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鲜蔬菜、鸡鸭鹅猪,山珍、海物,大家都是吃这个,想得好,无非是请罪好的厨子,用最贵的食材,这不符合经济观念。既然是这样,那就做点特别的好了,反正现在最多的就是蔬菜了,直接做素斋,就算有人不喜欢吃素也得不敢说出来。那就得弄出点别样的风味儿出来。
十三爷那里竟然也送了礼物,这是面子啊!百日宴想低调都不行呢!贾母政治嗅觉敏锐,对这百日宴也是一再过问。凌青有心让贾琏锻炼,就派了他差事,让他去搜罗好的食材,不过,如果这次他要是贪污什么的,可就有苦果子吃了。
虽然是素斋,但材料可也不是烂大街的小白菜而已,各种蘑菇、豆制品、莲藕、嫩笋等,还有一些南方种植的,品种特殊的芋头、红薯、紫薯等等,还有各种水果,最好是京城这里没有的,从南方运过来,这一路上保存可是不容易呢!尤其是凌青还让贾琏去请京郊和南方一所名寺的大师傅过来做菜。这请人得花银子,怎么花能请来,这就看贾琏的本事了。
儿子百日宴,凌青可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不能这样花,拿出五百两银子,把京郊城隍庙的大殿修了一番,漏风漏雨的都补上了,这个时候棉花布料便宜点,也买了不少,让那边穷苦人家做了一些棉袍子,棉鞋,又买了一些陈米和玉米,平时就给这里的乞丐施粥,如果有了天灾*,这里的东西也可以救急。庙祝是个不错的人,很懂事,白天施粥,晚上也要施粥,和附近的小妖和小鬼关系都不错。
施粥的事情,凌青可没跟贾母说,要论怎么败家,她可不是贾母的对手,不过贾母也说了到寺庙添香油钱了,给了五百两,有被凌青扣下了四百两,剩下的都买了药材放在城隍庙。冬天会有雪灾和三十年来最冷的天气,不能不准备着。
做素斋凌青插不上上,但是多添点菜和酒还是可以的,特意的去了一趟妖市,在猴妖那里买了许多果酒,还有最新鲜的水蜜桃、大雪梨,橙子、菠萝、香蕉、樱桃、西瓜、葡萄等等,凌青弄了不少,回去让丫头们做果盘、果汁,这里的什么玫瑰卤汁啥的,不和胃口,想办法弄来了现代的果酱,味道很是不错。沙拉酱什么的,也很好,可凌青不想找麻烦,很有可能被人问,这东西是怎么做的。
猴子酒,可是很有名的,有人学着做,跟真的猴子酒可不同,用山里最甜的果子,加上盛年的沉香、灵芝草、山芭蕉、山兰花等酿出来的好酒,味道清爽甘甜,又很是养身,再适合不过了,就算是男人们也会喜欢的。
百日宴很是成功,老太太高兴,宾主尽欢,还真有来宾想要些好酒,尤其是十三爷,别人也就算了,但是十三爷是不能不给的,他还特地的问了师傅是谁,说是想介绍给他四哥呢!
今天的凌青也很是出彩,妆容端庄,穿着秋香色的绣花褙子,带着串珠凤钗,待人客气有礼,府里的下人也是训练有素。没有出什么岔子。
忙活了一天,又是在贾母那里侍候着,也很累了,等回了房里,刚换了衣服,就见贾政进来了,一副我今天死活不走的样子,看的人想发笑。他去了姨娘那里,感觉很是没趣儿,就更是想凌青了,好容易不忙了,自然不肯走了。这人可真是太好笑了,大晚上的,手里拿着书,一页看了半个时辰,还总是偷瞄她,一脸的正经,还皱着眉,好像过来睡觉很为难,就只是睡觉,他什么都不会做的样子,凌青今天倒是没推,又是一个火热的夜晚!
凌青坐月子的时候,贾敏那里传来了消息,说是流产了,信里同贾母说是意外,可见不是身体的原因,贾母很是担心,等过了宝玉的百日,马上就听说索额图坏了事,这件事情可是震惊朝野了,尤其是贾家这种投靠太子的人,自然就事儿大了。全家都是愁云惨淡的,凌青这里也是尽量约束下人,小心行事。
没多久就听说贾敏又怀孕了,看来是黛玉了。贾母高兴也担心,让凌青准备礼物去慰问,一直到了秋天,这天早上,上了碧粳米粥,凌青就觉得,该说庄子的事情了。
每年庄子上会种植一些府里常用的东西,比如碧粳米、胭脂米。来了这么久了,凌青是经常吃这碧粳米的,不吃是不知道啊!就说这碧粳米,连宫里的皇上都是非常喜欢的,每天必然吃的,京城有钱人家都吃,凌青也是爱上了,这东西大米性平,有补脾胃、养五脏、壮气血的良好功效,男女老少皆宜,尤其那淡绿颜色,那清新的味道,恨不能吃个三五大碗。简直了,可这东西,产量低,胭脂米也是一样的情况,自己种不合适,买来又太贵,仔细衡量了,还是去买好了。
府里的用度,除了老太太那里一切照旧,其他的地方,可没有让谁给点钱,就做东西吃的例子。只有主子要才能做,每天做什么都是有单子的。几百个钱没一个鸡蛋的事情,那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想吃可以,出去吃,既然是当下人,那就得认真对待工作,也不是凌青刻薄寡恩,而是这么多的下人,没个规矩,真是会乱的。
第9章 米()
晚饭的时候,打发了下人,跟贾政说了起来。
“老爷,庄子上的收成都送上来了,只是今年和往常有些不同。”凌青一边吃,一边说道,如今和贾政的关系蜜里调油,贾政虽然古板,但没人的时候,可就不同了,有些巴结的样子,马上问道,
“怎么不同了,今年的收成不好吗?”
家里规矩变了,吃的用的一般都是自己家在京郊的小庄子上产的蔬菜和牲畜,偶尔在市面上买些野物、山珍和海鲜。吃了一年,贾政也不觉得有什么,很是可口的。就比如面前的金华火腿白菜汤、盐蒸鸽子蛋、砂锅羊羔肉、油炸鹌鹑、凉拌酸笋和香油野菜,又下饭,又好吃,最重要的是鲜嫩。看贾政吃的多香,真是好养活,这东西名字不差,但做工和用料可是天差地别,至少比过去省了八成,一年至少能给府里剩下七八千两银子呢!
贾府里有送菜的传统,每天吩咐多做两个就行了。
“春天的时候,我让他们改了路子,不种那些精贵的东西,只种植了玉米、花生、小麦什么的,又让他们多养写猪、羊、鸡等活物,又办了造纸作坊和糖厂,因此这庄子上也就没有了往年的那些野物和精贵食材了。”
“造纸作坊?什么纸?”贾政关心这个,
凌青一笑,说道,“老爷真是的,您书房里不是正用着吗?上次还说好,要我给楼先生送些的。”
“竟然是那个?果真是好。那……你的意思是,今年的收成不好吗?”贾政总算是说到了正题,
“那到不是,往年七八个庄子,最多也就收三万两银子,外加上一些野物,咱们拿着送礼,折合成银子,也不多一千两罢了。今年的庄子,两季收成,总共得了五万两银子,咱们拿出五千两置办写野物也就是了。”凌青笑着说道,
贾政笑着道,“夫人果然是能干的。”暧昧的冲着凌青笑,然后又说道,“那纸不错,又比宣纸白些,很贵吗?”
里面有现代法子,又自己送过去的现代原料,当然不同凡响了,价格也是比市面上的纸更贵,尤其是作坊上还专门制造一些更高档的纸张,于是笑着说道,“自然是贵,老爷这是……”
“这是雅物,送礼也是好的。”
“老爷说的是!”凌青笑道,看如今的贾政,荣冠焕发,面如冠玉,若了没了胡子,说他二十也是有人信呢!
但凡读过书的人,对于文具都有天生的好感,砚台、墨、毛笔,都是最是很重要的礼品,有些地方的名品更是难得,一些知名工匠的珍品,价值不菲,一般人还买不到。纸张也是如此,其中宣纸是最出名,最受文人追捧的,吸墨好,手感好。还有一些带颜色的、带花纹的,带褶皱的,带金粉之类的,凌青弄出来的纸,自然是不错的,尤其里面加入了一些用特殊方法制成的现代化学品,这就让纸张更白,吸水更好了。贾政还以为是珍品呢!在她这里,可比买宣纸便宜多了。
快要说完了,凌青皱着眉头说道,“老爷,您看琏儿是不是该找点事情做了?”
贾政皱眉,说道,“为何这样说?可是琏儿做了什么?”
“琏儿年轻,总这样也不是个事儿,一个爷们儿,总是没有正经事情,兜里也没银子,混的还不如有脸面的奴才,可不好。”
“这是从何说起?”
凌青犹豫了一下,在贾政紧盯的目光下说道,“上次宝玉的百日宴,我让琏儿负责买贵重食材,下人就报我,说琏儿私下收了好处,还贪了银子,我调查了,才发现,琏儿从中挣了五百多两,我想他年纪大了,也没什么银子,所以就没说。”
“荒唐,这还了得,我去找大哥。”贾政怒了,饭也不吃了,就要去找贾赦,
凌青一把拉住人,将筷子又放到他手里,说道,“老爷这样去,我成什么人了?老爷还是想着从根儿上管住他才是。”
贾政生气不说话,也不吃饭,凌青夹了一筷子菜到他碗里,说道,“老爷,要不让琏儿去造纸作坊那里去看看?一来让他管着经营的事,二来寻些好书或者是佛经,让他刊印,让他多和文人接触,总归有好处的。也许还能积攒些名声,楼先生的大儿子就不错,让他跟着琏儿,也能看着,您说呢?”
楼先生的大儿子楼清瞎了一只眼,不能科举,但却是人精,让他看着贾琏,肯定错不了。贾政想了想,说道,“那……大哥那里能答应吗?琏儿怕是不肯呢,就是老太太那里……”
凌青笑着说道,“这看怎么说了,您跟老太太说这事儿,便说这样做在文人中有名声,对日后当官有好处,跟大老爷说,就只说这是家里的产业,得去看着。跟琏儿就着重提银子,不怕他们不答应。”
虽然不乐意,但也没有别的办法,贾政只能答应了。第二日就去找贾母和贾赦父子说这件事情,造纸作坊有两处,一处在江南,距离林如海那里不远,另外一处就在京郊,也没什么。贾母也就答应了。贾赦那里也没什么,听弟弟说的意思,这生意挣了钱,想到弟妹看银子紧,儿子看着生意,他也好活动,贾琏那里就更开心了。不过等他们明白了,就晚了。
贾琏和贾赦是一样的,都好色,但急了也是会咬人的,书中说他如何被压制,但真的急了,也是下手要杀凤姐的。可他没银子,这才不得不哄着媳妇。想要压制王熙凤,就必须得把贾琏给扶起来。
凌青不出面,只是派人将那小子的混账事儿都跟贾政和贾母透露了,虽然贾母不觉得小孩子都馋嘴是什么大事,但贾政那个固执迂腐的,这样的事情,可是万万不会等闲视之的。
第二年的开春,黛玉就生了,过了两年,贾敏又生了个儿子。这几年凌青和贾敏的关系不错,尤其是黛玉出生后,母女两个身体不好,凌青送了个白嬷嬷过去,做的一手好饭菜,尤其擅长药膳,贾敏和黛玉的身体可是好了很多,不然也不生下儿子。
这些年,贾政可以说是常住在凌青这里了,接触的多了,两个人的相处也更合拍了,尤其是凌青说的话,即使不用法术,贾政也肯听。身边的楼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