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这个世界有点乱-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没有广告天下他的出轨之事。

    但贾政自己是被告知了真实缘由的,如惊弓之鸟一般灰溜溜地回了家,半点不敢有异议,也不敢告诉贾母和王夫人自己被免职的真正原因。

    贾母和王夫人自然不满,虽说这贾政的官职不高,也没什么权利,但好歹是家里唯一有官身的人,可以装点门面,不像贾赦,当年做个小官吏还不耐烦受束缚给辞了回家混日子,也不似贾琏,只对做生意赚银子有兴趣。

    不明原因的她们只能去找贾元春,想着透过德亲王说说情,让贾政能够官复原职,毕竟在她们看来,贾政犯的错事并不值当要被免职的,怎么说都是亲王岳父,难道连这点都通融不了?

    贾元春是有苦说不出,这事就不敢叫王夫人知道,只好觑了空子把事情告诉了贾母。

    贾母虽震惊,到底还是护着儿子的,跟贾元春一同瞒着王夫人。在她们看来,王夫人知晓此事不过图惹是非,白生一场闲气。她们如今这样的地位,难道还会和离给狐媚子让地方不成?除了闹出事来给旁人看笑话,并不能改变什么。

    还不如她们直接把事情给解决了,遮掩过去,维持表面的平和的好,毕竟贾府也好,贾元春也好,都丢不起那个人。

    那个被人称作赵寡妇的外室,明面上的身份是个寡妇,不过贾元春早已查明,她原是个渔家女,长得也算明艳动人,贾政游湖的时候认识的,她不想再嫁个渔家汉子一直在船上生活,一来二去就跟贾政勾搭上了,成了贾政的外室,这些年来也算养尊处优,吃穿不愁,有人伺候,为了讨贾政欢心,她还读书习字,渐渐地能跟贾政谈诗论画,让贾政对木讷的只为管家理事认得几个字的王夫人更为不喜。

    而赵寡妇生下的女儿贾探春只比宝玉小一岁,十分聪明伶俐,精明能干,这两年,家里的事情基本已经由她做主。其弟贾环也在她的约束之下读书上学,虽只上的民学,成绩倒是不差,常让贾政感慨其非嫡子,也对贾宝玉的偷懒耍滑越发看不上眼。

    贾母和贾元春商量,那赵寡妇也是没什么主见的样子,所图不过钱财富贵,倒是不足为虑。便派了心腹过去,许他们家一万两银子,只叫他们搬去外地,走得远远的。

    为难的是那两个孩子的存在,贾母和贾元春完全没有过要将其接回来的想法,只是两个孩子都不是驽钝的,若将来长大了回来生事,只怕还是狂风暴雨的结果。

    不过如今也顾不上许多,先平息了眼前事,即便将来他们回来,贾宝玉也该长大成才了,私生子立足不稳,可没资格跟他争夺家产。想来到那时候,王夫人即便生气,也没什么好计较的了。

    那一万两银子是贾母和贾元春一并从私房里出的,递到赵寡妇跟前时,她既欢喜又犹豫。

    贾政除了俸禄之外并无其他收入,每月可以从家中领些月例也是有限,王夫人管家他虽可以占些公账上的便宜,但是每次找由头跟王夫人要钱他也心虚,所以每月能够花销在赵寡妇母子几人身上的,最多也不过二三百两银子,但比之寻常百姓已然是暴富了。

    如今这乍然一见一万两厚厚的一沓银票,赵寡妇觉得心跳都加快了好多,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但是她这些年安稳日子过惯了,这贸然要去个人生地不熟的外地生活,她也是不怎么情愿的。

    还是贾探春劝她,如今这贾家既已知道她们的存在,又哪里会任由贾政继续对他们照顾有加?到时候打压为难他们只怕也是寻常。还不如拿了银子,远远地离开去过好日子。

    赵寡妇一听,也怕这官家夫人找上门来磋磨自己,便收了银子应了搬走,打算去江南定居。

    贾探春见母亲肯听自己的话,也是松了口气。她早就看出来贾政的假正经、好面子的外表之下的凉薄和胆小,他来的次数不多,还每次都偷偷摸摸的,贾探春姐弟俩见他的次数并不多,对这个所谓的父亲并没有太深刻的感情。

    如今贾家已知他们的存在,贾政别说不敢照拂他们,只怕以后连来都不敢来了。与其留在京城等待来自贾家夫人撕破脸的报复打压,倒不如趁着富贵人家要面子肯遮掩的当儿,收了钱远远地避开过自己的日子。虽说她与弟弟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断不肯因着私生子的名头就自暴自弃,但是这宣扬开来,难道还是好事不成?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与指指点点,她且受不了呢,别再害得弟弟移了性情。

    赵寡妇母子三人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甄宝玉也来帮忙,心里有些难过,却见贾环在贾探春描述的未来生活中变得欢喜起来,不免觉得自己太过矫情,至少自己还有一个堂堂正正的身份,可不比贾家姐弟俩好得多?竟还没有他们洒脱,实在太不应该了。

    甄宝玉说:“探春妹妹,环儿弟弟,我以后会去找你们的。”

    贾探春冲他笑笑,贾环则拍胸脯道:“宝玉哥哥,你以后来苏州,我招待你。”

    “好。”

    三个孩子相视而笑。

    知道外室事件的处理结果的时候,尉北璀也不由得感慨一声,这贾家,男人真是远不如女人有决断力和行动力。

    然而事情总是纸包不住火,贾母跟贾元春也没想过可以把这事包裹得谁也不知,至少吏部和工部的有些人是知道些内幕的。她们所为不过是为了维系面子上的平和,以及瞒着王夫人,维持家中的平稳。

    瞒着王夫人容易,她平日里也不出门,外面的事情多是不知晓的,而知情的人便是拿贾政说笑,也只在有限的范围之内流传,传不到下人外人耳中去――瞧不上贾政,可贾政到底还有个亲王女婿呢。

    但是,林如海和王子腾却恰好在这个知情的范围之内。

    王子腾知晓这事的时候也是气得一个倒仰,这个总是道貌岸然的妹婿,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哪,居然能够给他弄出这么大个“惊喜”来。

    当下把贾政叫来一顿臭骂,当真是骂了个狗血淋头,但到底人都已经被送走了,这事儿告诉自己妹妹也无济于事,没什么意义,难不成真叫王夫人跟贾政和离不成?就算看在几个孩子的面子上也是不可能,而且贾、王两家都丢不起那人。

    而林如海知道这事,也不过回去跟贾敏感叹几句,不管是为了贾家的和平,还是贾敏跟王夫人不怎么好的关系,贾敏都不可能跑去告诉王夫人这件事情。但是她对自己二哥的观感,却是一下子降了好几个度。她一直觉得贾政人品不错,虽读书死板了些,却并不是根本性的问题。如今看来,倒是她看走了眼,莫不是宝玉总喜欢往姐姐妹妹身边凑而厌恶浑浊男子的天性,根本就承继自贾政?

    虽是亲戚断不得,但儿女们还是远着些这家人的好。于是,林黛玉和林皓又被告诫了一番不必与二舅舅家太过亲近的话,虽不明所以然,但两人还是乖乖应下。他们本来就与二舅舅家不甚亲近,王夫人当着人对他们慈爱,背过身去搭不理的,二舅舅也总是端着没见过几次,宝玉更是各家“不能学习之的典范”,便是贾兰,也实在太小,李纨又拘得紧,根本玩不到一块儿去的。

    倒是大舅舅家,黛玉本就与迎春要好,新入门的表嫂王熙凤性子也非常豪爽,八面玲珑,倒也有几分投缘。王家女多不读书,王熙凤这一辈儿也就王子腾力排众议将王熙凤送进女学读了几年书,但王熙凤别的方面精明,读书却是没什么天分,不过多识得些字,懂得些为人处世的道理罢了,作诗赋曲那是样样不通。但她为人通透,人情世故上却总能让人如沐春风,心生好感。

    王熙凤进门不就便有孕在身,本要交予她的管家权一时也作了罢,由得她安心养胎。王熙凤平日里最喜欢叫迎春等人念诗给她听,说是将来儿女出生也能“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必像她一般当个粗陋妇人。而王熙凤最喜黛玉,常说若有个女儿,有黛玉一半儿她就知足了,倒是不怎么在意这腹中胎儿是男是女。

    贾政罢职在家,又出了这样的事,老脸烧的慌,一时间倒只在家里呆着,也不常与那三五读书人去茶馆谈书论画了,整个人眼瞧着没精神起来。

    贾母瞧着心疼,又觉得外室之事已经抹平了,风平浪静的,又嘱咐元春帮着贾政跟德亲王再求个官身,怎么说也是德亲王岳父,这白身一个无所事事的,德亲王面上也不好看不是?

22。第二十章() 
元春臊得慌,只对贾母道:“老太太且饶了我吧,难道我不想着父亲好吗?前些日子才求了王爷,父亲不擅工部营造工程之事,酌情调任礼部任郎中,既能升个半品,又合父亲性情,可结果如何呢?这事儿一出,我脸上且臊得慌,王爷心里能毫无芥蒂?我与王爷夫妻情分是不假,可正因着这样,我总不能把贾家的脸当脸,就把王爷的脸拿出去丢着玩!算一算,我跟王爷每每求了情担了保,却有一次有好结果不成?叫宝玉进谨诚学堂,原是好事,王爷也乐意看孩子上进,我原指望着宝玉能学业有成,结识些人脉,将来不拘对家里还是对他自身,都是好的。om可他倒好,三天两头地逃课不说,竟把读书上进的人皆称作了‘禄蠹’,这是要得罪多少人去?先不说谨诚学堂的夫子,手下教导出多少个王孙勋贵?您瞧着他们身份不显,比不得咱们家里尊贵,可他们桃李满天下,桃李皆权贵,就是太子皇子落在他们手下,也得乖乖听话。能忍了这么些日子才给个劝退书,已经算是看在王爷的面子上了,可他们心里能不觉得王爷识人不明?父亲这次就更别说了,刚跟人打了招呼要调任并往上升一升,回头就闹出这桩事来,你叫王爷如何是好?因着是自己岳父就网开一面,粉饰太平,你叫旁人如何看待王爷,以后如何服众?大尉皇室子弟本就自律甚严,讲究个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莫说父亲只是丢了官,真要犯了那杀头的罪名,王爷也是救他不得的。便是退一万步来说,不瞧王爷,便是我,且要为我母亲抱不平呢。我母亲这许多年来,管家理事,生儿育女,哪里有半点对不起父亲?可父亲他可有把我们娘几个放在心上?他难道就不曾想过,这事情闹出来,对我、对宝玉,对大嫂子和兰儿,是何等的不公平与难堪?这次的事情,为着父亲,为着几家的面子,我瞒着母亲,已是不孝,难道还要没皮没脸地仍然帮着父亲忙前忙后地张罗不成?只怕叫父亲更不把我们当一回事儿。”

    贾母听出贾元春话里话外竟有几分对贾政的怨气,顿时心下不满,但到底顾忌着元春的身份,更何况如今家里还得靠着她,便只道:“这话儿你且跟我说说也就罢了,他不管如何都是你父亲,子女不可言父母之过,叫王爷听你这么说,岂不嫌你凉薄?他不管做了什么,毕竟生养你一场,再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

    贾元春听出贾母话里话外还是想拿捏她,不免气闷,却并不在意贾母说的话,王爷?王爷也是父亲出轨父母反目的受害者,瞧他待晴亲王的态度,会因为她为母亲几句打抱不平的话而觉得她凉薄?再是不会的。om至于生养之恩,从小到大,贾政待她,几日不见是常事,便是见了,固定模式的几句对话,哪里比得上母亲嘘寒问暖的恩情?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