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宠后开挂模式-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沈采采脸色也跟着白了白。她小心的抬眼打量皇帝的神色,因为惊吓而有些迟钝了的脑子慢半拍的跟着转了起来:皇帝先前那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如果自己没猜错的话,他和原主成婚五年至今都没有圆房,这里面肯定是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问题。按理来说,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他们夫妻之间该有隐晦的默契,皇帝本不应该提出这种事的。

    所以,皇帝眼下这话,或许是。。。。。。试探?

    沈采采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推理没有问题,很快便把自己代入原主的角度想了想——如果她因为某件事不愿与皇帝圆房,而现在皇帝又说了这话,那她会怎么做呢?

    稍稍平缓了一下心情,沈采采终于彻底冷静下来,还是赶在皇帝说话之前,鼓着双颊,抬眸瞪他,一副气鼓鼓的模样道:“陛下别开玩笑了!”

    她从毯子下伸出腿,用脚蹬了一下人,微微扬起下巴,十分干脆的赶人:“现下确是不早了,您还是早些回去吧?”

    皇帝平白无故被人蹬了一脚却也不气,只顺势抬手,捏住了她软绵绵的玉足,微微沉了一口气,神色不动。

    沈采采只觉得心口砰砰乱跳,面上却强作镇定的看着皇帝,半点也不愿输了气势。

    皇帝看着她瞪大眼睛、强做镇定的骄娇模样,倒是觉得可爱得很,不觉扬了扬唇角。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的捏了捏对方那嫩生生的脚趾头,力道不轻不重,说话时的声音听上去却是十分的温和:“好了,不逗你了,朕这便要回乾元殿了。”

    说着,他忍不住又捏了捏沈采采的脚踝,把她的玉足重搁回榻上,拉了薄毯盖好:“小心些,别又着凉了。”

    沈采采强自克制着,勉强维持着没动,这才没有把皇帝握着自己脚踝的手给踹开。她在心里气哼哼的腹诽道:呵,说得冠冕堂皇!

    有本事,有本事就别抓着人家脚不放啊!

    还不是故意找借口吃人豆腐!真是好不要脸!

    ********

    因为先时已与皇帝报备过了,没过几日,沈采采这便令人去大长公主府上传诏,请大长公主携一对子女入宫说话。

    因为看过许多电视剧和相关的缘故,沈采采对于华文大长公主还是有些了解的。

    真说起来,现今萧家宗室的人还真不多。

    太/祖皇帝原是前朝镇北侯萧家出身,因着阖族上下世镇华洲,常与北胡对战,历经苦战,人丁一直不盛。待得太。祖起兵,改朝换代,萧家那些族人便更没剩下几个。太。祖几个兄弟姐妹也都去了大半,现今只剩下庄亲王与华文大长公主了。

    太。祖统共只有两个姐妹,华文大长公主乃是幼妹,比太。祖小了差不多十岁,因年纪最小,自来最得上头兄姐疼爱。而且,比起嫁去安北王府的长姐,早早过世的丽章大长公主,华文大长公主的运气显然更好了许多——出嫁前有太。祖这做长兄的哄着,嫁的又是镇国公府,出嫁后不仅与镇国公夫妻恩爱,没几年便生了龙凤胎,镇国公府上下都供着她,宗室女眷里头除了庄王妃外便以她为尊。

    皇帝也对这位姑姑颇有几分看重,否则也不会在皇后病重之时,托以宫务。

    这位大长公主素是个爽利的脾气,现今得了皇后的请,自是不会客气推脱,这便领了自己的一对儿女入宫来,笑着与沈采采道:“先时我便担心得很,想来瞧瞧你了,只是皇帝素是看的紧,我也不好触他霉头。如今见着你大好,可算是放心了。。。。。。”说着,又把自己边上的一对儿女往前推了推,笑催道,“还不快见过皇后娘娘。”

    华文大长公主现今正年轻,因往日里保养得宜,看上去依旧好似双十少女,眉眼端丽,气质雍然。只见她云鬓高绾,斜插一支赤金镶红宝的凤头簪,耳垂是一对的明珠,圆润饱满,珠光荧荧。珠翠宝光映照在她姣好的面上,尤显得清贵华美,仪态万千。

    她那一对儿女现今都只十岁出头,因是龙凤胎的缘故,站在一起便恰似一对金童玉女,粉雕玉琢,惹人怜爱。他们两人皆是国公府出身,礼仪规矩都是极好的,因着常入宫的缘故倒也不慌不惧,这便要依言上来行礼,那小孩学大人模样倒是尤其的可爱。

    哪怕是沈采采见着也都喜欢得很,这便伸手免了礼,把这两个孩子拉倒身边来,抬手抚了抚他们的头颈,含笑与华文大长公主道:“左右都是一家人,姑姑何必如此多礼,只和从前一般便是了。”

    皇后亲近看重,华文大长公主心里也受用得很,偏嘴里却还是道:“就怕惯坏了这两个小魔星!“

    沈采采摇摇头:“这有什么,我瞧表弟表妹也都是极聪明懂事的。。。。。。。。”

    正说着话,门外忽然传来击掌声,然后是太监拉长了的通报声——

    “皇上驾到!”

会元之属() 
随即;殿外紧接着又传来一声通传声:“晋王到——”

    沈采采闻言首先起身;领着殿中人迎了上去;果是见着皇帝手里牵着晋王;正阔步自殿外来。

    这兄弟二人一人皆是换了常服;一人着紫袍;一人着碧袍;一面走一面说话,看着倒是神采奕奕。

    众人见了,也多道这天家兄弟二人皆是龙章凤姿;姿仪不凡,有若天人。

    独独只有沈采采一个审美异常的,注意力歪了一下;暗自嘀咕:皇帝怎么又穿起紫袍了?!上次不都和他说了;这紫袍还是得晋王这样的少年郎穿着才好看。。。。。皇帝都这把年纪了怎么还总爱穿这种骚包紫啊?!

    沈采采心里腹诽了几句,面上倒还是含笑;领着一众的人上前见驾:“妾;拜见陛下。”

    皇帝抬起手;一一免了人的礼;然后才当着众人的面抬手握住了沈采采的素手。他一手牵着晋王;一手牵着沈采采;缓步往上首走去。

    帝后过处,左右皆是不敢抬首,只屏息凝神。

    待得落座后;皇帝方才往下扫了一眼;冷沉的面上似乎也跟着缓了缓,对着华文大长公主微微颔首,语声和煦:“都是一家人,左右也是家宴,姑姑勿要多礼,快坐吧。”

    华文大长公主口上笑应了,这才拉着一对儿女入座。

    沈采采人前倒是很给皇帝面子,她抬手从清墨手上的小茶盘里接了一盏热茶,双手捧着,小心翼翼的递给皇帝,一副关切的模样:“陛下今日是带二郎去哪儿玩了?先时姑姑也到了,眼见着便要开宴,我派人去乾元殿请人却是连人影都没见着。。。。”

    皇帝见着沈采采这少见的殷勤关切的模样,抿了抿唇,冷硬的唇线似乎跟着扬了扬,隐有一丝极浅的笑意。不过,他虽是从沈采采手里接了茶盏却没喝,只用手捧着,随口应了一声;“这几日会试刚结束不久,城里真热闹正热闹着呢,朕带二郎出宫逛了一圈。”

    “原是如此。。。。。”沈采采面上含笑,沉静的端坐着,看上去还真有几分皇后的端庄姿仪。

    然而,在她端庄微笑的同时,心里那火已经往上窜,忍不住想要踹人了:妈的!就知道是个渣男!明知道老婆闷在宫里要发霉,出宫都不知道捎带上!这种老公,要来何用?!

    如果不是殿上人多,沈采采真想顺势踹皇帝一脚!

    晋王却是没看出自己嫂嫂心里那团火。他亦是难得出宫,颇还有些欢喜,这便兴致勃勃的道:“是啊,现下赌坊正在赌此回会元花落谁家呢。”他尚有些孩子气,忙又与众人笑着炫耀道,“我也跟着压了二十两呢。”

    华文大长公主在旁听着,实在是忍俊不禁,拿着帕子掩了掩唇,笑嗔道:“真真是胡闹——人家父兄拦着、管着,就怕自家兄弟进赌坊。皇帝倒好,自个儿带二郎过去,这可真是。。。。。”

    华文大长公主一时寻不着形容词,只得笑着摇头,耳边悬着的明珠亦是跟着打了个旋儿。

    皇帝端坐着,颇是从容:“正所谓‘堵不如疏’,二郎这般年纪总闷在宫里确是不好,是该多出宫见识见识才好。有了见识,方才不会为旁物所惑。”

    华文大长公主听着倒也觉得有些道理,便又转头去看晋王,笑着与小侄子打趣,问他:“那,二郎你这回压了哪个?”

    晋王这便认认真真的与华文大长公主这个小姑姑分析起来:“这回会试倒是人才济济,不过京中赌坊里大多都是压在林克华、祝修文还有朱丹这三人身上,其中又以祝修文为最——他是南地才子,已是解元,就等着再得会元、状元,来个大。三。元。”他嘴里把祝修文夸了一遭,话锋一转,却是忽而道,“不过,我压的却是朱丹。”

    众人原也不过是说趣,逗一逗晋王,瞧他小孩家学大人说话模样也是有趣而已。只是见着他说得这样有条有理的,倒是有些听进去了。

    于是,华文大长公主便又借口问道:“为什么是朱丹?”

    晋王板着小脸,声音尚有几分稚气却极有条理:“祝修文早有才名,书文皆佳,文人推崇备至,当下南地文坛年青一代里,确是以他最是名盛。不过,便是他名声再好,书文再佳,那也比不上一个缺点。“

    “什么缺点?”这一回,连因为错失了出宫良机而暗自郁闷的沈采采也跟着好奇起来。

    晋王却是朝沈采采眨了下眼睛,笑着道:“他名声再好,书文再佳,皇兄不喜欢那也是没用的啊。”说着,他又伸手去抓皇帝宽大的广袖,哼哼着道,“皇兄上回说过的,祝修文虽写得一手锦绣文章,但却多是阿世之词,于国无益。且他为人看似清高却贪慕虚名,实不可用。。。。。。。”

    他说到这里,又扯了扯皇帝的袖子,求问道:“所以,皇兄你肯定不会点他做会元的吧?”

    皇帝素来神色淡淡,喜怒不形于色,少有大笑或是大怒。他虽正年轻却仿佛已去了年轻人的躁气,总有一种从容不迫、锋利冷然的气场,朝臣们看在眼里多是觉得是君威莫测,暗道此方为人君威仪,自是满心的敬畏。

    沈采采却是早便知道他是个心机,只当他是装模作样惯了,一向不怎么当回事。

    不过,皇帝现下听得晋王这一番颇有孩子气的话亦是不禁搁下手中的茶盏,露出一丝淡笑。他这笑容里颇有几分漫不经心的意味,答非所问:“朕有朕的看法,但取还是不取,却是还是要看看阅卷批改的主考官们的意见。”

    沈采采暗道皇帝虚伪——那主考官何宣不还是皇帝的人?晋王年纪小小也知道皇帝不喜欢祝修文人品学问,那作为皇帝心腹的何宣会不知道?会不去逢迎上意?

    怪不得现代的时候证监会也会严查内部消息呢!

    沈采采吐槽了一下真是哪里都有黑。幕,心里却也知道这些事不该在后宫里多说,于是便适时的转开话题:“不说这个了,还是先用膳吧。今日我这儿又新出了几样菜,姑姑先尝尝如何。”

    华文大长公主很是捧场:“那倒是我等有口福了。”

    沈采采抬手拍了拍,不一时便有穿着锦裙的宫人们手段托盘,鱼贯而入,姿态优雅的将早便准备好了的各色菜肴端了上来。

    其中有一道是沈采采回忆红楼梦,叫凤来殿里的小厨房试出来的茄鲞——红楼梦里食谱众多,可这一道经了凤姐的口,可算是写得最详细的了,沈采采在现代的时候也想着要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