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听说此子出身冀州,见识方面也许颇有局限。如此,倒不足为奇了,便笑吟吟道:“叶公子请随小人过去,一看便知。”
身子一让,微微躬下身子,做出一个“请”的姿态。
李逸风却早瞧出对方来头,心头一紧,把叶君生拉过一边,低声道:“君生,那是东宫殿下的管家,请你过去,恐怕有所图谋。”
东宫殿下,自然指太子,未来的皇帝。太子亲自派人来请一位刚考完乡试的士子,确实称得上礼贤下士。换了别人,早感恩载德,立刻赶过去拜见。
这可是格朗粗的一根大腿呀,要多大的因缘际会才抱得住?
天下读书人,寒窗苦读,不知经历多少才能获得参加乡试的机会。然而乡试只是敲门砖,最后即使中举,当个举人老爷,在仕途上也未必能一展抱负。哪怕通过了会试殿试,考取进士出身,一样不代表就能青云直上。依照惯例,新科进士一般都是留在京城担任些闲职,修书撰史,少有可直接外放做官,担当实职的。
一言以蔽之,要朝中有人。
自古有言“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个人,可以是亲戚,可以是老师,反正有关系便是。
现在,太子屈尊来请尚未确定中举的叶君生,意味不言而喻。
不过李逸风深知其中关系,不无担忧。只怕筵无好筵,会无好会,请叶君生过去,鸿门宴一场,去得回不得。
叶君生笑道:“李老,学生自有分寸。”
“不行,君生你不能过去,要不老夫出面推了他吧。再不济,也可请二王爷出来。我就不信在这京城,太子能无所顾忌。”
李逸风始终不放心。
官场凶险,风浪叵测,稍不小心便会被吞噬得渣都不剩。尤其这京城,水深着很。
对于他的拳拳爱护之心,叶君生真心感动,道:“李老,我过去赴会,他总不能直接下杀手吧。至于其他,水来土掩便是。”
李逸风叹了口气:“君生,太子为人,喜怒无常,真要做出什么来,谁都不敢揣测。”
叶君生笑道:“他贵为太子,身系国之脸面。大庭广众之下,我想不可能会施展阴谋诡计嗯,我会跟他讲道理的。”
听到“讲道理”三字,李逸风似曾相识。
记得在冀州,楚三郎咄咄逼人之际,他们曾十分担心叶君生会遭受迫害,死于非命。然而叶君生不以为意,说会和楚三郎讲道理。
当其时,李逸风等都以为他幼稚,不知深浅。不过后来叶君生果然安然无事,反倒是不可一世的楚三郎当街被人斩去头颅,血冲苍穹。
此事震惊全城,后来楚云羽发动无数人力物力,始终查不到个所以然,最后成为一大悬案。
马首置床,人头横断。
两事一前一后,传扬出来,冀州内家喻户晓,极富传奇色彩,几乎能比得上那些虚无缥缈的神仙传闻了。
坊间便有说法,道是剑仙出手。但更多人的相信是某些高来高去的侠客之士所为。比如,江湖第一神剑谢行空。
不管如何,骄横的楚三郎被杀,百姓无不拍手称快。隔不多久,楚云羽黯然卸职,返回京师。
民间议论,多为图个热闹。李逸风等不同,看得比较透彻一些,下意识便以为是二王爷那边的反击手段。无意之间,等于帮叶君生解决了一大麻烦。然而这样的事,隐晦私密,不可能会直面相问的,大家心知肚明即可。
总之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没有想到此事会和叶君生有甚关联,对于“讲道理”的说法,自然不以为然。
眼下叶君生旧话重提,楞直不变,李逸风只觉得哭笑不得。转念一想,直接拒绝太子的邀请,殊为不智,不如答应了,过去瞧一瞧深浅也无妨。状元楼上人多口杂,相信太子不可能乱来。
“君生,既然如此,那你就去吧。记住,万事小心。”
叶君生拱一拱手:“李老,学生不会在那边滞留太久,回来之后,再请李老黄老到家中饮几杯。”
说罢,走过去,登上华丽马车。
车夫挥鞭在虚空打个响鞭,马车辚辚,朝着状元楼赶去。
第288章 登楼()
(感谢书友“逆天改命的衰哥”的万币厚赐,南朝受之有愧呀,要不明天看能否加更下,三更酬谢?同时谢谢“一两好酒”、“luoke000”“梧桐吹雪”“莫莱惠”等书友的慷慨打赏!)
约莫半盏茶时间,马车赶到状元楼下。那管家先一步下车,掀开车帘子,请叶君生下车——来之前,他已得到主人的叮嘱,对叶君生务必要客客气气的,不可得罪。
管家虽然为下人,可耳目广博,也知道叶君生乃是那天下第一才子,有些来头,自然把接待功夫做得体体面面。
在天华朝,状元楼在各大州府都开有分店,生意兴隆。而京城状元楼为总店,占地甚广,装潢辉煌。里面的饮食价格,自然不菲。寻常百姓人家,根本入不得门来。
因此,来往顾客,大都是为权贵富豪。其中,出身优裕的士子考生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状元楼分三层,越高越显矜贵。
今天,第三层楼被一位贵人包了下来,楼梯口处站着两名身材彪悍的汉子,把守着,不让闲杂人等误闯上去。
乡试完毕,一众士子如释重负,要将筹备三年的压力全部释放出来。减压,最好的方式手段自是大吃大喝一顿,然后到醉乡楼去,听听曲子,最后点个温柔可人的姑娘进房,狠狠发泄一番。
本来到醉乡楼去吃喝也不错,但是既为考生,才华高低不论,入得考场,人人都想考个状元。故而考完试后到状元楼吃酒,早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习惯,图个好兆头。
梅雪海等赫然在,以他为中心,前呼后拥,有十余名士子考生。都是一个圈子里的,其中包括郭南明。
他们一行,个个出身不错。又是大大小小的才子,心气高傲。考完试后,你一言我一句,纷纷把自家答题的文章亮出来,高谈阔论,一争长短,显得非常热闹。
来到状元楼后,梅雪海开口便要包下三楼的雅间。听说竟早被人包下了,不禁面色变了一变。
王之涣有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深得人心,于是人皆想往高处走,在高处坐。尤其今日非同小可,如果无法在状元楼第三层楼喝酒,举杯临风,心中委实不痛快。
他不甘心,就派下人去请在京师做官的舅舅过来,无论如何,定然要让状元楼的老板知难而让,让出三楼一个雅间来。
为此,一干人堵在二楼通往三楼的楼梯口处,就是不肯让开。
他们十余人,不但是秀才,还是才子,本身就拥有不小的力量。
这一下,顿时让状元楼的大掌柜着急了,好说歹说,可梅雪海就是不愿让步。
“何事喧哗!”
三楼走下一名气息沉稳的中年人,三缕长须,双眉如剑。
把守楼梯口的汉子立刻上前禀告。
中年人眉头一皱:此事还真不好解决,殿下微服出宫,并不愿张扬。加上科举期间,士子考生地位不同一般,自不能用暴力轰出去。他略一迟疑,决定还是上去,禀告给太子殿下知晓,由他定夺。
这时候,管家带着叶君生上来了。
在下面之际,就听到楼上好热闹,上来一看,满眼都是“熟”人。叶君生暗道一声:“还真是巧。”
梅雪海等见到他,面色顿时有些不自然起来。
扬州才子竞赛,这些人都算的是叶君生的手下败将。他们本来眼界高远,不把远道而来的叶君生放在眼内。熟料事到临头,却被叶君生拔得头筹,等于狠狠打了一记耳光。
特别是以梅雪海为首的江南才子,十分不服气。
所以,今年乡试,他们将此视作最重要的一个大战场。无论如何,都不愿再次输给叶君生。
才子,比的是诗词丹青;而士子,比的是文章见解。
在这方面,谁都不甘俯首称臣。
冤家路窄,一道道目光落在叶君生身上。
叶君生不以为意,冲着郭南明道:“郭兄,别来无恙。”
扬州一别,他们确实很久没见过了。
毕竟同为观尘书院的生员,一些恩怨不好拿到明面上来,既然叶君生主动问候,郭南明不好冷眼对之:“好久不见。”
“呵呵,这一场试,想必郭兄考得不错吧。来状元楼,为何不痛饮几杯,而滞留在此?”
郭南明没好气地道:“我们要到三楼去,只来得不巧,三楼被人包了。”
叶君生露出恍然之色。
梅雪海忽道:“不知叶公子考得如何?”
叶君生笑道:“马马虎虎。”
“哦,上一次在扬州,我输给你了;但这一次,我一定会赢回来的。”
这句话,就有些火药味了。才子嘛,心气高傲,当然不会像官场老油条般皮笑肉不笑,假惺惺地客套。说不得几句,直抒胸怀。
叶君生呵呵一笑:“输赢乃兵家常事,为人在世,还是看好点好。”
梅雪海顿时恨得牙痒痒的。
一个与梅雪海交好的士子开口叫道:“叶公子,你一个人来状元楼吃饭吗?莫非也想登三楼?只可惜,我们都上不去,你就更别想了。”
叶君生不以为意,转头看着那管家。
管家马上道:“叶公子,请往这边走,请上楼。”
两名看守楼梯的大汉见到是他,当即让开彪悍的身躯。
一众士子们为之一呆,目送着管家带叶君生上楼去。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包楼的,会是叶君生?
不可能,在状元楼包地方,绝非有钱就行了,还得有天大的面子。
那么,看样子应该是有人请叶君生上去的。
可恶!
刚刚还说叶君生别想上三楼的士子,面皮立刻滚烫。郭南明黯然一叹:自从道安新年诗会,叶君生横空出世,夺得诗魁。一路下来,就像气运全部被对方掠夺了一样,郭南明是每况愈下,再无法望其项背。
梅雪海不禁双拳紧握,才放言要赢回一场,转眼间在这状元楼上,却当场又输了一阵,面皮无光。
好在片刻之后,舅舅来了。
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般,梅雪海立刻请舅舅到一边,低声分说起来。他这舅舅,为六品官,在翰林院任职。虽为清流,但颇有声望。
殊不料舅舅摇头苦笑,反而叫梅雪海等赶紧退走,不要想着登状元楼的三楼去了。至于缘由,其闭目不说。
梅雪海听见,半饷作声不得。
第289章 招安()
上到三楼,见四下空荡,了无食客。而每隔一段地方,便站立着身形彪悍的便衣侍卫,目光精锐地观察周围动静。叶君生出现在楼上,大部分的目光立刻落在他身上,咄咄逼人,极为警戒。
叶君生眉毛一挑,第一时间便看到了那个坐在中间木桌边上的人。
这人年约三旬,国字脸,留着三缕短须,相貌清雅。加上身穿一袭白袍,看上去,倒像个儒生。
然而叶君生知道,对方正是当今天华朝的太子殿下,东宫之主,未来的帝国继承者。
坊间多有传闻,说道太子喜怒无常,性格暴虐,好女色,爱杀生,绝非明君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