是这个母亲生的。她父亲姓秦,死的时候,她还在襁褓中,记不起那时的事。姑姑这时才记起自己果真有一个姐姐,这时才说道:‘我有一个姐姐嫁给姓秦的人,倒是确实的。但她死了很久,怎么能又活过来?’于是很好奇,细问老妇人的面目特征和脸上的黑痣,都完全和那姐姐的特征符合。王母又疑惑地说:‘这倒是我姐姐,但是已死多年,怎么能又活过来?’

  这件事一直困扰着姑姑,她寝食难安便捎信让我去了解一下情况,我去了姑姑家,在那我见到了婴宁,也就是如今坐在这里的太子妃。我询问后才大概了解了情况,迷迷惑惑地想了很久。忽然响起一件事,便问他们:‘这个女子名叫婴宁吗?’王生肯定了,我急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