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玉茗浑然不觉,“我也没见过那位沈九公子,不知他长什么样子,和四姐姐般配不般配?四姐姐脾气太好了,四姐夫还是性情温和为好,这样他就不会欺负四姐姐了”
赵戈神情幽怨。
唉,小白山念叨了半天,全是她四姐姐。
一个大活人就坐在她身边,她跟没看到一样。
“小白山你看。”赵戈示意白玉茗看他。
白玉茗回过头,“看什么呀?”
一条漂亮的锦鱼跃出水面,白玉茗喜悦的道:“瞧这小鱼多可爱!”
赵戈:
我还及不上一条小鱼?我还没有小鱼讨人喜欢?
赵戈扔下渔杆,“小白山,咱们回去,檀哥哥有很重要的话跟你说。”
白玉茗纳闷,“什么重要的事情呀。”
赵戈暧昧的笑,“回去便知道了。”
香风轻吹,锦帐春暖,她娇喘微微,“不要,唔,不要,咱们说好晚上才这样的”
“天已经晚了,天都黑了,不信你看”他取下帐钩,床帷垂地,遮住了日光,遮住了羞涩。
白老太太和沈太夫人自从在清源寺认识了,之后一直来往不断。
沈太夫人亲自到浣花河畔拜访过,白老太太也曾到望江侯府做客。
每回都带上了馨姐儿、萱姐儿,两个小姑娘同年同月出生,玩的很好,回回分别的时候都舍不得分开,要搂抱着哭上一场。
“缘份啊。”沈太夫人叹息,“我还没见萱姐儿和谁家的孩子这么要好过。”
“馨姐儿有表姐表妹,也没见她这样过。”白老太太深有同感。
两位做祖母的都很有结亲的意思。
沈器性情温和,又疼孩子,这样的人品比林大郎强了何止千倍万倍,白老太太自然是情愿的。而望江侯夫人见过白玉萝陪馨姐儿、萱姐儿玩耍的样子,白玉萝温柔入骨,对孩子是真心疼爱的,绝不可能是别有用心的继母。单这一点,便让沈太夫人很动心。
沈器这样的侯府子弟,就算是二婚,想嫁给他的姑娘也为数不少。可沈太夫人冷眼旁观,并没有一位和萱姐儿格外投缘的。那些姑娘要么不在意萱姐儿,要么对萱姐儿敷衍应酬,真进了门,顶多对萱姐儿表面上过得去,真心疼爱那是不可能的。
萱姐儿还小,沈太夫人想为沈器迎娶的是能心地善良,性情温柔,能把萱姐儿当亲生孩子的姑娘。就像白玉萝这样。
“阿器,白四姑娘温柔善良,不过她膝下有个女儿,若再嫁是要带着女儿的。你可想清楚了?”婚姻大事,沈太夫人自然也是慎重的。
沈器道:“她能待萱姐儿如亲生,难道我不能善待馨姐儿?”
忆及清源寺的事,沈器脸红了,“那日萱姐儿摔了一跤,她忙跑过去抱着萱姐儿温柔拍哄,萱姐儿趴在她怀里抽抽搭搭的哭,小手搂着她的脖子不放”
沈太夫人点头叹息,“明白了。”
就从那一刻起,沈器心里已经有了白玉萝。
沈太夫人共有两个亲生儿子,一个是望江侯沈群,另一个就是沈器的父亲沈羡。沈羡早亡,沈器是太夫人一手养大的,他的婚事,太夫人和望江侯夫妇说了,望江侯夫妇这做伯父伯母的都无异议。
沈太夫人央了白玉莹的婆婆周氏到浣花河畔提亲。
食欲()
周氏自然答应了。
但周氏心中略觉奇怪;笑着把这事跟平阳侯夫人说了;“娘;没想到望江侯府愿意为九公子聘白四姑娘。当然四姑娘很好;不过到底嫁过人;还有个馨姐儿。”
平阳侯夫人微笑;“这也在情理之中。萝儿软弱了些;心地却善良,性情又温顺,沈家的萱姐儿能有萝儿做继母;可以无忧无虑长大了。”
周氏忙道:“娘说的是。只是媳妇的浅见,九公子那样的身份、人才,便是黄花闺女也娶得着;没想到会娶二婚女子。”
平阳侯夫人道:“萝儿人才好;性情好,便是二婚也强似许多闺中少女。”
周氏知道平阳侯夫人这是偏向自家的亲戚;忙顺着她的话意往下说;“正是呢;沈家那位九公子我见过;是个斯文人;和萝儿相般配。娘,媳妇这个媒若是做成了;可是积了大德了,这不光给沈九公子和萝儿牵了线;还让馨姐儿和萱姐儿有爹有娘了啊。”
平阳侯夫人赞叹点头;“一桩婚事,倒成全了四个人。两个大人,两个孩子,各得其所。”
“六少奶奶,您慢着点儿。”小丫头殷勤的声音。
“莹儿来了。这孩子也真是的,说过她多少回了,大着肚子也不在房里歇着。”平阳侯夫人忙命丫头小心服侍。
白玉莹被两个丫头小心的搀扶着进来了。
“祖母,娘。”白玉莹笑得很甜。
“别多礼了,快坐下。”平阳侯夫人慈爱的吩咐白玉莹坐到她身边。
周氏对白玉莹的大肚子瞅了又瞅,“肚子是尖的,应该生男孩儿。”
平阳侯夫人微笑,“男孩儿自然好,女孩儿也不错。只要孩子平平安安生下来,身子康健,活泼可爱,我这做曾祖母的已是心满意足。”
白玉莹心生感激。
白玉莹的四个姐姐先后都生了女儿,白玉莹的这一胎,沈氏也唯恐是女儿,不知忧心忡忡的说了多少回,“莫要生个女孩儿才好。这是冲儿第一个孩子,你姑婆第一个曾孙,肯定都盼着生男孩儿的。”平阳侯夫人却没有,一直告诉白玉莹,不拘男孩儿女孩儿,最要紧是母子平安。
周氏也顺着平阳侯夫人的话意,“添人进口都是好事,娘固然想要孙子,可孙女也是喜欢的。”
“谢谢娘。”白玉莹忙道谢。
周氏笑,“莹儿,眼下有件事要麻烦我,这件事你才是要谢谢我的。”把望江侯太夫人央她做媒的事说了说。
白玉莹又惊又喜,“望江侯府是名门旺族,太夫人很慈爱啊。”
知道四姐姐有望结这样一门好亲事,白玉莹这份喜悦,非同小可。
“娘,这个媒您若是保成了,媳妇会一辈子感激您的。”白玉莹殷勤拜托。
周氏笑道:“娘不用你一辈子感激,你好好保养身子,平平安安把我的宝贝孙子生出来就行了。”
说着家常,祖孙三代都是心中欢喜。
原来有胡氏在,平阳侯夫人和周氏婆媳二人束手束脚,且常常要和胡氏生气。后来胡氏被关起来了,贾弘没了世子之位,沦为酒鬼。平阳侯虽溺爱贾弘,但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狠下心肠把贾弘、贾准父子扔到边关去了,命这父子二人不建奇功,不许回京。大房落得这样的下场,二房的贾弗也便缩起头过日子,再不敢对平阳侯夫人丝毫不敬。如今的平阳侯府可以说是很太平了,平阳侯夫人和周氏日子空前的舒心。
这一切都和白玉茗有脱不开的干系,可以说没有白玉茗,便没有平阳侯府的今天。故此不仅平阳侯夫人,连周氏也对白玉莹格外宽容。白玉莹过门之后,太婆婆、婆婆宠爱,和贾冲更是伉俪情深,真是掉到蜜罐里了。
周氏命人到浣花河畔送了拜贴。浣花河畔很快差人回复,“随时恭候”。周氏次日便去了白家,见了白老太太、白大太太、沈氏,笑容可掬的道恭喜,白大太太便知道提亲来的,忙叫过侍女悄声吩咐,把无关人等清理出去,屋里只留下几个心腹下人。
“喜从何来啊?”白老太太已经猜是什么事了,却故意笑咪咪的问道。
周氏抿嘴笑,“亲家老太太,我这回是专程来为四姑娘提亲的。您老人家和望江侯府的太夫人熟识,您觉着沈家的九公子如何?”
“九公子人斯文,脾气好,难得的好父亲啊。”白老太太的猜测被证实,一颗心放回到肚子里,笑得脸上起了褶子。
白大太太惊得好一会儿没说出话来。
说实话,白大太太虽不反对白玉萝再嫁,但也没指望白玉萝这二婚女了能嫁到什么好人家,只希望人品比林大郎强些,公公婆婆不作贱,丰衣足食的,也就烧了高香了。哪想到望江侯府竟会央周氏来提亲,沈九公子可是侯府子弟,青年有为,续弦也有姑娘家上赶着,怎么会相中了白玉萝?
震惊过后,白大太太渐渐回过味儿来,也便欢喜了。
和望江侯府这样的豪门世家结亲,对白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弟妹,恭喜你了。”白大太太含笑向沈氏道喜。
沈氏勉强笑了笑,半晌没说出话来。
她心里这个难受就别提了。白玉萝有人求娶,她这做母亲的若说有三分欢喜,倒有七分担忧。担忧白玉萝真的嫁到望江侯府,白家出了二嫁之女,门风被玷污,白玉格以后便娶不到清贵人家的女儿为妻了。
沈氏一直盼着白玉茗科举高中,踏入仕途。若要走这样的路子,有个清贵文官的岳父是最好的,可以提携女婿。清贵文官必是熟读圣贤书的,怎能容忍女子失节改嫁?沈氏每每想到这一点,心都是痛的。
沈氏生了五个女儿之后才有了白玉格,白玉格就是她的命根子。但凡有一丁点儿可能不利于白玉格前途的事,沈氏都不希望发生。
望江侯府的婚事好不好?当然好,太好了,若白玉萝是初嫁,沈氏求之不得。可现在白玉萝是二嫁,沈氏便不支持了。无他,二嫁的名声不好听,影响白家,影响白玉格。
沈心满心不乐意,但有白老太太在,也轮不着她说话,只好硬憋着。
沈氏心里这口气可不小,憋得她脸都青了。
周氏和白老太太谈得很是投机,知道自己这个媒已是十拿九稳能做成了,愈是谈笑风生,“瞧瞧亲家太太这脸色,这是太高兴了,不敢相信是真的?”
白老太太一记不满的眼神瞪过来,沈氏一个激灵。
“可不是么?我就是太高兴了。”沈氏堆起苦涩笑脸。
“也难怪亲家太太这样,若换做我,恐怕也是如此。”周氏叹道:“望江侯府的名望暂且不说,单说九公子这个人,真是少见的好人品,疼女儿的好父亲,闺女嫁了他,娘家长辈多放心啊。”
“萝儿经过了林大郎那个混蛋,更显得九公子这样的人好了。”白老太太叹道。
沈氏心里更不舒服。
白玉萝嫁过林大郎,这是抹杀不了的事实。这个事实会跟着白玉萝一辈子。白玉萝就算真能嫁到望江侯府又怎样,别人说起她来,还不是被林大郎休弃不要的可怜女子。
白老太太和周氏相谈甚欢,不过婚姻大事也不可能一面便定下来,约好了三日之后听回信儿。
送走周氏,白老太太便兴冲冲的吩咐白大太太和沈氏,“四丫头的嫁妆该准备起来了。”
白大太太忙笑道:“四丫头有了好姻缘,媳妇先恭喜您老人家了。娘,您最疼四丫头,不如四丫头的嫁妆您老人家私房给拿了,岂不是好?”
白老太太装着生气的样子,“这就打起我老太婆婆私房钱的主意了?我偏不拿钱出来,就逼着你给四丫头出嫁妆!”
这婆媳俩人逢喜事精神爽,言语风趣,屋子里的侍女婆子等都陪着笑个不停。
白老太太命了叫了白玉萝过来,“初嫁从亲,再嫁由身,你看不看得上沈家九郎,说句话。”
白玉萝羞得满面通红,低头拨弄衣带,一个字不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