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神-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潮降临,调整一下思路——另外奋力推荐南朝老书穿入聊斋,差二三十均定过五千了,一个大坎呀,关系到能否参加年会。所以喜欢的朋友,请去订阅一二,字数不多,十几块就全订下来了,谢谢!)

    在叶君生想搬家的时候,已有人找上门来了。

    首先是郭家命人送来一份烫金请帖,还有两贯钱。请帖是请他登门做客的,而钱,却是奖金,关于昨天新春文会的奖金。

    那首卜算子流传出去的方式有些不常规,甚至不属于郭三小姐的主观意愿。但木已成舟,而且造成了不俗的反响,三小姐干脆默认了下来,反正不管怎么看,都是好事。

    郭家的人刚走,西门二公子后脚便到。这位年轻有为的青年站在叶君生面前时,先是有些尴尬的一笑,然后便长揖下去,久久不肯起来。他正是想通过这等方式,来向叶君生赔礼,至于过去种种,很识趣的不再提及。

    看得出,其行事风格倒是干脆利索,敢作敢为。

    这样的性格,绝不会是小人。

    叶君生一笑置之,或者其实对于被驱逐下船的事,由始至终都不曾放在心上,又哪来的恼恨?

    看着民居简陋,西门二公子拍着胸口邀请叶君生兄妹到西门家一处别院去住,全包了,非常豪爽。

    这,应该隶属人情拉拢的一种。

    叶君生没有答应,他一向都不大愿意欠人情——以前黄超之要送宅子,也是还之一幅盖上天地玄黄顽石印的字帖。后来,字帖救了他一条命。

    如今在扬州,叶君生更不愿轻易得人好处,看看再说吧。

    叶君生拒绝了,西门二公子微微有些失望,但也知道勉强不得,只好作罢。

    然后,又有一大群扬州士子涌上门来,也不知道究竟哪里漏出来的消息,得知叶君生的住处。

    说实在的,叶君生颇为讨厌诸如此类的打交道,一大套繁文缛节,寒暄客套,文绉绉的,说着别扭。

    他始终属于一位穿越者,哪怕入乡随俗,可某些思维习惯难以改变,觉得面对素不相识的人说“久仰”之类,有点假。

    可是礼尚往来,不可避免,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细节的处理都有不少讲究的地方。

    也许,权宜当做是一种人情历练的,倒不完全是坏事。

    纷纷扰扰好几天,期间新词像风一样在扬州,以及江南其他地方流传开来。获得不少点评意见,赞誉甚多。还裹挟着不少惊诧之意,无它,关键在于叶君生这几首脍炙人口之作,风格很不统一,咋一看,仿佛不是一个人写得。但事实胜于雄辩,又无任何有力的证据驳斥。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是,卜算子在扬州的“文艺女青年”阶层得到了极其夸张的反响,小家碧玉、大家闺秀、青楼中的红牌都推崇至极,还常以此自比,时不时就念叨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明心志。

    火了!

    一把火在扬州熊熊点起,有人喜欢,自然有人不舒服。

    首当其冲的正是江南一众风流自诩的才子们,他们早不约而同地憋了劲道,要在才子竞赛上给叶君生一个下马威,非搞得他灰头土脸不可。好让他明白,在扬州,在江南,在这个天下,所谓的“北方第一才子”的名讳是多少的虚。

    但始料不及的是,今年大家都不甚重视的新春文会上,叶君生居然以这么一首词一鸣惊人,拿了头彩。

    讯息传扬开来后,据说好几位闭关才俊都淡定不能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在读书人的心目中,所孜孜以求的,最重要的便是一个“名”字。出名要趁早,相信不少人都这么想。

    如今,叶君生北下江南,扬名立万,不就等于掠夺他们的名头光环吗?当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名字,突然换成了另一个人,那一份妒忌,自会油然而生。

    外界的纷扰噪杂,喋喋不休,仿佛与叶君生无关。

    十天后,他带着妹妹搬家去了。

    说是搬家,其实了无家什,行李之类,简单得很。况且身怀宝物,将些日常用品一股脑摄取进来,两手空空多逍遥。

    这一搬,非常干脆,直接就搬出了扬州城,而在东郊十里远的一处山麓中搭建起两间茅屋居住,颇有些隐居避世的味道。不过天下之大,在山上建立茅棚,用功读书的书生为数不少。叶君生如斯行径,也不算什么。

    柴米油盐之类,早已筹备妥当。等闲青菜肉类,可在附近一里处的乡上购买,还算便利。

    人在城外,最大的便利还是修炼。不用时刻提防会被大城隍发现,而无法大展拳脚。

    得到解放的还有猪妖等,它们终于能够离开乾坤空间,在实地上撒撒野了。其实在扬州城的时候,猪妖现身,只要它不展露妖力,也不怕露陷。

    问题在于,平白突然冒出一头粉嘟嘟的大肥猪来,人多口杂,被人看见了始终不好。

    身份向妹妹坦白,关乎猪妖大圣的来历,叶君生基本俱与叶君眉解释过了。所以见到猪妖的时候,少女毫无意外,更不惧怕,依然用老招——爱揪夯货的大耳朵。

    有时候,尤其附近存在其他动物行踪的时候,猪妖会口吐人言,不满地嚷嚷道:“小老爷,给点面子好不好,好歹俺老猪也是一头妖呀!”

    毫无意外,它一开口,周围那些小动物便会吓得扑腾腾乱飞乱跑。

    口吐人言,严格来说,已属于施展妖力的一种了,只不过控制得好的话,不会惊动神灵。倒是些小猫小狗的嗅觉灵敏得很,感受到妖力存在,赶紧逃之夭夭。

    总得来说,叶君生等在郊外的生活,都是低调而约束的。没有人能想到,他会突然离开扬州,跑到野外找地方住。走的时候,他也没有跟其他人提及。

    叶君生进入扬州的时候,悄然无闻;而暂时离开之际,同样无人察觉。

    日起日落,草长花开,时间在点滴中流逝。随着一批批的士子书生,犹如浪潮般奔赴扬州,距离才子竞赛开始的日子越来越近。

    人如潮水,扬州便是那几乎要澎湃的海,前所未有的热闹。

    这一天,有遁光降落在扬州北郊,遁光散开后,显出火鸟老祖的身形来。只不过现在的他,形容装束大变,乔装成了普通瘦小老头子的模样。

    他转上官道后,东张西望的,目光在来来往往的书生脸上瞧着,希望能看到那一张寻觅已久的脸。。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15章 聚会() 
冬天过去了,万物复苏,莺飞草长,一派生机勃勃的迹象——踏青的时候又到了。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已有好几拨文人骚客兴冲冲地结队出城,在郊外来踏青。

    叶氏兄妹所在的山麓,俨然成为一个热点所在。当书生们瞧见此地有茅屋,难免多加注意,顺路过来便会瞄几眼。

    他们瞄到了叶君眉,顿时惊为仙女,诸如“天生丽质难自弃”之类的赞誉情不自禁便溜出了嘴。

    消息传播得很快,然而等到第二天别有心思的书生们故地重游时,却霍然发现茅屋还在,但里面的人儿却芳踪渺渺,再也看不到了。

    本以为只是一时出外,于是有不舍的痴心干等,然而观察了好几天,都没有发现,他们才死心:

    那长得如画中人的少女的确是离去了;同时离去的,还有那名苦读诗书的书生。

    听说,两人为兄妹关系;听说,他们是从城中搬出来的,结庐而居的时间并不长

    扬州城的繁华,仿佛达到了一个巅峰,数以千计的书生从五湖四海蜂拥而至,直接导致城府内所有的客栈酒楼都爆满,人满为患。想找个地方落脚居住,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太热闹了。

    才子竞赛的影响,远超估计。扬州官府都仿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反应倒快,一面上书朝廷,一面加派人手,负责治安秩序等。幸好涌进来的基本为文人,知书识礼,方便管理。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江湖中人趁势而来,尤其小偷小摸之类的,想趁着热闹捞一笔。

    这些人,便比较头疼了。

    官兵,衙役,丁勇,能抽调的人手基本都抽过来了,分区分地,各个负责,对于可疑之人加大审查力度,力保不能出乱子。

    要知道,这个才子竞赛,可不仅仅属于民办性质——自从皇帝老子开了金口,要御赐牌匾,一切都变得不同。万一闹出个冬瓜豆腐来,上传天听,罪名可轻可重。但惊扰了皇上的意兴,即使是轻的,都会乌纱不保。

    这方面,扬州知州心知肚明。

    竞赛正式展开的时间越来越近,各方人员基本都到位,主要人选也被妥当地安排了下来。场地,章程等基本都弄出来了,只是还有些细节,需要主办方、各个评委、以及各州学政大人再参详参详,才最后敲定。

    事务纷扰,不一而足,但都是时间问题,并无甚严重分歧。

    只不过这些,依稀与叶君生无关,作为参赛人选,只等最终的规则章程出来,理解解读即可。对于其他,参与不进去。

    在一众须发斑白的老一辈前,所有的才子都属于后起之秀,资历不足,自然没有多少说话的分量。

    扬州城的衣食住行,各大行业的消费水平都水涨船高地涨了起来。如果说以前的扬州“居不易”,那么现在直接就能说“居很难”了。

    好在,主办方方面在扬州书院划出一片区域,提前建筑起稍微简易的房子来,权为学舍,可供给参赛才子居住,另外还慷慨地免费提供饮食。

    这一点,做得不错。

    自结束半隐居的生活,从郊外返回,叶君生直接就来到扬州学院报道——在这里,他遇见了从冀州赶来的顾学政、李逸风、黄元启等一行“老相识”。彼此相见,难免一番寒暄问候,不提。

    然后,叶君生顺理成章地住进了简易学舍。本来妹妹的安排,有些阻滞,但他灵机一动下,直接让叶君眉换了男装,束起长发,在戴一顶小厮帽,宛然便是一名唇红齿白的小书童了。

    书生带书童,名正言顺,再正常不过。

    换了男装后,叶君眉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习惯,可照了镜子,觉得还不错,挺干净明爽的。又想到昔日静儿姐姐,便时常做男装打扮,英姿飒爽,于是更加欢喜。

    女扮男装,其实诸如江静儿那时,还是破绽太多,毕竟她为大家闺秀出身,不管如何,脂粉味总是重。而叶君眉扮起来,又束了胸,形态举止,多加揣摩,反而扮得比她更加出色些。

    分的学舍虽然简陋,但内中隔开,有两个空间,两兄妹,正好一人一处,互不逾矩。

    住的地方解决,饮食同时也不难。到了饭点,直接拿着一枚颁发的牌子,到书院食堂里吃即可。

    其实目前情况,总数一百多名具备竞赛资格的各地才子们,住进书院里的并不多。他们之中,往往在扬州有亲朋好友,来到后时常应酬,并选择更好的地方去了,不想搬进书院里来。

    安顿好后,顾学政那边派人送来讯息,要在晚上请吃饭,算是冀州那一边人的一次聚会,李黄二老,以及另外几名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