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俞娘子-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家大小姐交待过,要是打起来了,赶快跑!

    其余跟着他跑,躲过一劫的人们,也都吓得呆滞的看着他。

    只敢躲在这旁边的树林里,不敢跑远了。胡将军还在,要是跑远了,不知情变成了畏罪而逃,罪责会更重。

    胡将军毫无悬念的打了场胜仗,看着这七八船精良的器械,倒把他看得冷汗直冒,若不是有人暗里报告宣王爷,有人将在此时偷运兵器,哪里会有人想到会有人敢如此明目张胆?

    待他们事成,将会给朝廷带来多大的乱子!

    现在发动区区几千人,就将这场乱子给掐灭了,实在是国之大幸!

    胡将军暴怒归暴怒,却并不糊涂,刚才被自己一剑杀死的那个首领既然说有官员的文书为正,那么这个伪证便是最好的证据,只要找到了,便知道是谁在搞鬼。

    但是船上船下,都只找到了一些与太守王大人有关的证据,他将这些收集起来,全部带回去交给宣王爷,由他老人家亲自定夺。

    处理了战场,带回一干要犯,将证据带回去给了宣王爷。

    老宣王大怒,亲自带上一干将士,冲入太守府,哪知道来迟一步,太守大人得到消息,事情败露,早已畏罪自缢,府内人等皆不知所踪。

    太守临死之前,写下一封遗信,承认自己谋逆之罪无可饶恕,无颜见天颜,只得自缢了事,一应罪责,供认不讳。

    想不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老宣王将这七八船的器械与太守的遗信与他的一并罪证一同上呈皇帝,天子震怒,北方兵患未平,南方又生如此逆反之事,主犯实该碎尸万段!可恨他倒自己畏罪自尽了!

    好在宣王爷警醒,发觉了此事,并已办理妥当,实为万幸。

    一干人犯早已缉拿,只待刑部依律审问罪责便是。

    整件事情已落下帷幕,湖州风平浪静。

    宣王爷曾向皇帝为有功人士表过功,韦县令在此案立下至关键的功劳,又因平日治县有方,受百姓拥戴,着荣升为湖州太守,并通力协助审理此案后续事宜。

    葛田一家也变成了一早就潜伏在逆反分子内部的细作,关键时刻,提供有力的情报,致使这一场兵祸沙弥于此,功可抵过,所有涉及兵器之具一律充公,以后永远不得人事与铁器相关的行业。

    葛家无事,自然也牵涉不到李家,至此,一场风波终于平息。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当然,有人欢喜必有人愁。

    韦县令荣升湖州太守,但县令一职尚有空缺,仍令兼任,办理遗下来的案件,待新上任的县令来了后,才要交职。

    县里的捕快忽然似乎多了起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凡遇到哪些行事不讲理的,诸如吃饭不会帐,无故打人,或者偷抢的,一律抓起来,连同旧日罪行一并审理,县衙门囚牢一时间人满为患。

    百姓们大概是探得了风声,知道县令可以行太守之职,所抓之人不会再轻纵,一下子都看到了希望,将往的仇怨全部暴发了出来。

    凡是旧日有过仗势欺人的,打人致死的,抢人老婆卖人孩子的,这会儿全部上报了出来。昔日那些为虎作猖的人变成了过街老鼠,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捕快抓走。

    朱奎叔侄呆在大牢,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莫名其妙就有人举报往日他们欺行霸市的恶行。

    县太爷亲自审理,办了一个发配岭南,家产充公。朱二在牢里艰难地过了这么些日子,原以为此生无望,必是要秋后问斩的,此刻却只判了个发配,项上人头保住了,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

    另外两家恶霸自然知道,自家后台倒下了,自己的灾祸也临头了,商量了几日,便去找了县令自首。将平时作恶侵吞来的脏银悉数交了出来,祈求县令――哦,不,太守大人从轻发落。

    从轻发落是不可能了――他们的案底十张纸都写不完,而且都跟已故太守有关,就算不追究平日做的恶,那也至少是举家发配的罪行。

    码头自然归还为本县财物,徐盛和他几百个兄弟们终于得回了梦寐以求的运河生意,此时再也不用过流浪的日子了。真是久雨盼到了天晴。

    秋收时节,湖州太守韦应文巡察各地米价,如有恶意低价收购,严惩不怠,保证稻农们一年的努力不会化为乌有。

    昔日的县令韦应文升任太守后,并未见有多少喜色,那一双眸子还是那么深遂,当然,小胡子还是那么帅气。

    太守衙门明镜高悬,他看着这一切,都是这么虚妄,自己喜欢做的,终是不能放手去做,而不喜欢做的,偏偏要不得不做。这样的人生,别说是太守,就是做上了宰相,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秋意日浓,新任太守大人在衙门后院也让人种上了一片竹林,不为别的,只望在疲惫歇息之余,闭目休憩之时,听着那竹叶被风吹过,发出沙沙之声时,能在脑海里见一见那一抹倩影。

    百废待兴时,李家却盼来一件天大的喜事!(。)

第八十五章 结局(下)() 
户部施大人一番奔走回京后,面呈皇帝时,颇讲了一番江南各地的民情,以及潜在的经营税收方向,只要酌情修改一些经商策略,南方的赋税将会大大增加。燃 文   ???。?r?a?n??e?n??

    增加税收即富了国库,皇帝当然大为感兴趣。

    林林总总说了一些,但最得利益的,当属盐政改革,和茶道引向。

    皇帝亲自品尝过施大人带回的“三葵雨芽”后,也觉得风味实有不同,更感叹陆羽对于茶道的研究果然不同凡响。

    其实在前两三年,朝廷深知南方产的米粮无力供应全国,已大力推行过“禁酒令”,因为制酒需要大量的米粮。吃饭尚且不够,还浪费那么些米粮来制酒,岂不要饿死更多的人?

    人们喝不上酒,自然得改喝其它,这茶自然是首选。

    人人喝酒,改为人人喝茶,茶道的销量自然会大幅提升,用不着靠西域那一条路子。茶商富了,自然有能力交更多的赋税,只此小小的策略,就可富国,何乐不为?

    皇帝品着新茶,遥望未来,北方平定,国富民安,心里十分感慨,只盼这一日早些到来。

    兴之所至,皇帝命人准备文房四宝,大笔一挥,写下几个大字:“天下第一茶”。

    施大人立即跪下谢恩。作为朝中经济大臣,他为全国的经济赋税殚尽竭虑,也要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其中艰难非世人所知,此时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即代表这么久以来的所作所为并没有白费。

    即使曾经几度差点命丧黄泉,但始终留了一口气回来面呈皇帝,多日来的辛劳也得到了肯定,怎么不令他老泪纵横!

    这一个多月来,李卉芷都在七斤身边守着。

    那天他们把她救出来之时,全身已被打得不成人样,血肉模糊,真是见者流泪。若不是孙如南医术高超,她这条命恐怕是救不活了。

    七斤的父母整日巴巴地守在她旁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情,他们受不了第二次,惟愿老天垂怜,不要将这个孩子也带走。

    整整一个月,七斤才睁开眼睛。

    她看到了苍老不堪的父母,也看到了一脸憔悴的大小姐,眼睛一酸,她哭了出来。她绝没想到,自己还能活过来。

    “别哭别哭,你很快就要好了。”李卉芷也跟着有些哽咽。这孩子,终于活了。这个小姑娘,宁肯自己被打得血肉模糊,宁肯嘲笑张巧容被人利用还不自知,也不愿意背叛自己!

    她甚至都不为自己辩解一下!

    “大小姐,我”七斤只说了这几个字,便泣不成声。她理不清自己的思绪,大哥若不是因为她,也不会死,可这个人救了那么多人,对自己以及家里人尤其的好,她不是傻子,怎么会看不出来?

    当初被张巧容蒙骗,只是一时悲愤所致,她怎么可能真看不出来谁才是最坏的人?

    而自己毕竟犯过错,她不知道如何面对大小姐。

    “七斤,你别瞎想,都过去了,现在一切都好起来了。”李卉芷安慰她。

    “是啊,七斤,现在你爹也弄了条船开始跑了。”母亲喜极而泣,在一边告诉她。

    “跑船?”七斤惊喜的问。船工家里长大的孩子,自然知道能跑船意味着什么,以后家里吃饭,不用发愁了。老爹跑船,老娘顾着茶坊,再不愁饿肚子了。

    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大小姐带来的。

    “大小姐,我我跟他们说了煮茶要用陶罐但我不知道他们要下毒,我错了,你罚我吧!”思考再三,七斤终于将放在心里这么久的话说了出来。浑身顿时轻了好多,不管怎么罚,她都受得了。

    “你什么都不要想了,好好养好身体,现在茶庄被皇上封为贡茶,有好多活等着你来干呢!”李卉芷笑笑说道。若说惩罚,七斤这次几乎要被打死,这惩罚还不够重么?她怎么可能再忍心!

    “贡茶?!”七斤再次眼睛放亮。上次大小姐的确说过,李家的茶有可能会被封为贡茶。可没想到这么快!

    就是说,自己躺在这里的时候,李家正热热闹闹的庆贺着这件大喜事呢!

    在李家生活那么久,大小姐从来没有一次把她当下人看,从来没有一次对她有过疾色,这些都不是装的,她对所有人都那样,七斤的心里早已融了进去,此刻叹自己没有见到那样热闹的场面,当真有些遗憾。

    又将养了些天,终于能够下床了,李卉芷让人接了她来李家,从今以后,她要好好地待七斤。

    仰望着门楼上的“天下第一茶”这几个烫金的大字,那是皇帝亲笔御题的字,七斤流下了泪,想不到,大小姐真的做到了。

    有了这御题,李家茶庄的生意流向全国都没有问题,一个小小的湖州根本困不住她!

    李卉芷亲自走出大门,来接七斤,站在门楼下,与她一起看着那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一时也是感慨万千。

    湖州没有了恶霸,商行一片欣欣向荣,施大人决心改革商政,南方形势一片大好,这当然也给了李家无限机会。

    任何时代,只要朝廷支持百姓,要想做大做强都是要容易一些。

    至于以后的路,那自然是走一步看一步了,只是以后眼光得放得更准才行。世上的事情,一向不会有那么简单,就比如前湖州太守自缢的事情,实际上绝对不止这么简单。

    太守和瑞王爷狼狈为奸,事情发生了,做太守的肯一人独揽所有罪名?即使死后被诛连九族,也丝毫不肯牵连瑞王爷?任谁也做不到这么大度。当然,没有证据之前,说什么都没有用的。

    当然,李括会找到证据,为了他家的天下,也为了他自己未来的天下,这是他必须做的。

    另外,七斤在与张巧容打交道的那些天里,倒是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袁晁”。这个名字李卉芷很熟悉――安史之乱末期,这个人曾在南方乘乱起反,声势十分浩大,几乎席卷了整个江浙,天下为之变色。

    想不到张巧容的父亲竟然能跟这个人搭上线,上次还能借到精兵。

    这个消息告诉了李括,他也得去头疼,既要不动声色的解决,还得掩饰他皇太孙的身份,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但再不简单,这也是他要做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