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空间快穿-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凌早已预料到这个事实,闻言也不大失望,只是道:“既然你觉得不合适,那就算了。”

    郑棠带着试探的语气又说道:“我倒是有个主意,既能出题集,又不用我特地到省城开书店。”他慢慢将自己的想法道来,“这题集都是临近县试府试院试的时候好卖。而这三场考试都是在上半年,我就想着,以后上半年的时候,我多到省城那边跑几趟,将你出的题集拿回来刻印。至于文章选集,就需要你多费心帮我另找一位秀才相公了。”

    沈凌听了不由点头道:“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县试的那本题集,过年的时候我就可以交给你。至于府试和院试的题集,我争取在四月之前一并出好都交由你,也省得你多跑一次。至于选文章的人,今年族学里和我同时进学的不是有好几个同窗吗,我想他们的为人,你应该都很清楚,就不用我替你想了吧!”跟他相交好的郑槐虽已进了学,但委实不适合做这件事,因此他就没有提及郑槐。

    郑棠说那句话不过是客套一下,毕竟文章选集之前一直都是沈凌在弄,这样说对方心里也会舒服一些。如今见沈凌说起此事时丝毫没有芥蒂,也就放下了心。

    过后,坠儿端来两人的早饭,两碗白米粥,三样下饭的小菜,另有一盘素馅的包子。

    郑棠喝了一口白米粥,说道:“上次我到临近几个县转了转,在一个叫玉田县的地方喝过一种淡绿色的粳米熬出来的粥,真是香气扑鼻。”

    沈凌听了不由一动,便问郑棠:“那你有没有买这种粳米回来?”

    郑棠道:“没有。”他看沈凌似是对那种粳米颇感兴趣,便道,“如果你想要的话,明年县试之前我肯定还会再去一次的,到时可以帮你带回来一些。”

    沈凌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很快说道:“我也不多要,两斗就够了。”虽说现在空间的黑土地不过一百平方米,只够种一些花花草草,但是随着空间的不断升级,黑土地的面积也会不断增加,到时就可以种一些粮食作物了。

    吃完早饭,沈凌送走郑棠,去房里与兰珠说了会儿话,才去一一拜访几位要好的同窗。最先去的便是郑槐家里,郑槐已经从族学里回来。郑铭今天早晨一到族学便告诉了他们自己要离开的消息,同时给他们放了几天假。

    沈凌去时,郑槐正是心情低落的时候,他便有些犹豫,到底要不要告诉对方,自己要离开的消息。

    郑槐自己长吁短叹了半天,还未从郑铭要离开的消息中走出来,就听沈凌说他要去省城的书院读书了。

    郑槐倒是并未多想,只以为是沈凌自己找的书院,倒是很为他高兴。沈凌也没有解释,就让他这么以为吧!

    至于其他几个同窗听到他说要去省城书院时,眼里都流露出一丝艳羡,有的明显猜到了郑铭在里面起得作用,还旁敲侧击了几句,沈凌则笑而不答。

    从同窗家里回来以后,沈凌到家就发现院子里多出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穿着一身浆洗的干净的旧衣裳,正站在花椒树下帮坠儿摘树上的花椒。

    沈凌不由打量了那少年几眼,觉得黄氏的眼光还算不错。那少年注意到有人看他,回头一看,见对面站着一个头戴方巾的青年男子,眉目之间与黄氏有些像,便猜出了这人的身份,马上上前行礼道,“郑泽给叔叔请安。”

    沈凌微微笑了笑:“你是哪一房的,我怎么从没见过你?”

    郑泽笑道:“若论哪一房,连我爷爷都说不清。我家住在最西边,离族学那边远的很,叔叔自然认不得我们。”

    沈凌听他说话伶俐,口齿又清楚,便在心里定下了他这个人选,但面上却不露分毫,点点头进了堂屋。

    黄氏正在做衣裳,听到儿子进来,低头问道:“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沈凌看衣裳的颜色和样式,就知道是做给他的,有些心不在焉的说道:“还行,人看着很机灵,就是年纪有些小。”

    黄氏一边穿针引线一边道:“阿泽年纪是小了一些,但却是家里的长子。他娘当初生第三个儿子的时候难产走了,他爹天天走街串巷,是他一手将两个弟弟拉扯大的。所以你别看他人小,在家却是顶一个大人使得。这样的人放在你身边,娘也放心。”她说到这里停下来比划了一下衣裳的尺寸,然后接着道,“而且娘答应他,明年就送他的二弟去族学念书,所需的费用都由咱家来出。看在他的弟弟份上,他不会对你不尽心。”

    “娘,他父亲是做什么营生的?”沈凌听了这么半天,十分好奇他父亲是做什么的。

    黄氏淡淡道:“走街串巷的卖货郎。去年得急病死了。他们这一支早先出了一个败家子,早早的就把家产败完了。”

    “那他跟我去了书院,他二弟去了族学,那他三弟呢?”

    黄氏沉吟道:“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我了。他三弟今年才五岁,正是需要人看管的年纪。”

    沈凌道:“娘,与其你把人送到族学,还不如让他两个兄弟在家里帮忙,还能给阿丑做个伴。将来等他们大了,阿丑也有两个得力的帮手。”

    黄氏就笑道:“还是我儿想的周到,就照你说的办。”

    后来,沈凌将自己的打算与郑泽说了,郑泽果然千恩万谢,他本来就担心自己走了以后,三弟无人照顾,正想着如何安置他。如今听见沈凌这话,当即安下心来,同时暗暗庆幸自己找了个好主家。

第 33 章() 
茂林书院位于省城清源山的山上;周围溪流环绕;草木郁郁葱葱;是一个风景非常优美的地方。

    沈凌初到时;还以为自己是来到了深山古寺中;因为周围的环境特别幽静;不远处还能听到悠长的钟声。崔家派人送他过来的管家说;那钟声来自附近的清源寺。

    这清源寺的香火并不旺,寺里只有四五个僧人。因此清源山的氛围特别静谧,是一个非常适合读书的地方。

    沈凌来时虽带着崔平的推荐信;身上又有秀才的功名,但书院这边还是安排了一次考试。沈凌看过题目以后就放了心,考试的内容和郑铭平日所教授的内容差不离;只要书院这边不是故意为难;他应该是能通过的。

    一个时辰后,沈凌将答好的卷子交上去。没过多长时间;就有一个青衣小童过来传话;大概意思是他通过了这次考试;可以去办理相关手续了。

    有熟知流程的崔家管家陪同;沈凌很快就办理了相关的手续。

    茂林书院这边提供给学子们的学舍是连在一起的;每排有十所小小的学舍,每所学舍有两间屋子。一间是供学子们住的;另外一间就是供给学子们带来的书童住的。

    也有的学子因为家贫身边没有书童跟随,那一间空房便被布置成了书房和会客室。

    沈凌住的这一排学舍加上他;一共住了八个学子。沈凌安顿下来以后;就趁着中午这段休息时间一一去拜访了这七个学子。他很快就发现这七个学子里面其中有两个是家境贫寒的学子。另外的五个学子里,有两个和他家境差不多,而那三个则是出身世家大族。这七个人和他一样,身上都有秀才功名,这时沈凌才知道原来成为秀才方有资格进入书院读书。

    沈凌来之前,黄氏为他准备了许多馈赠同窗的小礼品,有墨锭,有纸扇,有茶叶等等。那两个家境贫寒的同窗那里,他送的是比较实用的墨锭。和他家境一样的两个同窗,他送的是茶叶,至于家境比他好太多的那三个同窗,他送的便是纸扇。

    这一圈拜访下来,沈凌印象最深的就是住在他隔壁的谢荣,房间布置的简约大气,书架上摆放的器物看似不起眼,但每一件都是精品。而房间的主人也秉承着同样的风格,穿着一件天蓝色直襟长袍,看似普通,衣料和剪裁却很讲究,有一种低调般的奢华感。

    除去出身名门世家的谢荣,沈凌还对一个人有很深的印象,就是住在最西面的郭安。这个郭安就是那两个家境贫寒的学子之一,因为请不起书童,所以他住的事实上是两间房。那间空房被他布置成了书房,里面放着一个用木板搭成的书架,书架上放了数十本手抄的书籍。此外,房间的床上和桌上都放着几本摊开的书。

    沈凌和他简单的交谈了几句,就知道这是一个爱书成痴的人。虽然他和郑槐一样书生气十足,却因为出身的缘故比郑槐更通晓人情世故。

    沈凌送给他的墨锭极其实用,他也投桃报李,说了很多书院的事。比如书院的山长会在每月的一、五日给他们这些只有秀才功名的丙班学子们授课,逢到这几天,所有的丙班学子都得按时到达学堂,而且还不能旷课。一旦旷课的话,不仅罚停膏火一月,还要扣除三百文钱。

    这个时候沈凌才知道原来在书院读书,每个月不仅会发一笔俗称“膏火”的生活费,还食宿费全免。

    郭安当时看他诧异不已,还给他解释了一番,不是所有的书院都有这么大的财力可以减免学子们的食宿费,比如省城的另一家青松书院,就只能免去一部分的食宿费,而且也没有膏火费。

    他们茂林书院之所以不仅不要学生的书费还食宿费全包是因为书院附近有大片的学田,是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加上一些民间富户的捐赠,所以才有这么大的手笔。

    茂林书院给学子们这些优厚待遇,也在他们身上寄予了厚望。

    郭安说,他们这些来书院求学的学子们,根据每个月旷课的次数和考试的等级分为正课生、附课生。

    正课生连着两个月旷课一次以上,或者连着两个月考试的时候未能进入前十名,便会被降级为附课生。

    而附课生如果连着三个月没有旷课而且这三个月每次考试都能进入前十名,便可以升补为正课生。

    除此以外,书院还在每个月的考试过后发放月课奖赏,考入前三名奖赏五两银子,考入前十名奖赏三两银子,考入前二十名奖赏一两银子。而那些排在二十名以后的学子则只领五百文的膏火费。若是旷几次山长的课,只怕还要往里搭钱。

    所以山长的课,家境一般的学子们很少有人缺席。

    像郭安,他就从来没有在山长上课的时候缺席过,他还叮嘱沈凌,逢到山长上课的时候,早饭最好不要多喝水。因为山长一般讲课都是讲一上午,中间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

    沈凌来的那天正好是八月二十,距离八月二十五还有几天,所以他暂时还没有机会见到那位传说中讲一上午课的山长。

    他拜访完几个今后的同窗回来,郑泽那边也已经打好了午饭。沈凌看看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大碗白米饭,一道素炒菠菜,一道芙蓉鸡片。而郑泽那边也是一大碗米饭,不过就只有一道小白菜炖豆腐。

    沈凌示意郑泽把饭菜端过来两人同吃,反正自己也吃不完两道菜,两人一起吃也不浪费。

    吃完午饭,郑泽将碗筷交去厨房,回来的时候告诉整理书籍的沈凌,他听其他书童说,距离这里不远有一个徐家镇,在镇上可以买到不少日常用品,问沈凌有没有什么要买的东西。

    沈凌听了心中一动,从荷包里取出一块二两多的碎银,让他以后和其他学子们的书童走近一些,这银子可以买一些小物品送给那些书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