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缘儒仙-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台下一直傲然端坐的足利义满忽然发难:“你说了这么多,不过是说加强修持,做个好人而已。要做谦谦君子,贵国的儒家似乎比佛教还好,为何还有那么多人信封佛教?我关心的不是做什么君子,而是如何才能提高功力!作为武士,没有功力一切都是扯淡!”

    听了这些话,台下本已安静的众人再次躁动起来。

    叶昊天加强了功力催动监天神尺,将尺中凝结的上百亿的佛心和儒家的浩然正气散发出去,把整个下鸭神社都笼罩其中,同时朗声答道:“修佛与修儒并不一样。修佛讲究的是佛心;修儒则追求儒功。戒和世间的善行也有很多差别,平常的善行你只有去做了才有功德,不做就没有。而你得到戒体之后,只要不犯戒,即便吃饭、睡觉也一样在增长佛心,因为持戒本身就是佛果之一,是戒、定、慧三佛果中层次较低的部分。

    佛心能够转化为功力!和尚不练武而功力高强,菩萨个个法力无边,就在于他们拥有无上的佛心!所以即使是单纯的为了提高功力,也应该走戒定慧的正道!”

    听了这番话,台下的很多人都呆住了,不少人甚至叫起好来:“说得不错,可惜听到太晚了!”

    不知何时,附近的林间梢头渐渐聚集了一些飞鸟,全都目注叶昊天频频点头,似乎听懂了他的话语,一副深有感触的样子。

    叶昊天再次举起监天尺,略加了几分力量,一下又一下单调地敲击着佛磬,同时加重了语气道:“贵国崇尚天性自然,这本身并不是坏事。然而身为佛子就不能将戒律抛在一边。据我所知,唐代僧人鉴真曾在贵国确立了严格的戒律,但随着时间推移,戒律之正法渐被忽略,目前已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僧人聚集在寺院的戒坛周围闲逛。他们对大小戒律一无所知,饮酒、娶妻、**、做生意、置财产,同世俗民众几乎没有明显的区别。”

    说到这里他再度提高了声音,用近乎于喝斥的声音厉声道:“贵国有些所谓的佛众只知道念诵‘阿弥陀佛’。他们说‘玩乐、置产并不违背佛经教义;私通和吃荤也并非往生净土的障碍;末世持戒是市中之虎,应该为人所恐惧,为人所僧恶。’‘如果一个吃鱼的人可以往生净土,那么一只猴子就肯定可以往生净土。一个人吃不吃鱼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念阿弥陀佛的人是注定要往生净土的。’于是他们杀人如草芥,**不知耻。这些人哪里是佛教弟子?实在是标准的魔门逆贼!”

    讲这番话的时候,他身上的儒家浩然正气已经发挥到极致,浑身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紫气,整个人都变得朦朦胧胧起来,纵然是菩萨降临也不遑多让。

    话音刚落,树上的鸟雀齐声鸣叫,盘旋空中的数十仙鹤也发出凄厉的鹤啼,林中甚至传来几声震耳yu聋的虎啸,令在场的倭人心中狂跳,面色大变,几乎有一半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面现忏悔羞愧之色。很多人已经对着叶昊天顶礼膜拜起来。

    台上的老僧却越来越萎靡。他感到浑身软弱连站也站不起来,不由得心中大惊,后悔为何不早点远遁。

    台下的足利义满只觉得气瘪,心中还有些不甘,于是站起身来说道:“听说佛教最基本的五戒是不杀、不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中间三者还好说,这杀戒却很难。敝国人多地窄,常年杀伐不断,你不杀人,别人却会杀你。这不饮酒就更加难了,身为武士,怎么能不喝酒?那还叫男人吗?”

    叶昊天将监天尺简单的敲击变为精示之音,缓和了语气答道:“戒杀生,主要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杀生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杀气悉生恐怖。’所以喜欢杀生的人决不是佛宗弟子!

    戒饮酒明指为酒,其实是指戒除毒品等一切使人丧失理智、败坏德行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明心见性,成就佛果……”

    随后他又将佛家的几个关键所在阐述了一番,听得人频频点头,心悦诚服。

    台上的老僧面色苍白,已经到了心力憔悴的地步。先前的全力出击耗去了他一多半的魔功,这一个时辰经过叶昊天全力催动监天尺和佛磬演奏的佛曲更使他魔性大减,魔功几乎消亡殆尽。

    台下的听众早已跪倒一大片,每个人都面色如灰却又充满渴盼,翘首以待叶昊天继续讲经。

    有人痛哭流涕道:“菩萨,我杀了人怎么办?我……还能皈依佛门吗?”

    很多人默然,因为死在他们手下的何止是一个两个活生生的人?每个著名的武士都是从堆积如山的死人身上站起来的!

    叶昊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一边演奏佛曲,一面缓缓放歌:“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台下之人渐渐跟着学唱,声音越来越响,到后来佛声梵唱响彻下鸭神社。就连足利义满也闭目合掌诵经不止,而木谷虚则已经双膝跪地满面羞惭。

    叶昊天知道这些人罪孽深重,魔性很难彻底解除,因此将梵曲演奏了一支又一支,久久不肯停下,直到身后传来一声巨响,回头看时,原来是老僧实在忍不住了,拼命爬到台边滚了下去,却又摔倒在地无法起身。

    有几个倭人正待上前扶持,却见西门龙快步走上前去,探手将老僧身边的禅杖捡了起来,微一**将禅杖扳做数段,从中掉出一支略有些弯曲的玉尺来。他将玉尺扬手抛给台上的叶昊天。

    欢迎光临本站;如果您在阅读作品的过程有任问题;请与本站客服联系

    , 

7、佛宗贝叶,佛诗() 
想到不久就将抵达传说中的须弥神山,兰儿就觉得很是兴奋。

    当瀚海神舟再次的时候,她伸手接过黄帝赐予的贝叶,一边端详一边道:“我也算是半个佛宗弟子,师傅浩梵神尼每天诵经礼佛,除了教我武功之外,也给了我几本佛经。耳濡目染之下我也算略通佛理。每年chun秋之际,我都会在九华山住上一两个月,每天看着无数的善男信女上山礼佛,听他们口诵佛号,梦想往生极乐世界,我就一直在想:菩萨究竟是什么样子?佛祖是不是真的法力无边?极乐世界是否真的无忧无虑?听师傅说,上得须弥神山的都是菩萨或者金身罗汉,最少也是大德高僧,普通人是上不去的。如今有了这片贝叶,我也能一睹神山的风采,真的好高兴。”说到这里,她忽然将贝叶伸至叶昊天眼前,惊奇地道:“公子请看,这片贝叶上有一个针孔形成的‘佛’字,正在隐隐放光呢!”

    叶昊天凝神看去,果然发现树叶之上有一个用细针刺出的大大的“佛”字,除此之外还有几行小字,分明是:“一花一念无量劫,大千俱在一毫端,我纳须弥入芥子,明悟四谛证涅磐。”每个字都隐隐放出金光,看来这片贝叶竟然是件十分珍贵的佛宝。

    兰儿看得似懂非懂,眉峰微蹙说道:“这首诗包含了很多佛理。第三句还好理解,讲的是将须弥神山纳入小小的芥子之中,另外几句说的是什么呢?”

    叶昊天想了想自己以前读过的经文,同时回味在九华山跟几位肉身菩萨之间的交流,试着解释道:“第一句的意思似乎可以这样理解:一花一世界,一念一菩提,将一花一念的短暂与无量劫的久远等同起来,体现的是时空圆融的概念。佛家的劫分为小劫、中劫和大劫三种,分别代表不同的时间段。具体有多长,我也算不清楚。”

    兰儿忽然笑道:“关于劫的计算倒知道一些。据说修佛修到第二十八层境界,叫做‘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可以是普通人的八万四千倍。假如普通人可以活一百年,那种佛界的人就能活八百四十万年。从八万四千岁的长寿开始,每一百年减短一岁,减至寿命仅有十岁,称为一个减劫;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增加一岁,直至八万四千岁,称为一个增劫。如此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总称为一小劫。就是说差不多一千六百万年才算一个小劫。一个中劫等于二十个小劫,相当于三亿多年。一个大劫包括‘成、住、坏、空’四个中劫,大约有十多亿年。”说到这里,她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笑着不住摇头:“十亿年太久了?菩萨竟然能活那么久?”

    叶昊天也想不明白佛经里动不动就提到多少个大劫究竟是什么意思。假如一个大劫需要十亿年,若干个大劫又有什么意义?

    正在这时,他的心底忽然传来九品莲台低低的声音:“大劫是针对宇宙间星球变迁所说的。你看眼前的星球,哪个不是经历了好几劫的时间才从形成到稳定到衰变到消失的?‘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指的就是这个变化的过程。在这四个阶段中,唯有星球处于‘住’的阶段比较稳定,气候温和,可以供人类生存。初‘成’的阶段,由气体而液体,由液体而凝固,温度极高,人类无法生存。到了‘坏’的阶段,正在剧烈的破坏之中,灾难一个接着一个,也不适合人类定居;‘坏’劫终了,接着便是‘空’劫开始,在空无一物中再经二十小劫,另一新的星球便又逐渐形成,进入另一期的‘成’的阶段。这就是佛宗的时空观。”

    叶昊天听得恍然大悟;兰儿接收了他心底传来的神识,也跟着频频点头,觉得这样解释还比较容易理解。

    难得九品莲台现身说法,叶昊天十分高兴,连忙问道:“‘大千俱在一毫端’,这句话是说大千世界等同于秋毫之末,是吗?”

    九品莲台的声音再度传了过来:“不错。这句话和‘我纳须弥入芥子’合在一起,就是大小相即、事事圆融的意思。佛经中说,一个日月系,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每一个大千世界,都有一个主管的佛,称为大梵天王,大千世界有无量无数,大梵天王也无量无数。整个宇宙包括无数的大千世界,所有的佛区都归佛祖管理,最后的执行者就是我了!嘿嘿嘿嘿……”说到这里它竟然也得意地笑了起来。

    叶昊天很是好奇地问道:“宇宙那么大,佛祖只有一个人,能管得过来吗?”

    九品莲台收住笑声答道:“佛祖化身千百亿,又有众位菩萨帮他管理,他自身轻松得很呢!每年六月初六,宇宙间所有的大梵天王都要到须弥神山开会,将自己辖区的相关资料分别交给增长天王、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和广目天王,然后交给菩萨们汇总,完了交到佛祖手里,最后由佛祖跑到海底交给我处理。佛祖一年只跑一趟,你说他是不是很轻松?”

    叶昊天觉得很是神奇,笑道:“阿莲,你说那诗最后一句‘明悟四谛证涅磐’何解?”

    停了片刻,九品莲台的声音才一字一顿地传了过来:“四谛又称四圣缔。圣缔即‘真理’之意。四圣缔为苦缔、集缔、道缔和灭缔。

    苦缔说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然烦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和所yu不得苦等八苦。人从生到死,一直在苦海中沉浮。

    集缔是因缘论,认为一切事物并无实体,只不过是因缘的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