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到唐朝当奶奶-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佳一太精细的活也干不了,分彩蛋这种事情还是让张柱一个人出风头就算了。她就准备每家分点馓子。

    “张婶子,我来讨吃的啦!”于佳一一只手抱着康康,另一只手端着一盆馓子。

    康康现在已经长出乳牙了,于佳一就给了康康半根馓子,就当磨牙了。康康以往手里拿着都是自己布头娃娃们,有了吃的,什么刀啊剑啊都不要了,两只手抓着馓子就往口里塞,只是咬不断,只能慢慢用牙磨着尝尝味道。

    “我们康康也来了啊,好不好吃啊?给姥姥尝一口好不好?”

    “婶子你就别逗他了,这孩子吃东西吃得可专心了,外边什么动静都打扰不了他吃东西,哈哈。”于佳一一边说话一边放下手里端着的盆。

    “你这孩子就是个败家的!你啊你啊,就爱捣鼓一些费油盐糖的东西。”张婶子把盆里的馓子拿出来装到自家盆里,又给一娘的盆里装满了一盆鱼干,“这是你根叔这几日在莲花河里抓的,以前啊,莲花河里那么多鱼抓回来也只能自己吃,吃腻了就吃腻了,现在好了,吃不完的鱼还能卖到镇上去。不是我说,还是这莲花河里的鱼好吃!别的地方的都没这股子鲜味!”

    “那敢情好!这鱼干一看就是婶子你的手艺,蒸熟了特香!上次婶子你给的熏鱼还没吃完,每次婶子你送熏鱼过来康康就特别兴奋,好像自己能吃多少一样!”

    康康:“咿!”

    “你个鬼灵精,说到吃的就回过神了!”于佳一见康康手里的馓子都快吃完了,又拿了半根馓子给他。

    康康:“呀!”

    “说明康康聪明!这熏鱼在镇上也卖得好,比这鱼干还好卖,要活鱼的人家也不少!多亏了一娘你修的那条路!”

    “三个村的人一块修的路,功劳哪能全算在我头上。”

    “不算在你头上算谁的,大家伙心里都有杆称!现在村里日子都好过不少了,我看啊,再过个几年,这些个费油的馓子估计也舍得做了,一年就吃一回,狠狠心就炸出来了!”

    “那好!到时候我和康康就等着吃婶子炸的馓子。”

    康康:“呀呀!”

    “哈哈哈,真是个聪明娃!”王香红笑了一会,笑着笑着眼睛就红了,“一娘啊,婶子是真感谢你,平日里我那几个不孝子在镇上干活不回来的时候,就是你顾着我们两个老家伙。现在啊,村里日子好过了,那几个不孝子现在也知道着家了,自家捉捉鱼,拿到镇上去卖,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婶子这话倒也不是嫌弃你的意思,你啊,我也是拿着当闺女看的,我只生了三个臭小子,哪有闺女贴心!”

    于佳一握着张婶子的手说道:“我知道的,几位婶子都把我当亲闺女看。”

    “还是闺女好哇!”王香红握着一娘的手再次感叹到,“瞧,你那两个不争气的哥哥回来了。”

    王香红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张成文,二儿子张成武,三儿子张成才。现在回来的是成文和成武,以往是三个儿子都在镇上干活,现在大儿子和二儿子回家和张根一块捕鱼生活。大强和杏花是大儿子的孩子,大福是二儿子的孩子。

    小儿子成才在镇上一铺子当账房,还没成家,已经21的年纪了,王香红最操心的就是小儿子的婚姻大事了。按理说小儿子在镇上当账房是很好说亲的,可是那些好姑娘一听小伙是鬼坡岭的就不愿意嫁过来。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一娘来了啊。等会拿点鱼回家,你不是想吃小鲫鱼吗?给你捉了不少。”张成武前几日听一娘念叨就记心上了,“这东西鲜是鲜,就是刺太多。”

    “谢谢小武哥了。好吃就成,刺多点也没事!”

    “玉珍啊,你出来把这些鱼拿到后院养着,爹那还有些鱼呢,我跟大哥在过去拿一趟。”张成武朝屋里喊道。

    过了一会陈玉珍没有出来,倒是张婶子的大儿媳刘巧云出来了。

    “玉珍现在忙着呢,走不开,我来就成。不过你们今天怎么抓这么多?想要累死我们几个?”

    “前天不是下雨了吗,河水涨高了不少。估计急沙江里的鱼游过来了,一抓一个准!”说话的是张成文,见自己媳妇出来提就将鱼放在了院子里,“到时候嫌做鱼干累,就少干点,我多干点活不成问题。这些东西都是银子啊,到时候也能再起一栋屋子,孩子们也有地方睡。我们去河边拿鱼了,走了!”

    于佳一给张婶子送了馓子后,拿着鱼干和小鲫鱼就回家了。其他人家也要送上一份馓子过去,又从各家陆陆续续又收到了各种面食、蒸饼、梨子、熏肉之类的。

    妇女们往往聚在一块打秋千、蹴鞠。男人们的活动就更激烈了,打马球、斗鸡。拔河这项活动通常是男女一块进行。憋屈了一个冬天,积攒的精力就像是要全用在这天一样。

    于佳一是老早就答应了小桃在清明那天一块荡秋千,正逢巧云和玉珍也回了村里,小桃也叫了他们两个。

    以往原身都是不会参加这些活动的,于佳一就不同了,她是个爱热闹的,又从未体验过,小桃过来邀着一块玩,于佳一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玉珍是知道以往一娘都不会参加这种活动,加上大嫂巧云建议自己出来玩玩放松一下心情,就答应小桃,却没有想到,今年一娘居然会一块来打秋千。

    玉珍本来就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以往能憋在心里不说出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她和张成武在镇上待的时间更久,回山荷村的时间少之又少,是以现在一见到一娘,玉珍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一娘之前也没将注意力放在陈玉珍身上,毕竟今天外边实在是太热闹了,景色也美。桃花开得正好,粉粉的开在枝头,树下三个五个的坐在一起,端着酒杯,吃着小菜。

    于佳一发现玉珍对自己不友好是在她们在一块在树下吃东西的时候。于佳一发现自己每次给玉珍递吃的喝的的时候,玉珍总是一副淡淡的样子,找她说话玉珍也一直爱答不理的样子。

第116章 贺贺邀功,一娘的主动() 
康康去吃手手去啦;不跟你玩了

    小孩子觉多,每次都是吃饱了就睡;特别好带。

    等康康睡着之后;于佳一才有空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现在的情况。

    从原身的记忆看来;这里是历史上的唐朝无误了。贞观二年,是在玄武门之变不久;然而在此十年前;唐高祖李渊刚建立唐朝。在隋炀帝杨广的的残暴统治下爆发的隋末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田地荒芜。原身随父母逃荒到山荷村附近正是因为战争的爆发。因此,此时离历史上繁荣富强、被后人称之为贞观之治的唐朝时期至少还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虽说现在唐朝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未能发展到盛唐时期的顶峰;但是处在贞观年间还是让于佳一松了一口气,自己虽然继承了原身的大力气;但是自己毕竟是一个妇人;还带着一个小孩,这种情况别说是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在现代生活也是不易。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史上有名的明君;李世民虚心纳谏,以文治天下,在他在位期间,使百姓休养生息,社会安定;可以说是国泰民安;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这种情况之下;于佳一至少可以说不用担心战争的爆发,自己带着康康也能安全的生活下去。

    于佳一首先考虑完了自己的安全问题,因为来到异世而悬起的心可以说是放下一半了。

    接下来就是考虑生活的问题了。

    原身有二十多两的碎银,这倒是吓着于佳一了,看来原身是个真有能耐的,光靠这一身力气也是没法攒下这么多的银子,原身只怕是个智力体力并存的,就这么去了也是可惜!除此之外,原身还留下一亩地,虽然只有一亩地,但是在山荷村这个地方也算是不错的了,山荷村群山环绕且地势险恶,山高且陡,自然而然的耕地也就少了,山荷村十多户人家,大部分的田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少有连在一起的。这点田地勉强是够原身生活的。不过,原身也不是靠着这个攒下这么多钱,原身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打猎和山货。山荷村多高山,猛兽自然也就多,亏得原身故去的丈夫和原身的大力气,打猎对原身来说就是很轻松的事情,就是大山深处原身一个人也敢去闯,置于山货,那就是打猎的时候顺道的了,在山下这些都是能卖出价钱的好东西。

    这么看来,自己和康康的生活也是无忧了。于是,于佳一决定出门逛逛,今天早上忙着赶回家喂康康吃饭了,也没能顾得上在村里好好看看。

    想要逛逛首先当然的去邻居家走上一遭。邻居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五十多岁了,身子还算是硬朗,于佳一过去串门的时候张婶子正在晒菜干,“张婶子,这是忙着呢?”

    “诶,一娘啊,是你啊,今天怎么没有出去打猎?啊,瞧我这记性,你前天还说忙着在家带孩子,山里的活估计要停几天,诶,这人年纪一大就容易记不住事!”张大娘用手敲了敲自己头,又从屋子里拿出凳子,让于佳一坐下,另支起一个小桌,放上几个洗净的大黄杏,“一娘,来,尝尝这野杏子,老头子昨天拿着棍在树上打的,还新鲜着呢,酸的哟,味正!我年轻时最好这口子味道了,如今是受不住这酸味了。”

    “吃着呢,我能吃,叔摘的杏倒是进了我的肚子了!”于佳一马上拿起一个杏就往口里塞,酸甜酸甜的,汁水也足。

    “你叔是个没良心的,净会干些馋我的事,摘回来我也只能摆着看看,还不如放树上给鸟当口粮呢,还积德!”张大娘嘴上说着埋汰自家老头子的话,眼睛却是笑着的。

    “我看这是叔年轻时给婶子你摘惯了杏,如今也是养成习惯咯,想改怕是改不了了!”于佳一说完又拿起一个杏,现代的于佳一年轻的时候也很爱吃杏,老了之后牙齿受不住酸,也跟如今的张婶子一样慢慢戒了杏,如今年轻一遭,这杏的多吃几口!“张婶子你怕是放着坏,倒不如把这杏送给我当口粮得了,我在婶子你心里怎比鸟的分量重些吧!”

    “瞧你这话说得,婶子我难到还能舍不得这几个杏啦!我家几个臭小子都在镇上做工,长时间也不再家,亏得你照顾我们两个老的,你这娃娃在婶子我眼里和亲闺女也是差不多了!杏都给你拿走,屋里还有半筐呢!我去给你拿。”张婶子看于佳一爱吃杏便急急忙忙进屋拿杏了,一边走还一边嫌弃自家老头子,“知道我吃不了杏,还打下来这么多,这不是跟我抬扛还是干嘛呢?还说什么杏都熟透啦,一打就掉,掉下来总不能任它在树底下烂吧,都是借口,借口!”

    张婶子说是半筐杏,搬出来都有将近满筐了,装在竹编的篮子中,一个个黄橙橙的,上边还有白色近乎透明的小绒毛,每个杏都特别饱满,看来当时张叔为了“气”张婶子还是特意挑得好杏。

    于佳一出来串门倒是抱回家一筐杏,还特别不好意思。“婶子,等叔回来你帮我谢谢叔。”

    “你这话就见外了,这么多年了,我们两个老家伙还吃少了你送过来的野味啦?就一筐不值钱的杏谢什么谢,说出来我都害臊,快走,快走,你再这样下次我都没脸收你送过的东西了!”张婶子就把怀里抱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