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我倒是从小屠大人手上抢走了好几个学生,可似乎没一个能比小许大人算得快的。”
陆尚书对许明旭和屠浩的婚事完全不关心,反正他和这两家也没什么关系。说白了,这两个小子都不是自己的子侄,他们两家人自己不反对就行了,他要是横插一杠,那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么?
“多谢陆大人谬赞。”许明旭拱手谢过后,突然提议道,“既然是公租房,是不是也可以弄一些类似的,出租给一般百姓。”
其实买不起的房子的百姓,数目远远高出官吏。不仅仅是相对来说百姓们的收入更低,而且百姓的数量也比官吏要多得多。
屠浩瞬间就用一种看炒房团的眼神看着自家媳妇儿。
作者有话要说:
小耗子o* ̄ ̄*ブ:夫人放心,家里有的是钱,尽管花!
大太阳o* ̄ ̄*ブ:夫君放心,我特别会赚钱,尽管花!
小耗子。…w?…:不对,你得花我的钱。
大太阳。…w?…:为什么?
小耗子o`w′o:你是我包养的美人啊。
第149章 效率()
许明旭离开京城后的第三天;一份厚厚的奏折放到了章师叔的御案上。
章老板最近不太想处理这些案头工作,把工作交给了团团太子;自己跑去军营,检查军务去了。
国家机器向来都是拳头大的说话。文官们虽然大多看不起武夫,可是对这样的情况;也不能指责章老板不务正业。
反倒是章老板表现出来的这种对继承人的信任;让文官集团很有好感。毕竟大家都希望如果发生点什么事情的话,两代帝王之间能够平稳交接过度。虽然现在团团太子还小;章老板看着精力充沛,完全可以再干个几十年。
团团太子仔仔细细把奏折反复看了三遍;又学着他爹的样子,把几位重臣都叫到御书房来商议:“不知诸位大人对这公租房的提议怎么看?”
这事情本来就是户部和工部牵头提出来的;自然不会反对。兵部差不多一直无条件站户部。
礼部直接表示支持。在六部中间;他们大概算得上是清水衙门了。清流一多;穷官穷吏自然也多。按照奏折上所写,一套地段不错的两进的宅子,只需要每月八百文就能够租到,简直是便宜透顶。
他心里面还快速算了一笔账。两进的宅子房间那么多;完全可以住下两家人。分摊一下;不过是一个月四百文。哪怕是普通的官吏,都能够承受;远比现在住到几乎贴着城墙根的地方强多了。
吏部觉得不错:“是否还可安排类似驿馆的房舍;让进京述职的官员暂住?”
每年进京述职的档口,总有大量的官员涌入。人家官员来;也不可能就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地过来,再少爷会带上一两个随行人员。这么一来,京城的驿馆再怎么大,也没法把这些人全都安置下来。
每年为了谁能住进驿馆,谁得自己到外面租房找房,都会闹出一些不大不小的矛盾来。
屠浩作为奏折署名的人之一,也参与了会议,闻言一想,这不就是招待所么?
刑部有点问题:“若是公租房按此布局,人口居住太过密集,可得加派人手时时巡逻,以防意外。”这个意外不仅仅是针对人,还针对一些卫生和消防方面。只是人手哪里来?
屠浩默默点头,城管走起。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他们还在御书房里反复商议细节的事情,许明旭在泰屏县落地之后,立刻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论人口地位乃至于种种,泰屏县都没法和京城相提并论。但是京城存在的问题,泰屏县也是存在的。
譬如说,一部分官吏因为种种原因,购置不起房屋,只能赁屋而居。
譬如说,每年春耕过后,会有大量的农民到城里来找工作。虽然有一些老板会给解决住宿,但还是有大量的人员,只能居住在条件非常恶劣的一些地方。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像乞丐一样,晚上直接在什么角落搭一个窝棚过夜。由此产生的大量问题就不去说了。
又譬如说,泰屏县作为通衢之地,每年南来北往的客商极多。因此,泰屏县的客栈酒楼也比别处要多,但是有些地方和黑店无异,价格昂贵到离谱的程度。
许明旭一路上就在整理这方面的种种问题,等到了县衙的时候,已经修改完善了无数遍计划书。
县太爷回来,县衙的官吏们自然是要出去迎接的,但是没想到他们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许明旭的一连串问题就落了下来。
“县内的空房几何?位于何处?”
“县内每月往来的客商几何?都住在何处?”
“来县内的务工的农民几何?都住在何处?”
“县内如今有多少客栈,多少酒楼食肆?如何定价?”
“县内如今有多少乞丐?”
伴随着许明旭的一个个问题,官吏们把有记录的内容全都查找出来呈给他看,少部分没被统计到的数据,立刻就有人去统计。
也就是泰屏县小,而且这些问题大多数都是针对县城内的,他们出门去的时候已经是未时三刻,做好调查回来的时候,也还不到衙门关门的时候。
他们对突如其来的忙碌,感到精神抖擞,排着队把报告交到许明旭桌上:“许大人您看看,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事情吩咐?”
许明旭正在低头做统计,闻言头也不抬,说道:“今天先到这里。时间也不早了,诸位辛苦,早点回家。”
能早下班是好事,然而官吏们却觉得有点不得劲。前阵子县太爷不在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的。
之前县太爷在的时候,他们全都忙成狗,每天回家累得恨不得吃饭都让人喂。可等县太爷一走,他们清闲下来之后,却突然觉得怎么人生就失去方向了呢?
明明他们干着和平时一样的事情,却总是觉得没什么干劲。今天的泰屏县,和昨天的泰屏县,看上去一毛一样。完全不像许明旭在的时候那样,隔上几天总能看出一点变化来。今天这里开了一家新铺子,明天那里种了一棵树什么的。
许明旭发现厢房内诡异的沉默,抬起头来不太明白地看着众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问道:“这都怎么了?”怎么都不急着下班走人?
等明白过来众人的想法后,他不由得失笑道,“放心,马上就有事情可以大干一场了。差点忘了,我带了一些京城的土产过来,诸位稍等,我让小钟把东西拿来。”
当第二天开始忙碌起来后,官吏们很快就后悔了昨天说过的话。这什么大干一场,这是大干到把人都要榨干了好嘛!
具体的表现就是以前忙起来,他们回家还想着吃饭;现在他们忙完一整天,回家之后直接就躺平了。
这样的忙碌得到的结果也是喜人的。
县内空置的几处宅子,很快就整修完毕。
刚修完的房子不能马上入住,还得再晾干一段时间,这倒是不妨碍许明旭去巡视。
随行的小吏介绍道:“这一间通铺能住十人,类似的房间有十五间。楼上还有六人间、三人间、双人间。”
许明旭一眼看过,就发现这不是他以为的那种大通铺。每个床位大概有三尺宽,仅仅只能容纳一个人睡觉。每个床位之间都隔了一层几乎碰到天花板的木板,木板上装了木质的挂钩,可以挂一些衣物之类的东西。床头高出一部分,大约有一掌宽,看上去到不是太过逼仄。
“家具的样式是找江丹木器行做的。”小吏脱了鞋子,踩着床板走过去给许明旭看,“这床头能放点小件东西。背板能打开,能放些行李。”他见许明旭点头,又走下床把鞋子穿好了,从一旁拉过一块木板,“这是门,可以锁上。虽然不能完全保障安全,但是至少比起一般的通铺来,要好得多。”
许明旭觉得这挺好的,家里的下人们也能用:“价钱多少,可要贵一些?”
那小吏报了个数字,笑道:“倒也不会。江丹木器行里有现成的,买来自己装也成,找个木匠师傅过来装也成。这么一间屋子,两个人半天就能装完。算下来比请木匠上门来打要方便。价钱也差不多。”
许明旭想到他以前在安长县的时候,家具确实都是工匠直接打的。做工的那些天,得管着人家好吃好喝。其中花费先不去说他,这耗费的时间,却不是短短几天就能够搞定的。
这么一算,确实是直接买现成的还便利一些。
许明旭又去看了其它几种样式的房间,点了点头:“考虑得挺周全。”又觉得有些不对,指了指隔壁,“把院子隔开了?”他记得这里原来应该还要再大一些。
刚才虽然看了一圈,可通铺什么的,占据的房间并不多,上下两层楼分布,不过就是两进宅子。原先这里的可是一处大宅,足有四进半。
小吏拱手道:“是。根据大人吩咐,这边主要还是以通铺为主。另外一边改成了小院,可租给一些拖家带口的,或者是行脚商人。”
许明旭跟着小吏在县城里转了一圈,对手下的工作很满意:“晚上得多安排几个人值夜巡查,再多种些驱虫的草木。注意用火,院中安置藻井,人多的地方万一走水了,要出大事情。”
小吏不敢大意:“是,大人。”
许明旭回到衙门后,又交代:“坊市内设岗亭,每个岗亭派两人轮流驻守,负责坊市内的安全。东西两市,往来人多,可多增设一个岗亭。多注意妇孺、老人”
有官吏就问:“如此一来,县中衙役恐怕不够。不知这些人员是对外招收,还是和守备商议后从军中借调?若是对外招收,是否有标准?这些人的薪俸,从何而出?”
“对外招收。标准自然是有的,等一会儿我拟一个章程出来,咱们再商议商议。”这些人不比其他,得有些功夫,人也得机警一些,还得为人正派。这倒不是看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他想到屠浩之前的算数统考,觉得可以借鉴一二。他可以先订上一个粗略的标准,招收一些人,进行统一培训;培训之后再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实习,实习期结束后,才最终能够上岗。
作者有话要说:
小官甲: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小官乙:我也是。
小吏丙“▔▔:你们在担心什么?
小官甲(=_=):担心以后我们得经常考试。
第150章 推诿()
“薪俸方面不用担心。”在许明旭看来;最让人担心的钱的问题最不是问题,“今年县内的税收增长不少。扣除了需要上缴给朝廷的部分之外;留下的部分也比往年要多出不少。”
这部分钱除了用于县内的基础建设之外,当然也能够匀出来支付这笔薪俸。相对来说,十来个人的薪俸;只是九牛一毛。
泰屏县已经是他做过的第二任县令了。他当然知道;其实很多时候许多地方上的衙门哭穷,除了有些出了名的苦地方是真的穷之外;大部分地方的衙门还是很富裕的。他们穷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地方上留用的这部分费用;大部分都进了当地官员自己的腰包。这样一来,在需要用钱的地方;自然捉襟见肘。
豪门少奶奶许美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些人至于缺钱到这个程度?
当官的;就算不知道为百姓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