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民修炼在清朝-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这等事情,李兄倒是大才。”沈葆桢表面上称赞李仙,心里却把雷州的大小官员骂了个遍。

    广州这边的政策一直是抑制混元宗发展的,雷州的官员们竟允许混元宗在县城外开这样的大市场,听来规模也不小,而且对广州这边又一点风声也没有透露,简直是混蛋之极。

    “也就是说,李兄开过这种市场,觉得办了之后有好处,所以想在广州郊区也要做一把吗?”沈葆桢问道,心里却疑惑起来,如此一来倒能解释一些东西,但怎么就感觉这么不踏实,觉得其中必有其他险恶的用心呢。

    “沈兄出身官宦世家,没接触过生意场,所以不明白这做生意的苦。”李仙叹了口气解释起来。

    “别的不说,就说这粮行吧,广州本地人多从事商业,粮食都要从外地运过来,因此要靠外地商人从远处贩卖过来。

    本来,这外地粮商到了广州,把粮食直接卖给百姓,钱货两清,这是最简单的,偏生中间有太多必要的环节。

    外地粮商把粮食运过来后,不能直接发卖,必须要到本地牙行报备,这也罢了,偏偏牙行要求粮食必须通过牙行才能出售,更离谱的还要粮商把粮食存放在牙行指定的仓库里,不然不给出售的资格。

    结果,牙行为了赚点保存费,就要外地粮商把粮食在牙行仓库里存放三个月到六个月,原来还是新米,一下子就变成陈米了。

    等过了这道坎,粮食也不能直接到老百姓手里,还得由广州粮商接手,然后按照粮行的要求,要么只能在东边卖,要么只能在西边卖,就是不能窜货,否则要重罚的。

    在这期间各个衙门的孝敬,还有广州本地商人必然要压货款,等到粮食全部卖完后过了好一段时间,才慢慢给外地粮商结账,就免不了的。

    本来,如果有大一点的粮商,本身在广州有店铺,自己到外地购买粮食又在自己店铺出售,倒是可以减少很多环节,但是朝廷担心粮商做大,粮行也担心管不过来,竟合起伙禁止这种行为,使得数百年来都是依靠外地商人收集粮食过来,然后在广州被本地粮商和衙门、牙行盘剥一圈的模式。

    不说这些,就是要运转两室的时候,还不能让商人自己雇人去,必须通过官府指定的脚行去,不然要被拉到官府打板子的,这必然又要增加不必要的开支的。

    如此一来,粮食运进来不能痛痛快快卖出去,要在广州先待个好几个月才能被百姓买走,粮商还要付出很多税款和费用等,还要花大量时间跟各个衙门和行会周旋,这粮价就必然高企,降不下来。

    沈兄,我说了这么多,你明白了吗?”李仙停下话头,真诚地看着沈葆桢。

第三百一十九章 资金压力的缓解() 
沈葆桢却听得一头雾水,他是做亲民官的,自然对这些事情有所耳闻,却不明白这些事情有多大的重要性,让李仙这个很有可能造反的土匪头子花如此大的精力仔细描述。

    “你是说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排外比较严重,所以会导致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吗?”沈葆桢尝试着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李仙的话,倒让李仙听了之后一愣,自己说了半天,对方竟悟出这样的道理。

    “你要这么理解,也不是完全错误,但事情终归不会如此简单就是了。”李仙知道沈葆桢并不愚蠢,但从小就没有为油盐酱醋操心过,长大了又直接当官,不会明白这些东西的,只能放弃解释。

    “我的意思是说你要想将广州的粮价和物价降下去,特别是在如今战事频繁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就必须采用在城外建立自由交易区的方法,否则单是几次物价波动,就足以让广州城分崩离折。”李仙只能这么解释。

    沈葆桢这次倒是听明白了,心中的疑惑却是更甚:“广州城分崩离折,跟你这个造反头子有什么关系?

    作为造反头子,你应该是希望广州越乱越好吧?

    再说了,在广州城外建大集市就能降低粮价,你这是糊弄谁呢?从没听说过有这种法子。”

    李仙明白沈葆桢就是明白不过来,但还是叮嘱道:“我们现在是一起合作抵抗英国人的,要此战胜利,必然要保证广州稳定的。

    再说了,我们都是同胞,我们混元宗和三元观都不会看着广州民众挨饿的。”

    这一下,沈葆桢倒是有些听明白了,李仙这是说至少近期不会攻打广州,有这么一句话对广州的那些大人物也能有所交代了。

    沈葆桢便向李仙道谢,然后带着同去的官员们告辞。

    这次谈判的时候,宋明达宋大公子本来装成低阶官员混在谈判团里,监控谈判走向的,此时忍不住凑到沈葆桢跟前问了起来。

    “我看李仙这人云山雾罩说了半天,就没有一句实在话,是不是就想忽悠我们呢?”

    宋明达自幼拜入异人殿的高人学武,平时也没经历过什么民间疾苦,自然也不明白经济运转之道,在这方面的见识比沈葆桢还要差很多。

    “李仙见识是有的,只是没有用在正道而已,他刚才那番话也应该有自己的一番道理,只是我们一时参详不出而已。”沈葆桢皱了皱眉头说道。

    “我更觉得李仙这人是在胡闹,这么做之后必然导致人心向背,广州城里人人都恨他,以后少不得要为此招吃亏。”宋明达却不以为然地说道。

    “这话怎么说?”沈葆桢不由得一愣。

    “他刚才说得很明白啊,外地粮商送粮食到广州,就有被本地粮行、牙行、衙门和脚行等盘剥一番。

    他在城外设立什么集市,就会使得这些人赚不到钱,少了很多收入,那么这些人自然会对李仙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

    如此一来,至少四个行的人反对他,其余还不知多少人反对他呢,李仙以后想进攻广州必然事倍功半,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好事吧。”宋明达自觉看破了现在的局势,侃侃而谈。

    “嗯,如此说来倒还真是好事。”沈葆桢敷衍地应和了一句,心里却感到疑惑,难道这事情还真能按照这宋大公子的想法发展。

    不管怎样,广州和三元里方面的谈判算告一段落,在广州城外西北角十里外,建立自由交易区的事情就算定下来了。

    李仙做事一向讲究神速,当场就派五百兵马围了数百亩荒地,又雇人建立大量临时仓库,把这集市给办了起来。

    这所谓的自由交易区,其实更像是后世的大批发市场,外地粮商将货物运到这自由交易区的仓库里存放下来,广州城里的人可以过来用较为低廉的价格购买粮食,然后拉回城里去。

    过来买粮食的人中有大商人,也有官宦人家的管家、小门小户的平头百姓等,可以过来直接购买粮食。

    有那财大气粗的粮商,直接到仓库区跟外地粮商接洽,一下子购买数千石到数万石的粮食;不做粮食生意的大户人家,也可以自己买个数百担粮食,拿回去窖藏;就是小门小户的人家,也能到专门的集市去,买个几十斤到几百斤粮食,自己扛回去。

    这里有三元里联军的士兵维持治安,但不抽什么税款,对双方的交易也不去干涉,由得商人们自己做生意。

    广州的百姓都知道战争时必然会导致粮食紧缺,几乎家家户户都动员起来过来买粮食,然后来几次之后就咂摸出这里的好处来了。

    首先,这里跟外地粮商直接购买粮食,而且接近批发价,必然比城内的粮食价格低了很多;

    其次,到这里来卖粮的外地粮商很多,就算偶尔有一两家想囤积居奇的,大部分还都想赶紧出货,离开这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地方,使得这里货源非常充足;

    其三,没有衙门之人上下其手,也不参与交易,就省了很多麻烦事情。

    对外地粮商而言,这里能快速出货,而且虽然粮价比广州城里便宜一些,但也比战前高了许多,而且没有很多中间环节和抽成的人,做起生意来爽利得很,利润也高了很多。

    在经过连续十天的巨量交易之后,这个集市的交易量才逐渐降下来,广州百姓看到这里货物充足,而且又是一派长期维持下去的架势,才放心下来,急于囤积粮食的心思才稍微淡了下来。

    但是,即便如此,这里每天的交易量还是极为惊人的。

    以李仙为首的三元里联军势力,在此期间也是赚得盘满钵满的。

    虽然李仙坚持不在这里收取任何税款,但是借此机会做生意,比收百分之几的税款,可要有意义得多。

    在这个集市启动之前,很多外地商人并不怎么看好这个市场的前景,在佛山那里就有很多商人想把手头上的粮食和物资全部出清,然后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回到自己老家的。

    李仙和王九玄也不在意,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接手了这些货物,然后通过这市场转卖出去,一来二去至少赚取五成以上的利润,可比收税赚得快得多了。

    趁此机会,李仙将雷州那边积压的鲸油、香皂和咸鱼等货物全部清空,也是必然的事情了。

第三百二十章 广州最有价值的人才() 
就这短短的十天,李仙方面就赚取了十万两以上的纯利润,大大缓解了己方的资金压力,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而且,这生意还不是一锤子买卖,虽然自由交易区的交易量降了下来,但总量还是非常惊人,李仙保守估计,通过在中间倒卖粮食和各种货物,每个月都能稳定赚取五万两以上的纯收益,更别提通过这些活动逐渐控制广州城的经济命脉了。

    “这个集市以后就是下金蛋的鸡,为我们源源不断地赚钱。”李仙带着人巡视贸易区的时候,高兴地评价起来。

    “的确,这一招我们算是走对了。”王九玄在旁附和。

    这自由交易区算是李仙一力主张才开起来的,联军的大部分高层都不明白办这种集市的意义,觉得在战事如此紧张的时候做这种事情,有些不务正业。

    直到这次赚了大量资金,又看到持续赚钱的希望,人们才重视起这个集市,知道有这么一座集市存在,就能帮助联军多养数千军队,更重要的是收集军队所需的各项物资也变得更容易了些。

    巡视一番后,更重要的事情还是要接见广州府按照约定送来的掌柜们。

    按照双方势力的约定,广州府要组织五百名识字还会打算盘的掌柜到贸易区这边听用。

    清国的识字普及率很低,特别是一向被视为贱业的商人中,识字的人就更少了。

    要不是广州乃是大清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商业极为发达,别的城市募集五百名会打算盘的掌柜伙计容易,但还兼识字的人,恐怕就很难了。

    这些人在各自商行里头也是中坚力量,也就官府之人一向看不起商人,还觉得好好的商人还识字,有辱斯文,才会一点也不在意,当初武三娘提出这个建议,沈葆桢也就象征性地抗议几句就同意了。

    以广州官员们的想法而言,实在想不出这五百名商人能有什么用,而且这些人家业多在广州城里,李仙就是想将人拉拢过去都很难。

    而且李仙心里也有数,这些人过来之前都被自己家东家或官府之人耳提面命过,甚至有官府的密探在里面,来了之后必然会有打探三元里联军军情的举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