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默写了一遍。周父看完连连称赞,脸上的笑容又多了一些。
吃中饭的时候,周父因为高兴,破例多吃了几杯酒。沈凌也喝了不少酒,不过这具身体的酒量很好,而且古代的酒水酒精度数真的不高。是以,沈凌喝了差不多半斤酒,也没有任何不适,扶着周父将其送回了家。
接下来就是等候发榜了,沈凌这个时候也不再勉强自己静下心去读书,先是在家里好好休息了两天,然后又觉得这样整日呆坐也挺无聊的,便又去了郑棠的书店。
郑棠正坐在店里算账,看见沈凌便道:“今日你不来,我也要去你家的。”
沈凌看他脸上一直带着微笑,便知道那本题集卖的不错。
两人去了书店的楼上说话,郑棠说的果然是那本题集的事:“那本题集一共挣了两百多两银子。听那些书商们说,邻县的考生们看见这本题集,几下就给抢光了。要是当时再多印些就好了。”
沈凌笑道:“县试过后便是府试,还有明年的院试。以后只怕你数钱数烦了的时候都有。”
郑棠道:“那倒是。”又问他这次县试考的怎么样。
沈凌便说还可以,又说了一会儿话。郑棠看看将近午时,便说要请他吃饭。从店里出来前,郑棠将他应得的那三成利润加上之前借他的三十两银子凑了个整数,交给了他一张一百两的银票。
两人就近找了家酒楼坐下,郑棠点了几样菜,等菜上齐便道:“我看你成亲这么长时间,从未向我诉苦过。是不是弟媳和婶子从未有过口角?”
沈凌看他神情便知他家里有事,当下淡淡道:“也许有过,但我整日都在外面,她们二人到底如何,我也不是很清楚。”
郑棠就叹口气道:“我到你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看其情形,平日里两人定然相处的不错。”
沈凌这才道:“好好的,你怎么说起这话来了?”
郑棠给自己斟了杯酒,一饮而尽后方道:“我也不瞒你。从你嫂子进门起,家里的口角就不断。我娘节俭了一辈子,就算现在家里有了些余钱,还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而你嫂子偏偏在家里娇惯熟了,在这里一个月都见不到荤腥自然就不高兴。然后平日里做件新衣服,我娘又唠叨个没完。你说可怎生好才是?”
沈凌回忆自己当初成亲的时候,兰珠也曾吃不惯家里的饭菜,为此小两口吵了一架。后来黄氏知道了,便命李婆子做饭的时候,稍微照顾一下兰珠的口味。
后来没多少日子,兰珠便怀孕了。对了,怀孕。沈凌想到这里不由微微笑道:“这有何难,只要嫂子有了身孕,这一切便都可以迎刃可解。到时伯母看在孙子面上,也会对嫂子迁就一二。”
郑棠听他这样一说,细细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不由举起酒杯敬了他一杯:“不愧是马上要成为童生的人,果然比我们普通人有办法。”
沈凌也举起杯来:“先别急着说这话,一切等放榜再说。”
当下两人吃完饭,便在楼下分开。郑棠回了自己的店里。沈凌则去了钱庄,将银票换成了白花花的银子。
他将那一百两银子拿回家,摆在黄氏和兰珠面前,又说了银子的来处。黄氏是惊大于喜,兰珠则看着那堆银子笑容不断。
好半天,黄氏才道:“这银子既是你挣得,自然由你拿着。娘分毫不要,你们自己收着吧!”
沈凌不说好也不说不好,想了一会儿却问道:“娘,我们家里除了两间铺子外,乡下可还有什么田地?”
黄氏道:“家里早先是有几十亩地的,只是你爹死得早,你那时还小,家里没有个管事的,又怕那些佃农糊弄我们,所以族里有人来问那些地时,我就把那几十亩地都卖了。”
沈凌沉吟道:“娘,我看这些银子与其在家放着,不如拿去买地。到时我们再建个庄子,夏天的时候去那里避暑。”
黄氏笑道:“娘说过了,这是你挣得银子,自然由你做主。而且买地建房这是好事,娘自然愿意。”
沈凌又问兰珠,兰珠自然也没有反对的道理。于是一家三口便通过了这个买地的决议。
第 28 章()
沈凌去乡下买地之前;特地去郑槐家里坐了坐。郑槐家里有几十亩地;自然在买地这件事上比其他人家要熟悉一些。
因为最近与郑槐走得比较近;所以沈凌去时;郑槐的父母表现的很热情。听说他要买地;沈凌的父亲便告诉他去找后街的一位族人;如今正在县衙的户房任职;管的正是这土地的买卖。
有了关系,便好办事了。沈凌往这位族人家里送了两回礼,最后花了八十两银子买了五十多亩良田。这五十多亩良田位于县城边上;离郑家不过十几里地,日常照看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
沈凌正准备找人在附近建一个庄子的时候,县试的榜单下来了。
郑家族学里参加这次县试的学生都榜上有名;其中尤以沈凌的成绩最好;成功考回来一个案首。
当沈凌看到榜单上最前面的郑枫二字时,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总算没有辜负郑铭的期望。
经过这次县试以后;郑家的族学在县里有了些名声。
沈凌再去学里念书时;发现学堂里的学生比平时多了不少;多出来的学生有的是郑家族人但更多的是慕名而来的外姓人。
而沈凌这个新出炉的案首一出现在学堂里;就立刻引起了众人的注意。有来祝贺的,有来奉承的;也有来说酸话的,沈凌正觉得有些应付不过来;郑铭到了;学堂里立时安静了下来。
沈凌忙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郑铭扫了一遍底下的学生,目光在沈凌身上停留了几秒,便开始检查功课。
上午的课上完后,郑铭将他们几个通过县试的学生留了下来,要求他们从明日起每人每天额外写十篇字交上来。
沈凌从这次的县试中发现,郑铭事前应该是对主持县试的本县县令有一定的了解的,要不然怎么会那么凑巧,恰巧就压中了县试的题目。所以郑铭一说让他们几人额外写十篇字,沈凌立时就上了心,大概与四月份举行的府试有关。
从族学里回来,沈凌就开始练字。
时下流行风格秀润华美,正雅圆融的馆阁体,之前族学的那位老先生让他们练得也正是这种馆阁体。不过之前的郑枫不是那种能坐的下来好好练字的那种人,所以沈凌现在写的字也不过称得上一般而已。
之前因为忙着念书做文章,沈凌一直没有机会和时间好好练字。如今事关后面的府试,沈凌便每天晚上挤出一个时辰的时间来专门练字。除去郑铭交代的那十篇字以外,沈凌额外又多写了十几篇字。
练了一个多月的字以后,便到了府试的时候。
沈凌同那几个同窗结伴提前几天去了府城,走之前郑铭给了他们几人一个地址,让他们几人在那借住几天。沈凌他们到了地方以后才知道,那地址是郑铭在府城的一处宅子。看宅子的老管家说,这还是当初郑铭的父亲在世的时候买的,为的是方便家里的子弟将来考府试的时候有地方住。
听完老管家的话以后,他们中的一人便问:“那这么说先生的父亲也在省城买了宅子了?”
沈凌之前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若是将来到省城考院试的时候,也能有这样借住的地方就好了。被人先一步问了这个问题后,沈凌便等着老管家的回答。
老管家在这几人的期盼目光下点了点头:“老爷确实在省城也买了一处宅子,不过因为距离遥远,不好派人打理,那宅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住人了。几位相公将来若要到省城考试的话,只怕要自己动手将宅子好好收拾一番了。”
沈凌闻言心内松了口气,有地方住就好,至于打扫收拾那倒是小事。
当初郑铭的父亲买这宅子时,主意考虑的是方便考试,因此距离考试的地方近是近,但宅子本身却不大。所以晚上的时候,沈凌便与其中一个同窗挤在了一起。
虽然是两个人挤一个房间,但是相对那些远道而来找不到合适客栈的考生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老管家人很不错,在考前的这几天里不仅供应他们一日三餐,还经常出去打听有关这次府试的各种小道消息。
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小道消息便是主持这次府试的知府大人,曾经师从当朝的一位书法大家,写的一手好字。
至于其他的那些小道消息,沈凌听过就撂在了一边,一心练习自己的馆阁体。
府试开考的第一天,沈凌几人和考县试的时候一样天还未亮就到了府衙。唯一和县试不一样的是,沈凌这次被安排到了最前面的座位。
府试与县试的场次、内容差不多。不同的是,府试出的题目要比县试难一些。沈凌在县试的时候,基本都是上午交卷的那一批,如今在考府试的时候,五场有三场都是下午交的卷。
考完最后一场,沈凌从府衙出来的时候只觉得饥肠辘辘,身上也没有什么力气。沈凌先前光顾着答题,没有胃口也没有心情吃东西,当然最重要的是没有在考场吃东西的习惯。如今考完五场试,人一放松,就觉出饿来。
这个时候已经是未时,正好过了午饭的时间。沈凌随便找了家小饭馆,找了个临窗的位置,点了一碗素面。因为人少,面上来的很快。沈凌尽量控制着自己吃面的速度,倒不是怕有失斯文,而是怕吃太快脾胃吸收不了。吃完面,沈凌又要了一碗面汤,将汤喝完后,这才觉得身上有了些力气,慢慢走回了借住的那所宅子。
一同参加考试的那几个同窗有先他一步到的,也有在他后面的。晚上人齐了以后,大家便聚在一起讨论这次府试的考试内容。沈凌说的并不多,多数在听。这次的府试,他们再没了之前的运气,可以遇到郑铭出过的题目。沈凌觉得想要考个案首回来应该是没可能,最多不过名次靠前一些。
几人讨论完考试内容以后,便开始商量何时启程回县城。有人提议再继续住几天,等榜单下来以后再走。最后这个提议被全票通过,毕竟大家都想尽快知道自己有没有可能通过。
不过几人又觉得老是麻烦老管家有些不太好,便合伙凑了五两银子,公推出他们中年级最大的一个人去给老管家送去。
第三天,沈凌就发现老管家的态度比之前更好了一些,沈凌随口问了他一下附近可有什么花市,他不仅将花市的地址详详细细告诉了他,还说了府城几个有名的花匠的住处。
沈凌照着他所说的地址,寻到了其中一个花匠的家里,买了几盆价格不菲的兰花,准备回去以后种在空间。
接下来的几天,沈凌给黄氏买了几匹县城没有的好料子,给兰珠买了一些府城有名的点心,还给未出世的孩子买了一个银锁。
算算日期,距离孩子的出生就只剩下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兰珠会生一个男孩还是一个女孩。沈凌正半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就听外面有人叫他的名字,原来这次府试的榜单出来了。
和沈凌想的差不多,他这次并未摘得案首,而是排在了第六名。
即使是这样,沈凌也很高兴,这半年多的刻苦学习没有白费,总算考得了一个童生回来。如果能通过明年的院试,那么他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