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昊的平民生活-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塘燃起,姒昊搬来一块有烟炱的石板,将石板架在火上烤热。

    他给大鳖解绑,翻身,待大鳖将头伸出,立即掐住它的头。手起刀落,割开脖子放血。血并不浪费,用一只小木碗盛着。

    姒昊有把锋利的青铜短刀,刀柄上装饰精美的纹饰。

    放过血后,大鳖被大卸八块,贴放在石板上炙烤。采来的野姜用石头拍扁,同贴上石板,和大鳖一起烤,可以去腥味。当地牧民便是这样烤肉,姒昊从他们那边学来。

    不擅烹饪的姒昊,他的食物,大多用烤。烤鳖肉,烤鱼虾螃蟹贝螺;烤水禽,烤果子

    偶尔也会烤几个粗粮饼,至于味道如何?也就那样,能填饱肚子就行。

    石板上的食物滋滋作响,无需多久,食物的香气溢出,姒昊往鳖肉上洒盐。

    烤好的鳖肉会用竹夹取起,放在一个粗糙的木盘上。它热气散去,姒昊才会用竹箸食用。

    火塘里的火还很兴旺,姒昊推开滚热的石板,把一只陶鬶放在火上。陶鬶中煮着清水,等水沸腾,姒昊会把鳖血倒入,这便是他的汤了。

    陶鬶里的汤咕咕响,水汽腾升。火塘里的火,映亮不大的草泥木骨房子。

    姒昊坐在火塘旁,享用他的烤鳖肉,不忘分一份给大黑。伙食好的大黑,比捡到时,长大上许多。

    一人一犬,在暖和和的土房子里,度过角山下寂寥的夜晚。

    吃下大鳖,姒昊血气上涌。深夜里躺在草席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屋外的风,刮过野地,呜咽徘徊,像鬼泣,像兽嚎。来此地多日,姒昊早已适应,可是今夜听来分外烦心。

    在天亮之前,姒昊还是睡着了,他做起梦来:

    山谷中一轮残月,照在高岗上的孤城。梦里火光冲天,兵戈交错,厮杀声忽远忽近。

    在远离火光的角落,姒昊看见一位身穿玄色礼服的年轻男子,站在空旷的高台上。凄冷夜幕下,男子拔出自己的青铜剑。宝剑金灿,剑身映出他一对绝望的眼睛。

    长剑挥动,抛起,又坠落,闪着寒光,溅洒殷红的血滴。它在姒昊眼眸前旋动,仿佛长剑的主人便是姒昊,而非他的父亲。

    梦中,剑刃擦过姒昊的肌肤,在姒昊脸颊留下一道血痕。他能感受到那份尖锐和冰冷,恐惧与绝望,那是死亡。

    姒昊从梦中惊醒,一身的汗水。他将枕下的青铜刀拿出,紧握在手。

    他听着屋外的风声,还有羊叫声,他意识到自己身处在角山脚下。他离群索居,和犬羊为伴。

第4章 随行() 
虞城的田在城南,绵延一片,望不到边。种着粟麻、葛豆、芥菜,白菜等农作物。

    田地整齐排序,各家地头上有标志,立根木头,放块石子。种田的人们,自己能分辨就行。

    虞茅家的田,种芥菜。杂草和芥菜,都快齐高了。

    除草是件费时的事情,一般在下过雨后,人们会到田里拔草。耕土湿润,杂草很容易就被连根拔起,甩到田堤上,让夏日的烈日,将其曝晒。

    虞苏的下裳挽起,挽到膝盖处,露出两条修长的腿。这能避免下裳沾染泥土,离开田地时,只需到溪边将腿脚洗一洗就行。

    虞苏躬身在田间,细心劳作,从田头,忙至田尾。

    聚落的人们,大多即耕又渔,只是偏重不同。虞苏家比较特别,吃着虞君的俸禄,不缺米粮,但还是会在田里种些谷蔬。

    野草叶茎的汁液,沾染虞苏的双手,手指和指甲乌黑一片。有些野草叶的边沿锋利,根茎带刺,能划伤人的手。

    当虞苏拔完田地里的野草,他的双手布着伤痕,有细细的血丝,这也是他很少干农活的一个体现。农人的手,根本不惧植物锯叶和小刺。

    除去杂草,虞苏用手背擦擦汗水。他蹲在自家田里,打芥菜叶。虽然缺乏照顾,但是土地肥沃,光照足,芥菜叶长得又宽又大。随便掰几叶,就装满竹篮,足够一餐食用。

    虞苏提着篮子,到溪边去。

    他弯身向溪水,将手上的泥土洗去,把伤手泡在溪水里,感到丝丝疼痛。

    虞苏荡洗芥菜,把每叶芥菜,都洗得干干净净。一叶搭一叶,放回竹篮。

    提着竹篮,走在田堤上,虞苏跟路边遇到的熟人们打招呼。

    聚落里有不少人家,以种植粮食为生,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辛苦,但到秋日能收获满窖的谷物,存起来慢慢吃。

    回到家,虞苏看时候不早,他着手做饭。

    今日母亲和邻家妇人到山中采菇,怕是没那么快回来。

    芥菜在木俎上,用青石刀切碎,放一旁备用。虞苏从陶罐里,取出两颗蛋,敲在碗中。粟米、禽蛋,还有芥菜一起煮,是相当美味的食物。

    虞母的手艺很好,虞苏也不差。他做饭就像他做其他事一样,相当认真。

    芥菜要切成同等大小,禽蛋要先在碗里打碎,拌上调料。粟米煮熟,虞苏将芥菜和禽蛋放入粥中,轻轻搅拌。

    食物的香味扑鼻,虞苏不慌不忙,拿木勺子舀一小口,试试咸淡,正合适。虞苏端起陶鬲,弄小柴火,把烧水的陶鬶放上。

    只需等待父母回家一起吃饭,现下无所事事。虞苏摸出一根骨针,在石头上研磨,消磨时光。

    虞苏懂骨针制作,也会缝衣服。这根骨针,将用来穿贝饰,要将它磨得比缝衣针更细纤,光滑。

    没忙活多久,突然听到院外一阵嘈杂声。虞苏下堂,走出院门,他看到外头热闹的情景,邻居们似乎在围观着什么?

    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有人嫁娶出城,要么是有外来者进城。

    虞苏凑过去观看,果然是来了一群异乡人,从衣着打扮看像似任人。有二十多位,他们推着四辆大车,车上装满贵重物品。

    虞城不时会有任人过来,这些人带来皮毛、漆器和玉石,跟虞城的贵族交易。

    任地就在虞城北面,任地和虞地以河划分。这条河,在任人口中唤任水,在虞地人口中,多唤北水。

    虞苏目送任人的队伍,押运着他们的货物,在虞人的围观下,慢悠悠前往宫城大道。

    宫城大道,宽敞而平坦,能同时供两辆大马车驰骋。它像条被拽直的腰带,横穿虞城中心,往地势最高的中南方位而去,那里正是宫城的所在。

    夜晚,虞苏和父母围在一起吃饭。虞父讲起任人和他们的货物,说得津津有味。

    虞母喝口粥,说道:“都夏天了,也不见二女婿过来。”

    “快了,陶坊里的白陶堆满仓,就连缗人、任人,都在往虞城里赶。”虞父喝完一碗粥,又去盛一碗,他心情悠然。

    虞雨的丈夫,是虞地枣坂人,唤邰东。他每年都会到虞城贩陶,一年要来好几趟。当年也是因此,而和虞雨相识,并娶得美人归。

    “应该叫二女婿在城里住下,这里还能比栆坂差。”虞母念叨,想念二女儿和外甥女。

    从虞城去枣坂,有一段路程。枣坂是处小聚落,可没有虞城这么热闹。

    “实在想她们,让苏儿去趟枣坂,帮你看看。”虞父呼呼喝粥。

    “苏儿还小,要是迷路,遇到危险呢。”虞母摇了摇头。

    “阿母,我都十五了,我认识路。”虞苏跟着兄长去过一趟枣坂,路他记得。

    “能有多远,我当年十七岁的时候,就跟人去穹方了。”虞父年轻时,也是个不安分的人。

    “不是半途让狄人给捉走?”虞母瞥眼丈夫,这事她可还记得清清楚楚。

    “苏儿,还是你的爷爷带上三兄弟,背着两个大彩陶盆,去把你爹给赎回来呢。”虞母看向虞苏,跟虞苏讲述。

    虞苏挺惊讶,原来父亲去过穹方,以前没听提过。穹地,那是相当遥远的地方,听说能看到大海。

    虞母提起这事,不忘瞪虞父一眼,当时可没让她少担心。

    虞父喝完粥,把嘴巴一擦,说道:“再等两天,女婿肯定过来。”

    枣坂那边多邰氏,和虞城的虞氏常通婚。两地多有往来,道路通畅。

    两天后的一个黄昏,虞苏从大陶房里钻出来。他一身的土灰,来到溪边。他挽起下裳,蹲身洗手,突然听得一个女孩脆生生喊着:“小舅!”

    虞苏赶紧抬头,往道路上探看,看到一支五人队伍,推着一辆车。跑在最前头的,是个三四岁的女娃娃,扎俩羊角,穿着身枣红衣服,正是他的外甥女小枣。

    毫无疑问,队伍领头的那对鲜衣男女,就是虞苏的姊姊和姊夫。

    邰东是位挎弓的精壮男子,穿着一件暗色的深衣,扎条皮制的腰带。他身边站着虞雨,从夫妻俩紧挨的站位看,就知晓他们关系很好。虞雨是个精致美丽的妇人,头戴镶绿松石的木簪,身穿缀珠的衣裙。此时她正看着女儿和弟弟,露出宠溺的笑容。

    虞苏抱起小枣,快步朝二姊和二姊夫跑去,喜呼:“二姊!你们来啦!‘’

    如每年夏日,虞苏二姊夫都会到虞城来贩陶,并顺便将妻女带来,和虞家人聚一聚。

    夜里,一顿盛餐后,虞雨和虞母在火塘边把臂交谈。虞母多时不见女儿,有许多话要说,还一说起来就没完。

    邰东是个有本事的人,虞雨嫁得好,夫妻恩爱,虞雨生活上,没有什么事需让虞母挂心,母女俩就是话话家常。

    回来外婆家,小枣十分欢悦。她兜着果子,一会跑母亲、外婆那边,一会跑她爷爷那边,一会又跑去找虞苏。她和虞苏特别亲昵,幼儿时,虞苏就常抱着她,哄她睡觉。当时,邰东人去缗地,虞雨带着幼女在娘家住了一段日子。

    “小舅,这个果子可以烤着吃吗?”小枣抓出一把小野果,问虞苏。野果圆形,有着褐色的皮和红色酸甜的果肉。

    “烤了会变酸,而且也不能吃太多,夜里会肚子疼。”虞苏摸摸小枣肚皮。

    小枣故意将肚子缩起来,以示她没有吃很多。

    “小舅帮你收起来,明天再给你好不好?”虞苏揉揉孩子的头,眼里满是温情。虞苏疼爱外甥女,就像当年他二姊疼爱他那般。

    “不好。”小枣把小野果揣回怀里,她在枣坂没吃过这种野果,小孩觉得新鲜。

    “枣,过来阿母这边,该睡了。”虞雨招着手,她这孩子虽然宠着,但是不放任她。

    “我要和小舅一起睡。”小枣抱住虞苏大腿不放。

    “阿姊,我带她。”虞苏弯身,将小外甥女揽住,他对小孩子很有耐心。

    虞雨笑说:“小弟,你可不要把她宠坏了。”

    小枣在虞苏身旁活动了一会儿,她感到困乏,趴虞苏怀里。虞苏抱起她,轻轻拍着她背,哄她睡。

    大概是路途上累着,小枣很快睡去。也是小孩子习性,刚还在闹腾,一下子睡着了。虞苏悄悄将小枣抱给虞雨,怕把她扰醒,醒来哭闹。

    虞雨抱着小枣回房,等虞雨出来,邰东人也回来了。

    邰东今夜外出,到一位陶坊主人的家中去,去和对方谈贩陶的事。本就是老相识,也就一起叙叙旧,到现在才回来。

    “女婿,和老杞谈得怎样?”虞父坐在储放器物的土台旁,磨着一把石刀。他见女婿回来,抬头问他。

    “都谈妥了,明日去陶坊运陶。”邰东走过来,往火塘旁坐下,就在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