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海-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顾云浩顿了顿,又道:“这立朝之初的田地数额是放在明面上的,待杨光回来,我让他带人全部去清算核查就是,至于取中的瞒报之数,便由他去负责估算就是。”

    闻言,赵启立即反应过来,知晓顾云浩另有旁的事要安排给他,遂问道:“东翁可还是有旁的事吩咐?”

    “你这些日子,取了闽省近年来的税入登记来,一一的核对清楚,咱们可以借此估算现今闽地的瞒报情况。”

    说到这里,顾云浩嘴角微扬,眯了眯双目,又道:“闽地那边瞒报的情况必然不少,时间有限,清理之时,可以抓大放小。”

    听了这话,赵启微微一愣,随即眼珠一转,笑道:“东翁放心,在下明白了。”

第155章:胆大包天() 
七月底;税赋改制之事仍然在华朝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自六月以来;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的丈量清理田地。

    即便朝廷几次三番警告各级地方官员务必重视此事;不可从中牟利;然而总归还是有那些胆大包天的。

    先是湘省有同一组的三名知县收受巨额贿赂;在清理过程中;为一名叫王守明的富商掩饰瞒报田地之事。

    这个时代阶级划分明显;讲究个士农工商,原本作为最末的商家,即便是生意做得再大;家里银子再多,终究是地位要低上一些。

    如今清理田地,又与官员们的升迁挂钩;寻常而言;即便是那些商户行贿,大多数的官员也是不愿冒险的。

    而这王守明却是一连向同一清理小组的三位知县行贿;而且还都成功了。

    其实并非是那王守明有何利害特殊之处;不过是他有一个好的堂兄。

    原来;这王守明跟前任户部尚书王守和乃是同族;甚至是王守和的堂弟。

    查探到这一层关系;湘省巡抚梁如海踌躇了一番;最后还是决定让手下幕宾带着一份奏折,外加一封书信奔赴雍京。

    毕竟王守和乃是前任的户部尚书,而现今的户部尚书季铭;乃是梁如海的业师。

    季铭现在在朝中如日中天;权势日盛,作为季铭门下最出色的弟子,又是正二品的地方大员,梁如海如今也是被众人所关注着。

    甚至有人传言。

    待税改之后,季铭内阁拜相,将卸任户部尚书跟工部尚书之职。

    届时户部尚书乃由现今的户部左侍郎钱卓然接任,而工部尚书之位,却是会留给梁如海。

    这虽是朝中一些人的揣测之言,但梁如海还是颇具野心。

    毕竟季铭如果拜相,他这个首席大弟子,绝对会被扶植起来的。

    因而,在一知晓他们湘省那个胆大包天,敢同时向三位知县行贿的王守明的身份背景之后,梁如海也是一时拿不准此事该如何处置。

    同为户部的前后两任尚书,而且当初那王守和辞官,还是有些被元化帝逼迫的缘故。

    季铭与王守和的关系,必然是十分微妙的。

    现在税改之事又是由户部推行,由季铭总裁,眼下这税改才开始不久,便拿着前任户部尚书的堂弟开刀

    这也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加上他如今身处湘省,对于京中的消息格局也把握不准,不如将此事交由他的老师季铭去决定。

    因而,梁如海方才如此行事。

    梁如海的幕宾入京之后,便先去了季府请见季铭。

    照着梁如海的设想,如果恩师季铭言及此事需得禀奏,他便让那幕宾将奏折递交内阁。

    当然,若是季铭有别的考虑,不想将此事闹大,那奏折自然就一把火烧了便是。

    最后,一如梁如海所想,他的恩师——季铭,仍是决定将此事摆到明面上来说。

    毕竟眼下税改才开始不久,便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若是这一次为了全王守和的面子,将此事大事化小了。

    要知道现在全国不知有多少士族还在观望呢,假使王守明一事穿了出来,那么必然会有人轻视他季铭,轻视户部,甚至轻视税改之事,从而开始效仿王守明那般行事。

    如此一来,无疑是不利于税改的顺利推进。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便是,虽然那王守和乃是曾经的阁老兼户部尚书,但他总归还是告老还乡了。

    所谓人走茶凉,这在官场是最为常见之事了。

    自季府一出来,那梁如海的幕宾转身便去了内阁衙门,将奏折递了上去。

    税改开始之后,因着元化帝颇为关注此事,内阁也相应的作出了调整,一改往前的票拟程序,对于税改之事,皆是标以红签,以示紧急。

    梁如海的奏折呈上去之后,先要由内阁专门的官员贴票拟签的,这位贴签签的七品官员见着奏折的留名为‘湘省巡抚梁如海请奏陛下’的字样,当下便正色了些。

    虽然他们内阁权重,除了内阁的宰相阁老们这几位大佬之外,他们这些寻常的内阁官员也都是见惯了大世面的,甚至有的内阁官员因着内阁的地位,自觉他们自己都比其余各部门的官员要体面一些。

    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当初顾云浩在察觉到这一情况之后,也只是含笑听听就是了,并不觉得意外。

    只是今日这位贴签的官员却不敢轻视梁如海的奏折。

    这不仅仅是因为梁如海乃是正二品的地方大员,更是因为他乃是季铭季阁老的得意弟子。

    季铭如今权倾半朝,现今内阁之中,左相杜允文跟副相陶明哲纷纷蛰伏,有些地位不保的样子,就连右相孙惟德也要避其锋芒。

    这内阁之中大佬们的角力和权势的强弱,作为内阁的官员,是感受最为明显的。

    认真地翻开梁如海那奏折的附页。

    内阁派专门的官员在奏折上贴签,其实主要是为了分流,在奏折送到内阁之初,便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从而方便内阁官员们票拟处置。

    当然,这些负责贴签的底层官员是没有资格翻看奏折详情的,因而奏折在送至内阁之时,是直接封着的,只在背后附上一个附页,上书奏折的大体内容。

    贴签官要根据附页上书的内容,判断奏折的紧急重要程度,随之贴上相应的文笺。

    这位贴签官看了一遍附页之后,便极快的贴上了一张红笺,直接起身去送交这一奏折。

    除了三位宰相,内阁的大佬们都身兼他职,内阁的奏折每天堆积如山,这些大佬们根本不会全部阅看。

    每一位阁老,都会选拔几名自己心腹信任之人进入内阁,成为正五品的阁官。

    奏折呈上之后,其实大多都是由阁老们下面的阁官处理。

    待阁官们票拟之后,递交这些大佬们检查之后,再挑选重要的呈交元化帝,至于那些不重要的,则是直接发往各部门及地方就是。

    当然,若是遇到紧急或是重要的事,这些内阁大佬也都不敢小觑,便会第一时间阅看奏折,而后亲自向元化帝禀奏。

    在内阁议事之后,大佬们纷纷散职离开了,只余下一个人留守当值。

    不错,内阁的大佬们除了集体议事之外,平时是很少会全天待在衙门里面的,基本上是六部尚书轮流留守值班,而三位宰相,自然是不必轮守的。

    今日,当值这人恰好便是新上任不久的礼部尚书袁振。

    今日事少,袁振正一面吃着茶,一手拿着本书歪在哪里翻看着,便见自己的阁官双手捧了一份奏折进来。

    “阁老。湘省巡抚梁如海,有加急奏折呈上。”那阁官恭敬地道。

    瞟了一眼那奏折上的红色纸笺,有听闻呈折之人乃是梁如海,袁振自然是不敢大意,忙放下手中的书,坐直了身子,道:“拿来我瞧瞧。”

    虽然袁振继任了礼部尚书,成为内阁大佬之一,但也知晓如今的他在内阁资历尚浅,是需要低调注意的。

    而且先前元化帝钦点了季铭为新政的总裁,虽然说是主持税改之事,但袁振现在也算是元化帝颇为信任之人。

    从元化帝偶尔的言辞,以及前些日子清理礼部跟兵部官员的手段来看,袁振心里猜测新政其实并非仅仅是税改那么简单。

    说不定税改之后,还有旁的事。

    要知道历来主持新政之人,那都是大权在握的,可以说是集权于一身。

    眼下仅仅是推行税改,季铭便已经主政两部,权势如此之大,今后若是还有旁的事,自然是要更进一步,说不定就连现在的右相孙惟德,到时候也不如季铭势大。

    如今那梁如海乃是正二品大员,待季铭权倾朝野之时,指不定这梁如海比自己还势大呢。

    袁振不敢小瞧梁如海,又见那奏折上的红笺,阅看奏折也很是认真。

    然不过只看了寥寥数语,袁振便是目色一闪,越往后看,脸上的表情就越发凝重,只待看完之后,却是立即站起身来。

    “阁老,您这是”那阁官见着袁振如此,不禁有些诧异。

    袁振一面整理自己的官帽和衣裳,一面简单地道:“本官即刻便要用马车,你且去嘱咐车马司准备着。”

    他们内阁距离皇宫虽是不远,但还是有一段路程,因而专门设有车马司,放便这些阁老宰相们出门。

    但一般来说,阁老们出门都是坐轿子的。

    轿子气派啊,八抬的大轿,在加上紧随其后的护卫侍从,走到巴黎都是乌央乌央的一大群人,简直如众星拱月一般,多拉风啊。

    然而此时袁振却是不准备用轿,而是让人准备马车?

    难道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入宫觐见?

    那阁官乃是袁振心腹,当下便猜到了其中缘故,也不敢多问,只急急应下道:“下官这便去吩咐车马司。”

    这里袁振看着那阁官出去,复又瞥了一眼手中的奏折,眼中带着几分无奈之色。

    还真是胆大包天!

    只是这事怎么偏偏在他当值的时候遇到了

第156章:所谓‘党派’() 
湘省王守明贿赂官员并瞒报田地一案;虽然只牵涉了三位湘省的知县;但还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毕竟那王守明身份特殊;乃是前任户部尚书王守和的堂弟。

    而且又涉及元化帝最为重视的税改之事;自然是颇为引人注意。

    内阁禀奏此事之后;元化帝龙颜大怒。

    直接令刑部罚没王守明的全部家产;判了流放之刑。对于涉案的三名知县;则是一律革职查办。

    刑部尚书杨海生知晓这里面的牵扯,自然不敢大意,不过数日的功夫;便将此案调查清楚了。

    最后查出那涉案的三位知县在任上的其它事情,刑部上奏元化帝之后,对此三人数罪并罚;直接判了斩刑;于秋后处决。

    好似对于这三位知县所行之事很是厌恶,元化帝又直接下令刑部;亦是判了三位受贿知县的家人流放。

    经此一案;朝中上下无不惊诧。

    看来这位即位不久的年轻帝王;是真的下了狠心要将税改进行到底的。

    这简直是杀鸡儆猴嘛!

    在处置了那湘省那三位受贿知县之后;又过了两日;可能是元化帝想起此事;仍是心中不悦,直接召了翰林院的待诏官员拟了一道圣旨。

    并令人快马加急,直接送到了已经辞官的原户部尚书王守和的手中。

    自然;这并非什么恩赏的旨意;这道圣旨的内容,其实就是一个字——训。

    那简直是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