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娇记-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次,高宁大长公主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她以为自己还是当年那个有从龙之功的大长公主?殊不知,在外人眼中,或许她和别的府邸那些成日侍弄花花草草的老安人一般,其实早就是眼聋耳瞎了。

    等到晚些时候,殷衡终于是回府了。和他所预料的一般,他人才刚从马车上下来,就听守门的小厮说,大长公主殿下让他一回府,就往鹤安堂去。

    殷衡自知避不过,索性也就硬着头皮去了。

    殷衡很意外,母亲并未怒斥于他,反倒是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平静。

    殷衡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想要解释,却听母亲淡淡道:“人都说儿大不由娘,可见,确实是这个理。”

    “母亲”殷衡猛的磕了几个响头,又道:“母亲,儿子不是故意隐瞒与您。只是,为了定国公府阖府上下这么多人,儿子不得不如此。圣上沉、溺丹、药,身子早已经是垮了。而太子殿下,生性易怒,暴、虐不堪,即便是真的坐上那个位子,天下如何能太平?再说三皇子,满腹经纶,自幼聪慧,可心思根本不在朝堂之上?到时候,少不得沦为淑贵妃手中的傀、儡,淑贵妃若真有垂帘听政一日,我们定国公府,又会有怎样的变、故?这些,儿子都需要去想。”

筹码() 
殷衡一边说着;一边看向母亲;他知道母亲此刻的伤感;可他确实不能不去未雨绸缪。事实上;他还未真正跟镇北王私下有什么接触。因为母亲是皇室血脉;他其实也一直都在犹豫。

    直到今个儿早朝;镇北王御前请旨;镇北王如此行径,让他确实吃了一惊。几乎是下意识的,他想过阻拦。可他却发现;许晟阳竟丝毫都没有反驳,静静的站在那里。他就是再愚蠢,也能窥、探出些什么。

    圣上已许久不问国、事;这是万寿节过后;第一次从丹、房出来,平日里;陛下都在丹、房打坐的。如果说之前殷衡也担心;圣上会想法子收回镇北王的兵、权;可眼前至今未平息的关于圣上登基那会儿的流言;他不相信;圣上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真的犯糊涂。几十万大、军,可不容小觑。何况,镇北王麾下那些将士;征战沙场;以一顶十,西、北那些战将,也大多经镇北王一手提拔。这些人的忠心,这些人的信念,岂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撼动的。

    他承认,因为淮穆的事情他一直都不怎么待见许晟阳,可他却不得不佩服这老狐狸的深谋远虑。他既已暗中和镇北王结盟,那必然早就对李氏王朝不抱希望了。

    许晟阳这些年行事哪一件不稳妥,哪一件不是慎之又慎。值此关键时刻,他却只字未言,可见,他心中早有计较。

    外人皆羡慕他们这些皇亲国戚,世家大族,可这样的繁华和荣耀,可能一夜间就坍塌。京城被灭族的人家,还少吗?

    高宁大长公主被儿子如此逼问,胸、口就如被刀割一般。她怎么都不愿意相信,李氏王朝气数已尽,而不管是定国公府还是许家,眼前这赐婚,早已不是简单的联姻。

    想到这些,高宁大长公主难掩讽刺道:“没想到,到头来,殷家和许家,竟然要靠姝儿一人,去做这个筹码。我之前以为,镇北王不过一介寒族,纵是军、功累累,也不过一介武夫。可他到底还是露出狐狸尾巴了。”

    说着,她咳嗽几声,犀利的看向殷衡,一字一顿道:“江山易主,便是无尽的杀、戮。到时候你让我如何看着宗亲们惨遭灭族。还有姝儿,镇北王是真的钟情于她?还是只是一枚棋子?只要想到这些,我恨不得现在就两脚一蹬去了。”

    殷衡的脸色突地变得青一阵白一阵,“母亲,镇北王既御前请旨,天下皆知,对姝儿,应该不只是权宜之计。”

    高宁大长公主只当他还在这里故意遮掩,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罢了,你出去吧。”

    殷衡自知自己说什么,母亲也听不进去了。看着她突然憔悴的面孔,他恭顺的磕了一个响头,这才退下。

    这边,苏氏早就在等着自家老爷了。

    今个儿生了这么大的事儿,她心里真是乱成了一团。

    “爷,母亲怎么样?这可怎么办,这些年母亲心心念念想把姝儿留在身边,没成想,就迟了这么几日的功夫。”

    苏氏是真的担心,话刚落,就忍不住低泣出声。

    殷衡这会儿心情也是沉重的很,他只能宽慰苏氏道:“母亲终有一天会明白的。而且姝儿又不是马上就离开府邸了,依着母亲的性子,怎么着都得再留姝儿两年,等她及笄的。”

    苏氏疑惑的看着自家爷:“那镇北王岂会同意?圣旨一下,母亲这么做,怕是有些强人所难了。别又和当初”

    说着,她突地一顿,自知失言。

    她嫁给爷这些年,如何不知淮穆长公主当年大婚一事,一直让爷耿耿于怀。

    殷衡却并未动怒,反倒是暗暗叹息一声,感慨道:“是啊,当初那一桩糊涂事。若是真的可以重来一次,母亲大抵不会纵着长姐。许晟阳心高气傲,那桩婚事确实是伤了他的自尊。”

    听自家爷如此说,苏氏也不再藏着掖着,继续道:“那您怎么方才说,母亲会再留姝儿两年,难道不怕惹恼了镇北王。”

    殷衡也不瞒着,缓缓道:“圣旨已下,姝儿的婚事已无从改变。可母亲的性子你还不了解,尤其此事还事关姝儿,她那脾气一上来,哪里还会想那么多。即便是想到了,也会自欺欺人,当做不知道的。”

    苏氏点点头,发自内心道:“姝儿还小,母亲想多留两年也是好的。小姑娘家家的,这若是太早有了孩子,怕是会伤了身子。”

    殷衡听苏氏这般说,也没接话。半晌,才又道:“姝儿虽没机会做我们的儿媳妇,可自小就在府邸长大,也和我们自己的闺女儿一般了。纵是出嫁,我这当舅舅的,也得让她风风光光的。”

    苏氏笑笑,即便爷不说,她也是如此想的。

    “爷就不用操心这些事儿了,妾身心里有数。”

    翌日一大早,许姝早早就醒来了。怕外祖母担心,她特意挑了一件月白色银线暗纹褙子,同色挑线裙,脸上还特意涂了胭脂,才往鹤安堂去。

    她进去的时候,见外祖母坐在檀木雕花椅上,似是在出神。还是身边的周嬷嬷出言提醒,她才笑着向她。

    “外祖母”不知为何,外祖母虽如往日一般,妆容上也无任何的改变,手中拿着佛珠,可许姝还是感觉到那种难以压抑的寂寥。

    高宁大长公主上下瞧着外孙女,半晌,她宠溺的朝她招招手,道:“傻孩子,站在那做什么?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你在外祖母眼中,都是外祖母最疼爱的外孙女。”

    许姝方才也只是强撑着没落泪,这会儿,听外祖母这么说,她眼睛早就红了。

    “外祖母,您别伤心,纵使姝儿出嫁了,姝儿也会经常看外祖母的。”

    “王爷虽非天潢贵胄,出身寒微,在姝儿心里,却比京城那些只知道提笼逗鸟的酒囊饭桶强多了。外祖母不要因此埋怨大舅舅。”

    另一边,殷锦娴昨个儿夜里,辗转反侧,愣是没入睡。

    大姐姐如今是恭亲王世子妃,二姐姐又是昱王世子妃,如今,连姝姐儿也即将嫁给镇北王了。虽说在殷锦娴心里,也觉得这镇北王出身寒微,不如京城的贵族,可她还是心里闷的慌。

    “姨娘,您再往宫里递请安折子啊?会不会是淑贵妃故意拦下了,否则慈宁宫怎么一直都未有人来传话。”

    郑姨娘如何不知,女儿这还是惦记着三皇子。可她从不看好此事,三皇子妃岂是那么容易当的。尤其还有淑贵妃在,纵然女儿能嫁给三皇子,到时候可不定怎么在淑贵妃面前做小伏低呢。这样的事情,可还少吗?

    “傻丫头,你怎么就非盯上三皇子殿下了?这皇家儿媳妇,岂是那么容易当的?有你姑祖母在,大太太也是宽厚之人,这京城多少俊杰,你怎么就非要铤而走险,为难自己呢?”

    “你当姝姐儿嫁给镇北王真的是件喜事儿?若真是喜事儿,那昨个儿鹤安堂怎么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来?你之前不总觉得在姝姐儿面前低几分吗?如今,她嫁给的可是杀、人无数的镇北王,这嫁过去后,指不定过得怎样呢。这说不准,还得往西北那样的荒凉之地去,你又何必真的执拗于王妃的位子?”

使坏() 
慈宁宫

    郑太后闭宫数日;外面只道她还在和圣上怄气;就是郑国公府;也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那请安折子是隔三差五的往宫里递。郑国公可不得打发自己夫人借着进宫探望太后;探探内廷的动静。

    掌管六宫的淑贵妃倒也算恭顺;没让折子放在那里积了灰尘;反倒是折子一到,就差翊坤宫的总管太监亲自往慈宁宫一趟,问过太后之后;才在上面批注。

    这接连几十道折子递上去,太后愣是没召见那郑国公夫人,淑贵妃也不好多说什么。左右她只要不惹一身麻烦就好。这不;昨个儿郑国公夫人又来了折子;她还是依着惯例打发了人往慈宁宫去。

    原以为,这次又和之前一样;没什么动静。没想到;郑太后这次竟然松口了。淑贵妃倒也不觉得奇怪;郑国公府毕竟是郑太后的娘家;郑太后若是倒了;郑国公府如何还能维持眼前的奢华;郑太后自然也得给他们吃颗定心丸,否则,指不定到时候他们太过心急;做了什么糊涂事。要知道;窥、视内廷的罪、名,如今郑国公府万万是担不起的。

    这会儿,郑国公夫人周氏才刚踏进慈宁宫,却见殿内除了两个宫女和桂嬷嬷之外,竟不见大宫女如若近身侍奉太后。周氏也不是第一次往慈宁宫来,她是知道太后的脾气的,平日里如何离得开大宫女如若,尤其是那如若一手按、摩的功夫,太后有偏头痛,素来是离不开她的。这也是为什么十次来慈宁宫就有九次会撞见如若给太后按、摩。

    许是心中存了计较吧,等她和太后絮叨完,离开慈宁宫时,便暗暗拉了桂嬷嬷问了话,这桂嬷嬷这些年虽说是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可她那些兄弟们,在外面可不得郑国公府的人照料着,这些年,若不是国公爷体恤,他们还不喝西北风去。

    桂嬷嬷是郑太后的心腹,原本她不该在林氏的事情上说道的。可她近来也心慌的很,她年轻那会儿就侍奉在太后娘娘身边,早些年,太后还是妃子那会儿,不得先帝爷喜欢,日子过得郁郁寡欢,战战兢兢的,后来,终于是熬成了太后,却因为五王爷的事情,和圣上存了芥蒂。桂嬷嬷是知道如今这太平日子来之不易,若东窗事发了,太后或许无碍,圣上纵然再愤怒,也不会真的动太后,可她不过一个奴才,到时候她哪里还有哭诉的余地。

    她这些日子也是战战兢兢,夜不能寐。昨个儿太后点头召见周氏往宫里来,她就一直在犹豫,到底该不该把林氏的事情悄悄透露给周氏,也好让国公爷劝劝太后。

    这会儿,见周氏主动问起,她也不再犹豫,低声把林氏怀有身孕的事说了出来。

    “什么?太后竟然想让林氏诞下子嗣?”

    周氏是知道太后的私心的,可她可以体谅太后的私心,但是万一事情败露呢?郑国公府如今已经是在风头浪尖上,何况此事是犯大忌的,这些年,太后哪一次和圣上置气不是因为五王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