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拜火传说-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兀难长者有些痛心疾首地看着星圣女,用波斯语道:“星圣女身居高位,言行须得有个尺度,须知言传身教,如立竿现影,竿倾一分,影歪千丈,请圣女慎言慎行。”星圣女躬身行了个礼,道:“婢女记住大长者的教诲。婢女一言一行皆依教主的指令,不敢稍有差池。”

    兀难长者见她以教主相压,道:“星圣女现日所为,只怕与教主之托相去甚远。”星圣女道:“大长者他日回到波斯,自可向教主提及,教主自有解释,还请大长者早日回波斯复命,这次汉朝之行,已经浪费了许多时间。而且天圣女也没有回来,这事情也得早日通知教主才是。”

    星圣女骂人揭短,说兀难长者汉朝传教之事,非但没有成功,反而把圣女都弄丢了,这么一来,兀难长者自顾不暇,哪里还能来管她,正如兀难长者所言,竿倾一分,影歪千丈,兀难长者自己就是歪的,那就没有资格说别人了。

    兀难长者果然有些愧疚,道:“此事是僻教的过错,僻教自会向教主讲起。”星圣女向山洞看了一下,悠悠道:“大长老不必自责,楼兰距汉朝近,等在楼兰传教成功,不用三五年便可以渗透到长安城去,届时,大长老再去传教,定然是民心所向,可一举成功。”

    兀难长老有些心动,但一事归一事,他却没有被星圣女给绕进去,仍是道:“星圣女,我火教传教是为了解救世人,若是因为传教而要害死无辜世人,那岂不是全无功绩,反增了罪恶?”

    星圣女的脸色也变得不好看了,冷声道:“大长老当真要为难婢女了?”兀难长老神色凛然,道:“请星圣女解去火印禁忌。僻教便不多说话什么。”他们两人说的是波斯古语,加这语速较快,就连王后的翻译都听不明白。星圣女有些怒了,重重地哼了一声,道:“若是误了教主的大事,可不好交待。大长老何必要多管闲事?”

    兀难长老破天荒头一回地气岔了胡子,以前纵是有天大的事情,他也不过淡然处之,而此时教中的大事情上面出了偏差,他却再也忍不住了,怒道:“星圣女若是执迷不悟,僻教也不会纵容自己的教友。”说完愤然一振衣袖,转身向山洞走去。

    星圣女的脸色立时变得十分难看,有些慌张地跟了过去。

    霍仪见兀难长老和星圣女好像在争吵什么,却听不明白,他对兀难长老很有好感,但对星圣女却是有些厌恶,此时虽然不明白他们在吵什么,但也感觉到机会来了,上前道:“长老,晚辈师傅和一些朋友被理在了里面,这地方有些古怪,长老见多识广,可有什么办法解救?”他的性子不善作伪,虽然有些时候显得狡黠,但也仅只狡黠而已,却绝不阴沉,此时对兀难长老说起话来也是显得十分谦谨虚心。

    兀难长老眼神变幻几次,最终是笑着摸了摸霍仪的头,道:“小娃儿莫急,且由僻教来试试。”他骨格清健,比起众人都要高了一大截,加之一大把胡子,真有几分像个仙风道骨的老神仙,而霍仪才不过十七岁大小,和阿里西斯差不多,所以习惯性地摸了摸霍仪的头,霍仪也不以为忤,当下答应。

    兀难长老此时却显得有些苍老和困倦,过来向王后道:“王后娘娘,你让众人退后些,由僻教来试试。”王后没有见过兀难长老,但这长老的装束实在太过显眼,她也一眼就认出了是拜火教的长老,不由蹙眉不语。但此时的情况成了这样,她也只好病急乱投医,且试试看再说。

    这山洞之外本来不怎么宽敞,此时众人退后让出十丈左右的距离,把目光都投向了兀难长老。

    兀难长老向着太阳的方向身子躬成猫腰,深深行了个大礼,从怀里面取出一枚圣火令,双手持着持过额头,显得十分虔诚,众人皆没有见过,而火教中的人见了此物纷纷行起了大礼来。星圣女的脸色又是微微一变。

    兀难长老嘴里面暗暗念着波斯火咒,日光照射到圣火令上面,本来光滑如鉴的圣火令上面突然间现出了一段段的细小铭文,泛着淡淡的红光,既而变得十分刺眼,众人纷纷侧目不敢逼视。

    “哦……小将军你看!”乌候被身前的情景吓坏了,一时忘了众人都看着在。霍仪吓得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几步,嘴巴张得可以塞好几只蛤蟆。

    身前的乱石堆上面突然之间现出了无边的大火,可是又不像是一般的火,给人的感觉没有那么重的实厚,倒像是一种幻觉,兀难长老更是站在了这火的中间,四周窜动的火苗张牙舞爪地向四周肆虐开来。

    “长老快些出来!”霍仪明知兀难长老是有备而去,似是免不了担心,怕兀难长老被烧死了,但稍一细看便发觉不对,这火苗的方向并不是顺着风飘的,而且有如此大小的天火在此,众人非但不觉得热,反而有了习习凉气,浑身上下有着说不出的清爽宜人。

    汉人军士惊愕之余纷纷大怒起来,这不知哪儿冒出来的老头子,说是来出主意的,却招来一场大火,这一回傅介子纵使不被压死也被烧死了,有的性子急的开始大骂兀难长老神棍。

    兀难长老手中的圣火令不知从何时起已经变得通红,周围的天空都变得阴暗起来了,显得诡异之极。霍仪看着这圣火令,突然之间感到极其的困倦,这圣火令上好像有着某种力量,让人感觉到是那么的无助和低迷。

    乌候开始打哈欠,有的军士干脆倚着石头打起盹儿来,这种旷世的奇观也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兀难长老嘴里面的火咒越念越快,这天火突然带着带着一阵极为沉闷的声音向四下肆虐开来。

    众人见天火向四周扩散开来,吓得慌忙后退,场面拥挤不堪,霍仪也跟着众人疾退,只是这火势太过迅疾,一下子就窜到了五十丈开外的地方。霍仪一时间慌了神,不知该如何是好。可是转瞬之间,那天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人都是活的,草也绿的,地上也没有被烧焦过,一切都像是一场幻象。

    霍仪被吓着了,见火一灭立时跑过去,担心傅介子真的被烧死了,颤着声音道:“长老,你干什么?”兀难长老一脸的严肃,向霍仪深深地行了个礼,道:“火者,是僻教对你们不住。僻教已经解去了火印,愿道者吉人天相。”说到这里,眉宇之间印着深深的痛苦之色,他一百多岁了,但精神总不让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但此时却显得有些老态龙钟。

    霍仪迷惑地摇头道:“长老,你说的我听不明白。”兀难长老不愿多作解释,叹息道:“火者不必多问,还是尽快救人吧。”说完扬长而去。乌候急道:“小将军,快搬吧。”说完上前找了块半大不小的石块,深吸一口气,使出吃奶的力气抱起,不料却突然仰天摔了个大跟头。

    石头变轻了。

    乌候大喜过望,道:“小将军,这回对了。”说完也不让霍仪发令,自己道:“老二,老三,咱们快搬。”他这一说,众汉人军士都忙了起来,王后不由奇怪地看了一眼兀难长老远去的方向,眼中闪出一丝的迷惑,既而令众人帮忙。

    这时,山下突然有秃鹰卫士上山,在王后身边耳语了几句,王后脸色大变,辞了霍仪等人,急勿勿地回宫去。 

第二十五节,兵戈起涌之一() 
楼兰城,骚乱一片,商铺关门,小民闭户,商旅禁足。匈奴兵打来了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城里面传得沸沸扬扬。不少人已经开始向敦煌、精绝等临地逃去,国王发现事情不对,令尉屠耆带秃鹰卫队关了城门,任何人不得出入。

    王后急匆匆地赶回宫去,车护将军已经到了城中组织军队,调查城中的骚乱,掌管半数兵权的古神王是国王的亲兄弟,却按兵不动,进宫和国王商量起大计来。尉屠耆带着秃鹰卫队维持楼兰城的安定,而安归王子这两天却跟消失了一般,始终没有露面。

    国王见了王后,急道:“汉朝使者可还活着?”王后顿了好一会,心中的念头接连变幻几次,才悠悠道:“活着。”国王像是松了一大口气,急道:“快召使者觐见。”王后道:“使者尚在万窟山,陛下得先安国内动荡才是。”

    国王安静下来,静静地看着古神王,这位同胞不同心的兄弟。

    古神王年纪不到四十,加之日子过得滋润,只留了一撮小胡子,看上去十分年轻,此时却显得极为老成镇定,一个人捏着个细角瓷杯悠闲地喝起茶来,对国王不理不睬的,见国王向自己望来,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道:“此事王兄何须问臣弟,王后心中只怕早有良策。”说到这儿又吹了吹杯中漂浮着的茶叶,道:“此槚(即茶。唐代以前没有“茶”字,在此之前多称“槚”,在汉朝时是贵族待客的珍稀之物,那时茶马古道没有通,在楼兰就更是珍稀了,比起丝绸等物,不惶多让。)入口清香,回味无穷,王后所赠,小王常于府中沏泡,时间一长,却发现连这壶都有一股子香味了。”

    王后知道这个古神王从来都不安分,此时却在这儿讲起茶经来,不知怀的什么心思,应承道:“此槚是家中兄弟令行商们捎带给陛下的,古神王是陛下亲弟弟,礼当送上。如今楼兰国内,何止槚之一物,我们的丝绸、瓷器、绢布、冶铁方要、犁耕、乃至练兵守城之法,都是从汉朝传过来的。”

    古神王仍是装模作样的喝了口茶,道:“这些事情都是王后引到楼兰的。也正是如此,就像这槚水壶一般,如今的楼兰,汉味也重了。”

    王后心头咯噔一跳终于察觉出来,古神王是要打自己的主意。

    国王也听出了其中的意思,道:“二弟有话还是明讲吧,现在匈奴人打过来了,只消数日便到,我楼兰地小民寡,可经受不起。”古神王哼了一声,道:“王兄可知是何事惹恼了匈奴人?”国王看了王后一眼,眼中说不出的尴尬:“这个,当然。”

    古神王见国王不肯明说,道:“据臣弟所知,匈奴使者被劫杀,好像是敦煌太守耿城主的手笔。而这敦煌耿家,那可是王后的本家。”国王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却不言语。耿虎狙杀匈奴使者的事情他也知道,但却没有说允许也没有说不允许,反正,这两个大国间的事情,他说了也不算,而且匈奴使者狙杀在前,汉人反过来杀匈奴使者师出有名,但若是硬着不许,反而会招来大汉的不满,所以不得已之下只好含混下去,拖一天是一天。

    王后有些气了,强忍着道:“古神王这话是什么意思?”古神王轻轻放下茶杯,道:“长久以来,王后使尽手段欲使楼兰归汉,王兄却纵容不管,不听朝中大臣的意见,以致日久生变,王后贸然兴兵,可曾想到有这么一天?”

    王后霍地站起道:“匈奴使者擅杀汉使,又抢了敦煌、酒泉的汉人卖到西域,此事汉帝得知,也会兴兵而来,我家兄弟是敦煌的城主,奉汉帝之命查察此事,之所以狙杀汉使便是因为我的原因,想大事化小,不给楼兰带来灾难。”说到这儿,王后缓了一缓,道:“怎么,古神王觉得匈奴人杀得汉人,汉人就动不得匈奴人吗?”

    古神王愣了一下,既而站起道:“既然王后有敦煌的救兵,王兄又何必找臣弟来商量?到时候自有王后来负责退兵之事。”国王急忙站起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