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阖目前,他的视野中出现了一双皂靴。
程岩猛地惊醒,见窗外天色将明,估计已至卯时。
他坐着醒了会儿神,才下床洗漱,又循着记忆从院里找出个小炉子,将从家里带的干粮简单热了热。
等吃了早饭,程岩便拿好书卷往讲堂而去。
走到半路上他才想起,他那位舍友,昨晚上根本没回来过。
或许对方就住在兰阳村,今早直接来了社学吧?
兰阳社学占地颇广,程岩走了一刻钟,终于来到讲堂。
此时,讲堂里已有七八个学生,程岩一一打量过去,发现都很眼熟,有一两个他还能叫得上名字。
看来,社学里也很正常。
“阿岩!阿岩!”
程岩循声望去,见招呼他的是个小胖子,像是姓钱,但具体的名字却是不记得了。
他之所以有印象,是因为钱小胖乃商户之子,本朝科举虽不禁商籍科举,但旧有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可改,朝廷对待商户出身的官员仍多有轻视,因此,当年社学里也没啥人与钱小胖交好。
只见钱小胖笨拙地跑来,从他手里抢过书,又“蹬蹬”回到后方一排座位,将他的书卷整齐放好,对他讨好地笑道:“阿岩,快来坐。”
程岩:“”
难道原主还收了小弟?不是说原主猫憎狗嫌吗?
程岩转念一想,估计是原主和钱小胖都人缘不好,只能抱在一起相互取暖。
不论如何,小胖子倒是帮他省了麻烦,他真不记得自己座位在哪儿了。
程岩刚一坐下,就听有人道:“钱忠宝,你上赶着伺候人家,人家理你吗?”
“我没有伺候!夫子说,同窗要相互友爱!”小胖子气愤地回了句,却见程岩正盯着他,吓得他心里一颤,以为程岩又要发火。
以往有人拿此事调笑,程岩都会许多天不理他。
哪知程岩却对他友善一笑,“多谢了。”
钱忠宝一呆,“不、不客气。”
先前说话之人也有些意外,冷哼一声,“一日不见,程岩竟是转性了不成?”
周围传来一阵笑声,程岩倒是镇定自若,因为他根本没想起出言嘲讽他的人是谁,他怕露馅。
那人见程岩不理他,自顾自道:“唉,也不知我这次能不能考上,若我连续两次不中,肯定也不是读书的料,到时候,我还是回家种地算了!”
众人又是哄堂大笑。
程岩不知对方的怨气从何而来,反正原主擅长吸引仇恨,正所谓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他也懒得问。
但程岩不耐烦对方一直挑衅生事,便道:“夫子常教导我们锲而不舍,不过两试不中,你就要放弃学业吗?你意志不坚,脆弱堪比瓦砾,若是被夫子知道,怕不是要送你戒尺。”
“你——”
“再说,昔有大儒黄中令六十岁中秀才,本朝赵阁老也是四十才过了院试,若他们也跟你想法一致,估计地都能种出一顷了吧?”
程岩口中的黄中令乃是先帝时期的大儒,文章达天下,但科举路上总是不顺,直到百岁那年才中了进士。
而赵阁老则是当今吏部尚书赵文博,皇上爱其才,每每会试都要询问主考官“赵文博是否中了”,一直到赵文博五十五岁,终于被皇上钦点为探花,此后二十余年他屡受重用,如今不仅官居一品,更是内阁中年龄最大的阁臣。
程岩拿这两人举例,对方就是气死也不敢多说,只能咬着唇狠狠瞪他。
程岩又幽幽补了一句,“何况我年纪还小,不怕多考几次。你看上去比我沧桑多了,怎么也还在社学?”
“噗——”
鲜血从那位不知名同窗口中喷出,落在地上、桌上、书上、围观路人的脸上星星点点,纷纷扬扬。
只见他摇头晃脑,气息绵长,一口血喷洒得持久又不失均匀,但程岩无心欣赏,心中又惊又惧——他居然把人给气吐血了?不至于吧?!
程岩再不敢开口,正想着自己会不会背上官司,就见有人淡定地抹了把糊血的脸,“皓轩,别与他计较了,夫子就快来了。”
于是,程岩便眼睁睁看着那位“皓轩”兄狠狠擦了擦嘴,又瞪他一眼,找了个位置坐下了。
而其他人则擦书的擦书,抹地的抹地
从头到尾,似乎除了程岩自己,所有人都觉得“吐血”跟“吐口水”没区别,这也太荒唐了!
究竟是对方天赋异禀,还是雷剧使然,程岩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这时,身边钱忠宝小声道:“阿岩,你真行,居然能将王皓轩气吐血。”
程岩回过神,忐忑地问道:“你不害怕吗?他都吐血了?”
钱忠宝:“怕?你是说王皓轩会报复吗?哼,他就是针对我们,之前都把你气吐血好多次了,就算你不反击,他还是不会放过你的。”
程岩:“”
破案了,一切都是雷剧的神秘力量。
钱忠宝见程岩今天脾气特别好,便大着胆子道:“阿岩,听说社学里来了新人,他”
话说一半,就见一位衣着朴素、须发皆白的老先生走了进来,讲堂上立刻安静。
程岩对老先生记忆深刻,先生姓海,如今是兰阳社学资历最老、年龄最大、性子最古板严厉的一位夫子,当年就没有学生不怕他。
更令人敬畏的是,老先生还是一名举子。
寻常社学里的夫子基本是童生或者秀才,只有兰阳社学这等名声在外的,才能请到举人来任教。
程岩曾中过进士,再看举人自然不觉得有多难得,可对于社学里的学子而言,举人与他们差着童试和乡试,可谓天堑,许多人穷尽一生都未必能达成。
海夫子将书放好,又对着门外轻轻颔首。
随后,一位十七八岁的青年缓步走入讲堂。
此人身姿挺拔,气势天成,让人一见便知出身世家高门。他身着锦衣,手抱书卷,一双眼淡淡扫过众人,嘴角噙着意味不明的笑。
然而当程岩看清青年长相那一刻,只觉得脑子里“轰”的一声,所有思绪被炸得四分五裂,眼前唯有一片血光。
寒气从四肢百骸蹿升而上,将他冻得僵硬如石,可身体又忍不住发颤。
恍惚间,他听见耳畔传来冰冷的声音,“我真盼着你有万古之寿,看看究竟是你罪还是我罪,可惜,你活不到那天了。”
第 4 章()
“阿岩;你没事吧?”
钱忠宝见程岩面白如纸;整个人都在轻颤;担心地拉了他一把。
程岩慢慢转过脸;眼睛发直地看了会儿钱忠宝;才摇摇头。
钱忠宝仍有些不放心;“可你”
程岩长眉轻蹙;再次摇头。
钱忠宝只当程岩又不耐烦了,也不敢多说,委屈地垂下头。
程岩无心安慰;他满腹心神都在台上那位青年身上——庄思宜,他怎么会来兰阳社学?!
前生,就是此人带着圣旨闯入他家;宣读了他的罪名;将他送入大狱。
他与庄思宜斗了小半生,赔上生前身后名;输得一败涂地。
但他分明是二十岁时去了鹤山书院才认识对方的;庄思宜出身大安首屈一指的世家;怎会来兰阳这么个小地方?
就算兰阳社学名气再大;也容不下庄思宜这座大佛啊!
程岩心绪震荡;血气上涌;但最终只是低低一叹。
他怎么忘了,如今他身在雷剧中,凡事都不可以常理来推断。
可他记得;雷剧第一集;庄思宜便已在京城,且已有举人功名。也就是说,他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在雷剧剧情发生以前。
而此时庄思宜的心情也很差,任谁被家人发配来乡下都很难高兴,更何况,他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事。
想着临走前那些人的嘴脸,他心里就一阵恶心,但面上却始终挂着合宜的笑。
突然,他感觉一道锋利的视线刺向他,庄思宜双眼微眯,不着痕迹地扫视一周,可惜并没有找到视线的主人。
一众学子们虽然都望着他,眼中有好奇、友善、欣赏、甚至嫉妒但不曾让他有芒刺在背之感,和刚刚那道视线截然不同。
难道是错觉?想他初来乍到,又有谁会对他抱着如此敌意?
庄思宜薄唇轻抿,最终,将目光落在后排一位少年身上。
他并非怀疑少年,毕竟他俩并不认识。事实上,从他刚走进讲堂就看见了对方,因为少年十分出众,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倒不是少年有多俊朗,庄思宜从小见过的美人何止百千,自然不会为外貌所动。而是少年的气质清清朗朗,安安静静,和讲堂里的学生都不一样,很像清贵家族出身的子弟。
海夫子简单介绍了庄思宜一番,便指着程岩身前的座位,“姜平潮家中有事,暂时不来社学了,你便坐他的位置。”
庄思宜点点头,又看了程岩一眼,不急不缓地走过去。
等庄思宜坐下,程岩放在膝上的手死死掐住,半晌才若无其事地翻开书卷。
兰阳社学的教授内容主要是四书和五经,盖因科举命题试士只在其中选题。
至于小学、千字文之类,兰阳社学是不教的,因为社学里的儒生都不是毫无基础。
但想举业上有所建树,只读四书五经也是不够的,类似诸子百家、律法史书等等,学生们一样得背,从他们启蒙开始到考中进士,就必须一直埋首书海,与书作伴。
海夫子苍老的声音回荡在讲堂,程岩看似听得专注,但却根本静不下心。
毕竟前生宿敌就坐在他前头,两人当年斗得势同水火,他心里的怨气又岂是重生就能消退的?
而他如此恼恨的一个人,在他死后,竟将摇摇欲坠的大安国变得那般强盛,实现了他最初的抱负。
程岩心情很复杂,更多的是自我怀疑,若庄思宜是对的,难道他真的错了?
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源于忠君爱民,为何无人理解?还被后人视为“奸”?
说来也是好笑,他前生到死也不过一个四品官,之所以声名狼藉,被后人指指点点,还是沾了庄思宜的光呢,若不是
想到这里,身前的人突然转过头来,对着他笑了笑。
程岩抑制住狠狠皱眉的冲动,默默垂下眼。
直到头顶的视线消失,他才暗自舒了口气。
一上午,程岩都在走神中度过。
等到海夫子离开讲堂,学子们的议论声渐渐大了起来。
身旁的钱忠宝低声道:“阿岩,去食堂吗?”
程岩点点头,收好书卷,和钱忠宝一块儿离开。
大多社学是没有食堂的,但兰阳社学作为社学中不差钱的清流,建个食堂实属寻常。
程岩记得,食堂中的伙夫就有三位之多,做菜的手艺不比酒楼里的大厨差,每日菜品不但丰富,而且还便宜。
尽管如此,一些学生还是消费不起,他们要么自带干粮,要么准备好食材拿给伙夫处理,只用交一点儿柴火费。
程岩自认很穷,当然舍不得花钱吃食堂,但早上他忘记将干粮带来,只能奢侈一把。
一进食堂,钱忠宝就兴冲冲道:“阿岩,你今天想吃啥?我去买。”
程岩:“我就喝点儿白粥。”
钱忠宝:“那咋行?午课会饿的,还是你身体不适?”
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