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夜,天水全城戒严,搜捕可疑人员。
望着无锋沉睡的面容,秦霜影急促的脚步也不由得慢了下来。看来爱郎也的确是太疲倦了,自己是不是该等一等再来呢?连日来,无论是顾登云在关西地区的情报部门还是西北情报署布置在关西的情报网都察觉到了整个关西地区的异常,甚至连关西各府的官府也有所察觉。整个关西六府似乎就想一个躁动不安的大火yao桶,谁去轻轻碰一碰,也许就会激起漫天的硝烟。
无锋这几天也是忙得头昏眼花,似乎所有事情都集中在一起来了。除了关注来自关西地区的情况变化占据了他大部分精力外,西域诸国的异动也让无锋感到有些烦心,而此时苏秦出访在外,凌天放坐镇太玄府,自己身边就再没有一个能够商量讨论之人,这让无锋再次感受到缺乏人才的痛苦,自己的根基实在是太浅了一些,短短的几年要想有多深厚的积累也的确有些难为自己,无锋只能这样自我安慰。
几天来,方方面面的情报显示太平教的起事已近在咫尺,许多地方太平教的武装组织已经开始秘密集结,许多太平教的骨干分子已经隐匿起来,显然是为了防止在起事前被官府发觉,各地官府也发现了一些异常,但却并未作出太大的反应,来自帝国内政部和警察总局的特别调查组在各地的调查和抓捕活动开展得也不如人意,许多地方的基层政府要么不配合,要么阳奉阴违,总之开展工作十分困难,这些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正在回师的军队身上。
随着战争爆发的时间日益临近,整个西北的军队也在暗暗调整布署,大量的军用物资包括粮食、被服、武器、器械、战马都在黑夜的掩护下早在一个月前便开始向博南府调运,现在已经接近尾声。新任的战备署长拉奥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令无锋相当满意。他有条不紊的安排,周密细致的规划,使得原本相当繁重庞杂的军需准备工作一下子变得线条明晰,轻重缓急得当,一切都显得那么紧紧有条。
根据无锋的安排所有部队包括警备部队都已经暗中进入的战备状态,鉴于日渐严峻的局势,近卫师团在短时间内便扩编到满员,无锋暂未考虑将其投入到即将到来的中原大战中去,而是将其作为预备队留驻庆阳,而西北军团第三、第五师团都已经悄悄进驻博南城。根据无锋的命令博南警备师团更名为西北独立第二混成师团,先期进驻羊马口要塞。刚刚从预备役部队中抽调组建的两个联队升格为博南警备师团,迅速扩编补足一个师团编制。
在这其间,无锋又突击视察了银川府的军备情况,晋则成的表现果然没有令无锋失望,在短短十天里,除了加固和增修了大量防御用的箭穴和暗堡外,从庆阳运来的大批改良抛石器和强驽也已基本安装到位,使得银川城的城防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新组建的银川第二警备师团也已基本成型,由于银川府拥有雄厚的预备役人员和库存武器装备,第二警备师团很快组建完成,但由于这个师团的架子是两个残破的联队搭建而成,基层军官显得有些缺乏,受无锋委托组建的晋则成主动要求从无锋麾下其他部队抽调部分军官充实,并请无锋另行任命师团级领导。
无锋看穿了他的意思,再次与晋则成进行了深谈,谈话内容无从知晓。最后,无锋除了从西北军事学院学生中抽调补充了部分中低级军官外,同意了任命原银川府第一警备师团副师团长为第二警备师团长,副师团长和幕僚长则由西北军事学院两名联队级军官进修班的毕业学员担任,后勤司长则由原第二警备师团中产生。
从银川回到庆阳的当天,无锋有马不停蹄的赶赴金州,在金州除了检阅金州警备师团的训练状况外,还出人意料的检查了金州预备役人员的训练情况。此外无锋还与专程赶到金州府城的高岳族长老木棉和北吕宋高岳族长老石流作了密谈。
“秦姐姐,大人他刚睡一会儿,您看是不是等一会儿再叫醒他?”有些异国口音的腔调自然是狄蕾娜,她站在秦霜影身后悄悄附在秦霜影耳后道。
“嗯,那我就等一等吧。”秦霜影犹豫了一下,颌首道。
“不用了,霜影,有什么事?”有些睡眼朦胧的无锋振作精神,伸了一下懒腰,从床上一跃而起,虽然只睡了一会儿,但中午午睡一会儿足足能顶夜间两个小时。
见无锋已经起身,秦霜影也不再迟疑,立即道:“大人,有紧急军情!”在外人面前,秦霜影从来都是以大人之名称呼无锋。
“哦?”见秦霜影脸色严肃,无锋也郑重起来,“说一说。”
“据天水急报,帝国第四军团第三师团、第四师团两个师团的师团主官在天水府城遇袭,第三师团正副师团长、幕僚长当场身亡,后勤司长重伤,第四师团师团长、幕僚长当场身亡,副师团长重伤,只有在家值班的后勤司长幸免。”
字字千钧,令无锋也不禁咋然变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帝国两个陆军师团的师团主官会同时遇袭?对方是什么人?”这简直有点骇人听闻,如此多的高级军官同时被袭身亡,可以说帝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难怪无锋也有些失态。
“据情报反映,第三师团和第四师团几乎同时到达天水府城,由于过了天水府城两个师团便要分道扬镳,天水城守便在府城中最大的酒楼宴请两个师团的主要军官,没想到会出如此大的问题。至于对方是什么人,现在还没有消息,只知道对方一共出动了十余人,除了七人战死,三人被俘后均服毒自杀,其余人皆脱逃成功,现在还没有查出这些刺客的来历。”秦霜影倒显得十分冷静。
沉默了半晌,脸色阴沉的无锋这才道:“看来他们真是不择手段了,连这等办法都想得出来,也真够毒,居然来个连锅端,不过这个方法也确实有效,现在这两个师团相当与瘫痪了,缺一个主官也许不要紧,但一下子全没有了,蛇无头不行,那部队就难以运行了。即便是帝国军部马上任命,那也需要一个磨合期,这其间部队的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了。”既象自言自语又象说给二人听。
第229章 狼子野心()
“大人,那对我们一方也有一定影响啦?”秦霜影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已经完全胜任了无锋身边的情报参谋角色,并开始主动为无锋分析和综合各方面的情报。
苦笑了一下,无锋站起身来,狄蕾娜早已将外衣准备好,替无锋穿上,揉了揉面颊,无锋才道:“现在局势扑朔迷离,帝国两个陆军师团暂时丧失了战斗力,至少进军速度被大大延缓,虽然只是暂时,但对太平教却十分重要,他们至少又赢得了一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帝国军队的士气也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对我们来说,究竟是有利还不利,现在还很难说,对即将起事的太平教肯定是莫大的一个机会,也许这个机会就是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秦霜影略显焦急的目光望着无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该来的迟早要来,嘿嘿,太平教并非弱者,难道咱们西北的健儿就是软蛋?我倒要看看尤道方这帮人能玩出多大的把戏来。”无锋嘴角露出神秘的笑容,抖了抖衣衫,“好了,我要去书房了,霜影,你去通知萧唐署长,还有康建国(庆阳警备师团师团长)、宋天雄到我这儿来。”
为了应对即将爆发的战事,无锋决定先行赶赴博南坐镇,他将其他事务完全交给了萧唐和苏秦,并委托康建国和宋天雄二人负责守卫庆阳,两个师团同时兼作银川战局的预备队,以随时应付银川局势的变化。
苏秦是在无锋离开的头一天回到庆阳的,关于西斯罗方面的谈判并不出无锋的意料,并没有多大进展,西斯罗人仅仅是同意了不采取敌对行动,但对无锋控制银川府的合法性不予认可,同时就甘兰要塞的地位问题双方相持不下,西斯罗一方坚持要求无锋一方承认甘兰要塞的特殊性,要求西北公开承认甘兰要塞独立性,属于西斯罗帝国的特别控制区,这一点也是无锋无法容忍的,但双方都同意在继续进行商谈,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也算差强人意。
对莫特人的访问却取得令人满意的实效,莫特人高层同意继续大量供应西北优良战马,西北一方同意向莫特人大量提供包括武器在内的优质铁器,西北一方保证莫特人的茶叶、食盐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物资的供应,并签定了秘密协定,协议规定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在受到外来敌人的进攻时,另一方须得尽自己一切包括武力在内的力量予以帮助。
这一外交成果令无锋欣喜若狂,这也是促使无锋毅然前往博南的主要原因。
莫特人原本在去年已经与宿敌西斯罗人的关系大大改善,双方在许多方面已经达成了多项协议,但近期双方在一个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分歧。由于莫特人属于游牧民族,境内几乎没有铁制成品的来源,基本上完全依靠外来商队的输入,以往的输入渠道主要是来源银川府,另外也辗转从西域诸国输入一部分,价格都比较昂贵,所以始终无法得到满足。
在与西斯罗帝国关系好转后,莫特人的高层也向西斯罗帝国提出放开铁器的交易。在这一点上西斯罗帝国高层始终存有疑虑,莫特人提出的要求主要是对武器方面的放开,要求获得大批优良武器和盔甲,这让西斯罗人更感到担心,他们担心莫特人在获得大批的优良武器后战斗力会大量提高,有可能对西斯罗帝国的西部地区形成严重威胁,一旦双方关系再度恶化,那么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莫特骑兵无疑又成了西斯罗人的恶梦。
对此,西斯罗人始终没有松口,只答应对民用类铁器适度放开,答应每年向莫特人输入一定数额的武器。对于西斯罗人的态度莫特人极为不满,多次要求西斯罗人改变态度,重新考虑自己一放的要求但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而恰巧此时银川收复战打响,一直到无锋一方完全控制住银川府,为了应对来自北方的威胁,银川对外商业贸易因此一直处于中断状态,莫特人境内的铁器价格急剧上扬,武器更是有价无市,这也引起了莫特人的极大不安。
而苏秦的出访正好处于这个关键时刻,双方一拍即合,在得到苏秦保证平价供应,并保证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双方才有了这一个密约。当然苏秦在莫特人上层贵族中的银弹外交也起很大的作用,让那些本来就对西斯罗人耿耿于怀的军事贵族更是喜笑颜开,都觉得西北是莫特人真正的朋友,苏秦也与其中几个在族中拥有相当发言权的贵族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
这一外交成果极大的化解了西斯罗帝国对银川府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威胁,在这个关键时候起到的作用甚至相当于两个主力师团的作用也不为过,有了莫特人在侧面的策应,西斯罗人要想南下对西北不利,首先就要考虑来自侧翼的威胁,莫特人来去如风的铁骑让可能南下的西斯罗军队不得不随时考虑好自己的后路问题。
对西域诸国的访问苏秦颇有选择,他重点访问了高昌国和乌孙国,对其他三国则只是泛泛而过。高昌国与西北接壤,国力薄弱,苏秦的到访很得高昌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