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先帝也会多次出征辽东……
至于原本没被大唐看在眼里的倭国,李治也是到了半岛之战的时候才看出对方的狼子野心来。
别看对方只是一个小小岛国,却有着以蛇吞象之心,要不是吴诩多是警告要注意防范倭国,说不定大唐的伐百济一战就要功亏一篑了!
而攻打倭岛一战,正的如吴诩预计的那样困难,大唐的水师战斗力完全是依仗着自家的高船坚壁而已,如果拼水战技术,也许根本不是那些倚海维生的倭人的对手!
所以,在拿下半岛后,吴诩就建议不要马上对倭国出手,而是加强训练海军备战,再辅以外交攻击,让倭国先自乱起来……
李治承认,他对倭国的蔑视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根本没有像吴诩考虑得那么周详。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何况倭国是一头披着兔子皮的狼!
整整两年的准备,大唐水师三路齐发,以十倍于倭人之众,也没能雷霆一击扫平倭国全境,李治这才知道为什么吴诩会这么重视这个小岛国了!
如今,这个难缠的小国终于成了历史,他家阿武也像是丢开了一个大包袱似的,从内而外散发着喜悦。
李治不由心头一动……
已经数次参加过献俘仪式的观众们已经对这仪式的流程烂熟于心了,不过他们还是很好奇这个让天皇陛下下旨必须活捉来的伪倭王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结果,‘大海人’和一干倭人文武官员被押解出来的时候,围观群众们都表示十分失望。
说实话,‘大海人’长得很有福相,又白又胖,算是唐代比较标致的小白脸长相,可惜他的海拔实在是让人不忍直视……
吴诩看着楼前跪着的那一团,就不觉嘴角直抽!
也难怪那些倭人到现在还没发现本尊早已溜掉了呢……
亏得大海人还能找到这么个符合条件替身来!
接下来,就是天皇陛下发言。
李小九陛下义正言辞地对‘大海人’背弃兄长,不顾百姓的死活大兴土木,宣传迷信思想对抗大唐等恶劣行径谴责了一番,然后判其流放罪,与当年倭人送给大唐的扶余丰一样,‘大海人’也被丢到了岭南改造去!
至于其他跟着大海人的文武倭官,都被判了家产充公,贬为庶民。
最后,天皇陛下还特地提到了原倭国重臣的中臣镰足,称其是‘忠君为国’之臣,许倭人在东海郡为其造祠纪念。
天皇陛下出人意料地称赞了一个亡国的旧臣,让朝廷上下的官员都不由暗自嘀咕起来,而献俘仪式过后不久,《洛阳晚报》更是以‘一个臣子该怎么做才当得起忠臣之名’为题,开了专版讨论这一问题。
一时,大唐上下的学者名士乃至朝中官员都纷纷投稿争论起来。
趁着大唐上下都打嘴仗的功夫,李小九陛下又下发了关于倭岛北部行政区域的划分旨意,并提拔了一批青年干吏到倭岛任职。这些人与前几批派到倭岛的人略有不同,这些人都是在显庆四年之后考上的进士,一过去就分别封了长史、郎将等官职,其中还有几个出色的,过去不久就一路升迁成了一州之长,比在大陆的官员上升速度快上百倍!
一时,报考去边疆任职的青年比例大幅度上升,吏部再也不用愁没人可派了。
相对于吏部这边的情势喜人,礼部那边的大小官员又是愁云满面。
先前的献俘仪式的方案被天后娘子打回重做十几次,这才顺利完成,众人还来不及松一口气呢,新近还朝的天皇陛下又给他们出了一个难题!
天皇上尊号‘大帝’,天后上尊号‘圣母’,帝后合称‘二圣’以及帝后二人用同一座寝宫,用同样规格的仪仗辇车等等,这几条都还好商量,可后面还有诸如‘百官万民拜见天后仪同天皇’、‘天后听政’‘天后下诏’等等跟朝政有关的一系列礼仪规则,到底该怎么搞啊?
皇后光明正大上朝行政,那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
就算霸道如吕后者,也要打着替皇帝儿子处理政务的幌子来称制,如今天皇陛下可是好好地在呢,这是要整哪一出啊?!
他们要是敢奉诏,不会被那些御史喷死吧?
“你来真的啊?!”同样怕被喷的小吴同学也在合璧宫打转,她先前只当李小九提的‘二圣’之事只是说说的呢!
话说,干掉了倭国,李小九不是该赶紧把封禅的事提上议程的吗?
原本预计该在去年年底举行的封禅大典,因为大唐忽然对倭国采取军事行动而取消了。之后又因为日蚀的事,李小九陛下也没心思提这件事。
这会儿,倭国也灭了,日蚀的事也混过去了,李小九不趁热打铁去泰山,非让她当‘圣母’是怎么回事?
“这事朕想了很久了”李小九陛下难得一副严肃脸,道:“那些世家无时不刻打着将你逐下后位,朕怎么能让他们如愿?!”他这次索性让他们看看他的阿武可不是那些只会依附于男人的普通女子,就是跟他站在一起也丝毫不逊色!
“好吧、好吧……”吴诩忙做了一个冷静的手势,免得李小九一激动又犯病了。
说实话,她也腻烦了老是半遮半掩地帮李小九干活,做了一堆实事没落得个好不说,还老被人拍黑砖,这次日蚀事件要不是李淳风发现不对劲,及时向李小九举报,她这后位只怕真要被人给撬了!
倒不如豁出去,直接占领制高点,让人想撬也撬不到!
不过,‘圣母’什么的还是算了吧,她怕在朝上听到有人这么叫她,她会喷出来!
不想,李小九陛下像是知道她要说什么似的,当即换了个话题:“咱家三郎快三岁了吧?是时候给他封户了……”
吴诩一听事涉咱家儿子,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
“三郎才两岁而已,现在考虑食邑一事是不是太早了点?”
她家三郎出生以来,关注度一直不如两个哥哥高,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老三,更因为他就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孩子。
吴诩也没有因为三郎不如大朗二郎那样聪颖而失望,她只希望三郎能够平平凡凡的长大就好,对于她和李小九来说,有太多聪明过人的孩子并不是件好事!
对三郎也一样,比较憨的小弟弟应该更讨兄长们的喜欢吧。
如果小小年纪就被万千光芒笼罩着,被人奉承着,总认为自己是最厉害的,甚至不自量力想要取代兄长们的地位,那么等他真正对上智力、实力都比他强许多的兄长们,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可是,李小九陛下却已经打定主意,要在来年去泰山巡幸的时候,让吴诩一定给他怀个闺女!
作者有话要说:李小九陛下又要使坏了XD
第323章()
第二十一章 二圣 19
吴诩不希望贞观末年的夺嫡之争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所以她一直没有对三郎有特殊要求;只希望他像个普通的孩子一样长大就行了。
但李小九陛下显然不是这么想的;聪明能干的儿子谁会嫌多啊;就算他不像他爹李二陛下那样对每个儿子都是求全责备,他对自己跟吴诩的孩子都是寄予极高的希望的!
大郎当然是很好的;可是大郎的身体实在是令他忧心啊……
好容易二郎跟三郎的身体都不错,李小九陛下自然是打着让这两个小子辅佐大郎的主意。
“让三郎遥领封地官职也是惯例了,这事阿武你就不必操心了……”李小九陛下四两拨千斤的一句话,就把自己的那一点小心思就糊弄过去了;却说起显庆五年没办成的几件大事。
“去年本该带你去江南道转转的,结果为了东海郡之事耽搁了;连泰山之行也取消,今年……”
李治的意思是趁着天气暖和了就往南边去巡幸一下;顺路到了泰山,把封禅的事也给办了。
吴诩则想着这次在进攻倭岛的战略部署上出现了不少失误,才使得原本无路可逃的大海人在唐军眼皮子底下溜掉了,这就暴露出唐军在统帅方面的一个大问题——没有德高望重的主帅(如李绩)坐镇,这些个领兵大将都喜欢各自为政,毫无配合的观念,只凭自己打得痛快,甚至以占得头功为念,不过大唐军团的集体利益行事!
这种缺乏团队协作的作战意识无疑是大唐军队向强大方向发展的大忌,一定要想办法消除。
须知这种意识也许现在是暂且看不出什么危险,可长此以往下去,军队就会出现出现各种派系,发展成诸如‘薛家军’‘苏家军’之类的个人集团,这样就十分危险了!
即使这些‘X家军’没有什么谋逆之心,可难免被朝堂中的各种势力拉拢,一旦领军人物意志不够坚定,上了贼船,那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内耗……
所以,吴诩认为在南方建立军官学校是势在必行的事,大唐的府兵制度也要好好改革一下!
吴诩把这想法略跟李小九说了一下,后者立刻沉下了脸。
吴诩不由有些惴惴,还以为是她的想法太激进了呢。
“军队的事可以慢慢商量嘛……”吴诩斟酌着用词道:“军官学校倒是刻不容缓,最好是让那些老相公去坐镇,做个名誉校长什么的,讲讲作战实践……”
吴诩说到这里,首先想到的就是最近常请病假的李绩老爷子,这回老爷子是真的病了!
辽东一战彻底灭了高句丽,李绩老爷子的夙愿也算了了,这心情一松,老爷子的身子就撑不住了,从显庆三年来,就时常请病假。
上次修订《姓氏录》,李小九陛下特地将李绩老爷子的本家徐氏提为二等氏族,还在昭陵旁边给老爷子选好了一块万年福地,以表彰李绩这么多年来对李唐皇室的贡献。
现在,吴诩一提到要请懂军事的老相公去做名誉校长,李小九也立刻想到了李绩。
他刚才之所以变了脸色,完全是因为吴诩提到的唐军弊端正是他一直头痛的问题。
军校什么的,至今只有洛阳这边秘密办了一所,教育的也多是五品以上,手掌兵权的武职人员。
根据吴诩当初的说法就是,国家领导人一定要掌握兵权,带兵的人一定要是对皇帝完全效忠的人,否则就算对方再有能力,也不能重用!
军队是凶器,一定要捏在自己手心里才行!
所以,对所有掌兵的机要军官进行洗脑是必须滴!
经过几年的秘密培训,如今长安和洛阳的所有掌军武官都在洛阳培训过,可以说李小九已经完全掌握了两座都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兵权,随时可以调集上万兵马出来。
至于对边疆大吏的培训工作还没提上议程,唯一有幸参加过培训的边关大将大概就是倒霉的苏定方大将军了!
这次,这货在倭岛的失误,李小九陛下一直被吴诩蒙在鼓里,直到这小子把大海人和额田姬活捉了,秘密上书到洛阳,他才知道事情原委。
为此,吴诩可是向李小九赔了好几天的笑脸,还签下不少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好歹让他不生气,也不追究了……
“李老相公是个好人选,不过……”得了便宜卖乖的李小九陛下虽然表示不追究吴诩瞒着他把个假货当大海人弄回洛阳献俘这件事,却也不肯轻易饶了苏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