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今天你吃了吗-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三妞笑道:“若愉,有些人的学问明明很好,但是一到考试就落榜,其实没别的原因,就是紧张。将来你参加童试能像小麦这样,准能考第一名。”

    “那当然。”卫若愉抬了抬下巴,“咦,衙差干么往这边看?难道小麦的行李有问题?”说着看向他哥。

    卫若怀道:“小麦的行李绝对没问题。”话音落下,就见衙差把行李还给从小屋里出来,通过身体检查的杜小麦。

    卫若愉吁一口气,“吓我一跳。”

    “他们估计认出你了。”杜三妞想了想。

    卫若怀点点头,“这边的迎宾酒肆不卖油旋儿。除了段家只有我们家会做,消息灵通点的衙差稍稍一想便能猜到小麦是我们家的亲戚。这样也好,考场里巡视的衙差即便不照顾他,也不会刁难他。”

    院试有三场考试,连考两天,第一天的第一场考试是在下午进行,第二天考两场。杜三妞算着时间和卫若怀一起出府买菜,回来绕到考场门口,还没到一刻钟就看到杜小麦背着箱笼出来,左顾右盼,瞧见树荫下的两人,忙不迭跑过来。

    杜三妞拿着手绢帮他擦擦额头上的汗水,“怎么样?”

    “我都会写。三姑姑,我一准能考中秀才。”杜小麦说着往四周看了看,附近没人,依然压低声音说:“好些题目姑父都和我讲过。”

    杜三妞心里一咯噔,“一模一样?”

    “怎可能啦,是差不多。”杜小麦崇拜道:“姑父太厉害啦。”

    杜三妞却不这么认为,“你怎么知道会考哪些内容?”

    “我不知道啊。”卫若怀笑眯眯说:“但是我有近三十年各地童试的试题。”

    杜三妞脑海里浮现出八个大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原来从这时候就有,不对,“等等,考试结束后试卷不都统一封存起来?”

    “祖父担任过几次出卷人和阅卷人。”卫若怀道:“每年出题的那些大人都会看历届考试试题,以防出现重复的题目。祖父书房里有就两本书,专门记载着各地区的试题。”

    “两本书?”杜三妞不敢置信的惊呼道。

    卫若怀点点头,“去年父亲又令人送来一本。”

    “所以,小麦,那些题目你全背下来了?”杜三妞希望他点头又想听他说不。

    “姑父帮我画出了重点。”杜小麦道:“姑父今年还能考中解元吧。”

    “那当然。”杜三妞白他一眼,“他有那么多试卷。”亏得她当初还以为卫若怀很厉害,谁曾想这人居然背试卷。

    可是卫若怀却摇摇头,“院试的题目可以死记硬背,乡试不行,除了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各一文,还有五言诗一首,经义四首以及策问,这要是出现和人家以前一模一样的,那可就是抄袭。成绩会被取消的。”

    “这么难?”杜小麦瞠目结舌。

    杜三妞侧目,“怎么?你还想着继续背题?”

    “哪有。”就算有,杜小麦也不敢承认,“我都不知道乡试考什么。”说着,话锋一转,”三姑姑,乡试这么难,姑父若是还能高中解元,你是不是就同意嫁给他啦?”

    “我,我什么时候说过不嫁给他吗?”杜三妞转向卫若怀,严重怀疑他叫小麦问的。

    卫若怀一脸无辜,“我可没讲过。对了,小麦该饿了吧,我们赶紧回家叫钱娘子做饭。”

    “可是,我想吃三姑姑做的啊。”杜小麦收到姑父的眼色,拉着三妞的胳膊,“三姑姑,你可不知道,考场里的饭可难吃了,米粥里只有几粒米,说好的白面馒头其中有一半是豆面,还有啊,菜里面没有一点油,幸亏有你给我准备的油饼。”

    杜三妞明知他故意转移话题,一听这话,忍不住心疼。到家就钻进厨房里,叫钱娘子把鸡和鱼炖上,她着手做吃时不粘盘不粘匙不粘牙的三不粘。然而却不知杜小麦被卫若怀拎到书房,“你的话可属实?”

孔雀开屏() 
杜小麦的脑袋一点;就见卫若怀的表情突然变得异常严肃。心中一突;惴惴不安地问:“有;有问题?”

    “和你没关系;小麦;别担心;大哥不是冲你。”卫若愉说:“你有所不知;以前出现过家贫的考生在考试期间饿晕,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拉肚子等情况。后来国库充裕,朝廷便规定考试期间考生的饭菜由当地衙门提供。每位考生每顿饭的饭钱是二十文;开考之前发放到各地设有考点的衙门。”

    “二十文!这么多?”杜小麦还是第一次听说。

    卫若怀接道:“按照京城物价,一海碗白米饭,一个鸡蛋、一碟有二两猪肉的菜;和一碗汤或者白开水;足够一个成年人吃饱。”

    “可是我都没吃饱啊。”杜小麦一说出口,就意识到情况大大不对;试探道:“姑父的意思他们贪/污?”

    “何止贪;情况真属实;至少被昧去八成。”卫若愉伸出两根手指;“这群丧天良的。大哥;要不要告诉祖父?”

    卫若怀摇头:“祖父最好不要知道。朝廷选才出了纰漏;这事我们家不便插手,你俩也装作不知道。”顿了顿,“玩去吧。我给姑母写封信;由她的口告诉姑父最好。”

    杜小麦的脚一顿;想一想,问:“不会牵扯到皇子吧?”其实他更想说,会不会和太子有关。

    “牵扯到皇子也不会扯上大皇子和太子。”卫若怀对太子不是很了解,但卫老不止一次称赞太子是位明主,卫若怀便能肯定,太子爱财也不会动考生的这笔银子。

    “那就好。”杜小麦可怕因他多嘴扯出大皇子,皇帝一怒再令下面官员严查,继而连累到卫家,“若愉,我们去看三妞姑姑在干么。”

    卫若愉看他哥一眼,卫若怀微微颔首,想他在书房里也帮不上什么忙,便同杜小麦一起去厨房。

    杜三妞正在搅拌加了绿豆粉、温糖水的鸡蛋黄,两人正想问她是不是摊煎饼,就见她把蛋黄液倒入热油锅里,然后迅速搅动。直到蛋液凝固,慢慢往锅里加热化的猪油,又是一番搅动,把蛋糊炒至金黄不再粘锅方停止。

    杜小麦看了看锅里的鸡蛋,又看看来回揉手腕的杜三妞,有些不舍得说她,可两人关系近又玩不来虚头巴脑那一套:“这就是你说的三不粘?明明是加了很多油的鸡蛋羹啊。”

    “钱娘子,给小麦做一碗鸡蛋羹。”杜三妞也不反驳,张嘴甩出这么一句,杜小麦瞬间蔫了。卫若愉不厚道的笑道:“叫你质疑你三姑,臭小子,欠收拾是不是?!”

    杜小麦一撇嘴,还是觉得三妞做的是鸡蛋羹。然而等晚饭吃到他所谓的鸡蛋羹,立马改口,“我们明天晚上还吃这个?三姑姑。”

    “你什么时候回去?”杜三妞不答反问。

    杜小麦一愣,猛地想起,“明天有时间吗?”这是问卫若怀。

    卫若怀道:“邓乙天天都有时间。小麦,我建议你多待几天。一来秋闱结束后县里的书院才开课,二来这边的考生多,明天你和若愉两个去酒肆或茶馆里坐坐,听听人家都聊些什么。”

    “我来的时候和我爹说好明天回去。”杜小麦犹犹豫豫道。

    卫若怀说:“这个简单,叫邓乙明天回去一趟,也顺便拿几件厚衣服,我估计到月底天就该变凉了。”

    八月初正值秋老虎,动一下就汗流浃背。等院试成绩出来,杜小麦三场的综合成绩排在本届童试第七名,喜报送到杜家村那日天已开始转凉。却挡住村民们的热情,纷纷到小麦家中,叫他父亲置酒庆贺。

    村长晓得小麦这个成绩,回来后一定还会继续读书,便建议大家都拿出点钱来,别叫小麦一家出钱办酒。

    村民自然愿意。

    当初和和卫若怀一起参加童试的两人都考中秀才,但名次很靠后,两人的年龄又比卫若怀大,那时卫若怀是案首,卫家人都没大肆庆祝,两人的家人想庆贺一番也不好意思。

    今年杜小麦堪堪十二岁,名次又这么靠前,冲着小麦和三妞家的关系,卫老绝对会时不时地给小麦开小灶,三年后的乡试未必就没有杜小麦的一席之地。

    杜小麦若是真能中举,十五岁的举人老爷?村民一想想就激动,与有荣焉呢。必须得好好庆贺一番。

    就在杜家村热火朝天的庆祝村里又多一位小秀才之际,杜小麦也在卫家呆了二十天,再过两天便是秋闱,小麦没再说要回去的话,二十四日上午和杜三妞一起送卫若怀。

    秋闱总共三天,和童试时不一样的是秋闱得提前一天入场,所以卫若怀带的东西比三年前多了两成,箱笼里塞得满满当当。

    在他顺利通过检查时,东宫太子也核实了大皇子告诉他的事情,真有人胆大包天的动考生的饭钱。不过他没把这事捅到皇帝面前,而是着手下人偷偷查找证据。

    考卷收上来之后交由专人抄录,封上籍贯姓名再交予阅卷官员批改。即便监考和阅卷官员都认识卫若怀,因所有试卷的字迹都一样,他们长着火眼金睛也不知哪个是卫若怀的试卷。

    也因卫老就在建康府,卫若怀是考生之一,纵有那胆大包天之人也不敢在考题上弄鬼。江南仕子们没听到舞弊的风声,后来成绩出来,不出众人所料卫若怀是江南地区解元,建康府又把卫若怀的试卷贴出来,江南仕子们无不心悦诚服。

    不过,那时已是这一年的九月中旬。杜三妞十六岁的生日早已过去。喜报传来之后,卫老就去隔壁和杜发财夫妇商量两个孩子的婚期。

    卫家不同于段家和赵家,杜发财便问卫老:“您希望他俩的婚事在这边办还是在京城办?”

    “我当然希望在这儿。”卫老笑道:“可是若怀的父亲估计没法过来,以我的意思搁京城办,三妞早晚得去京城。也顺便见见人。”

    “那您老?”丁春花脸色微变,“不过去?”

    卫老无所谓地说:“没关系。我天天吃三妞做的菜,还在乎那一杯茶么。”顿了顿,“回头叫若怀买处院子,你们和三妞住那儿,可行?”

    “这有什么行不行的。”丁春花只在乎闺女将来过得好不好,冲卫若怀能帮她家劈柴挑水,三妞的日子一定会很幸福,她也不在乎这些虚的。

    卫老笑道,“那我就给若怀的父亲写信,叫他请人帮两个孩子算一下日子?”

    “您做主就好,还能亏待了三妞不成。”杜发财说着一顿,“今天在我家吃饭吧,我去县里买些菜?”

    卫老点点头,杜发财就牵着毛驴上广灵县。杜家村离广灵县也就五六里地,刚到午时杜发财就回来了。

    卫若怀一见他老丈人拎着大包小包,皱眉道:“杜叔,你买这么多干么?天热不能久放。”

    “刚进城就碰到你大姐夫,听我说卫叔在我们家吃饭给我的。”杜发财随手把东西递给卫若怀就往屋里去。杜三妞机灵的跑去厨房做饭,把堂屋留给几个长辈。

    也许是和卫若怀太熟的缘故,听到两家长辈讨论他们的婚期也没觉得不好意思。

    杜三妞见一包海鲜里面窝藏着一条鳊鱼,想了想,便着手做孔雀开屏。这道菜杜三妞从未做过,但她前世去厨房查看时帮大师傅尝过两次菜,也顺嘴问了几句。

    当时用的鱼据说是武昌鱼,对杜三妞来说无所谓,做了自家吃,能做出孔雀开屏的样子就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