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摇,摆脱了水面。红日出海,霞光万斛,朝阳喷彩,千里熔金。大洋之上,长蛇飞动,直奔眼底。
在阳光下,一切黑暗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是李培诚第一次在大海上看到日出,光明气势汹汹,秋风扫叶般把黑暗赶走了,场面是那样的震撼。
李培诚的脑子深处似乎有根弦被触动,那根弦一直随着红日的高升不停地颤动着,然后化为大洋之上,闪动的金蛇,到最后却变化成他体内密密麻麻曾经他搜寻了无数遍却寻不到的细小脉络。
猛然间李培诚双目迸射出无比耀眼的精芒,就像红日刚出水的那一瞬间,是那样的绚丽,那样的带有震撼力。
李培诚兴奋得仰天长啸。
一直以来他都在想那不可见的细小脉络,但却寻寻觅觅寻不到。刚才光明刹那间占领了黑暗的震撼场面却启发了他。光是无孔不入的,那金红色大轮周圈散发出来的光线就是它的开路先锋,为光明在黑暗中开出一条条道路。
真元在他的体内不正如那光吗?现在的奇经八脉,十二正经都被真元充盈,所以它们在他的眼里是宽敞光明,历历在目,无处遁形。而那些隐藏的,密密麻麻的细小脉络不正是“光明”未达到的“黑暗之地”吗?
以前李培诚在黑暗中寻找脉络,自然寻找不到。但如果有光明开路,黑暗不再是黑暗,那些脉络自然无处遁形。
人之所以傻了,笨了,那是因为他的思路进入了一个死角,拐不出弯来。李培诚为了修炼这些脉络同样进入了一个死角,他进入了一个劲想用神念搜索那些曾经出现过脉络的死胡同,想找到后再想办法修炼。却没想过用办法逼得那些脉络自动现身,现在他很显然从那个死胡同里拐出来了。
人的顿悟就是这样莫名其妙,一个看似毫无联系的东西,一旦联系起来却发现有惊人的相通处。
天地万物本就是密不可分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李培诚暗自感叹一番。再没有心思欣赏阳光下波澜壮阔,碧涛万里的印度洋。
他的大脑里清清楚楚地浮现天人合一时体内的脉络图像,那些脉络就像无数枝条树根连接在奇经八脉,十二正经上。
这幅图像从来没从李培诚脑袋中消失过,相反随着他天天挖空心思地寻觅,这幅图像更加清晰地刻在他的脑袋瓜里。可惜他每次神念沉入体内,看到却只是树干般粗大的奇经八脉,十二正经,那些枝条树根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似乎它们根本就不存在。
李培诚闭上了双目,神念完全沉入体内。
真元按着李培诚大脑里那幅图像中关于细小脉络分布的记载,小心翼翼地分出一丝无比细小的真元力缓缓注入“分支”中。
李培诚眉头微微皱了下,似乎被针给狠狠刺了下,奇痛无比。
顿悟是一回事,困难又是一回事,就像黎明前总会有漫长的黑暗煎熬。
李培诚天人合一时无意中看到的脉络,其实说脉络还不如说是毛细血管来的恰当,从李培诚神念天天扫视都看不到一点蛛丝马迹就可见其细小到何等程度。
李培诚现在虽然有那幅图像指导,按图探路。但那些脉络那么小,小到神念都看不到,李培诚现在却想要分出真元来探路,可见真元的控制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那些脉络很小,以前也从来没修炼过,应该说堵得一塌糊涂,也脆弱的一塌糊涂。这力就不能硬往里冲,这就让李培诚空拥有一身浩瀚的真元法力却不能用蛮劲猛冲,一猛冲导致的结果不是找到脉络而是撑爆脉络。
好在真元就如流水一样过不去就被挡了回来,李培诚一痛就知道此路不通,出现误差了。然后再次核对图像路线,小心翼翼地把真元调整一下。
仍然不行,不过李培诚却一点都不气馁。只要方法对了,总会成功的。不过人要受苦却是难免的。
李培诚的精神高度集中,生怕漏过一丝异动。
痛还有,但却轻了很多,似乎有丝真元找到了个出口,钻入了一个细小的管道。
李培诚眉头立刻舒展了开来,嘴角浮起一丝喜悦的微笑。
李培诚的神念更不敢放松了,控制着真元力慢慢往里探索,然后在它和主经脉间形成一个循环。
渐渐地一条若隐若现的线条出现在李培诚的眼前,弯弯曲曲,细细小小。
李培诚大喜,他知道这条路成功了,只要假以时日,这条现在还若隐若现的脉络将渐渐变得清晰,然后变得更大。
若是有一天变得跟现在的奇经八脉,十二正经一般粗大充盈……
李培诚简直不敢想象到时会变成什么样,因为那些细小的脉络密密麻麻,遍布全身,若都成了“奇经八脉,十二正经”那还了得。
李培诚继续往下探索……
此时的李培诚还不知道他现在正在创造一个奇迹。要知道哪怕渡劫期的高手,他修炼的也只是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只有等他们渡劫成功,修成了仙人才会隐约窥到一丝体内隐藏的奥妙,然后慢慢地开发,慢慢地变得更强大。
幸运的李培诚因为具有先天一点至阳之气,又遇到了至阴之体的孙晓萱,两人合体时其实便相当于回到了天地混沌初开时一点先天阴阳二气融合。那天地的奥秘,人体最原始的奥秘就隐约向李培诚展现了出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skbshge
第263章 崂山()
请允许老断再修整一天,实在是颈椎这两天不允许我伏案时间过长,所以今天仍然只有一更,很是抱歉!
今天看到书评区有位读者留言说往东南不应该是印度洋,我看了看地图确实有些不妥,应该说是太平洋更为妥当,这里特别纠正一下,前面的就不做修改了。同时也再次感谢那位读者的好心纠正。
…………………………………………………………………
天地的奥秘李培诚此时无从追究起,只是隐约间感觉得到了些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得到。但人体内隐藏的最原始奥秘,却被如今的李培诚开始挖掘出来了。
李培诚此时还不知道自己正在挖掘的是自从天地初开时就隐藏在人体体内最隐秘的奥秘。这个奥秘,其实就是现在在某个地方苦苦修炼的仙人们想要挖掘的奥秘。而李培诚却在还是位金丹期修真人士的时候就开始了挖掘,而且还拥有难以想象的完美图像作为指导。
现代的人都说不要让自家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否则一步落后,今后要步步落后,赶不上人家。修真其实又何尝不是人生的赛跑,而李培诚因为得天独厚的天赋和无法比拟的机遇,他现在的起跑线,在他还只是位金丹期的修真人士时,已经站在了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甚至远远超过了普通仙人。
李培诚整个人都沉浸在探索体内奥秘之中,虽然针刺的疼痛让他不时皱起眉毛,但跟巨大的收获比起来根本就什么都算不上。
小黑还在继续拚命地在大海里游动,因为它的主人没有给出任何停止的指令。
天渐渐冷起来,寒风凛冽,方向越来越南,但李培诚却丝毫没有感觉,因为他的心神此时全部在他的体内。
在中国的山东半岛,黄海之滨,有座高大雄伟的山脉在海边拔地崛起。
山海相连,山光海色。
人漫步其中,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外一边却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让人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
这正是闻名神州的崂山。
群山之中,有一巨峰拔地而起。站在山顶眺望,三面环水,群山起伏,远望那茫茫海水连天,山水相依又相拥,分不清是山在水中还是水在山里,水光山色让人不知是在山上还是在水中,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
这便是闻名遐迩的崂山的崂顶,此时的崂顶白雪皑皑,苍柏翠松上挂满了在朝阳下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冰条。
崂顶之上是片片云海,层层叠叠。
而那云海中却隐藏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秘密。
五座一般高低的翠绿山峰包围着一个山谷。山谷之上有一座古朴威严的道观,道观底白云荡漾,竟然像似漂浮在空中,一道由白云组成的阶梯,不知道有多长,远远的通向漂浮在半空中的巨大道观。
除了山谷半空的那座巨大道观,五座山峰上也耸立了几座大大小小的道观,只是却不如那半空中的道观来得有威严气派。
那崂顶之上白雪皑皑,但这山谷这山峰却是郁郁葱葱,春意盎然。
小溪流水,飞瀑溅玉。飞禽走兽,灵芝仙草。说不出的一幅仙境福地,让人心旷神怡。
漂浮在百丈高空中的巨大道观正门的上方,有一数十米巨大白玉雕成的牌匾,上面写着三个古朴沧桑的金色大字,乃是清平宫。
清平宫内的一座偏殿的密室内,纤尘不染的白玉地面,放着一个火红玉石雕琢而成的蒲团。一位明眸皓齿,面容清秀,身穿七色彩衣的女子正端坐在蒲团之上,双手合在胸前,似乎正在修练。
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被李培诚打得落荒而逃,而后又吃了一箭的七彩仙子。此时她正在运功疗伤。
一丝烟云从七彩仙子的头顶升腾而上,然后在她的头顶处缭绕,越来越浓。七彩仙子的秀脸也渐渐透露一丝红晕。
猛然间,七彩仙子睁开了双眼,双眼清光大盛,目光犹如实质,似乎伤势已经痊愈,功力全复。
七彩仙子跃身而起,出了密室。
偏殿中有一身穿青布道袍,鹤发童颜,脸上的皮肤光滑的犹如婴孩一般的瘦小老道盘坐蒲团之上。
这老道不是别人,正是当代崂山派掌门邝虚真人,七彩仙子的师父。
邝虚真人察觉到七彩仙子出来,缓缓睁开了双目。双目平淡无奇,跟普通之人毫无差别。
只是当他的目光射向七彩仙子时,却突然精光一闪,目光凌厉无比。
邝虚真人欣慰地摸了下银丝般的雪白胡须,看七彩仙子的目光充满了溺爱,道:“嗯,你的天赋果然比起你的师兄们高了不少,短短半天伤势尽去,完全恢复了。”
七彩仙子却丝毫没有因为邝虚真人的夸奖而流露出喜悦的表情,相反,她的双目寒光闪烁,身上散发着杀气。
邝虚真人生于北宋年初,已有一千岁多点。一身境界已达元婴后期,离出窍期并不远,只要元寿能再撑个一两百年让他突破元婴后期,他便到了另外一个境界出窍期,到时元寿又可增加不少,有望分神期,有望飞离贫瘠的地球。
一千多岁的人,除了追求长生之道看不开,其他什么生离死别,恩情仇恨看得总是比年轻人淡一些,除非他天生是个小肚鸡肠,心胸狭隘的人。
邝虚真人不是那种人,总体而言他还算是一位得道高人,该有的风度,该有的容量他还是有一些的。从开始踏入修真界,他邝虚真人已经踏过了多少生死关卡,徒弟这点伤势还不至于惹得他雷霆大发,杀机迸射。所以他见七彩仙子浑身上下寒气逼人,既不恼也不愠。
“你天赋虽好,却坏在性子太烈太燥。现在跟为师讲讲究竟发生了何事?是何人竟然能伤了你?”邝虚真人先乘机点出自己这位小徒弟的缺点,然后接着微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