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明旭倒是不怕冷,然而一点都没心思去站在许鸿渲身边,上船没多久就扎根在自己舱房,还把屠浩揣怀里不让动。
这种天气对屠浩来说还很冷,窝在温暖的怀里特别舒服。舱房总有些潮湿,袅袅升起的熏香逐渐代替了潮气。他很快就打了个哈欠,看自家大美人拉长的臭脸,显然没有的职业精神,只能打起精神找话题聊天:“你说他们都带了什么啊?”
这都搬了多久了?到现在船还没开。
许明旭冷哼一声:“不就是那些东西呗?乐器、棋、各种文房,还会带些字画,一些花草摆设,四季用具什么的。”
这些讲究,屠家也有。但是出门在外,很多时候连衣服都只是清洗干净罢了,浆洗都难得,更别说是熏香了。别的一些讲究就更少。
他想到去年走过的一些地方,不禁露出一个看好戏的笑容,特别幼稚地幸灾乐祸,“我看他们到了地头,还怎么讲究那些。”不是带足了用具和侍奉的下人,就能够在哪儿都可以过上舒心日子的。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天。屠浩的精神也回来了,叫了小辛把待处理的公文摆出来。
他虽然一直休息到了正月十五,但是治水这个事情主要抓的时间,还是冬季的枯水期。如果不是去年赶工太累,他这个冬天都不会放年假。
然而如果这样的话,按照苦工们的工作强度,恐怕这一年下来,工地上得出人命。
再加上冬天大部分地区土地都冻住了,不适合开工,他就干脆将大部分人都放了假。剩余没放假的人,做的也是一些值守之类的工作。少部分气候相对温暖可以动工的地方,也采用了轮休的措施,并且有军医严格盯着,谨防出现一些他不希望看到的后果。
也因为工地并没有完全停工,屠浩其实在假期也会有一部分工作需要处理,再加上工地今年的预算和物资准备,徭役的安排等等,他都需要去和各个部门扯皮。这些事情大部分都得他亲力亲为。
一个年节,他也就是吃住在家,比在工地上条件好一些罢了。
治水接近两年,整个工地上一条人命都没有出——这种不太好说是政绩,但是在明眼人眼中却实打实的骇人听闻。
古往今来,哪一次大工程不是死伤无数,让百姓们怨声载道?
哪怕那些工程有着各方面的考量,有着各种伟大的意义,对于当时的社会生产的破坏力,几乎都是难以挽回的。
治水这个事情呢,只要做成了,青史留名是肯定会的。但是具体留下的是好名声,还是遗臭万年,根据历史教训,多半是后者。所以哪怕很多朝中的文武官员都知道饶水治理的种种好处,年复一年来,也就是进行一些不痛不痒的维护,也没人去和屠浩去争这么一个“肥缺”。
章师叔和叶外公在屠浩提出之前,是真的一点都不想治水吗?
不,他们想的不仅是治理饶水,还想要治理顺水,想要挖的运河也不仅仅只是这么一点。起先是没钱,他们不敢想。现在有了一点钱,但如果这事情不是屠浩提出来,不是屠浩去执行,他们根本就不敢去付诸实施。
一个不好,就要动摇国本。
这不是闹着玩的。
现在饶水的治理还远没有结束,但是关注这件事情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船上的生活很无趣。毕竟他们并不是游玩,而是正经的巡查和赶路。
刚开始几天,许氏子弟还会在甲板上各种凹造型,兴致来了还会弹琴唱歌,倒是热闹。等过了三五天,一个个全都变成了锯嘴葫芦,有几个根本连舱房都不出,只让丫鬟小厮出来取用自己的生活所需。
航程过了十天,两岸或者繁华或者遍地田桑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入目所及,全都是一片荒山野岭的景象。
迄今为止,船上一名许氏子弟都还没放下去过。
赶脚有点方!
赶脚要被卖掉!
有人就壮着胆子去问许鸿渲。
天色昏黄,客船停靠在一处荒凉的渡口。远处的山林田野黑黢黢一片,只有风声吹过的奇怪声音,和不知名的鸟兽发出的奇异叫声。
船工和下人们在船上来回走动,也有胆子大的直接上渡动活动。
许鸿渲也不穿春衫了,披着一件大氅,手上戴着一副柔软小羊皮手套,悠然自得地坐在船头钓鱼,眼皮都不抬一下:“不下船,自然是还没地方呗。”
唉,这破地方,连个美人都没有。说起来这乘船也太不便利。他带了两个美婢,结果刚上船没多久,就晕船了,一张小脸刷刷白,几天下来瘦得要脱形。指望着她们伺候人,都不知道谁伺候谁。他有些后悔,早知如此,还不如多带两个健壮有眼色的小厮。
问话的纨绔看着眨眼间就暗下来的天色,感觉随便吹过一股风都带着阴气,说话的声音都打着哆嗦:“这这地方已经连个人都没了,还、还不到地方呐?”这还是个渡口呢,连个茶棚都没有,还能更荒凉一点吗?他们要去的地方,会不会连个人烟都没有?
他是不是应该少带点衣服,多带点米粮?
“你去问问你十哥或者浩哥呗?”许鸿渲收了鱼竿,日常一无所获,“都是你,害我一条鱼都没钓起来。”
许鸿渲在许家的地位,那是无人可以动摇的。别说是几个家中的子侄辈,就是一些个长辈,他也敢当面怼。
他口中的十哥,指的自然是许明旭。许明旭在自家行七,在族中行十。
那纨绔见许鸿渲慢悠悠地回去舱房,也不敢跟着追问,站在甲板上兀自生闷气。他要是敢去问那两人,至于过来问他吗?
有船工在船上悬挂起了气死风灯,站在船舷边扬声招呼:“岸上的人,都上船了!”
昏暗中,一些人先后应声。熟练的船工们,根本就不需要跳板,抓着从船上垂下的长绳,猴儿一样两三下就爬上了船。
纨绔无聊看过去的时候,就见一个人似乎还背着个人,动作和那些船工不一样,宛如一阵清风一般,拉起绳索不过是轻轻一荡,也不知道怎么就稳稳上了船,定睛一看才发现那正是他的十哥和浩哥!
屠浩在舱房里待了一天,趁着靠岸的时候,和许明旭一起到岸上溜达了一圈,活动活动筋骨。
他们上来就看到纨绔站在甲板上装稻草人,不禁问了一句:“十六弟,怎么还站在甲板上呢?夜风凉,快进去。”
许十六一回头,见许明旭刚把屠浩放到甲板上,心里面羡慕许明旭利落的身手,带了一点谨小慎微地回答:“上来透透气,这就进去了。晚饭应该做好了?”
等吃过晚饭,许十六回到自己狭小的舱房内,一头扎在床上,唉声叹气:“怎么那么简单的话都没问出口呢?”
今天在十哥和浩哥面前说话已经不哆嗦了,说不定明天就能直接问了。
有进步!
脑袋转过半圈,又有些雀跃道,“我要是有十哥的身手”能吹一辈子!
他的小厮站在门口,接口道:“郎君不是说习武不风雅吗?”箱子里还摆着装饰用的“宝剑”——明明也是花费重金,请了名家打造,却从来没有出鞘过。让主人欣喜的只有镶满了宝石的剑鞘,和缀了漂亮流苏的手柄。
许十六憋气,在狭窄的床铺上扭过头,不消片刻又扭回来,一脸苦逼:“清风,等我被放下船去喂狼,你一定要好好保护我啊!”
作者有话要说:
小耗子`?w??:一点都木有豪门少奶奶的职业操守!
大太阳??w?`:我明明很敬业。
小耗子`?w??:你哪里敬业了?
大太阳///w///:每天都把少爷在床上伺候得舒舒服服♂
(完)
第231章 上一课()
屠浩和许明旭好不容易把人拐来;当然不会把这些“人才”直接放生。
大汉地广人稀。尤其是靠近饶水这样的大江大河的沿岸,哪怕用水方便;很多百姓也不会直接在附近开垦田地。
船行过又是三天后,航道终于发生了偏移。
客船从饶水转道进入一条还算宽阔的河流,过不多久就看到了田舍;有小船和耕作的农人。
许家纨绔小分队;也是精神一震,纷纷走到船头;齐刷刷地穿着鲜亮的“战袍”。有几个甚至还朝着岸上的农人扬手高呼,也不知道在兴奋什么。
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就安静下来。
“怎么了?”屠浩刚上甲板,不明白刚才他在舱房里听着还挺热闹的;怎么这一下就没了声响。
许明旭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在田地里耕作的农人。
其实现在天气稍有转暖;在这种地方土地却还没有完全化冻;并没有到真正耕作的时候。几个农人零星分布在田地中,也不是在耕作。
屠浩本以为纨绔们只是震惊于这些农人们衣衫褴褛,但是一想在京城也不是没有穷人,应该还不至于为了这些。等他定睛一看;才发现那些农人是在田地里忙碌;貌似是在找一些虫子和草根吃。
他不由得也跟着沉默了。
明明有那么多田地,怎么会这么穷呢?
纨绔们只是好逸恶劳;但并不是眼盲心瞎。他们不会去歧视和欺辱穷人;反而会去尊重那些本分劳作的人。面对这样的情形,他们也会同情。
有几个多愁善感的眼泪都掉了下来;抽噎着问:“船上还有多少吃的,全部多拿一些分给他们。”
“太可怜了。我箱子里还有些衣裳,也拿去给他们。”
屠浩深呼吸了一口气,倒也没阻止他们,而是吩咐:“中午蒸的那些馒头,一会儿让人送去给他们。咱们今天中饭晚点再吃。”
他阻止了纨绔们赠衣,“衣服还是留着。咱们这料子,他们田间做事用不上。”
纨绔们一想也是。他们的衣服料子虽然好,可哪怕他们再不知道耕作,也知道这种衣服不合适。
他们乘坐的客船,按着京县那边的标准,只是中船,然而在这里,却是一年难得见几次的大船。
船上船工加上各种人员,今天准备中午吃的馒头就有好几百个。现在倒是不费事,等蒸熟了之后,就有船工抬着几层高的大蒸笼,脚步轻快地从搭好的跳板上,下到岸边。
早就得了信的村民一窝蜂地冲过来,伸长了胳膊要去够蒸笼。
那一条条枯瘦的胳膊,就像是一根根干枯的枝条,让众多许家纨绔都唬了一跳:“这是作甚?”纷纷熄了下船的心思。
村长站在最前面,脸上带着愠怒,张开双手拦着,高声呵斥:“住手!不准抢!”
饥饿的村民没一个听他的,口中还声嘶力竭不知道在叫嚷什么。口音太重,大多数话他们都没听明白,想来也不是什么好话,让很多人都纷纷皱起了眉头。虽然他们做这些事情也不是为了让人给自己千恩万谢,但是到现在为止都没听到一句感谢,也让他们心里面有一丝别扭。
好不容易,在村长高呼了一声“不排队就没得吃”之后,村民们才停止了哄抢。
一方不知道总共有多少村民,一方也不知道总共有多少馒头,轮到的人每人只能拿一个。
因为之前的哄抢,许明旭干脆让他们的护卫都去下面维持秩序,村民根本就不能靠近蒸笼。领过馒头的人被强制带到另外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