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小舟,浮沉皆不由己,只能一任那具强有力的身躯将她抛向无边无尽的远方,再将她拉回到他的身旁。
到最后,傅珺甚至连一个手指头都动弹不得了,红绡之中,除了偶尔传来她“嘤嘤唔唔”破碎的呜咽声,便唯余一片浊重的/喘/息……
*******************************
一夜芙蓉帐暖渡/春/宵的结果,便是次日晨起时,傅珺是被孟渊拖起来的。
昨夜睡得太迟,导致傅珺睡眠不足。
然而,当她坐在镜前时,镜中少女一双清眸雾气弥漫,颊边泛出娇嫩的桃粉,红唇鲜嫩欲滴。这一切无不昭示着,对于昨夜之事,这具年仅十六岁的身体其实是相当适应以及乐在其中的。
并且,她的芯子,似乎也很欢喜。
这想法让傅珺的心尖又颤了颤。
她转开眼眸,不敢多看镜中那张娇媚得快要滴出水来的脸,快手快脚翻出香粉,薄薄地盖了一层,这才将气色变得正常了些。
早在丫鬟们蜂拥进屋的时候,孟渊便提着长刀出去了。
这是他每天的惯例,时间不定,通常丫鬟何时进屋,他就何时去练刀术。
待傅珺终于梳妆打扮完毕,孟渊便也回转了来。
他显然已经在外书房沐浴过了,换了一件干净的墨色直裰,身上有一股清新的皂角香气。
他一进屋,丫鬟们便齐刷刷地避出了屋外,唯有沈妈妈留了下来,帮傅珺整理衣裳。
还好孟渊没有“妈妈婆子恐惧症”。望着硕果仅存的一位服务人员,傅珺心下暗自侥幸。
此时已是天色大亮,两个人也没多耽搁,收拾齐整后又略用了几口点心,便去给国公夫妇问安。
方才行至素心馆廊下,傅珺便听见了屋中传来的笑语声,其中还夹杂着吴氏有些得意的说话声。
她与孟渊对视了一眼,孟渊便凑至她耳边,低语道:“孟翀回来了。”
傅珺点了点头,脚下未停,跟在孟渊身后进了明间儿。
第620章(200月票加更)
帘外的小丫头通传了一声,吴氏便在帘里笑道:“哟,这是你三叔三婶来了,你也好久没见了,快些去见个礼。”
在她有些嘈切的话语声中,孟渊与傅珺已是跨进了门槛。
傅珺扫眼一看,便看见了偎在上座旁的孟翀。
孟翀的小脸整瘦了一圈儿,两眼下有淡淡的青印,身上的少爷气已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与年龄不符的暮气,整个人有些死气沉沉的。
看起来,入宫伴读的这段日子,对孟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傅珺一面心中思忖,一面便向孟铸与裴氏见了礼,又与大房并二房夫妻问了好。
裴氏的一颗心全在乖孙身上,只淡淡敷衍了一句便罢。吴氏得意地向傅珺瞥了一眼,亦凑在裴氏身边说话,两下里说得十分热闹。
孟铸此时心下是很欢喜的。
嫡亲的孙子回来了,刘筠这个皇帝果然说话算话,由此亦可知在刘筠的心里,他这个国丈还是有些地位的。
他笑着捋着胡须,破天荒地没有对裴氏的敷衍态度表示不满,而是笑着问孟渊道:“营里的事情都忙完了?”
“是。”孟渊淡声应道。
孟铸点了点头,又问:“听说今年要自云贵班军,可有此事?”
“有。”孟渊仍是只回了一字。
孟瀚此时便插了一句:“父亲,儿子听人说要开选秀女了。礼部那里是不是有了消息?”
孟铸捋须的手顿了一顿,方道:“确有此事。如今正等着内阁拟章程。礼部也在着手备办着了,若是快便是今年底,最迟明年春上,旨意便会下来了。”
“哎哟,”吴氏有些夸张地叫了一声,“这圣上当真要选秀女?”
“这还有假?”孟瀚略有些不屑地嗤了一声,又蹙眉道:“这些事你们女人家又不懂。”
吴氏向孟铸瞥了一眼,见国公爷正襟危坐,并没有不满的意思,她便又壮着胆子接口道:“我这也是担心哪。皇后娘娘也不知现下如何了?”
这话倒说得众人一阵沉默。
皇帝选秀女。那必然又有好些鲜花嫩柳般的姑娘入宫伴驾。而皇后孟清已经年近三十了。又只得一个儿子在膝前,还不是亲生的,这万一哪个秀女得了宠,孟清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裴氏对这个继女虽全无感情。此时她倒是真有些担心。于是她便向孟铸道:“老爷。可要妾身递牌子进宫陪皇后娘娘说说话儿?”
孟铸未置可否,一旁的孟瀚却是眼珠转了转,试探地问道:“大伯父家里。可要先去知会一声?”
孟铸捋了捋胡须,淡声道:“再等等,待内阁那里出了章程再看。”
听其话意,对孟瀚的建议却是采纳了。
孟瀚的脸上便露出个笑来,吴氏亦是眼神微闪。孟澄从头到尾一言不发,端坐椅上如同山岳,与孟渊的冷漠如出一辄。
傅珺便向孟瀚瞥了一眼。
孟瀚的反应倒是挺快的,这里才说要选秀女,他就想着孟钊家里那五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了,而看孟铸的意思,大约也有以孟家女帮皇后固宠的意思。
说起来,孟沅今年已经过十五岁了,孟漌亦有十四岁。若是明年选秀,这两个姑娘年龄倒都够,只不知孟钊对自家女儿又有着怎样的打算。
她心中正自思忖着,忽闻孟铸咳了一声,道:“过些日子,三郎媳妇递个牌子进宫去瞧瞧太后娘娘吧。”
蓦然被点了名,傅珺一下子回过神来,转眸处便见孟铸正看着她,目光殷殷,脸上的神情颇为温和。
傅珺瞬间便明白了他的意思,无非是想让自己以郡主的身份进宫劝劝皇后,或是开解她一下,至于见太后什么的,不过是个幌子罢了。
这倒不好推拒。
略顿了一顿,傅珺便起身恭声道:“是,媳妇遵命。”
孟铸满意地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掸了掸袍袖,对裴氏道:“我去官署。”
裴氏忙起身道:“妾身恭送老爷。”
一屋子的人都站了起来,俱都微微躬身。孟铸点了点头,便自转出了槅扇。
他这一走,屋子里的兄弟三人便也一同辞了出去。
孟渊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趁人不注意,他附在傅珺耳边低语:“我去兵部,晚上回来吃饭。”说罢又向她一笑,方才离开了。
裴氏的一双眼睛往这个方向扫了一扫,神色间便有了明显的不屑。
孟渊的身影方一消失在槅扇处,她便立刻拉长了脸,不阴不阳地道:“三郎媳妇,便是你们小夫妻燕尔新婚,大庭广众之下也需注意着些儿,莫要失了分寸才是。”
此语一出,房间里顿时静了一静,吴氏旋即便是“咕”地一笑,忙又用绢子掩了口,眸中满是兴灾乐祸,在傅珺的身上扫来扫去。
“是。”傅珺清清淡淡地应了一声,复又坐下端起茶盏啜了一口茶。从头到尾面无异色,一举一动仍是从容自然。
裴氏噎了一噎,随后便是一阵心堵气塞。
她真是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儿媳妇。
一般情况下,听到婆母如此指摘,身为媳妇的必定会羞得无地自容才对啊,可这位郡主娘娘倒是大方得很,脸上连点儿红晕都没有。
裴氏觉得,她这个儿媳妇的脸皮简直厚比城墙。
吴氏也放下了掩口的手,看向傅珺的眼神里带着几分不可思议。
傅珺只以茶水略沾了沾唇,复又搁下了茶盏。
她一点没意识到裴氏方才向她放了大招,更没意识到她此刻的气定神闲,瞧在旁人眼中是何等的惊世骇俗。她这个现代人的芯子,在此类事情上的开放程度不是古代女子可比的。
直到察觉屋中气氛有些异样,傅珺方抬起头扫了一眼,见裴氏面色阴沉,吴氏满脸讶然,两个人都一个劲儿地盯着她看,她不由心下狐疑,笑着问道:“母亲还有别的事吩咐么?”
裴氏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眼前之人刀枪不入,裴氏的脑回路又有些忙不过来了。
见裴氏说无事,傅珺便也不打算继续呆在这里了。她站起身来告了个罪,便带人离开了素心
第621章
从素心馆往临清阁要先经过一道穿堂,傅珺方才踏上穿堂的青砖地,便听身后有人唤:“三婶婶,请留步。”
随着这声微有些稚嫩的呼唤,孟翀的身影很快便出现在了穿堂前的石子小径上。傅珺转首看去,却见他似是一路疾行而来的,行至傅珺跟前时/喘/息犹自未平。
傅珺向他打量了两眼,见他的额上有些汗迹,双颊因跑动而泛出微红,那双属于孩子的明澈眼睛此刻正凝在傅珺的身上。
“唤我有何事?”傅珺和颜悦色地问道。
孟翀停了一会,喘了两口气,方才趋前两步向傅珺躬了躬身,抬起头来时,眼中含着一丝恳求之色,道:“三婶婶,若是您去了宫里,可否去瞧瞧二姐姐?”
闻听此言,傅珺心下极为讶然。
在她的印象中,孟翀是个标准的小公子哥儿,完全不通人情世故。可看他此刻的表现,却似是很关心自己的嫡姐,还懂得求傅珺帮着进宫照看。
面对一个七岁孩子的请求,傅珺自不好直言相拒。
她想了一想,便蹲下了身子,双眸平视着孟翀,语声柔和地道:“若觐见之时能遇见三公主,我自会去瞧瞧二姑/娘/的。只是我并不能保证。宫里规矩大,不是想见谁就立刻能见到的,这一点想你也明白。”
孟翀明亮的眼睛黯淡了下去,眼神中有着明显的失望。不过他很快便又打起了精神,笑着躬身道:“侄儿先谢三婶婶。”
并没有再继续强求。甚至连失望亦只是一掠而过。
傅珺倒觉得这孩子进了趟宫,人变得顺眼多了,于是她便又向他笑了笑,和声道:“你的事儿三婶婶记下了。”
见傅珺态度和蔼,孟翀的脸上便又有了笑容,用力点头道:“嗯,侄儿不耽搁三婶婶了,先行告退。”说罢他便向傅珺揖了个手,带着人步出了穿堂。
待他们行得远了,涉江便轻声道:“是二太太。”
傅珺点了点头。并未说话。沈妈妈已是满脸的不喜。蹙眉道:“她自没脸来,便叫上了旁人。”
傅珺摇头笑了笑。
进宫这事还要等选秀的事情定下来才好说。况且,傅珺很怀疑皇后会不会如裴氏以为的那般黯然神伤。在她看来,这位皇后娘娘也是个妙人。国公府的人只怕都看走了眼。
日子便在等待中平静地滑了过去。夏末的余温渐渐消散。秋意却日渐浓厚了起来。
选秀的消息已经传遍了,虽然礼部始终没有得到内阁的授意,但那些府中有适龄女子的人家。皆不约而同地放缓了议亲的速度。
今上自登基以来,其执政能力日益受到朝臣称道。虽大汉朝从不搞一人独大的孤家寡人,内阁、通政司、六部、六科互为掣肘,国事一向是以较为客观开明的方式议定。然,到底皇帝也在其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一个明君所带来的影响,于整个国家而言都是积极有益的。
如今,刘筠已具明君之态,至少可保刘氏皇朝往后数十年的安定繁荣,因此京中不少高门便都动起了心思,还有人向傅庚打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