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青未姐妹以及玲珑秋岚都被叮嘱了不能把这件事透露出去半分,而听了陈氏的话意图将顾青澜的贴身衣物偷出去的锦绣,却是直接被灌了哑药发卖了出去。
侍候自己多年的丫鬟得了这样的结果,顾青澜心里有震动,却什么也没说。
她对锦绣心存不忍,那锦绣在为了做妾而意图毁了自己时,又何曾对自己有过不忍?
。。。
第43章 往事(收藏1200+)()
三夫人触怒了老太太,被老太太发作去了家庙。
这样的消息,没用了一个时辰,就已经被顾府上下人所知。
陈氏被婆子堵了嘴押去家庙,亲眼目睹的人可是不少,谁都知道这次老太太动了雷霆之怒,可若要问老太太是为了何事而动怒,阖府上下却是没有几个人知晓。
便是三老爷以及府里其他几位夫人,事先也都没得到半点消息。
到底夫妻多年,又育有两个儿女,三老爷顾锦淙回府得到消息之后,大惊之下也曾到延寿堂求见老太太,却吃了个闭门羹,还得了老太太一句“写休书或是任陈氏留在家庙可择其一”的话。
知道事情断没有转圜之理,三老爷也就失魂落魄的回了院子里。
倒是被陈氏一心护着的顾亦琅,在外面玩够了之后回到府里听到这样的消息,只微愣了下就再没问过一句。
若是陈氏知晓了顾亦琅这样的反应,不知道会不会生生气死?
…
陈氏当然不会被气死,因为这时的她已经被押进了家庙,根本没有空去想丈夫儿子得知这个消息的反应。
同陈氏一起前往家庙的,还有老太太刘氏。
老太太本没打算来的,但临时又改了主意。
她想来这里见见故人。
跨进家庙,身后的仆妇自觉留在外面。
顾氏家庙虽然有个庙字,但实际上只是顾氏祖宅最偏僻角落处的院子,这院子很宽,格局不似普通院子,除了入门一块空地,便是整整齐齐修建成一排的几间打通了的房舍。
推开房门,里面没有任何正常住人的屋子该有的摆设,而是置着一条条的长案,案桌上摆着不下百个黑漆红字的牌位。
屋子里光线本就暗,即使春日暖阳早已洒遍大地,也仍觉阴森,再乍一看到这密密麻麻的牌位,若是没有心理准备,只怕得被当场吓晕过去。
牌位前方供桌上的香炉里,三支点燃的香亮出点点红光,有青烟袅袅而上。
屋子里很安静,只听得到属于妇人轻声诵经的声音。
那是魏太姨娘在诵经。
听到开门声,魏太姨娘的声音顿了顿,但只片刻便又继续,直到她将佛经诵完,这才缓缓站起来,转过身看向站在门边冷眼看着她的老太太。
“夫人,您来了。”魏太姨娘道。
声音里没有心虚与畏惧,平和得便如只是看到了久违的老朋友。
如今的刘氏已从当年的顾夫人变成了顾老夫人,可魏太姨娘还是习惯称她为夫人。
老太太站在门口背光处打量着已经有十几年未见的魏太姨娘。
她做了几十年的顾氏宗妇,平素也自诩精明,可这么多年过去,她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看清过这位魏太姨娘。
“为了一个魏耀祖就要毁了澜姐儿的一辈子,魏云娘,你这心,也是够狠的……”老太太说着话,便想到先前顾青澜眼里那样深沉的悲哀与绝望,声音不由自主就冷了下来,“你可别忘了,澜姐儿虽然唤我为祖母,但真要以血缘论,她是你的亲孙女!”
“当年老太爷去时,你做出那样的事,我只道你是心疼后辈,便饶了你一回,可如今,你竟然也能狠下心将澜姐儿往火坑里推……”
老太太曾以为,自她将魏太姨娘关进家庙,两人便不会有再相见的一天,却不曾想,她们还会有站在一起共话往事的机会。
顾老太爷去得早,距今已经有十三年。
那一年,二房的林氏和三房的陈氏先后有了身孕,二房的五少爷顾亦和与三房的四少爷顾亦琅虽然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两人的生日也仅仅只隔了三四天。
那时候顾老太爷已经病重,接连两个小孙儿降生带来的喜气也没让他再多撑上几天,甚至没等到两个孙儿的满月酒,就早早的离世了。
当家人一朝病逝,顾家上下一片忙乱,若不是大老爷顾锦源站出来稳定人心,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
事实上,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顾家后宅里就出了乱子。
那时候的老太太才四十几岁,突然丧夫,还得强压着心头的悲伤操持老太爷的后事,对府里的庶务难免就松懈了几分。
家中有丧事,为免冲撞到两个新生的小少爷,丧事期间,顾亦和与顾亦琅都没被抱出院子。
那一日,二房院子里迎来了一位客人,正是抱着四少爷过来串门的魏太姨娘。
林氏那时正在坐月子,听人说魏太姨娘抱着四少爷来了,心中就有几分奇怪,她与魏太姨娘素无交情,魏太姨娘怎么会在这府里上下忙作一团的时候到她这里来?还是抱着她都尚未见过的四少爷?
而且,三弟妹陈氏不是从来待魏太姨娘都不亲近的吗,为何会将看得跟眼珠子一样的四少爷交到魏太姨娘手里?
虽然心存疑惑,但林氏仍让人请了魏太姨娘进来。
那是林氏第一次见到顾亦琅。
说来也是巧了,两个小小的婴儿虽然都未满月,但两张未张开的脸看起来竟极为相似,魏太姨娘也连连道这两位小少爷果然是亲兄弟。
有孩子的人总是特别有共同话题,林氏与魏太姨娘聊着两位小少爷的趣事,倒把先前的疑惑给忘了。
后来中途林氏有事走开了一下,吩咐屋里的乳娘丫鬟好好照应着五少爷,待她回来之后,魏太姨娘便借口有事匆忙抱着四少爷离开了。
林氏本也没把魏太姨娘的这次到访当回事,直到她发现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当天晚上,五少爷顾亦和哭了一夜,不仅乳娘哄不好,就连林氏亲自哄也没有用,急得林氏嘴里都起了一层泡,也正是在亲手照顾儿子的时候,林氏发现,自己抱着的,根本就不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儿子!
这个发现几乎让林氏惊得丢了魂儿!
五少爷顾亦和自从出生就没被抱出过院子,所以就算是顾府其他人也都不知道,顾亦和后颈处有一块胎记,但这一晚,林氏却发现自己抱着的“儿子”后颈上那块胎记居然不翼而飞了。
胎记自然不会无故消失,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孩子被调包了!
。。。
第44章 威胁()
在顾家的后宅里被调包了小少爷,这说起来旁人指定得当作是笑话,可林氏却万分肯定这一点。
母子之间是有天性的,前面这十来天,她的和哥儿只要她一抱就乖得不得了,要不是被调包了,怎么会被她抱着仍哭了一夜?
更何况还有那胎记之疑。
林氏绝不容许自己的儿子被别人抱走,更不允许替旁人养儿子。
至于那个旁人是谁……
抱着顾亦琅来了她这里的魏太姨娘,岂不就是那最合适下手的人?
于是,天一亮,林氏也顾不得自己还未出月子,就抱着怀里仍大哭不止的小婴孩去了婆婆刘氏那里。
刘氏那时正为老太爷的丧事忙得脚不沾地,陡然听闻这顾家后宅里居然出了这样的事,又是惊又是怒,向林氏确认过之后,就让人去通知魏太姨娘过来,又让三夫人陈氏抱着四少爷顾亦琅过来。
陈氏来到刘氏院子里时还有些纳闷,她这好端端的在院子里坐月子,婆婆也不是不明理的,怎么就让人用那般不客气的语气叫来了延寿堂里?
倒是魏太姨娘,早在看到抱着孩子的林氏时,就似乎知晓出了什么事。
刘氏正在气头之上,也没与魏太姨娘和陈氏多说,直接就问陈氏是不是做下了那等调包孩子之事。
陈氏当时就慌了,这自古以来只听说过有“狸猫换太子”的戏码,这拿自己的儿子换嫂子的儿子是怎么回事?
她怀胎十月好不容易才生下了琅哥儿,先前又经历了生下澜姐儿时的失望,宝贝都来不及,又怎么会拿去换了林氏的和哥儿?
于是连连喊冤。
老太太虽然不怎么喜欢这个庶媳,但到底对陈氏的性子还是有几分了解,别说陈氏想不想得到这里来了,就算她真想出这样的法子,她恐怕也没有那个胆量真的把事情做出来。
所以,刘氏自然就将目光放在了魏太姨娘的身上。
魏太姨娘也没有狡辩,很爽快的把事情认了下来。
老太太还记得,自己当时问她为什么时,魏太姨娘是这样回答的。
“夫人您的子孙生来就比这庶出的要高出一截,如今老太爷已经过世,将来三老爷和七老爷分家时又能得了多少东西去?更别提是琅哥儿了。”
“婢妾也只是想让琅哥儿将来活得更好些罢了……”
“五少爷和四少爷落地本就只差了几日,都是未满月的孩子本就不大看得出容貌,偏生两个孩子又长得极为相似,这岂不是老天都在帮着四少爷吗?”
“同为顾家的小少爷,容貌相似,生辰只差了几天,却因嫡庶二字而有着截然不同的将来,夫人,您叫婢妾如何能甘心?”
听完魏太姨娘这番话,原本还连连喊冤的陈氏也呆住了。
她确实对这件事情不知情,但也不能说与这件事情完全没有关系。
只因,魏太姨娘所说的这番话,根本就是当日她在魏太姨娘来看望琅哥儿时向魏太姨娘抱怨的。
陈氏本只是向魏太姨娘抱怨心中的不平,可她从没想过,魏太姨娘竟真的把她的话听到心底去了,而且还做出这样的事来。
再后来的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
两个孩子交换过来,魏太姨娘被老太太关进了家庙,对外称她是自愿进家庙为已逝的老太爷和顾家的主子们诚心祈福。
这一去,就是十三年。
老太太想到这些往事,便轻轻一叹。
“当年之事可以说你是心疼琅哥儿,正是念及此,我才没将这件事闹大,可如今呢,澜姐儿是你的亲孙女,你怎么能忍心让她去到魏家那样的火坑?你身处家庙十三年,你应该比谁都清楚,若是澜姐儿真的坏了名声,她多半只能与你一样在这家庙里了此残生,你凭什么那么笃定她会嫁去魏家?”老太太越说越怒。
早在老太太进到院子里时,魏太姨娘就已经知道这件事暴、露了。
她冲着老太太微微一笑,原本平和的面容因这一笑,便现出几分疯狂之色来,“婢妾凭什么?当然凭的是夫人您是个面慈心软之人,澜姐儿素来温柔孝顺,夫人,您真的能忍心看着她一辈子老死家庙吗?与其这样,倒不如将她嫁去魏家,至少将来的日子还有个盼头,不是吗?”
老太太气得呼吸急促,连喘了两口大气才将心里的愤怒压下,扬手煽得魏太姨娘脸一偏,怒斥道:“你这个疯子!”
这是老太太第一次打魏太姨娘。
当年她因魏太姨娘的存在而膈应了那么多年,都从没直接或间接的动过魏太姨娘一根手指头,但今天,为了魏太姨娘的亲孙女,老太太却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