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加竞赛的各地才俊犹如过江之鲫,但能蒙受青睐,上得前列榜单者,区区十五人而已。后面还有一份比较详尽的数据,囊括百余人,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后面的,基本为陪太子读书的角色,问鼎无望。
榜单中,古问道名列第六,算是一个满意的名次。而前三甲的人,正是赫赫有名的江南三才子。领衔者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出身扬州书院的“梅雪海”是也。今年二十四岁,交游广阔。
郭南明,便为其中之一。
数月前,梅雪海曾北上,当其时还想找叶君生切磋切磋来着。苦于时间紧迫,才没有会上面,只得留待竞赛之际,一较高下。
话说回来,前三甲,江南三大才子,实力一向在伯仲之间,并没有明显差距。即使在盘口上定了优劣,可赔率都是非常接近的。
本来偌大的一个才子竞赛,加上皇上御赐的牌匾,话题性已爆棚。如今再增添一份分量十足的盘口来,更是喜闻乐见,上至官府,下至民众,都热议得眉飞色舞,风头甚至盖过过年的热闹。
——排资论辈,辩论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诸如此类,都是十分吸引眼球的事情,与雅俗无关,却最能激发人心的好奇。
显而易见,虽然距离竞赛开始还有一段日子,可目前扬州已有不少文人雅士蜂拥而至,提前跑了过来。城中许多客栈饭店,最是受益,水涨船高地提高了收费标准,反正随着日期临近,人满为患,不愁没人吃住。
诸如古问道叶君生这一批,都属于提前来的。只不过两边境况大不相同,古问道一行有扬州的亲朋好友接待,天天吟诗作对,舞弄风月,不亦乐乎;而叶君生筹谋生计,却要奔走卖字。
比较起来,简直冰火两重天。
关乎盘口一事,以及名单详细,其实叶君生也已知晓,但听过之后,选择性无视了。关乎自己进不去前十五,毫无意见。
别人制定的名单,自有他们的标准,有甚么所谓?
退一步说,名单排列也是合理的。虽然在冀州,在北方,叶君生声名鹊起,可积累的底蕴始终欠缺,等于是暴发户。有些诗词固然流传到了江南来,获得不俗的评价,可数量太少,而且类型单一,不会轻易便能将别人折服。目前最大的效果作用,混个脸熟罢了。
好让许多人知道,冀州有个“叶君生”。至于其他事物,真心不明显。
第八间了
在细柳巷,叶君生登门卖字的店铺数量已多达八间,可毫无例外,那些负责审阅的掌柜对于他的字,都流露出一定的赞赏之意,可听闻开价后,不约而同笑了。
高,太高了。
他们的结论出奇的一致,此价显然超过了行情许多,不可接受。于是有还价的,但最高只是出到五十文,多些都不愿意了。其中有个别掌柜直接送客,甚至冷言冷语奉送,说叶君生简直是穷疯了,敢开这么一个价。
倒不是叶君生的字真不值百文,最大的症结在于,无名矣——在冀州那边的声名,显然不可能拿到江南这边来显摆,如果没有实打实的认可,哪怕亮出过往的业绩,人家也未必买账。
地域差距,南北两边,泾渭分明得很。
说白了,如果把叶君生的字比喻成一种商品,江南这边就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想要打进来,并且卖得很好,就需要新的作为才行。
好在事前也有心理准备,叶君生想得很开。他本就不是那种自我膨胀的人,觉得在冀州挂个“北方第一才子”的虚名,尾巴就翘上天去了,现实怎会如此简单?
“再问多一间吧,如果真卖不出去,干脆不卖了。”
他目前的确需要钱来周转,维持生活,但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大不了,直接拿出那枚夜明珠卖了。
夜明珠获自贺兰山的那次遭遇,品质非凡,可对于叶君生而言,用途不大,基本都束之高阁。因此,只要有机会,他愿意出手,相信能卖出一个满意的价钱来。
其实对于钱,当前叶君生的看法真心淡了。不知道是不是修炼有成,跻身术士的缘故,反正对于世俗财富,早没了当初的热衷。心境的变化,总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已有转变。
术士,一向被称为世外高人,倒不是他们天生傲慢,而是身份地位的变迁,掌握诸种神通后所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品质特性。看待红尘俗世,习惯于从一个冷静的立场角度,而将己身置于外面。
一言以蔽之:漠然。
其中不但包括对于荣华富贵的看法,更深入骨子里的,是感情
叶君生修炼贤道,读书人的道,讲究入世,略有不同。然而异曲同工,归根到底本质大抵一样。
现在,他的脾性已改变良多,变得更加沉稳、内敛,别人津津乐道,极为热衷的事物,可能在他看来,一文不值。
未浓斋。
这是叶君生准备最后登门的一间店铺。其占地不大,走进去,店铺的空间都显得有些逼仄。倒是里面的布置素雅清淡,墙壁上所挂的字画数量也不多。与之相对应的,便是门可罗雀,煞是冷清。
看来,自己登错门了
叶君生露出一缕苦笑,不过既然跨过了门槛,就没必要打退堂鼓,又换到别处去。
迎接他的,是一名叫老严的掌柜,他态度严谨地仔细审核着叶君生所带来的三幅字,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看得出,此位掌柜的做事风格很是认真。不同那些大掌柜,即使掩饰得很好,可一抹居高临下的傲气还是显露出来,总是一副“卖字的有求于他”的模样。
半饷,他才抬头起来,问道:“百文一幅,真得分文不少?”
“分文不少。”
叶君生的回答一如既往。
老严叹息一声,道:“其实你的字,极好。年纪轻轻就能写出如此好字来,殊为不易,但是”
听到这么一个非常熟悉的“但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叶君生就开始动手收拾字帖了。
老严有些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仿佛被勾起了某些潜伏于心底的记忆,感到熟悉:书生果然是书生,倘若一味的谈价还价,倒类似商贩,市井风气浓重,反而不喜。
当然,这是他单方面的判断。
忽地一咬牙,道:“叶公子且慢。”
叶君生抬起头,淡然看着他。
老严干咳一声,拿过一幅字:“这一幅,本店买下了。”
“好的,谢谢。”
出乎意料的,叶君生也没有露出任何意外的兴高采烈来,反有种理所当然的神色,似乎对于老严的决定,早有把握。
老严心里顿时泛起了嘀咕,总感觉怪怪的,哪里不对,可又理不出来头绪。既然开口决定买下一幅字,自然没有改口的道理。
在细柳巷内,未浓斋属于中低档次的店铺,拥有一些固定的客源,但因为名声,以及资金不足,有质量的货源缺口不小。眼下老严见到叶君生的字,甚为赏识。犹豫之下,终是决定买下一幅挂在店铺里头,尝试卖一卖,看能否卖出去。他不敢买多,就收购一幅试点。
他琢磨着,即使亏,也不可能会全亏。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老严询问了些问题后,便让账房支付了一百文钱,交予叶君生,算是交易成功。
目送叶君生离去,老严咂咂嘴唇,再一次拿起那一幅字来观看: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01章 怪事()
成功卖出一幅字,掂着刚到手的一百文钱,叶君生脸上露出一丝灿烂的笑容——这和淡定无关,完全属于一种作品获得承认的喜悦。
有了这一百文钱,他决定到市场去买一只鸡回去,让妹妹炖汤吃。叶君眉的炖鸡手艺,造诣不错,炖出来的鸡汤鲜美可口。
看来晚上有口福了。
想到妙处,笑容越发的柔和起来。至于屁股后面跟随着的那两个尾巴,拙劣的表演,早尽收眼底,无所遁形。
嗯,哥心情好,那就略施惩戒好了
念头一转,已有果断,朝着市场迈步过去。
身后鬼鬼崇崇地跟着的两名古问道的仆从见状,对视一眼,赶紧也想跟上去,好完成公子的嘱咐,瞧瞧对方在扬州的住所在哪里。
“汪汪汪!”
正当迈入一条略微僻静的街道之时,两边狗吠声大作,吵得有些异常。
发生了什么事?
正惊疑间,就见到一条条狗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俨然成为一个狗阵,一眼看过去,粗略估计不下二三十头。
本来好端端的街道,人来人往,突然冒出这么多狗来。显而易见,都是周围人家所豢养来看家守门的,不知出了啥事,居然不约而同地全跑到了街上。
如果只是寥寥几只,就算在街上乱穿乱跑,也无关大雅,问题下数量倍增,十几二十只,那就有点吓人了。
更何况,这些狗仿佛受人控制,非常有目的性,来的方向不同,可拢聚的地点只有一个。
于是乎,几十只狗围拢过来,顿时显得拥挤不堪,甚至连人都瞧得心慌慌,赶紧退让到一边去,然后睁大眼睛看着,一头雾水。
这些狗,莫非发神经了,要造反?
古问道的两名下人开始的时候还没有觉察到苗头,等发现众多的狗都是朝着他们所在的位置涌来的时候,再想反应就有点慢了。
“阿三,你说这些狗干嘛了?”
一个问道。
另一个胆子更小,两腿都有些颤抖了,咕声吞口口水,嗫嚅道:“我哪里知道阿四,情况不对头,我们还是快离开吧。”
此时对于跟踪叶君生的事,早抛之脑后,无暇顾及了。
阿四哭丧着脸,望着越来越近的狗群,已经围成一个密密实实的圈子,哪里还找得路子出去,结结巴巴道:“怎么离开?”
“汪汪汪!”
不等他们想对策,群狗马上齐声狂吠,然后一只只非常风骚地奔近来,呲牙咧嘴的,却不咬人,而是扬起一条后腿,做出非常标准的撒尿动作。随之一道道劲力十足的尿水,酣畅淋漓地朝着阿三阿四身上射过来
这一幕,被许多街坊亲眼目睹到,无不膛目结舌,中了定身术般,作声不得。
身为受害者的两名家丁兜头兜面被臭气冲天的狗尿淋了一身,却又不敢轻举妄动,生怕稍有动作会激发群狗的狂性,扑上来撕咬,那后果更加严重。其实就算想跑,可两条腿都像被钉在地面上,不听使唤。
街道上,数十家犬非常同仇敌忾地对着两人撒尿,蔚然奇观,咄咄怪事,顿时轰动了,讯息迅速传出去,引发更多的人围观,几乎围得水泄不通。
阿三和阿四连死的心都有了,心头鬼魅而惊悸地涌起一个可怕的念头:自己撞邪了
幸好那些狗撒完尿后,陆续离去,等巡逻的官差闻讯赶来,只闻到冲天的臊味,差点都呕吐了。急忙退远些,这才开口询问事情过程。
阿三阿四哪里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完全就是一场无妄之灾,最后只得不了了之,两人赶紧掩面跑回少爷那边,洗澡换衣。
“什么?”
古问道差点晕过去,若非两个下人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