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妫潦橐彩撬谢首永锿纷畈畹摹
四子敬翊虽然是裴清殊最不喜欢的嘉妃谢氏所出,不过他却是最让裴清殊心疼的儿子。
这主要是因为敬翊小小年纪便遭逢巨变,先是被自己信任的姨母骗出宫,被姨夫韩歇当做人质,险些丧命,再是生母离世,不得不跟随养母讨生活。
他的经历,会让裴清殊想到年幼时的自己。
再加上敬翊从小就很懂事,懂事到了几乎让人心疼的地步,所以裴清殊很喜欢这个排名不前不后、夹在中间的儿子。
裴清殊来到皇子们所在的暖阁时,就见十一岁的敬坤端坐在主位之上,其他几个皇子按照齿序依次坐在敬坤下首。
敬亭看起来心不在焉的样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敬惒和敬修屁股底下好像长了东西似的,一会儿往东挪挪,一会儿往西挪挪。
除了敬坤之外,坐得最端正的就是四皇子敬翊了。
他定定地坐在那里,面上无悲无喜,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
至于六皇子敬识,他还是一个吃奶的娃娃。
不知是不是被永寿宫里严肃的氛围所吓倒了,他在乳娘怀里大哭起来,吵得敬修他们心烦不已。
五皇子敬修和六皇子敬识一样,都是裕贵妃傅氏所出。所以别人嫌六皇子吵,都没说什么,可敬修却是忍不住了:“哭什么哭,成天就知道哭,赶紧把嘴闭上,烦死了!”
六皇子敬识是雍定八年秋天生的,现在已经一岁多了。虽然话说的还不太好,却已经能听懂许多人话。
可见敬修这样凶他,敬识不仅没有乖乖闭嘴,反而哭得更凶了。
小小的房间里,萦绕着敬识一声高过一声的哭声。
敬亭本来还算坐得住的,可听敬识哭得这么厉害,他也有些坐不住了。
他虽然也有过和小妹妹同住在一个寝宫里的经历,不过和敬识相比,婉玉简直像是个不会哭的孩子一样,所以敬亭还没有受过这种折磨。
裴清殊站在门外,见敬亭站了起来走向敬识,不禁好奇地凑上前去,想看看他会怎么做。
第一百五十六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敬亭没有像敬修一样对着敬识大吼大叫;也没有跟一个一岁多的奶娃娃讲道理。
他直接从奶娘手里抱起了敬识;还熟练地在怀里颠了颠;给敬识调整了一个舒服的位置。
看着敬识懵懵的表情;敬亭忍不住笑道:“你这小东西;还挺沉;看来裕贵妃娘娘把你喂得不错啊。”
敬识似懂非懂地看着眼前眉目如画的小哥哥;一时间连哭都忘了,只是时不时地打一个嗝。
“别怕,哥哥们都在呢;你哭个什么呀?”敬亭说着,看向一旁的乳母,“六弟是不是饿了?”
乳母摇头道:“回二殿下的话;来之前奴婢才喂过呢。六殿下应该就是冷不丁见着这么多人吓得。”
“喔;那就没事了。”敬亭拍拍敬识的背,哄着他说:“哥哥带你出去透透气吧?”
敬识还没答应呢;坐在上首的敬坤先发话了:“二弟;父皇让皇子们候在这里;我们就谁都不能走。既然六弟已经不哭了;还是先别出去了吧。”
敬坤和敬亭两个年纪差不多大;站在门外的裴清殊本以为敬亭不会那么乖乖地听敬坤的话。谁知敬亭似乎连想都没想;便无条件地顺从了敬坤的意思:“大哥说的是,那我就抱着六弟在这屋子里头走一走吧。”
见敬坤点了头,四皇子敬翊也站起来说:“二哥;我们轮着来抱六弟吧。”
“好。”敬亭也没和他客气;“这小子忒沉,我胳膊都要断了!”
看到这里,裴清殊便转过了身,没有再继续听下去。
皇子们的表现,让他打心眼里感到满意。
虽说五皇子敬修有些小脾气,不过无伤大雅。起码皇长子敬坤有长兄风范,沉得住气。次子敬亭和四子敬翊都友爱兄弟,这个年纪就能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难得了。
说句老实话,这几个孩子可比裴清殊他们兄弟当年和谐多了。
而且更加难得的是,裴清殊发现敬亭和敬翊的关系看起来不错,并没有受到他们生母的影响。
虽说当年谢嘉妃给娴贵妃下毒的事情,裴清殊早已不许让人再提,可该知道的人终究会知道。
就算他们从没有在裴清殊面前明说过,裴清殊也知道,这两个孩子对这件事应该都是心中有数的。
不过,或许是现在是宜贵嫔在抚养敬翊的缘故,敬亭和敬翊看起来很是亲近,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嫌隙。
回到太上皇那里之后,裴清殊见兄弟们都一一和太上皇说过话了,就让他们都先下去。
知道太上皇最疼十四,裴清殊便把十四单独留了下来,让他和乐仪她们站到一块儿去,这样随时都能看到太上皇。
“父皇,您的孙儿们也都来了,不过人实在太多,这屋里头站不下,不知您想先见见谁?”
太上皇光儿子就有十几个,十几个儿子又给他生了三十多个孙子,二十多个孙女
十个手指头尚有长短之分,更别提这么多个孙子孙女儿了。
太上皇弥留之际想要见的,自然是和自己最亲近的孩子们:“晴姐儿晴姐儿回来了吗?”
“回来了。”裴清殊心里一酸,没想到太上皇第一个想到的孙辈,不是他的长孙或是最像他的康儿,而是晴姐儿这个无依无靠的女孩儿。
婉晴知道祖父要不行了,在外间候着的时候,早就哭成一个泪人儿了。
进屋之后,她本想忍着不在太上皇面前哭,可是一见到祖父奄奄一息的样子,她便忍不住掉下眼泪。
“孩子,你回来啦。”太上皇抬起满是褶皱的大手,想替婉晴擦一擦眼泪,可却没有力气抬起手来。
婉晴赶紧上前握住他的手,点了点头。
“祖父好想你。”太上皇说着,自己也哭了。
“我也想您”婉晴低下头,泪珠一串一串地从脸上滑落,“您别离开晴儿好不好”
“祖父年纪大啦,以后没办法护着你了你自己要要好好的。有个大公主的样子,友爱弟弟妹妹们。若是受了什么委屈,就和你父皇说,不要憋在心里,知道吗?”
听着太上皇气喘吁吁地说出这番话之后,婉晴除了抽泣着点头,已经说不出话来。
“祖父的私库里还有一些银两和珍宝。旁人都不缺钱,唯独你祖父不放心。祖父已经已经提前写好了遗诏。有一份金银珠宝,是祖父留给你的嫁妆你亲自收好了,别,别委屈了自己。”
婉晴终于忍不住,抱住太上皇崩溃大哭:“我不要钱,我只要您别离开我!!!”
太上皇慈爱地微微笑了一下,却是没有再说话。
他抬起眼睛,看了裴清殊一眼,又看了看林太后。
裴清殊见了,便扶起哭成泪人儿似的婉晴,让所有人都出去,把空间留给太上皇和林太后,让他们做最后的告别。
他们说了什么,裴清殊完全不知,林太后后来也从没有提起过。
只有在临出门之前,裴清殊隐隐听到太上皇说了一句——
“这一生,我亏欠你良多。”
太上皇走了。
按说皇帝驾崩,理应全城戒严,以防生乱。不过太上皇退位已近十年,对于朝政的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所以这个时候戒不戒严其实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丧钟敲响之后,全国上下即日起便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国丧。
裴清殊这一个月内也不能临朝,只能按照规矩去为太上皇守灵、哭丧。
其实他倒宁愿自己能去上朝,这样他就有事情可以做,可以不去回想自己从小到大和太上皇相处时的点点滴滴。
不去想那年夏天闷热的宝文阁里,父皇语气温和地同他说:“你也喜欢看书吗?”
不去想那年冬天他搬进庆宁宫时,父皇亲手为他写了一块牌匾,让任何人都不敢轻视他这个从冷宫里出来的小皇子。
不去想他的父皇正值壮年之时,却急流勇退,毅然决然地将皇位传给了他,从此不问政事。
也不去想当初他为晴姐儿的事情而焦头烂额之时,是谁挺身而出,为他解决了这么大的一个麻烦
是他的父皇,是他这个经常被人暗中笑话,甚至一度也曾被裴清殊暗暗瞧不起的父皇。
小德子见裴清殊趴在御案上,十分难受的样子,他在原地徘徊了半天,最终还是冒着招皇上厌烦的风险,上前低声劝道:“皇上,多少用点东西吧,您都断食整整三日了。”
“朕吃不下。”裴清殊烦躁地闭上眼睛,“出去。”
小德子知道他心情不好,不敢再劝,只好退了出去。
等人都走了之后,裴清殊缓缓抬起头来,看着堆在桌子上的一堆东西。
那都是太上皇特意留给他的。
明明他现在已经是个富有万里江山的皇帝了,可太上皇还把他当成孩子似的,留给了他这么多自己珍藏了多年的宝贝。
裴清殊心中又酸又涩,实在难以想象那个总是笑眯眯的父亲竟然已经不在人世了。
他本打算自己安静地待一下午,却没想到小德子退下之后不到半个时辰,便又去而复返。
裴清殊不悦地皱起眉头:“又来干什么?”
“启禀皇上,娴贵妃娘娘求见。”
裴清殊不禁一怔。
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娴贵妃很少主动来乾元殿找他。甚至说在裴清殊的印象当中,她好像就没有来过。
裴清殊担心是出了什么要紧的事情,便赶忙说道:“快传。”
然而让裴清殊没想到的是,娴贵妃并没有什么要紧事要说。
她只是亲自提过来一个食盒,让裴清殊用膳。
裴清殊无奈之余,又有几分感动:“妙珠,你拿回去吧,朕没胃口。”
“皇上本来便偏瘦,这几日又清减了许多。”娴贵妃淡淡地说:“臣妾看着心疼。”
裴清殊的关注点却和她不一样:“都进宫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是不知道避讳。”
“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起码在您面前不想。”娴贵妃说着,将一碗豆粥摆在裴清殊面前,“听说就连宓嫔都曾直呼过您的名讳呢。”
“别听人瞎说,没有的事情。”裴清殊嘴上说着不吃,不过娴贵妃都把食物摆在他面前了,他还是拿起了勺子,喝了一口。
喝完第一口之后,他便抬起头问:“你做的?”
见娴贵妃点头,裴清殊便道:“你身子不好,别再操劳了。”
“也要皇上不让我操心才行呀。”娴贵妃说着拿起筷子,替裴清殊布菜,“都这么大的人了,还不按时吃饭。前几日是碍于规矩,也就罢了,怎么今日还”
“你什么时候也变得和母后一样唠叨了?”裴清殊扶额道:“朕头疼,眼睛也疼,你就饶了朕吧。”
娴贵妃笑了笑,在一旁坐下说:“好,我不说话了,皇上快用吧。等看您用完了我就走。”
虽说娴贵妃的手艺还算不错,带来的也都是些开胃的清粥小菜,可裴清殊心情不好,吃起来还是味同嚼蜡。
沉默地吃了一会儿东西之后,还是裴清殊先忍不住开口问她:“母后朕是说永寿宫太后,你可知她怎么样了?”
这几天包括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