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梨-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且成衣生意竞争激烈,宁安里头少说也得有一百余家成衣店,数得上名号的也得十几家,很难在其中崭露头角。

    薛延的回答极为精炼,淡淡道,“因为成衣更有价值。”

    棉花只是一时之物,但衣裳却可以四季都卖。宁安百姓手中普遍宽裕,穿着上除了追求便宜,更要追求新颖好看、结实耐用。成衣这一市场,若是做的好了,利润不可小觑。

    胡安和难得聪明,立时便就懂了他的意思,抚掌道,“好!”

    薛延看着他的眼睛,低声道,“今年冬日便就是个好时节。论人脉与钱财雄厚,咱们比不过那些老店,但并非希望全无。若是咱们的棉花和棉服质量上乘,价格又便宜,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便就有机会能杀出一条血路!先把名气打出来,以后再找新的方向突围。”

    胡安和点头,斟了两杯茶,递给薛延一杯,而后掷地有声道,“为了以后的财源滚滚,咱们以茶代酒,干了这杯!”

    薛延笑起来,抬手与他碰杯,颔首道,“好!”

    商机失不再得,两人不敢耽搁,到了宁安后便就马不停蹄地寻找合适的铺子与住所,薛延趁着空闲时候骑马将整个宁安绕了一圈,数清了宁安共有成衣店一百三十二家,其中颇有声望的为二十五家,最顶尖则有三家。

    他到那二十五家店里,每家都转了一圈,服饰样式各有千秋,但总的来说,仍旧平平无奇、毫无特色,相似之处甚多。

    薛延心中暗暗有了计算,也更有了些把握。

    两人在宁安停留五日,最后终于选择了一处铺子,位于宁安第二大的街道,长乐街的街口。这位置是真的不错,每日人流来来往往,算得上繁华。铺子也不小,长三丈半,宽为四丈,极为宽敞明亮。

    只是价钱也是贵得令人咂舌,若是买下,要一千四百两银子,比起陇县的酒楼的五百两,这算是天价了。

    薛延与胡安和商量一下,还是决定买下,只是不一次性付全款,留下欠条,以后按月还钱。

    薛延不租房子,一是怕房东在契约到期之后坐地起价,二是怕房东不再续租。房子这种事情,还是自己买下的好,就算钱多了点,好歹安定。再者说,这钱也不是被花掉了,换个方式继续陪在你身边而已。

    薛延赚钱的时候分文必争,但花钱的时候,又好似个败家子。

    又过两日,薛延与胡安和又看中了两个相邻的小宅子,不怎么大,却也都要三四百两。这么左右一折腾,刚到手没几天的钱,还没捂热乎,就又全都花出去了。

    胡安和蹲在路边啃馒头,迎着风小声安慰自己,“没关系,反正地契和房契都是我的,钱没跑。而且说不定以后的生意就红火了呢,早晚能赚回来的,再说了,这房子地段这么好,万一就涨价了……”

    六月初拿的主意,六月底便就已经将房子全都落实好,住处的家具之类也已经备齐。薛延看着一切都安排妥当了,能住人了,便就回了陇县将阿梨与冯氏给接了过来。

    至于酒楼,便就交由胡魁文打理,薛延也不指望那个能赚多少钱了,不亏本便就成。永安与陇县相距太远,没办法鱼与熊掌兼得,只好舍弃一部分。

    阿梨的肚子已经快要七个月,饶是她体型纤细,看起来也鼓鼓的像个西瓜,走起路来都有些费力。但开了新店,还是在宁安,阿梨觉着高兴,精神头竟分外充足。

    店面的修缮全是按着阿梨的意思,薛延觉着,来买衣裳的大多是女人家,就该按女人的眼光来做摆设,他自己实在是没那个本事把店铺弄得好看吸引人。

    阿梨干活不嫌累,事无巨细都要考虑清楚,细节也不肯放过,薛延怕她磕着碰着,每日鸭子一样跟在她身后,唠唠叨叨的,手不敢松开她的胳膊,弄得阿梨都有点烦他。

    又折腾了一个多月,天气稍微转凉了,店面终于修缮完。

    若说这店面有什么极为惊艳之处,倒也不是,但看起来极为整洁干净,一眼便就能扫出一个大概。入门便是茶座,店面宽敞明亮,衣裳的样子用钩子挂起来,按着价钱归类,悬于各面墙壁之上,布匹按颜色归类,规整地摆在桌子上。与一般成衣店把衣裳布匹都藏在账台后面不同,阿梨将所有东西都大方展示出来,格外引人注目。

    此外,店里还摆了不少应季的花儿,各种颜色都有,走进屋里便就能闻到花香盈盈。

    店的名字叫——织衣巷。

章八十五() 
宁安的房价贵;到底是富裕地方;几乎寸土寸金;饶是如此;薛延买的屋子仍旧带着小院子。

    冯氏和阿梨都习惯了小院里的生活;种些花草养些鸡鸭;比冷冰冰的几间瓦房要看着有烟火气的多;若是蓦的失了房前的院子,她俩定也会失去许多乐趣。

    所以在挑房子的时候,薛延几乎毫不思索地就定了这间;即便多花了近二百两银子。

    胡安和的房子与薛家相邻,也带了个小院儿,但夫妻两个都不会侍弄;干脆扒了中间的那堵矮墙;将两个院子打通了,全交给阿梨和冯氏看管。这样一来;倒是比在陇县时候还要宽敞得多。

    店面已经装缮好;也挂上了牌匾;最麻烦的事情已经解决;剩下的便就容易许多——寻货源;找绣娘。

    薛延心里放松不少;还有了心思帮着做家务了。

    吃过晚饭之后,阿梨边坐在炕上绣给孩子穿的小虎头鞋,边看着薛延收拾屋子。

    虎头鞋外观就像只花哨的小老虎;按老一辈的传统;小孩子都要有一双的,看着好看,穿着也舒服,因着做成了虎头的样子,说是还能驱鬼辟邪。

    做鞋的第一步,是打袼褙,所谓袼褙,就是鞋底的雏形,要将碎布一层层地用浆糊粘起来,抹得平平整整的,晒干了便就能纳鞋底。浆糊是晚饭时候就一起熬好的,又稠又黏,闻起来有股子面疙瘩的香。

    阿梨取了块平整的木板放在桌上,一边慢条斯理地粘布条,一边听薛延絮絮叨叨骂阿黄。她现在能听见几乎三成的声音,就算看不见说话人的嘴唇,也能模糊地辨别出来话音,何况薛延几乎是在吼。

    “老子再说最后一遍,你赶紧给我滚开!”

    阿黄眨眨眼睛,仍旧叼着薛延的衣摆,不为所动。

    它没皮没脸,好了伤疤转眼就忘了疼,薛延出门那段时间,每日都是它陪着阿梨,把阿梨哄得高高兴兴的,薛延念着它的好,也温柔许多,没事还给喂饭喂水顺顺毛。阿黄得着甜头了,便就把当初薛延是怎么教训它的事情给忘得干干净净,又敢和薛延撒泼耍赖了。

    它刚吃完饭,觉得撑,想活动着消消食,但自己又懒得动,看着薛延扫地便就有了鬼主意,嘴巴咬着人家的衣摆,不费吹灰之力就跟着绕屋子转了一圈。薛延忍了它半晌,实在受不了,回头照着它的屁股就踹了一脚。

    阿黄尖叫一声,拖着沉重的屁股颠颠地跑出去找冯氏。

    阿梨摇头笑笑,抬脸瞧了薛延一眼,没说话。

    薛延把手里的扫帚往墙角一甩,叉着腰与阿梨告状,愤愤道,“你的兔子太不听话,把我衣裳都要咬破了!”

    阿梨往袼褙上又刷了层浆糊,“嗯”了声,柔声道,“明日再给你做一身新的,成了吧?”

    薛延说,“不行。我刚收拾屋子,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它还作弄我,只做身衣裳怎么够。”

    阿梨配合着道,“那你想怎么样呢?”

    薛延笑了,腆着脸凑到她身边,单膝跪在炕上,说,“你亲亲我,我就原谅你。”

    阿梨把小刷子放回浆糊碗里,歪头看着薛延,“亲哪里?”

    薛延用手背蹭蹭自己左脸,贴得离她更近一点,指了指道,“这里就行。”

    阿梨弯唇,说,“你闭上眼。”

    薛延听话地阖上眼皮儿,翘首等着,但过了好半晌,也没见她亲过来。耳边声音窸窸窣窣,薛延又等好久,实在等不及了,偷偷将眼皮掀开一条缝,却瞧见阿梨正在挑布头,他“嘶”了声,拍了拍桌子,问,“你骗我?”

    阿梨努努唇,抱着肚子换了个姿势,幽幽道,“我什么时候答应你了。”

    薛延被气笑了,抱着臂问,“你的意思是,一直都是我在自作多情咯?”

    阿梨笑眯眯的,“这是你说的,我可没说。”

    桌上一盏蜡烛,火光明亮亮,把阿梨的脸颊照得更加圆润莹白,薛延本就没生气,再看着她言笑晏晏的样子,连装都装不出来了,凑过去冲着她的脸颊狠狠嘬了一口,又冲着阿梨的肚子恶狠狠道,“瞧你娘亲多坏!”

    说完,他又更将动作放轻几分,揉了两下道,“乖,让爹爹摸摸脸儿。”

    阿梨抹了抹脸上的口水,搡着薛延下地,无奈道,“扫地去罢!”

    薛延又磨蹭了好半天,终于肯下去。

    他心不在焉地扫着地,眼睛却透过半开的窗户盯着院外,叨叨着与阿梨说话,“这院子还是太小了,我以后定要给你买个大宅子,三进三出那种,里头还要有个小荷塘。只是屋子太大不方便打扫,那就再买几个丫鬟,侯在一边伺候你。”

    阿梨说,“我不要丫鬟。”

    薛延应着道,“成,那咱们不买,我伺候你。”

    阿梨哭笑不得,甩了块碎布到他身上,小声道,“就不该要你闲下来,废话这样多,你先将地扫扫干净罢!”

    被训了通,薛延仍旧乐滋滋的,听着阿梨的吩咐将桌角柜门都仔细地擦了一遍,弄得整个屋子都齐齐整整的,这才放心。

    阿梨有孕,肚子大的弯腰都费些劲儿,薛延不敢让她收拾屋子,冯氏年纪大了,还是长辈,让她弄也不合适,只得薛延亲力亲为。店的招牌虽然上好了,但是还有一堆杂事等着他去做,过了今日便又忙起来,只有把屋子弄好了,阿梨住着舒服了,薛延才能放心地出门。

    第二日,薛延早早带着胡安和去染坊瞧布匹。

    成衣店一是卖布,二是卖衣裳。在周朝,没有哪个女儿家不会女工,不论手艺好坏,做件像样衣裳都是不成问题的,但成衣店仍旧有其存在的价值。

    一是因其量身定做,成衣店所做出的的衣裳,绣工花样都更精细,穿着更舒服好看,那些女工不太好的姑娘家,若是出席些大的场合,自己的衣裳穿不出手,便就得去成衣店定做。二则是款式新颖,没有哪个姑娘不爱美,尤其是手头宽绰,不差那几件衣裳钱的。成衣店的衣裳花样更新,更漂亮,女孩子们总会更多留意,若是哪家店画出了新奇漂亮的图样,那是要被抢破了头的。

    绣娘一事由冯氏把持,薛延不喜和女子打交道,也不懂绣品好坏,胡安和与韦翠娘也均是不懂,只好请冯氏去寻。

    大多数成衣店的绣娘都是出于宁安有名的那几家绣坊,绣娘们接了活便做,不专门为一家店做衣裳,有时候甚至会接四五家不同成衣店的生意。绣娘们的手艺确实是好,但这样赶工下来,做的东西虽不算次品,却也失了特色,看起来平平无奇。

    冯氏连着半月去宁安乡郊的那些小村庄里寻绣工顶尖的姑娘,给她们找好的绣娘教习女工,再邀请她们为店里做衣裳,酬金丰厚,唯有一条不得违反,便就是学成之后不可为其他成衣店做活儿。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