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怎样?”
就在一个多小时前,仅因为这番话,藤川凉便作出了同忍足一起出门而非独自留下的决定。冰帝学园一贯的的传统是每年从圣诞到新年间的几天都算假期,而这段时间也是忍足在十四岁之后独自出游的机会所在。“去年去了南方,所以今年打算北上,”对于旅行路线的决定忍足如此解释,“况且既然是十二月,那国内自然是北海道周边最有气氛了吧。”对此藤川凉并没有太大意见。毕竟当初驱使她答应忍足的并不单单是北海道旖旎的风光,更多还是一种逃离的畅快。
远离东京,去远方的雪国呆一段时间,这期间对任何事不管不顾,最终回归现实。
忍足说自己的行李早已经整理好:现金,信用卡,手机,地图,随身御寒的衣物,仅这些便足够完成这场不过数天的北国之旅。相比之下更令人头疼的其实还是藤川凉的衣着:不可能在睡衣或其他属于忍足的衣服外直接套上大衣出门,换回原来的礼服踏上北国土地更是有冻死异乡的危险,而外面的商业街在这个时间更是多半已经打烊。无奈之中忍足只能提议藤川凉将自家钥匙给他,由他亲自跑一趟带回足够御寒的衣物,“你的公寓里现在没有别人,迹部向我保证过,我会尽量快去快回。”他迎着藤川凉不放心的目光将钥匙串在自己的钥匙包内,看看对方欲言又止的表情不禁又问,“还有什么担心的么?”
藤川凉迟疑:“但我的衣服……你要怎样找?”尽管已经告诉了忍足大致位置,但那毕竟是自己家,难道要让忍足像入室盗窃那样翻箱倒柜?
忍足看上去信心十足,“简单,”他说着拧下门把,“好歹我也是在我那懒散姐姐的压迫下长大的,帮她整理了那么多年房间,大概位置多少也知道一些。”
他没有说大话。仅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忍足果然顺利带着旅行需要的衣物重新打开了自家大门,并在接下去的时间内持续接受藤川凉所谓「变态」的鉴定。
但话说回来,尽管嘴上不饶人,但实际上心里还是感激的吧。
经计算行程总共八小时不到,照理说第二天上午就能到达,但因为下雪天的关系可能会有延误。
夜间的东北新干线并没有太多乘客,车上的人或许是因为疲惫的关系都没有开口说话,只有灯光悄无声息地笼罩了整座车厢。列车启动后忍足开始翻看在站台买的杂志,示意藤川凉可以先睡一会儿,否则在第二天抵达后可能体力不支——这在寒冷的北国是绝对的大忌。藤川凉点头说好,靠回椅背将脸转向窗外,同时将脱下的外套盖在膝上。窗户的四角上因为室内温差的关系挂满了水珠,外面雪还在不停地下着,落雪的天空光是看着就仿佛会把人吸进去。铁轨外东京高耸的建筑物伫立在夜色里,在这样的时间点只有零星窗口透着亮光,远远望去就像列队在荒芜平原上的巨人。
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耳边是列车压过铁轨的隆隆声,像海潮一样持续不断的沉闷声响,间歇伴随着忍足翻动书页的声音。
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青森县的八户市,他们将在这里转车。藤川凉对刚才的旅程一无所知,问起忍足列车是否曾因大雪暂时停靠过,得到的也只是忍足模棱两可的答案。此时正是午夜,露天站台外一片漆黑。走下列车后脚踩在站台上的积雪里发出轻柔的声音,迎面吹来的冷风立刻让人清醒了大半。或许是因为青森县三面靠海的关系,就连大部分土地都处在内陆地带的八户市,在这样的冬夜空气里除了干净的雪的味道外也有着淡淡的潮水味,让藤川凉不禁想到了故乡神奈川的海。相似的味道,不同的是对于青森对于八户,甚至对于最终将抵达的北海道而言,她都只是一个与之萍水相逢的旅者,将在短暂的停留后相忘江湖。
换乘口很近,从西口穿至第五站台便可到达,七分钟的时间绰绰有余。
随着单薄的人流走下楼梯,穿过一段类似地下通道的区域。整座车站由无数钢筋混凝土筑成的立柱支撑,苍白的灯光则将这一段隧道一般的空间照得亮如白昼。
在站内的自动贩售机买了暖手的饮料,最终登上了特急站台。与东京的新干线车站不同,八户的站外不再是连绵不绝的高楼,而是一望无际的白色平原。
鼻腔里吸入冰冷的空气,站内很亮,仔细看看外边似乎也不再有刚才那样黑暗,或许是雪不规则地反射出了微弱月光的缘故。
登上列车前,藤川凉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青森的土地。
风已经渐渐小了,只有雪片依旧悄无声息地竖直飘落。一望无际的雪原背后,城镇的灯光显得分外遥远。
站台上一片寂静。除了细细簌簌的落雪声,乘客小声的谈话声外,就只剩下列车隆隆的引擎声。
离抵达北海道,还有约三个小时的车程。
Chapter 36舊日時光()
——“呜啊;我就说不该穿那么少出门的!”
那是在昭和五十年二月三日的下午;北海道登别;天寒地冻;但好歹没有下雪。
坐落在景区附近的家庭旅馆;三层楼高的巨大木结构建筑,外加前面的庭院与背靠着的树林;虽不豪华但也别致温馨。旅馆的底层是居酒屋,尽管天气寒冷;但在这样的时间段里大多留宿的观光客都在各个景区游览;因此只有零散几个人散在居酒屋各个角落,就着暖气独自默默喝酒取暖。旅馆老板娘吉泽澄江正在柜台后向新来的雇佣工交待注意事项;独自经营处在旅游旺季的家庭旅馆远没有想象中简单。
正说到炭炉问题时便听见最外边的大门被人吱嘎打开,紧接着传来一阵零碎的脚步声;嗒嗒敲打在连接玄关和内室的木质长廊上。然后在吉泽与雇佣工的相视一笑中,名叫西园寺槙子的女孩子率先掀开厚厚的门帘撞进来,同时另几个与她同级的女孩紧随其后。
“冷死了!”西园寺不住地搓着手,脸红红的,□在外的小腿和膝盖也已经冻得微微发青。
吉泽放下手里擦着的杯子冲她们微笑。那是批来自东京某所知名女子学园的学生,今年高中二年级,正来北海道享受一生一次的高中修学旅行。
她们于这天早晨抵达北海道,刚分配好房间,下午至晚上则被安排为自由活动,来为第二天的滑雪之旅积攒体力。而就在不多久前以西园寺为首的这群女孩以「一定要穿着学校制服在雪地里留影否则会没有修学旅行的感觉」为理由风风火火出了门,丝毫不顾旅店其余职工的好意劝阻——那样薄薄的单层浅灰色水手服与一律停留在膝盖以上十公分的百褶裙,即使有长袜,厚重大衣和围巾手套的装备也不足以抵挡北国凛冽的寒风——之后果然在几十分钟后被毫无意外地冻了回来。
见此情景吉泽连忙嘱咐梅田,也就是新来的雇用工给她们每人倒了一杯热茶。“喝完就回去把衣服换了吧,”她笑道,并不理会女孩子们期盼的目光,“即使冻成这样,我也不会把酒卖给你们的。”
“嘁……”虽然失望在所难免,但她们还是笑闹着在居酒屋角落的榻榻米上坐了下来,继续商量晚上的泡汤计划。
处在最好年纪的十六七岁少女,单纯明朗且充满活力,在寒冷得几乎没有生气的北国尤其惹人羡慕。而其中又属明目皓齿的西园寺槙子最为出挑,那样的相貌和神采,无一不似著名女星吉永小百合少女时期的模样,也正因如此在入住首日便有好奇的旅店员工打听到了她的名字。
“所以说,还是年轻最好了呢。”吉泽将目光收回来,新取出一瓶清酒交给坐在柜台前离她最近处的青年男子,“你说是不是?”
而对方只是淡淡应了一声,除此之外不多说什么,只是在礼貌地看看吉泽表示自己有在听后便重新垂下眼睑,再次将温热的清酒斟进酒杯里,显然对刚才吉泽的话,也包括之前女孩子们的闯入毫不在意,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对周遭一无所知。吉泽无奈地叹了口气,对他的沉默已经习以为常,于是回头去忙别的事。
自上一个落雪天算起,青年的到来至今已快有三天。
彼时女校虽然预订了房间但还未入住,因此旅馆难得有了空荡荡的几天时间。
有着苍白面色和忧郁神情的英俊青年就在那个傍晚踏雪而来,头发上沾着未化的雪片,呼吸凝结成雾。而当他站在韵味十足的木结构旅馆,包裹在桔色的灯光中时,那一刻看上去简直就像是从电影里走出的人物。从见到他的第一眼起吉泽便觉得眼熟,但又无论如何想不起来,于是只能安慰自己那或许是因为青年长得像某个曾在荧幕上见过的电影明星的缘故。发愣的时间间隙里便听那青年淡淡开了口,干干净净的东京口音,要求订一间房间,时间是两星期。这让吉泽有些不解:因为行程与气候适应的关系异乡客在北海道停留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星期,两星期留宿于同一所旅馆更是罕见。但那毕竟是客人的私事,她没有权力追问。
但她还是特意留心了青年的作息,并很快发现了规律:他通常起得很早,吃过早饭后便会出门散步,然后在下午左右回到居酒屋,占据离电视机最近的柜台前的位置一个人默默喝酒,时常也会看报纸——旅馆订阅的报纸除了观光客外,吉泽与其余员工都很少翻阅。为打发无聊的午后时间吉泽通常都会看一些时代剧或歌谣类节目,她料定青年对此不会有太大兴趣,可当她几次好心试探着问他是否需要看新闻之类的节目并被礼貌拒绝后便不再提及,但偶尔也还是会同他闲聊。
——“是大学生么?”
——“嗯,是的。”
——“哪所学校?东京的?”
——“是的,东大。”
——“哈,小伙子,真厉害呀!”
——“您过奖了。”
永远只是寥寥数语,最后通常被青年用一个谦和的微笑不留痕迹地截断,似乎并不愿提及太多关于自己的事。
然后在傍晚的时候他便会早早吃过晚饭,再次出门散步一段时间,大约在七点左右回到旅馆,泡汤之后回房休息。
三天来固定的作息时间,完全不像以往的观光客。吉泽对他神秘的行事越发好奇但百思不得其解,旅馆内的其余青年女佣工亦是。她们总会在青年经过时互相推搡着打量他,脸色红红却没有人上前搭话。她们也常会在私下谈论他英俊漂亮的外表与优雅得体的仪态谈吐,最终得出结论:那青年必定是从东京某所德高望重的大户人家离家出逃的小少爷,来到遥远的北国最终与某位美丽的北国女子展开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吉泽通常对前半句一笑而过,而在听见后半段的妄想后更是笑着打发那些想像力旺盛的姑娘们回屋收拾整理打扫,美其名曰:有时间编些乱七八糟的故事,还不如先做好自己的份内事。
姑娘们吐着舌头散开,临走前还不忘互相挤眉弄眼。
其实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她们的猜想——当然了,指的是前半句。
尤其是青年的表情,并不应该是这个年龄的人该有的。但他对自己的事避而不谈,吉泽也无从得知。
唯一知道的恐怕只有他的名字,在入住旅馆时曾登记过,记得是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